趙紫陽請假是放棄鬥爭嗎?
劉孔伏
今年是紀念「六四」三十六週年,2025年5月24日「追尋六四真相,推動轉型正義」研討會在美國紐約皇后學院召開,主辦單位:紐約思想者智庫,紀念胡耀邦、趙紫陽基金會,《北京之春》雜誌社,博登書屋。其研討會主題:聚焦「六四」事件在中國改革中的歷史地位,探討中共體制內改革可能性與當代中國的民主前景,邀請學者與公共知識份子發表見解。
筆者棄國流亡在泰國,無法前往美國紐約參加這次研討會,與眾多海外同仁探討交流,只能望洋興嘆也。不過,眾多海外同仁探討交流的視頻節目,筆者都認真仔細地收看,獲益匪淺。也曾拜託美國紐約友人陳維健和楊子立兩位先生,索取其發言文字稿,均回覆說無發言文字稿。
這次研討會與會者高度評價肯定了「六四」事件的歷史意義及其影響,緬懷先烈們捨身取義的壯舉,研討探索「六四」真相及其過程細節,見仁見智,各抒己見,情緒熱烈而不失理解寬容。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與會者發言中不無瑕疵,譬如鄭旭光先生發言中就提到了「六四」事件關鍵時刻趙紫陽請假是放棄鬥爭、臨陣退縮。筆者不同意此說,故向鄭旭光先生請教之。
在「六四」事件發生後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大量資料和著作湧現,特別是陳小雅《八九民運史》、張良《中國「六四」真相》、戴晴《鄧小平在1989》以及趙紫陽回憶錄、李鵬日記等一大批當事人敘事的面世,非常丰富,完全可以廓清這類疑團問題。
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制止動亂〉一文,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學生堅決反對抗議中共將學生運動定性為「動亂」,與鄧小平、李鵬等中共領導人視如水火不容,對抗加劇。而趙紫陽出訪朝鮮返國後,他卻發現處理學生運動的主導權已經轉移到國務院,由鄧小平、李鵬主導,他被排斥在外。根據今日之城〈溫家寶的1989(下):六四電報羅生門〉[1]一文云:
「此時中辦已經被李鵬為首的「中央」撇在一邊,無法正常履行職能了。」
趙紫陽得力助手、中辦主任溫家寶對處理學生運動也插不上手,沒有了主導權。趙紫陽提出否定「四二六社論」的建議,以平息學生的憤怒情緒,自然也不被一慣固執、一言九鼎的鄧小平所接受採納,反而成為了後來清算他的罪狀。
面對如此糟糕的局面,趙紫陽大概為了讓學生認清當時形勢,五月四日趙紫陽會見戈爾巴喬夫時說:
「從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三中全會起,鄧小平就是我們黨和國家內外公認的領袖。盡管前年開的黨的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根據鄧小平同志本人的意願,他從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常委的崗位退下來了。但是,我們黨的所有同志們都知道,沒有他的領導、智慧和經驗,是不行的。
因此,在十三大選出的中共中央委員會的第一次全會上,正式通過了一項非常重要的決議,凡是重大的問題,我們都必須向他請示。這個決議沒有公佈,但是今天就向您通報了。」 [2]
趙紫陽就這樣對學生說明了,我是名義上的總書記一把手,實際上是鄧小平說了算,學生們要搞清楚。這猶如引爆了一個炸彈,全國學生高呼「打倒當代慈禧太后」、「打倒太上皇」等口號,趙紫陽與鄧小平的關係由此開始緊張了。
鮑彤秘書吳偉說:
「17日上午,我接到一些電話,都說昨天趙紫陽把鄧小平給賣了。老鮑一般睡得晚,11點過起床,我去叫他,告訴他我聽到的電話。正下樓,他停住了,起碼停了十幾秒沒說話。突然說,如果有什么問題,由我負全責。」[3]
鮑彤隨後請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的社會局局長陳小魯出面,找鄧小平的小女兒鄧榕,要向她解釋,卻遭她斷然拒絕。鮑彤又請政改辦與鄧榕有私交的人給她打電話,想親自澄清趙紫陽的本意。鄧榕在電話裏說:
「請你轉告鮑彤同志,現在已經沒有必要再談什麼了」;「我們家老頭子已經做好了第四次被打倒的準備」。[4]
趙紫陽也在這天想找鄧小平做當面解釋,但是鄧小平拒絕與他單獨面談,而是在鄧家召了緊急常委會。
《海南日報》前副主編程凱〈我的1980年代〉一文云:
「 令我感到痛心的是,5月16日,中共中央统战部长阎明复代表总书记赵紫阳与天安门广场学生对话,要求学生撤离天安门广场,不要给邓小平、李鹏向学生动武提供理由,并且给党内改革派一些时间,与保守派周旋、较量,但遭到学生领袖们的断然拒绝,激进的学生领袖们绝不与中共党内改革派合作。」[5]
趙紫陽並沒有閒著,派統戰部長閻明復去天安門勸說學生「合作」解決問題,以免局勢惡化。
戴晴〈備忘「六四」〉[6]一文引陳一咨先生一段話云:
(八九年)五月十七日晚上,(政治局常委們被召集)在鄧小平家裡開會。鄧小平講,這樣拖下去不行,究竟怎麼辦,還有沒有退路,往哪兒退。鄧講了開場白之後,趙紫陽說:「對當前的問題,我認為有兩類解決辦法。一種辦法是軟辦法,一種辦法是硬辦法。軟辦法就是,承認學生是愛國的,承認學生組織是合法的,改變四二六社論的說法。硬辦法中,一種是空硬,就是發表四二六社論那樣的東西,公安局發佈十條,不許學生遊行、上街。這種辦法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沒有效的。另一種辦法是實硬,也就是戒嚴、軍管。這種辦法短期內可以奏效,長期來講會使國家陷入動蕩和不安當中。」接著,姚依林作了一個早有準備、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長篇發言,對趙紫陽進行攻擊。然后,常委會就戒嚴決定進行表決。
這就很清楚明白,趙紫陽參加了17日在鄧小平家召開的常委會,並且提出了解決學生運動的辦法,重點是軟辦法。但在常委會最後表決中,雖然趙紫陽堅決反對戒嚴,但寡不敵眾,常委會還是以多數票通過了戒嚴令。
台灣《天下》雜誌總策劃殷允芃曾拜訪中共負責對台工作的官員汪鋒,他對殷允芃云:
在趙紫陽不同意戒嚴,甚至要求辭職的情況之下,鄧小平「指定李鵬、楊尚昆、喬石三人負責指揮,但還是講了一句,說趙還是總書記。」到最後,鄧對李鵬說:這次不要像上次那樣搞了,不要把我決定戒嚴的事捅出去。
《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定性學生運動為「動亂」沒說是鄧小平定性的,李鵬使壞捅給
北京市委,人人皆知,出現了「萬人齊咒」[7]鄧小平的場景,激化了學生與中共的對抗
。因此,鄧小平特地叮嚀李鵬,「不要把我決定戒嚴的事捅出去」。值得注意的是,鄧小平特別補充強調地說「趙還是總書記」,這說明他此時尚未與趙紫陽決裂,沒有換掉他的心思。後來是他要萬里提前結束外訪返國,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取銷戒嚴令,這才徹底得罪了鄧小平。這一事實與許多人的說法大不相同,可參閱拙文〈趙紫陽是如何得罪鄧小平的?〉[8]。
趙紫陽《改革歷程》[9]記其請假事云:
19日我向政治局請假三天,建議常委會由李鵬主持,並拒絕當晚出席宣佈戒嚴令的動員大會。當時,天安門聲援絕食的群眾大為減少,絕食也改為靜坐抗議。北京各大院校的很多學生回到校園,留在天安門廣場的大部份見外地臨時來的學生。
這就非常清楚明白了,趙紫陽一直在與鄧小平、李鵬等人爭鬥反抗,並沒有臨陣退縮,甚至以「要求辭職」相威脅。隨後他「請假三天」,目的是「拒絕當晚出席宣佈戒嚴令的動員大會」。因為按照規定,他不請假,就得出席戒嚴令動員大會。他的請假是對鄧小平、李鵬等劊子手的反抗鬥爭,表明他同情支持學生非暴力和平訴求的立場,使廣庭大眾和世界各國都知道中共內部對戒嚴令有不同意見,甚至其是非法的!
[1]萬維博客2021年11月11日。
[2][3][4]高伐林:〈趙紫陽向戈爾巴喬夫交底,讓鄧小平惱火的是什麼〉,《伐林追問》2020年6月5日。
[5]程凱2025年5月16日EDF。
[6]紐約時報中文網2014年6月4日。
[7](鄧樸方和他的「康華」在八九學潮中的政治表演〉,自由亞洲中文網「中南海夜話」,2023年9月29日。
[8]YouTube《大風評論》和美國《北京之春》2025年5月號。
[9]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係中國歷史學家,現流亡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