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祭出出口管制的杀手锏究竟是为哪般?
张智斌
7月3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第23号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镓和锗是半导体制造行业的重要原材料,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微波通讯、红外光学、集成电路、晶体管等产品的生产与制造。 根据202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中国大约占有镓和锗全球总产量的80%。国际半导体行业对中国生产的镓和锗及其制品的依赖程度可想而知。
7月1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荷兰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答记者问》:“有记者问:6月30日,荷兰宣布将部分光刻机等半导体相关产品纳入出口管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注意到相关报道。近几个月以来,中荷双方就半导体出口管制问题开展了多层级、多频次的沟通磋商。但荷方最终仍将相关半导体设备列管,中方对此表示不满。近年来,美国为维护自身全球霸权,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利益,胁迫拉拢其他国家对中国实施半导体打压围堵,人为推动产业脱钩断链,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商务部发言人还称:“荷方应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荷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尊重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避免有关措施阻碍两国半导体行业正常合作和发展,不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切实维护中荷企业和双方共同利益,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两天后,中方公布对镓、锗相关物项从8月1日起实施出口管制,因此评论普遍认为此举是北京针对美、日、韩、荷的芯片和光刻机对中出口管制所采取的强硬反制措施。
可以想象,中国是镓、锗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大国,其产量占据全球大约80%的份额,北京突然祭出对镓、锗及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的狠招,必定会对国际半导体行业造成强烈震荡,对美、日、韩、台等先进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厂商及高度依赖半导体产品的下游公司造成阶段性运行困难。
但值得思考的是,北京的这步反制,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否真的给力、有效?是否真的是具有战略远见的一记狠招?
无论是一位优秀的决策者,还是一个高明的棋手,在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前,一般都会从历史、现实和未来这三方面来从长计议、衡量得失。一项高明的决策,除了考虑长远利益,在逻辑上至少应该是能够自洽的。对一个君子而言,在许多时候考虑的远不仅仅是利益。就算是对普通人来说,都不能既要立牌坊,又想得便宜,把什么好处都占尽占绝。
对一个国家的决策者而言更是如此。但遗憾得很,根据我的观察,北京做出的很多决策,与其公布的法律和政策相比对,在逻辑上往往都无法自洽,这次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出口管制令也是如此。
7月1日,商务部还在对出口管制恨得咬牙切齿,口口声声教训荷兰称:“荷方应从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及中荷经贸合作大局出发,尊重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不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但仅仅两天后,自己却也祭出出口管制的杀手锏,把自己刚刚教训别人的话语当作了“历史文件”,不想再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了,这实在是有点太搞笑了。
或许有人会说,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芯片和光刻机出口管制,这不是与他们自己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在逻辑上同样无法自洽吗?但我想请大家注意一个关键点:建立在全球化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是以和平和发展为前提的,是建立在联合国倡导的世界秩序和国与国之间和平相处、互利互惠的关系基础上的。如果以俄罗斯为例子,对一个威胁世界和平和安全、破坏现有国际秩序,口口声声以武力威胁来影响区域安全和稳定的国家而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去认真找一找为什么会被制裁的原因?
我们暂且不考虑北京决策层的逻辑问题,北京祭出对镓、锗及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在的好处?能给西方国家造成怎样的有效打击?从长远来看对双方又会产生出怎样的结果?
很明显,北京出台的出口管制,会对美、日、韩、台等先进半导体产业的厂商造成最为直接的冲击,但同时也会对中国相关的生产和出口企业造成相应的影响。就目前来看,还很难说这究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但有一点是毋须否认的,在最近美国和欧盟反复强调与中国“不寻求经济脱钩”的背景下,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在自证什么叫做“经济胁迫”?其结果必定是导致西方产业链加快转移和供应链布局多元化的步伐,使得“在供应链上降低对中国依赖”和“去风险”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间形成共识。北京或许很快就会忘记这段历史,但对全世界而言,别人从历史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是不会轻易忘记的,这样的共识在未来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贸易和技术发展上形成怎样的长期制约,是不难想象的。
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从逻辑上看,还是从实效上衡量,从长计议,北京祭出对镓、锗及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这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决策。对一位棋手而言,这样的招法实在是一步缺乏深思熟虑的问题手,是一步影响全局的大损招。
7月6日,继国务卿布林肯之后,美国另一位重要人物财政部长耶伦即将造访北京。根据我的观察,近几年来,每当美中高层有所交往,交往之前中方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似乎已经成为常态。而耶伦是目前美国政界中少有的对中国态度非常温和的人物,北京花费如此大的代价仅仅为了显示自己强硬的态度,是否真有必要?真的值得?
2023年7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