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体制之黑:一线医生没有处方权,科主任与企业黑暗交易
Valson Hoo
医生真实的处方权,应该是指,医生能依靠对病人的详细诊断,依靠专业知识和对药物疗法的深入了解,开出针对每个病人的个体化的。在一个正常的医疗体系中,医生只对处方本身的效果负责,病人持医生的处方,可以自己选择不同的渠道获取药品。
然而在中国,情况并非如此。但凡在中国大医院和小医院都看过病的人,会发现一个医院的医生,对于某一类病人,倾向于选择某大类药物中一个特定药物的,而不是从这些大类中间进一步选择更加合适的。而医生对于提供药物处方给患者这件事,往往非常排斥。他们一般是在医院内部电脑系统开具处方后 ,让患者直接持就诊卡付费取药。事实上这里有很多非医学因素在影响着整个诊疗过程。
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医生的统方和绩效制度。由于体制问题,导致医院依靠企业进行利益输送是维持运营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医院作为最终销售渠道,和代理商企业的结算必须依靠真实的数据,并且统一结算有助于对利益输送形成制度保护和规避增值税。所以,医院必须针对每个医生开了什么药进行统计,再统一从上游回扣中分配出利润给医生发放。这一过程用一个合法合规,并且听上去非常正面的词来包装,就是医生绩效工资制度,而本质就是统方。而讽刺的是,统方行为本身又是一种罪名。最终,左右医生选择的除了患者病情以外,还有就是开方行为本身连带形成的绩效。而绩效如何确定,哪种药物会产生绩效,哪种药物不会,必定会有一个负责人进行指定,而这个人往往就是科室的主任。在科室的小环境内,一种医疗产品往往是垄断的,即使有一批产品在医院层面都通过了招投标,在政府层面都通过备案,实际上使用具体哪一种,是科室主任说了算。况且统方作为一种罪名,导致这种行为本身自带私密属性,大家心照不宣,造成科主任侵吞回扣就更加明目张胆。
一名医生如果按照科室要求,能用则用,则会得到经济上的利益和制度上的保护,一旦出现问题,不用担风险;如果他按照自己的意志使用药物,则轻则影响绩效收入,重则可能会引发主任对其谈话,质疑他的行为是否收受了回扣,即使没有什么实质性惩罚,这种科室一把手的流言蜚语,也会在中层领导之间流传,对其将来晋升形成很大负面影响。而在中国,一个医生晋升管理岗位之前,必须得到已经落座的诸位主任的民主评议,所谓的民主,无非是专制集团对他依从性的审查而已,将来会另开一期详细解释。
这样就形成了,下级医生给科主任打工跑绩效的局面,每个医生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医德和个人利益之前寻求平衡,并没有办法心平气和进行诊疗。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医生实际上只有主任才有处方权。而各医药销售代理公司,对科室主任这种核心人物的公关工作也是不遗余力,格外关怀,毫无底线。笔者曾在亲眼看见,身材高挑的女医药代表进入某大附属第一医院肝胆科主任的办公室内坐在主任的椅子扶手上,后二人关门商讨一个小时。之后笔者寻机会进入办公室内部,发现办公室内有一隔间,有一张真皮卧床放置其中。其间香艳场景,自然不在话下。而在笔者实习期间,某大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也陆续有两名主任医师被查涉及性贿赂,药代怀孕90万打胎费被拒酿成纪委上门,院方出面900万私了摆平一切,也传为一段佳话。
而医疗推广公司如此不遗余力的推广,各大企业的大区医药代表,可以主动献身,可以想象其中的利益是如何惊人。由于按照潜规则,利益输送大量财物往来都要以现金结算,导致医疗代理企业通过许多巧妙的手段来躲避增值税,这一过程形成链条以后,本身还可以进行洗钱。所以中国医疗之黑,远远不是体制外平白人能够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