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武汉日记》,刺痛了谁的“G点”?
张智斌
图片说明:方方《武汉日记》(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 Wuhan Diary)英文版近日由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 Collins Publisher)宣布定于今年8月18日出版发行售书,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方方写作《武汉日记》的论战。
这是一个见证无奈的时代——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国家里,人生看似有许多选择,但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归纳起来无非只有这些选项:要么秉承良知,忍辱负重地煎熬着;要么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苟活着;要么厚颜无耻,趾高气扬地逍遥着。
自从方方写了《武汉日记》,她被那些“神经过敏”之徒蛮横指责,就从未停止过。前几天早上,我照例瞄了一眼中国门户网站上的新闻,看到各大网站都在转载胡锡进发表在《环球时报》上的文章:《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公众对她的态度会变得更快》。扫了一下标题,就已经知道他想传达一些怎样的信息了,所以就懒得去点开,便去忙别的事了。在随后的两天里,不断看到那些对方方的讨伐甚至谩骂,也不时看到有人为方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我本来并没有计划去写关于方方的文章,《武汉日记》之后,方方的热度已经很高,而我却是一个不太喜欢凑热闹的人。但是,当方方成了靶子,我觉得不应该再做一个平庸的旁观者,为公义也站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方方的笔究竟写了什么,触到了那个“老胡”的“G点”?在网上看到一位第一次使用“老子武汉”这个笔名写作的武汉人,他这篇文章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这个武汉人说十几年来,一直在埋头做生意,不读书,不看报,更不必说去舞文弄墨了。但看到方方被一拨人骂成“带节奏、说假话、编故事,给党和政府抹了黑,给中国人民丢了脸,给帝国主义当了狗,给反华势力带了路”,甚至有北大的博士“呼吁按‘颠覆国家罪’把方方抓起来”后,这位被“嚇哒到了”的“老子武汉”终于忍不住也拿起笔来,写下了《就芳芳的日记,一个武汉人吐槽几句》这篇文章——这一点,与我去写现在这篇文章,几乎如出一辙。
“老子武汉”怎么评价方方的《武汉日记》?他说:“她的日记存在一个缺陷。倒不是记载不准,而是她旁观者清,消息基本上是二手,这些转述完全体现不出亲历者那种心碎、无奈、恐惧和绝望交织的感受,就如同隔靴挠痒。GET不到那个点,也就缺了不少震撼,至少我看了几乎无感。所以她那么多日记,我只看了几篇,点了个赞,后来就几乎不看了。”——不要误会,“老子武汉”这么说,并不是在批评方方,说方方的《武汉日记》写得不好。他要表达的意思,这个我后面再谈。
为什么“老子武汉”会有这种感觉?他说道:“实话说,我对方方日记评价一般。原因是武汉封城后,我一直在微博里转发武汉患者的求助信息,希望‘有关部门’能救救这些走投无路的可怜人。那些事例实在太惨烈、太令人无法直视了,连我这个唯利是图的奸商转到后来都满眼是泪。”
“老子武汉”说自己在外地做生意已经有好几个年头,原来计划一月份回武汉出差。神使鬼差,由于协调出了差错,这个“老子武汉”最终没能够回去,却无意中救了他自己,要不然还不知会有什么结果。武汉封城之后,心有余悸的“老子武汉”凭着良心做起了力所能及的善事,拿出不少钱财,花了许多精力,想方设法给武汉一些无助的确诊患者发放救命药“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老子武汉”说当时这药获得金银潭医院和国家卫健委双重推荐,但市场上却买不到。这“救命药”可是处方药,因此,虽然是做好事,风险也是挺大的。“但一想到这145个生命都活下来了,想到武汉5万多确诊患者里有三百分之一收到来自我的捐助,我就说一个字,值!”他贴出了当时与受助者在微信上惨不忍睹的通讯记录,说:“正因有过这段经历,我直面了太多惨淡人生和淋漓鲜血,都是真人真事,根本不用道听途说。”——所以他对方方的《武汉日记》,只是给出了一个“中评”。
“老子武汉”还贴出了供读者验证的证据,希望有人来验证,以此来证明自己说的都是实话。但他只给《武汉日记》一个“中评”,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老子武汉”是说自己经历了武汉那么多真实、惨痛的事例后,现在他看到怎样的文字,都觉得没有亲身感受更强烈、更震撼。他是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想告诉大家,方方在日记里根本就没有说假话、编故事,武汉当时的真实情况要比方方写的日记惨烈得多,她写的《武汉日记》不但没有过火,而是火候还不够!她写得已经够婉转,够温和,够克制了,所以作为知情人,他认为对于武汉那些亲身经历过疫情的人而言,《武汉日记》表达的并不过分。因此,他也站出来为方方作证,为方方抱不平。
《武汉日记》我也没有每一篇都读,因为当时有太多的信息,尤其是许多从武汉传到网上的视频,现场的惨烈程度,比起文字来,看后确实觉得更加震撼人心。我自己也是一位经常写作的作者,是非常能够理解方方作为一名身在中国的作家,在这种特殊、敏感的氛围下,要把这么一部抗疫题材的记实作品写得具有震撼心灵的效果,所面临的风险会有多大。这正是方方写作的难处,其实她的《武汉日记》已经写得非常不容易了,她笔下的每个文字,在叙事的同时,还得去腾挪躲闪,免得去触碰那些条条框框,必须仔细推敲,衡量、平衡才行。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她文字所迸发出的力量。但就算是这样委屈求全地忍着,还是触到了他们的“G点”。
1月31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涉疫情防控相关刑事犯罪的紧急通知》,其中第一条就是:“利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制造、传播谣言,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二款的规定,触犯‘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最高判刑十五年。”可想而知,当时方方写作的压力有多大,难度有多大,勇气有多大,这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这正是大家敬佩她坚持写下六十篇《武汉日记》的原因。
胡锡进在文章中说:“不知道方方日记在美国的出版是否得到了她的授权,但我希望,她能够理解公众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的不快感受。她写那些日记时产生的回响是中国内部的一件事,这种回响有当时的场景和逻辑。然而这部日记在今天和之后拿到美国和西方去扩散,就是另一回事了。它不会是一般的纪实文学交流,它一定会被国际政治捕捉到。很有可能的是,在未来的风浪中,中国人民,包括那些曾经支持了方方的人,将用我们多那么一分的利益损失来为方方在西方的成名埋单。”
我看了胡锡进说的这段话,真的开始为方方担心。我的担心并不是因为方方真的写了什么危害人民、危害国家的内容,而是因为被她触到“G点”的这批人,他们早就自认为自己已经代表了人民,代表了国家。如果疫情过后,世界上要是真的发生什么事,胡锡进套在方方头上的那顶帽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是,我感到很奇怪的是,“老胡”莫非真的天生一副狗鼻子,要不怎么会这么灵,现在就已经嗅出了“在未来的风浪中,中国人民,包括那些曾经支持了方方的人,将用我们多那么一分的利益损失来为方方在西方的成名埋单”?莫非他是在诅咒中国真会因为这次疫情而给西方赔款埋单?要是真是这样,你老胡知道的机密恐怕也太多了吧?
那一方在对方方蛮横指责,这一方在为方方鼓劲打气。为了替方方说句公道话,网上也是好文迭出——许多文章,写下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格外真实、生动。前两天,网上传出崔永元的一篇佳作:《给方方上一课》,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方方怎样从网络围殴的战场中死里逃生——可见,对于名人,一旦身临其境,这种处境是多么凶险!
我们都知道崔永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写文章至今还保持着当年他主持“实话实说”这档节目的风格,慢条斯理又风趣幽默,他说曾经被150多家官媒围殴。轮奸崔永元的恶棍队形整齐,第一梯队出动的是地痞流氓,污言秽语不停,往你的面碗里死命地啐口水,搞坏你的心态,耗完你的精力。于是第二梯队的混混开始登场,其中有在职的大学教授,有退休的军队司令官,有现任的法官、检察官,还有骚气十足的电视台娘们……总之阵容之豪华,你怼得过来吗?第三梯队的黑手就更高级了,挺在前面的是齐刷刷的一个大阵容,从靠发贴发了大财的一位位网络大咖,到齐刷刷地坐成一排在网上齐刷刷地发贴“支持”、“支持”、“支持”的监狱犯人,个个都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背后的肮脏,不是一般人能够去想象的,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他们精心编织好的箩筐里,这正是他们需要达到的效果。
这样的人力物力和恶心的程度,据说曾经把崔永元搞得一度神经衰弱,这根本不是一个平常人能够抵抗得了的,更何况像方方这样一个舞文弄墨的女子?看看崔永元的文章,就可知道等待方方的那条崎岖的道路会有多长,现在天还只是在渐渐黑下来,以后的夜路会有多难走,路上的鬼魅有多少,现在还真的不好说。
方方写的《武汉日记》,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真的是在“带节奏、说假话、编故事,给党和政府抹了黑,给中国人民丢了脸,给帝国主义当了狗,给反华势力带了路”?是不是像胡锡进说的“方方的确带来了对公众的一份刺痛”?其实我想要分辨这些问题也不复杂,最好的方法就是交给武汉人民自己去评判。如果胡锡进真有这样的种,他是不用在《环球时报》上阴阳怪气地发《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公众对她的态度会变得更快》这种文章的,胡锡进敢不敢在“环球网”上发起一个对方方《武汉日记》的民意投票调查,让武汉人自己去投票评判,让全国人民来做裁判?
当然可以想象,方方写下了《武汉日记》,在可以预见的前景下,只要她还努力坚守着这一份良知而不改变,那么,等待她的或许会与许多坚守良知的同道人一样,只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忍辱负重地活着。她或许活得远没有像那些厚颜无耻者那样逍遥自在,但相信她的良心是觉得安稳和无愧的,历史也终将会留下这一笔的。
其实,那些厚颜无耻者在内心里也是觉得自己是无愧的,但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到像方方那种发自内心的荣耀: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
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也正因为这,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将为你存留!
完稿于2020年4月13日复活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