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号-神州大地 解颜简介 解颜文章检索

 

 

小镇的权力与教育(3)

 

解颜

 

教育和文化传统

学校是政权行使潜移默化权的重要阵地。这努力主要集中在两门课:政治和历史。

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今权力结构取得的各种成就。

历史课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近代被外国频繁侵入的耻辱;共产党如何击败诸多敌人,领导中国走向重新辉煌。

这两门课的教学方法与数理化课程的不同是:在数理化课上,教材中会提出很多问题,老师也会提出很多问题。事实上,数理化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问题的思辨。而政治和历史课不允许提问,只需要记忆。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政权在中学政治和历史课中行使的潜移默化权也是高度垂直的权力关系。那时文科之所以不受学生和家长青睐,被认为是不够聪明的学生才去学的方向,其原因之一便是其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在职人员也被教育。1970年代,父母亲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要赶到政府去参加政治学习。学习的内容与他们的本职工作无关,主要是上级传达下来的为中央政权中权力斗争服务的舆论,如“批林批孔”、”批《水浒》投降派”等。

许多人对这样的潜移默化权有微词,但政权和各级机构对他们的潜移默化坚持不懈。有微词者早已习惯了被政权牵着鼻子走的无奈感,政权也深知水滴石穿的道理。

另一种潜移默化来自于文化传统。每个社会成员从一出生就在父母、各种长辈、左邻右舍、朋友伙伴的熏陶之下,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比如,儿女听父母的话是一种美德,这样的价值观就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并不需要媒体的反复强调。绝大多数在外面胆大包天为非作歹的孩子回到家被父母辱骂或殴打时都全无反抗。反抗父母的孩子被视为大逆不道。

 

权力的展览

学校经常要求全体学生在操场上列队,由校长和校党委书记训话。在政府和各种机构也经常有类似的大会。这是权力的展览,目的是让每个人看清楚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这是实现潜移默化权的另一种方式。

父母在家里打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是将父母的惩罚权在这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的展览。老师在教室里体罚或羞辱一个学生是将老师的惩罚权在其他学生面前的展览。在小镇的公判大会和刑场,执法者将罪犯五花大绑、宣布其罪名和判决,对其中宣布死刑者押在卡车上开赴刑场枪决。这对于当事者行使的是惩罚权,对旁观者行使的是潜移默化权。

在这些场合中,旁观者通常都站在权力关系上游者的一边,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对被惩罚的下游者并无同情心。

促成这种娱乐围观心态的是几个因素:

  1. 旁观者把自己认同为权力结构的一部分。冒犯权力结构就是冒犯自己,罪有应得。

  2. 在高度均质化的社会中,各种异类都被鄙视、嘲笑。冒犯权力结构者是异类的一种。

  3. 除亲人和朋友之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调是敌意。同情心不存在。

  4. 对于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人的受难能给自己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安全感和自豪感。

  5. 生存是残酷的斗争。残忍和冷漠是比丰富的情感更适合在这种环境中存活的心态,因而是多数人具有的心态。

 

1.8 对自然界的权力

本文中讨论的绝大多数权力关系都是复杂的现代人类社会之中的现象。权力欲的起源比这些现象古老得多,在所有的高等动物中都存在,是追捕猎物、争夺势力范围、争夺配偶、争夺社群首领地位等活动的驱动力。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权力欲是比人类社会中的权力更基本的现象。

由此可以从权力欲出发来对权力作出另一种定义: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行使自己权力欲的能力。

这个定义扩展了行使权力的对象:除了人,也可以包括自然环境、野生动物、资产等。

从这个定义来看,中国近年来的严重环境污染可以部分归因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垂直权力关系。大自然处在这个关系的绝对下游,对人的肆意侵入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近年来屡见企业主将工业污水注入地下水层的报道(如【9】)。这些企业主对自然界的态度与他们对自己的权力关系下游者的态度同是出于行使权力的心理动机。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一个高度垂直的权力关系中,在上游者看来,下游者与无生命的物体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供他们使用的工具、是他们行使权力的对象。

野生动物也处在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的绝对下游,几乎被斩尽杀绝。在小镇上,除了老鼠和麻雀,几乎见不到任何其它的野生动物。

人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行使权力有的主要是出于物质需要,如将工业污水注入地下水层,有的更多是出于精神需要,如猎杀某些野生动物。通常来说,下游者越难以驾驭,上游者在行使权力时得到的精神快感也越多。

我小时候,小镇上有许多漂亮的古建筑:县衙门、孔庙、高大的城墙和城门,都有至少数百年的历史,都在1970年代被拆毁殆尽。这也可以理解为那时的小镇人之于古建筑是高度垂直的权力关系,后者处在绝对下游,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2. 小镇人的价值观

顾名思义,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他为其视野之中各种事物的标价:哪些东西有价值、给他以幸福感,值得去追求;哪些东西值得牺牲另一些价值较低的东西去换取;哪些东西没有价值、不值得他的注意;哪些东西令他恐惧、他要极力逃避。

让一个人恐惧、逃避的东西可以称为对他具有负价值。

人在幼年时的父母和环境的影响对他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有同化和调适两种方式。【10】他每新接触到一个外界事物,如果是他已有的认知框架可以理解,他便将它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他已有认知框架的有机的一部分,这是同化的过程;如果不是他已有的认知框架可以理解,这个事物迫使他改变已有的认知框架,这是调适的过程。

人对新接触的一个外界事物有两种可能的调适过程。第一种是这个外界事物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激起他的好奇心,他靠思考来主动调适。思考的过程扩展他的认知框架、磨利他的判断力、增加他的智慧。第二种是这个外界事物靠强力来重新设定他的认知框架。这是被动的调适。

在小镇人的幼年,他们被强迫接受父母的价值判断,没有过与父母平等探讨问题的机会。在学龄,所有与政权、国家、历史、个人价值观有关的教学内容都规定了标准答案,没有提问的余地。其结果是他们的认知框架是被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大力设定的,而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参与权或发言权。

因为他们没有思考的历练,他们的认知框架是刚性的,难以随着见闻的增长而主动扩展。

成年之后,他们闲谈的内容主要是搬弄是非。我从小听过父母与家中来客的无数的谈话,谈话内容都是对人物和事件的各自表述,从未听到过产生出新思想、新见解的讨论。

读书是稀奇的事。我与长兄的爱读书成了街坊四邻的新闻。母亲自己不读书,也为我爱读书而焦虑。她怕我长大后成为书呆子 – 一种被社会鄙视的异类。

小镇人不思考、不读书、没有兴趣分辨事情的真相。在他们看来,真相和真理是迂腐的书呆子才关心的东西。

在这一章中,我首先引入描述价值观的一些概念,然后讨论小镇人价值观的几个侧面以及它们与权力结构的互相影响。

 

2.1 有关价值观的几个概念

价值观是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也是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难以研究的现象。为了能从关于价值观的讨论中有所收获,在这一节里,我引入观察价值观的三对视角: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生活的获得模式与存在模式,希望借助这些视角来获得对小镇人的价值观的一些侧面的比较有条理的理解。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一个人视野之中的事物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类。

一个人的食物、银行存款、房地产、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都不是他的身体或精神的一部分,因而是他的外在价值。权力和地位都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因此也是外在价值。

一个人的面子是由旁观者对他的态度来定义:被旁观者欣羡、仰慕时,他觉得有了面子;被旁观者鄙夷、轻视时,他面子尽失。所以面子也是外在价值。

一个人的内在价值是其精神领域的价值:

  1. 在认知领域,包括知识、判断能力、是非善恶观、宗教信仰等;

  2. 在心态领域,包括快乐、安全感、勇气、自尊、自信、体验美的能力、对他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等。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间并没有完全清晰的界限。比如自尊:如果一个人的自尊更多是决定于他人的看法,这种自尊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属于外在价值;如果一个人的自尊不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自尊就属于内在价值。勇气、快乐、安全感、自信等也是同样的情形。

人的心理成熟的过程也是自尊、自信、勇气、快乐、安全感等素质由外在价值逐步演变为内在价值的过程。

一个人的外在价值的总和可以称为他的领土,或势力范围 (territory)。这势力范围中也包括他的权力关系的下游者;他在心理上视他们为资产。人对其势力范围的重视与大型猛兽对其势力范围的重视出于同样的动物本能。

势力范围与个人空间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近似,同指一个人在心理上认定的自己。在本文中,我把个人空间用于一个人作为权力关系下游者时的语境中,把势力范围用于一个人作为权力关系上游者时的语境中。

一个人的外在价值或势力范围可以被外力侵入、改变,因此需要他的保卫。事实上,保卫物质和精神上的势力范围是牵制了许多人一生的绝大部分精力的活动。

虽然一个人的内在价值也可以算作他的势力范围的一部分,但由于外力无法侵入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这部分势力范围不需要他的保卫。

人的所有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一起构成他的价值空间。

 

个人价值观与群体价值观

同一个社会中的每个成员被相似的环境哺育长大,所以他们对视野中的许多事物有相似的定价,这就是群体价值观。

群体价值观包括:哪些观念、行为、社会现实可被社会接受,哪些观念、行为、社会现实不被社会接受;哪些事是被社会成员普遍羡慕的荣耀,哪些事被大家鄙视、恐惧、嫌恶等。

比如,在1980年代的家乡小镇,在商店买东西、在电影院的窗口买电影票时,不排队是普遍现象。总能成功加塞的人会因为有比别人更强大的生存能力而得到大家的羡慕,总被挤到后面的人被大家认为是生存能力低下。这样的看法被多数人共同持有,所以是群体价值观之中的一项。

一个人的外在价值,如地位和权力,有大的光环,容易为他人看见,所以外在价值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理想,也是群体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如自尊、独立判断能力、好奇心、勇气等,是其内在的独特体验,难以为他人所见,也难以与他人交流,所以与群体价值观的重合度较小。

 

获取模式和存在模式

弗洛姆认为,人有两种生活模式:获取模式和存在模式。【11】两种模式都源自人的本性:获取模式源自人的两种原始欲望:求生欲和权力欲;存在模式源自人的更高级需要:体验生命、表达自我、实现自己的潜能、与他人的深层次的沟通等。

生活在两种模式之中的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1)日常行为。生活在获取模式中的人的习惯性行为是获取或征服。获取的对象不仅包括钱、地位、权力、房产等有形资产,也包括并非有形资产的学习、记忆、交谈、阅读、爱、信仰等。比如,对于活在获取模式中的人,知识是一种资产、是获取和征服的对象。古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和198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主流媒体上的一句诗“攻书莫畏难”可作为这种心态的两个注脚。生活在存在模式中的人的习惯性行为是体验或交流。对他们而言,生活的每个元素,如谋生、人际交往、学习等都是体验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他们改变自己、成长自己。

(2)看重的价值。生活在获取模式中的人看重的是外在价值,如钱、权力、名望。学习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帮助他们获取其它外在价值的手段。生活在存在模式中的人看重的是内在价值,以自我在知识、心态、精神上的完善为快乐,以自己内心生发的标准为指导自己生活和判读事物的标准。

(3)对生活的态度。生活在获取模式之中的人把自己看成永恒不变的个体。他们关注的活动是在已有势力范围之内行使权力、保卫已有势力范围的权力、扩张势力范围以获得更大的权力。生活在存在模式中的人把自己看成一种过程,而获得、成长、失去、死亡都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4)对世界的态度。生活在获取模式中的人排斥所有不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框架的知识。他们拒绝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把要求他们改变的声音视为对他们的势力范围的挑战。能够改变他们的力量只有来自权力关系上游的强力。生活在存在模式中的人把自己向未知的世界开放,能不断从世界之中吸收营养而成长。

(5)心态。生活在获取模式中的人的情绪随其势力范围的增减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起伏。他们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情绪。生活在存在模式中的人能感知、也愿意直接面对自己当下的各种精神状态。他们通过与自己的精神状态的交流而达到平安和快乐。

获取模式是被更多人采用的生活模式。广义上说,获取的欲望即权力欲,这包括对他人的权力和对物质资源的权力。

存在模式并不是个新概念。比如,佛经中早已指出物质的获取与快乐无关,如《无量寿经》: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

《圣经》: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在近代,有更多的思想家倡导存在模式。比如,克里希那穆提建议,有志于改造社会的年轻人的生活模式应该是“有创造性的不满”。这种生活被好奇心、爱心和创造性驱动,从无限的未知世界中吸取营养。其结果是自己的成长和社会权力结构向更平坦的方向的改变。

但在现实中,“有创造性的不满”是少见的现象。更多人采用的是这三种模式之一:(1)顺从于社会的压力:违逆自己的意愿而屈居于权力关系的下游。(2)对社会的敌意的不满:试图以有形或无形的暴力将自己跻身于权力关系的上游。(3)出世或遁世:试图与社会的权力关系完全脱钩,以求得内心的清净。这些都不会改变社会中的权力结构的垂直度。

弗洛姆认为,绝大多数人的身上同时存在着两种生活模式的可能性,而具体哪一种模式占据支配地位取决于外部环境。【11】

 

2.2 面子

面子可以定义为在当事者的心目中,旁观者对其社会地位的评估。旁观者的评估是当事者对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衡量,因此面子也可以称为重要感 (self importance)。

 

面子的重要性

面子在小镇人的生活中占据中心的地位。这需要几个条件同时满足:1. 当事者与旁观者的价值观的高度一致。2. 旁观者对当事者的言行的高度关注,且通常是非善意的关注。3. 当事者对旁观者的态度的高度看重。

如果当事者与旁观者的价值标准迥然不同,或旁观者对当事者的言行并不关注、或是纯善意的关注,或当事者对旁观者的态度并不看重,面子都不成为重要的问题。

比如,在小镇上,对一对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上述几个因素的体现是:1. 当事者和街坊四邻都认为不能生育是社会的异类。2. 每个人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关心其他人的事,所以这对夫妇会招来街坊四邻的议论和鄙视。3. 当事的夫妇非常看重街坊四邻的议论和鄙视,所以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这几个因素在小镇上的同时存在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群体价值观的高度强大。群体价值观强大,而个人的独立价值判断发育不良时,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便具有许多方面的相似性。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在价值空间时,其目光便只能聚焦在他人身上,也会极为在意他人的目光。

在群体价值观高度强大的社会中,众人的价值观如同整齐的士兵队列,任何一个成员的不协调的小动作都异常显眼,马上被归为异类。对成为异类的恐惧使得面子成了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重要约束。甚至可以说,面子是除法律以外的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几乎唯一约束。

一对夫妇对外将领养的孩子谎称是亲生的也是出于面子。在传统之中,领养的孩子并不能算是传承了家族的血脉。被领养的孩子会成为左邻右舍的成年人们闲话的重要话题,也会被同龄的伙伴们歧视。但是,如果把领养的孩子说成是亲生的谎话成功地骗过了左邻右舍,就既成功地传承了祖先的血脉、讨得祖父母的欢心,又获得左邻右舍的认可。左邻右舍的态度比事实更重要。

有生育能力,却没有儿子,仍然会产生同样的面子问题。

绝大多数普通人家都会用尽终生的积蓄来盖房子。盖房子的首要目的是光耀面子,居住的方便反在其次。

父母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是为自己挣得面子。能服务于这个目的的孩子的成就包括:学习成绩排名在前;得到三好学生奖状;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等。孩子成绩不好的父母在人前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这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用功。这是弥补他们面子受损的尝试。

如果他们能仔细思考问题的真正原因,他们会发现不用功实际上是比不聪明难对付得多的问题。如果他们还能就此开展补救的工作,他们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老一套教育手段,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热情,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是能这样愿意发现问题、也愿意改变自己观点的父母很少见。

丢了面子对一个人的精神打击比物质损失要严重得多,如我的外祖父因为没有儿子而精神失常。他把在祖宗牌位前无成绩可示、在父老乡亲前低人一头看成不能承受的耻辱。

在土改、反右和文革中全国有成千上万的人被羞辱后自杀。许多人自杀的原因并不是物质条件不允许他们活下去,而是不堪面子受辱。

弗洛姆的观察是:“人对成为异类的恐惧胜过对死亡的恐惧。”【11】如果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在价值,这两种恐惧感在他的价值观列表中就会遵循这样的排序。当他的精神依托 – 他人的裁决 – 突然与他反目时,自杀就可能会成为他们的自然选择。

在这些运动中也有少数人有意与群体价值观保持距离。或者说,他们有强大的内在价值,不惧怕成为异类。结果是他们虽然受了皮肉之苦,但在精神上并未受到实质性的摧残。

埃列娜.罗斯福说,“没有你的同意,没有人能羞辱你。”这说的也是建立强大的内在价值是抵御群体价值观的攻势的有效办法。

对面子的在意是权力欲的第二种表现:保卫权力。这是小镇人重要的精神需要。

一个人的面子是他在生活的各个坐标系中 - 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家族成员之间 - 的地位的合理合法性。他的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证明他在每个坐标系中的地位的合理合法性。

他如此在意他的地位的合理合法性,因为他在任何事上的发言权不是由事情的对错是非决定,而是由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决定。

爱护面子不仅是小镇人的主要精神需要,也是他们的物质需要。由于小镇权力关系网的致密,不成为这个关系网的成员很难在小镇上生存下去,而成为这个俱乐部的合法成员的前提条件是被众人的目光审视。

 

因面子而起的各种冲突

由于大家对面子的看重,在有冲突发生时,一种重要的攻击手段就是让对手丢面子。权力关系的上游以此作为对下游的惩罚,如小镇人民广场的公判大会以羞辱罪犯的方式来警示冒犯权力结构的严重后果。这警示对当事者和旁观者都有效。

我的邻居中有几位悍妇经常扯着巨大的嗓门骂街,其目的也是提升自己的地位、让对手丢面子。

对面子的直接侵犯是许多社会矛盾和摩擦的起源。并且许多起因于物质利益的冲突也被当事者解读为面子保卫战。比如,一家在新建或扩建自己的院子时多占了邻居的一平方米的空间,他们之间的冲突就会升级为面子之战。最终的胜者赢得面子,输者引为奇耻大辱。家庭中的夫妻纠纷、父子纠纷也经常是由小事而起,升级为面子之战。

为了保卫面子,权力关系上游者可以随意修改事实、随意羞辱下游者,不顾下游者的自尊心、安全感。

因为上游者并不关心事实如何,下游者对上游者通常并无信任。下游者需要做好的只是一件事:讨得上游者的欢心,为此他也随意修改事实,毫不犹豫地说自己不相信的话。

老师很在意在学生面前的面子。很少有老师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样,父母很少在孩子面前认错、机构的上级很少在下级面前认错。

自省是一种罕见的美德:自省是承认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过失,这是内在价值的经营。多数小镇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内在价值的存在。

由于对当事者最重要的不是事实本身,也不是当事者自己的判断,而是旁观者的判断,生活的目的都归结为向旁观者证明自己地位的合理合法性。

人要证明的自己只能是已知的自己,所以一个力图证明自己的人无法将注意力向未知的世界开放。他将有限的自己对无穷无尽的未知世界封闭起来,无法从中吸取营养。他没有被改变的愿望,也没有感悟、发现、成长的能力。

也正因为无法从成长的过程中寻找乐趣,他只能通过不停地证明已知的自己来定义自己的价值。

 

各级权力结构的面子

各级权力结构也都高度重视自己的面子:

(1)家族的面子。家族里有人当大官、有孩子考上大学、女儿嫁给了有权势的门第,这些都是光耀家族脸面的事。反过来,一个人做出所谓的“丑事”会给他的家族的面子上蒙羞。“家丑不可外扬”说的就是这种情形。面子的极度重要性意味着家族只能面对光彩,而任何一点瑕疵都是羞辱。

(2)各种机构的面子。同许多家庭都用尽财力盖房一样,每个机构都用尽财力修筑气魄宏大的建筑。学校热衷于搞校庆,歌颂自己的各种成就。中央权力机构热衷于搞豪华的运动会和世界首脑论坛、斥巨资兴办奥运金牌体育。

(3)国家、民族、政权的面子。中学历史课的主要内容,如中华五千年文明、近代被西方列强和日本侵入的屈辱、共产党政权的辉煌成就,都是从各种角度维护当今政权的面子的努力。政权尽力隐藏自认为没有光彩的事。1976年唐山地震后的第二天,新华社通稿对灾情只用“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的话一笔带过。【12】尽管政府对巨大的伤亡并无直接责任,他们对自然灾害的第一反应是这损害了他们全知全能的高大形象。直接损害到政权的合理合法性的事件如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和八九年的天安门镇压则是严格禁止讨论的话题。

 

2.3 控制欲

一个人对面子的重视可以解读为他保卫权力的努力。另一方面,小镇人也见缝插针地在每日生活中行使权力,这体现在对下游者的控制欲。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解颜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4月16日18:3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