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槁社会的独木桥---高考
葵阳
每年的6月,在中国会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测试,同时它也是很多高中毕业的学生的人生分水岭----高考。
文化测试满世界都有,唯有在中共国,这是考生的命运投送器。成功,则坦途向前;失败,则蓬头垢面。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除开学龄前,小学初中和高中,加起来十二年的学校教育。
寒窗十二载,大家最后都涌向高考这座独木桥。高考是检验你所学知识(而非能力)的唯一方法,因此也掌握着个人前途命运的“生死”攸关。
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而“科举制度”曾经是那些时代的人生独木桥。高中及第则加官进爵,名落孙山则泯然众人。于是才会出现“范进中举”那样的心酸故事,而范进中年翻身的故事出除了是简单的励志鸡汤,恐怕也能非常清晰地展示科举时代的独木桥之狭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成了“成功”的代名词,同时也造就了科举考试的独木桥。而今天,高考实际上取代了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青年走向“成功”的新型独木桥。
当今人类社会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在飞速发展中。正常社会的运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员。就像机器运转,需要各种型号功能的零配件。
蓝领、白领;体力、技术、管理、开发。一个正常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种多样,何须去挤垮一座高考独木桥?
我女儿曾经在新西兰上高中,在进入高三之前,学校会鼓励学生进行“个人目标分流”。简而言之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人能力、爱好、意愿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选择未来就业方向。
爱好学习并且成绩不俗的高中生,可以去申请报考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不爱好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取向而转投到技能岗位技能培训或者报考职业技术学校。
在就业层面,新西兰的蓝领、白领、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之间并没有碾压式的差距。所以选择不同就业方式的孩子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的薪酬和美好的前景。没有独木桥,因为条条坦途都可以通向普世求索的幸福。
反观中国社会的孩子们,他们面对的是普遍畸形的个人价值理念、严重失衡的社会分配机制、人群对权贵群体的追捧、脑体分工中的歧视性态度......
中国是一个阶层固化得密不透风的双轨制社会。体制内和体制外有着天壤之别,并且几无跨越的可能性。
处于人口结构金字塔下部的大量泛民子弟,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在一个人权和劳动价值被严重压榨的国家,进入与体制内密切相关的权贵层是唯一的出路。
而这些跟权贵子弟相比,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平民孩子们,他们除了高考这个唯一的、珍贵的机会有可能翻盘进入“主流(权贵)阶层”,貌似别无他路,这便是高考独木桥的由来。
然而,高考真的是他们跨越社会阶层的机会吗?
现实地看,中共国每年一度的高考,主要是让体制外的子弟再进行一次分流,是未来成为高级奴才或者低级奴才的分水岭。
平民的孩子即便勤奋努力,通过高考走上了理想坦途。他们在中共国这个体制内外双轨制的社会中,仍然只是受奴役、受剥削的人群,属于共产党的高级奴才罢了!
只不过,在物质待遇和虚荣心的满足感方面,高级奴才与低级奴才之间有所差异。
何种差异?可怜的,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异。
热火朝天的高考现场,枕戈待旦的学子和焦虑急切的家长们,汇成一幅幅浮世画卷。
双轨制里处于下层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挤上高考独木桥,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生怕落人之后。
而体制内的权势者子弟呢,他们有的是父辈荫泽。不缺钱财,不缺人脉,不缺机会。
他们可以选择被加分、被保送,甚至冒名顶替某个寒门子弟的分数。进,可去清华北大复旦浙大;退,可以远渡重洋留学洛杉矶温哥华。权贵家的孩子,是完全可以不在意高考成绩的。
都说“高考是穷人孩子最后一场进阶盛宴!”
然而,在这集权体制下看起来繁荣无限实则枯槁腐朽的社会里,所有社会资源都被日益膨大的权贵体系侵占,已然没有了普通人进阶的机会。
我越来越能理解“躺平族”的无助与悲伤,当高考独木桥的对面依然是磨难和绝望,不如就地躺平,何须挤破头面。
(葵阳 写在2021年6月7日星期一 斐济苏瓦 时间晚上1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