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号-历史见证 朱振和简介 朱振和文章检索

 

 

共产革命百年祭(八)
 
 
朱  振  和
 
 
我们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经从理论上证明了,共产主义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百年兴衰的历史,已经灭亡了。中国实际上已经抛弃了共产主义,只能算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灭亡以后蜕变出来的一个异种,中共的灭亡也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发生。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共产主义是永远实现不了的一个空想或幻想,那么人类社会的前途究竟是什么?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
 
以前人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往往只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各种问题,很少考虑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在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猿与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类人猿进化为人以后,形成了人类社会,人类就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了,人类与自然构成了一对矛盾。所以我们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必须把它放在人类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必须考虑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人类与自然这一对矛盾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人类完全不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人类只能完全被动地服从自然,也可以说人类是自然的奴隶。我们发现,世界上互相没有交流、相距遥远的各民族在古代都把自然界的日、月、山、河、天空、海洋、风、雷、电、火……等奉为神明,顶礼膜拜。这说明人类对自然现象完全不理解,就把大自然的各个实体、各种现象想象为神,无限崇拜,无限尊敬,绝对服从,说明人类自认为自然的奴隶。人类只能使自己去适应自然,以求生存,人类只能在自然提供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第一阶段——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16世纪以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了;在17世纪发生了科学革命;在18,19,20世纪,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陆续建立起来,人类越来越深入地掌握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于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时人类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规律,人类想要当自然的主人了。于是人类喊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敢把山河重安排”、“人定胜天”等口号,人类的生产活动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可以改变自然条件进行生产,可以开拓新的生产领域。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第二阶段的特征是人类想要当自然的主人。在这一阶段,人类实施许多征服自然的措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如此等等。后来人们发现,人类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违背自然规律、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大自然反过来会报复人类,惩罚人类。我们看到,世界各地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反常气象、极端气象现象频频发生;全球荒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发生沙尘暴的频度和强度不断增大……。以上情况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甚至使人类的生存都面临危险。与此同时,全球人口却依然在不断地增加,而地球能够供养的人口数当然是有限的,全球人口显然是不能无限制地增加下去的。
 
到了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不愿意成为自然的奴隶,但也绝不能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既不能绝对臣服于自然,也不能随意地主宰自然;人类只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和谐地共同发展。所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第三阶段是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含意是这样的:人类从自然界独立出来以后在继续不断地发展着,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数量的增长;二是人类的生产力不断地提高,也就是全球的经济不断地发展,人类能够生产出越来越丰富的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由此使人类的品质不断地优化。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都要增加地球资源的消耗,可是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度地增加地球资源的消耗量。人类的发展只能在地球能够提供资源的范围以内进行,大自然能够及时地吸收分解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人类生产和消费所消耗掉的自然资源可以由大自然产生及再生的资源来弥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补充达到动态的平衡。如果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就叫做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和谐共同发展。
 
人类是否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呢?我不能说有绝对的把握,但是我相信,既然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必须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那么人类的智慧应该可以找到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
 
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社会本身必须实现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人们早就认识到保护全球环境的重要性,召开了无数次各种各样关于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但是这些会议达到的效果十分有限,全球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为例,1997年12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减排目标没有达到,《京都议定书》以失败告终。2015年12月12日通过了《巴黎协定》,2016年4月2日,171国在纽约签署《巴黎协定》,后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巴黎协定》规定的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的目标,肯定达不到。其后果非常严重,地球将有可能变得不宜于人类居住。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无法解决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各国都是站在维护本国利益的立场上来看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各国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也无法调解,世界各国不能协调一致地来应对全球的环境问题。所以,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是人类与自然达成和谐的必要条件。
 
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是什么意思呢?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仍是如此。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人们必然按拥有资产的多少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划分成不同的阶层、阶级。在这样的社会中存在着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各利益集团(群体)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种族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区之间的矛盾、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我们期望人类能建立某种机制来兼顾和协调上述各种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利益,使矛盾不发展到对抗的程度,不发生暴力冲突,不发生战争。兼顾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利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达到“双赢”的结果。这是人类社会和谐共存的第一层意思,可以称之为上述各种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和谐共存,上述各种矛盾的性质,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文明)的矛盾。
 
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第二层意思是在经济发展中保持两种平衡,一是自由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监管的平衡,二是自由竞争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平衡。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完全搞自由竞争,听任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的无形之手去调节经济的发展,那么全社会的生产会处于无计划、无政府的状态,就会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后来西方国家纷纷采取符合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政策,政府通过税收、财政、金融、货币政策来宏观调控全社会的生产,从而延缓甚至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后来有些西方国家执行政府调控的政策过了头,变成了一种“政控经济”,“政控经济”的弊端使那些西方国家的经济发生了困难。于是反对凯恩斯理论的弗里德曼提倡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重新获得西方国家领导人的青睐。现在,凯恩斯理论和弗里德曼理论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两大理论依据。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在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调控之间保持某种平衡,过分偏向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好的。此外,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了确保公平竞争的制度和条件,政府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监管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如何确定应该保持的经济自由程度并没有普遍适用的公式;最佳的经济自由程度应该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环境和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根本缺点(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缺点)是必然产生贫富差距,而且贫富差距会不断扩大。在自由竞争中能力较强者会胜过能力较弱者,胜者就在社会中取得较强势的地位,败者就跌落到较弱势的地位;胜者处在较强势地位有利于在自由竞争中获胜,并且能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这样会使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胜利;而败者处在较弱势地位不利于在自由竞争中获胜,并且会阻碍自身能力的提高,这样会使他们在竞争中继续失败;这种正反馈的过程会继续下去,使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此外,强者的子女一生下来就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弱者的子女一生下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政府不采取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强者和弱者的社会地位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并且使强弱的差距越来越大。以上两方面的趋势使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是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所以失业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则,失业者是没有收入的,而市场经济下的富人会越来越富,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必然的趋势。如果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太大,社会就会不安定,会对经济起破坏作用。
 
所以,政府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所采取的措施总的说来就是收入的二次分配,具体的措施有:实行累进税制,让富人多纳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失业救济、养老保险、贫困救济、援助残障人士、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等);建立全民医疗保障系统,使穷人也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建立公平的教育系统,实行义务教育(初等、中等教育),使穷人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等。采取这些措施就是为了保持自由竞争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在每个国家的范围内各国政府有义务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去保持这种平衡。
 
另一方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不能无限制,不能过度,否则将影响社会生产的效率,阻碍经济的发展。例如,富人多纳税是应该的,但是课税过重就会影响富人工作的积极性和投资的积极性。失业救济是必需的,但是如果失业救济金数额过高,那么失业者就不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找工作了,尤其不肯接受工资较低的工作。社会福利过高,政府的财政负担过于沉重,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自由竞争与社会公平也必须保持平衡。
 
我把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的社会称为和谐主义(名词:harmonism,形容词:harmonist)社会。和谐主义社会是指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的社会。在和谐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依然基本上是私有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在和谐主义社会,资本不再起绝对主宰的作用,而且彻底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下列缺点:全社会的生产、全球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序、无计划、无政府状态;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大部分人严重地贫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过量消费,大量产生废弃物,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谐主义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今天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中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形成了所谓“橄榄型”的稳定的社会结构;这些国家又建立了民主宪政的政府。于是阶级矛盾、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而不是呈现对抗、暴力冲突的形式。阶级斗争转变成了阶级和谐。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种族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各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可以在宪法的框架下,通过议会的讨论、争论和辩论,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
 
在多党制民主宪政的政治体制下经由普选产生的政府,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尽力保持自由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监管的平衡。另一方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能够在经济发展中保持自由竞争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平衡。
 
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在一国范围内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但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远远还没有实现。世界范围内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南北矛盾(即穷国与富国之间的矛盾)极其尖锐,经常爆发暴力冲突,甚至发生战争。恐怖分子的袭击活动层出不穷,恐怖主义成了对全世界人民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在世界上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这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之一。全球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加剧。这一系列事实说明,人类社会要实现和谐共存、和谐发展还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一国范围内能够实现全国人民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那是因为这个国家建立了一个民主宪政的政府。在政府的主持下,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各个种族、民族、各个宗教、各个地区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谈判、协商,或在议会中进行讨论、争论和辩论,兼顾和协调上述各种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利益,达到“双赢”的结果,实现上述各种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和谐共存。
 
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国际上的种族、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必须在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的主持下,才能在国家之间、种族、民族之间、宗教之间进行谈判、协商来解决矛盾,达成各种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和谐共处。以“巴以冲突”为例,在美国的调停和介入下,巴以进行和谈,1993年巴以双方在奥斯陆密谈成功,于9月3日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为此,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和总理拉宾获得199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由于中介人美国的立场偏向以色列,巴以《奥斯陆协议》最终失败了,巴以冲突一直无法解决。缺少一个超越各当事国之上、公正的全球性权威机构,巴以冲突必然无法解决,只能一直处于准战争状态。
 
世界上其他的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国际上的种族、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都必须在一个全球性权威机构的主持下,才可能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矛盾,达成各种矛盾的双方或多方的和谐共处。
 
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在经济发展中保持两种平衡,一是自由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政府监管的平衡,二是自由竞争与社会公平、社会公正的平衡。在一国范围内自然由民主宪政的政府来保持这两种平衡。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必须保持这两种平衡,这就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来完成此任务。
 
事实上,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的结果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与最穷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地扩大,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在一国范围内,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二次收入分配(征税),实现社会财富的公正分配。那么在世界范围内,就必须有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来采取各种措施,执行这项任务。比如说,该机构被授权向全世界各国征收世界税(比如说,按照各国的GDP征收税、按照消耗地球能源和资源的量征收税、按照各国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征收税、按照各国排放污染物的量征收税),富裕的发达国家多纳税,较贫穷的国家少纳税,最不发达的国家免税,以此来调节全球财富的分配。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为了克服全球竞争中的无计划、无序、无政府的状态,必须制定世界公平自由贸易的规则、世界有序的金融、信贷、投资的规则、合理有效地利用全球能源和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规则、关于因特网的规则……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自由市场经济作宏观调控,这就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来完成此任务。当今世界上虽然有了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但这些机构的权威性及公正性不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当今世界上贸易摩擦不断,经常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所以必须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全球性机构。
 
由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元取得了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元是由美国发行的,这就使美国得到了许多额外的好处,可以无偿地获得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财富,这非常不公平。应该有一种世界币来取代美元,但是世界币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世界上现有的各种货币(除美元以外)及各种金融产品都不可能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币。唯有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由它来发行世界币。
 
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为此已经召开了很多次世界性会议,197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16年通过了《巴黎协定》。《京都议定书》失败了。《巴黎协定》也必然以失败告终,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巴黎协定》规定的控制全球气温上升的目标肯定达不到,在本世纪内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必将达到超过工业化前水平以上2°C . 除非人们能及时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勒令各国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应对措施,或许还有可能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综上所述,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以及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我们姑且把这个全球性的权威机构称为世界政府。名称叫什么并不重要,叫做全球理事会、全球国家联盟、世界联邦等等,都可以。叫世界政府比较简单明瞭,人们容易理解其含义。
 
爱因斯坦在1946年5月29日,在美国芝加哥“争取世界联邦政府学生大会”上的演讲中,在1947年9月给联合国大会的公开信中,提出了建立世界政府的主张。由于当时联合国已经成立了,人们普遍认为联合国可以起世界政府的作用,因此人们忽视了爱因斯坦的主张,以后很少有人提起建立世界政府之事。
 
七十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联合国起不了人们期待世界政府应该起到的作用。当初成立联合国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持和平,但是七十多年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连绵不断,一天也没有天下太平过。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和最穷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地扩大,穷国与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一直在不断地扩大。近年来,恐怖主义的威胁十分猖獗,贫富差距的扩大正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之一。世界上还经常发生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联合国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只有建立世界政府,才有可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目前人类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严峻的问题。如果像以往那样,召开世界性会议,签订一个协定(如:《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那根本不解决问题。只有建立世界政府,勒令各国政府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或许还有可能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
 
为什么世界政府有可能完成联合国无法完成的任务?世界政府与联合国有什么不同?两者最主要的不同是:联合国不能制约、约束每一个成员国的主权;而世界政府拥有高于国家主权的限定的权力,有权制定世界规章制度,有权强制世界各国政府执行这些规章制度。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各项决议、联合国气候峰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对世界各国政府都没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如果片面强调保护本国的利益,强调国家主权不可侵犯,就可以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所以联合国解决不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只有建立拥有高于国家主权的限定的权力的世界政府才可能解决问题。
 
在建立世界政府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世界议会,由世界议会制定一部世界宪法,在世界宪法中规定国家主权的哪些部分要受到世界政府的制约和约束,每个国家的政府必须服从世界政府的管制;国家主权另外的部分仍然由各个国家拥有,世界政府不得干涉。如何组构世界议会和世界政府?应该设立哪些机构?应该制定一部什么样的世界宪法?应该把哪些国家主权上交给世界政府?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些复杂的问题,还是留待今后当人们打算建立世界政府之时,让那时候的人们去讨论吧。
 
总结一下,我们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表示如下:
 
                                                 
                     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 社 会 主 义 社会 ↘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 →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 全球化资本主义社会 →
                             → 和谐主义社会
 
建立世界政府是实现和谐主义社会的一条可能的途径。
 
   2018年3月14日,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霍金在遗言中向人类发出警告:全球气候变暖及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将使地球变成一个不宜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人类必须逃离地球。人类若想生存下去,必须在200到500年间在太空找到一处新家。在此我想对霍金的警告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在500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不能使人类有能力向外太空的某个星球移民,即使人类想逃离地球也毫无可能,人类只得继续留在地球上。
 
其次,我认为我们必须认真看待霍金的警告,地球有可能变成一个不宜人类居住的星球,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人类面对有可能发生的这样的危机应该怎么办?
 
《巴黎协定》规定了以下目标: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1.5℃之内。这个目标肯定要落空,按照目前的情况继续下去,到21世纪的某一天,气温升幅一定会达到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超过2℃。除非自然界或人类社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才可能改变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
 
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超过2℃以后还会怎么样呢?国际气候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文谈到,地球上的森林、海洋、陆地每年会吸收约45亿吨碳;当地球平均气温上升达到一定的阈值(气温升幅约2°C就是这个阈值),地球的这种吸收碳的机制将发生逆转,地球储存的碳会释放出来,地球将变成一台自加热器,称为“温室地球”;地球变成“温室地球”以后,气温升高将加快,气温将升高到高于工业革命前4-5°C,冰盖将融化,海平面将比现在升高10 - 60米,赤道两边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将变得不宜人类居住,几十亿人向地球两极迁移,人类社会将发生一场大浩劫。
 
我认为,地球变成“温室地球”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不是百分之百地一定会发生。全球气温升高超过2°C,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地球上有一些地方会变得不宜人类居住。再往后发展,也许不出现“温室地球”这样对于人类来说是毁灭性的情况,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上勉强地继续生存下去,只不过在地球上有不少地方的人类生存环境将变得非常恶劣。但是我们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得过且过地生活下去,把“温室地球”这种可能性完全置之脑后。
地球变成“温室地球”这种可能性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地球上广大的地区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粮食危机,或许人类内部可能发生大规模的自相残杀,可能有数以十亿计的人的生命被毁灭,人类社会有可能出现一个大倒退时期。人类不会灭亡,在经过大倒退时期以后,人类社会将慢慢地逐渐复苏。
 
   有没有可能避免人类社会出现大倒退?那就必须在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之前建立世界政府,采取更加严厉、强有力的措施,扭转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并且实现人类社会本身的和谐发展,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谐主义社会。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朱振和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8年10月8日15: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