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号-历史见证 茆家升简介 茆家升文章检索

 

 

民 族 之 光
——俄罗斯十二月党人妻子们与中国小右派妻子们

茆家升(安徽)

 


  1825年12月,俄国爆发了由一群知识分子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因为起义发生在12月,故史称他们为十二月党人。起义遭到沙皇的残酷镇压,一部分人被杀,大部分流刑西伯利亚苦寒蛮荒之地,受尽磨难,直至悲惨地死去,只有少数人生还。这些起义者是当之无愧的革命先烈,为俄罗斯民族摆脱千年农奴制以身殉国了。这件事本来是所有封建专制国家走向民主化都必须经历的阵痛,并不具备超越其他类似起义的特殊意义。但是,伴随这次起义,却出现了一批可以震烁千古的特殊人群,即著名的十二月党人妻子们!这些彼得堡大都会的千金小姐贵妇太太们,本来得旧体制之福,养尊处优锦衣玉食养花抱狗,过的基本是上流社会安乐平静的日子。但是,一旦她们的丈夫未婚夫乃至情人,因参加十二月党人起义,而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流放地后,她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优裕生活,来到天寒地冻风雪弥漫丈夫们的身边,和自己的亲人们一起过囚徒的生活。长期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很快催毁了她们的容颜健康,乃至褫夺了她们的生命。几十年后遇到大赦,只要少数人随着丈夫回到彼得堡,大部分人都埋骨异乡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批十二月党人妻子们,从走出彼得堡那一天起,就再没有回过头来,豪迈地理智地冷静地走向苦难伤残与死亡。从而成为俄罗斯民族史上一个辉煌的亮点, 是俄罗斯民族之光。她们感动了俄罗斯全体人民,更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大诗人普希金和涅克拉索夫都曾为她们讴歌。

  俄罗斯民族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样也是伟大的。疾风知劲草,苦难见真情!历次政治运动,造成了无数的冤假错案,多少人含冤离世,多少人家妻离子散。很多家庭,或迫于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或被组织上再三的动员和恫吓,或为了保护子女不当狗崽子,不得不走向仳离。但是,就是在产生大量人生悲剧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成了浑浑噩噩时代的亮点,表明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会被巨大的悲剧压垮的!我们的民族有自己的柔韧性和自制力,有自己的顽强与智慧,在风雨如磐的强大压力下,依然可以展现人性的光辉。我不是社会学者,没有做过有关方面的社会调查,本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我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右派之一,挨过轮番轰炸式的批斗,关过牛棚,进过改造右派的农场,差点死于繁重的劳役和饥饿,经历过妻离子散,虽不说九死一生,也历经种种苦难和精神奴役,才侥幸成为那场大浩劫中残存的一员。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所以我在看过人间多少的丑恶与无耻的同时,也看到令人兴奋的亮点。我本来久有计划,在与我相处过的了解到的难友之间,和所见到的出版物所记载的资料之中,寻找那些苦难岁月里令人振奋的亮点,做一点真实的记录。可惜一直琐事缠身,迟迟未能动笔。    

  前不久忽然收到刘衡大姐转来的唐世彦先生大著:《一群右派小学老师的妻子们》。刘衡女士是《人民日报》社内被错划的右派,也是从挨批斗起二十余年,拒不认错,戴帽二十余年直到改正的大气凛然的铮铮女士。今年已经是86岁高龄了,依然思维活跃,屡有佳作刊布,深受各方敬仰。这次收到了她转来的这组文章,非常高兴,谨表谢忱!

  我在认真地读罢这组文章之后,掩卷而思,首先是悲从心来,哀伤不已。小右派何辜,小右派的妻子们何辜!这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群,本来各人恪守自己的职责,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对外界事物也许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基本上也只停留在见解的底线,不会做政府行为的批评者,更不会议及国家的大政方针。这就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本来是各个时代各届政府和执政党,都该小心呵护的稳定的政治局面。可是,1949年以后,随着经济一体化,即所谓三化一改造同时,紧锣密鼓推行愈来愈严厉的政治思想一体化的各种政治运动,进行思想整肃。国家因强行推进经济集体化和思想一体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几千万百姓主要是农民被饿死,这里暂不讨论。仅以广大农村为代表的中国底层社会而言,从失去经济自主权即没有了基本生活保障之后,再失去了思想自由的空间,从此执政者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了。从此一件件人间悲剧无可避免的也无可逃脱地发生了。唐世彦先生大文中所谈及的情况,虽然我都很熟悉,有些事我都亲身经历过,读了之后,依然深受感动。印象更深的是唐先生介绍了几位小右派妻子们遭受运动连坐的迫害,和她们甘受苦难无怨无悔不离不弃的精神,更令人肃然起敬。 

  唐先生在文章开头就说,他自己也是右派,和文章中记述的右派及其亲属们,或同学或同事或难友,他对五位右派难友的妻子们,一律尊称为嫂夫人。她们有的也是小学教师,有的只是家属,都是草根一族。唐先生对她们充满敬意,文章根据真人真事,娓娓道来,朴实无华,有很强的感染力。

  先说说汪小枚:她和丈夫刘焕生同是湖北武昌县林湖小学教师,1957年时,已有三个孩子,夫妻俩共66元工资,生活清苦一点,也还算安定。可自从丈夫划为右派,送回乡管制之后,汪小枚的生活顿时坠入苦难的深渊。月薪34元承担一家五口人生活,已是捉襟见肘,因为坚持不离婚,还要不断被批斗。紧接着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灾难来了,汪小枚除了和农民们一样,在繁重的劳役和饥饿中挣扎之外,右派家属的帽子,更是压得她透不过气。接着汪小枚的丈夫刘唤生,一个戴帽子的农村户口,几无口粮供应,面临被饿死的威胁,只有冒死出逃。丈夫逃走后,汪小枚日子更难熬了,什么罪加一等呀,什么轮番批斗呀,她都麻木了。忍受了千辛万苦,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让自己和三个孩子都活下来,否则她无法面对潜逃在外生不如死的丈夫。她虽然不知道当时丈夫是死是活,但他坚信有她这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妻子守候在家乡,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等待他尽父亲的职责,她丈夫一定还活着,一定会回到妻子和孩子的身边!

  汪小枚成功了。潜逃多年的丈夫终于有了消息。刘焕生未死,他逃到南方,靠在火车上贩卖肥皂火柴等当时很紧缺物资苟延度日。生活再苦,他也没有失去生活信心。当他稍有积蓄时,通过可靠的关系,他俩在杭州一家旅社相聚了。然后在天堂杭州游玩了三天。眼看第二天又要分别了,再一别依然生死未卜,说不清他们何时再能相聚,汪小枚忍不住了,突然放声大哭,而且哭声愈来愈高,全不听丈夫的劝阻,直到撕肝裂肺的嚎啕!刘焕生慌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吼,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无异于自投罗网。汪小枚身为小学教师,岂能不懂得一点基本常识。但她全不顾了,她一定在想,她和刘焕生是合法夫妻,已经有了三个孩子,为什么要在外地鬼鬼祟祟苟合,他夫妻俩奉公守法教书育人,从不做危害社会和危害他人的事,为何要受此苦难并祸及子女?天理何在道义何在?谁制造了这场祸及全中国的大灾难?明天再和亲人一别,又不知是生是死?我能不悲痛欲绝吗?我不能反抗无处倾诉,还不能大哭一场吗?我一个普通公民,我爱这个国家,爱父老乡亲,爱自己的父母丈夫孩子,从不做昧良心的事,这个社会为什么容不下我?容不下我的丈夫孩子?使我们全家遭此无妄之灾,真是太不公平了!对这样的不公平,我一个弱女子,还能做什么?只有啼哭了,如果啼哭也有罪,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可以想见汪小枚这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豪啕大哭,这场孟姜女哭倒长城式的大哭,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果然惊动了杭州警方。刘焕生坦然地对前来的警察说,没她的事,我跟你们走……

  好在结局还算好,熬到了改正那一天。刘焕生以后还利用在劳改时学的制砖烧窑技术,成了先富起来的人。三个子女都己长大成人。最后作者唐世彦先生说了句公正的话:这个家的元勋是汪小枚!

  唐先生在这组文章中,还写到了曾秀梅的故事、王雯娟故事、万晓秋故事,都写得真切感人。她们都和汪小枚一样,平日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过着和其他百姓一样柴米油盐的普通日子,她们的丈夫都是农村小学教师,也是社会底层,大家本来都没有奢求,虽也有各自的悲欢离合,但都基本与政治无关。平日不显山不露水,没有人关注她们,她们也实在没有值得人们关注的事。但是一场卷地风来的反右派运动,把这一群最普通的人,推入我们的视线。先是为她们的苦难哀伤不平,接着是她们在风雨如磐的巨大政治压力下,在经济生活的极度困厄中,甚至在面临被饿死被繁重劳役累死的大限之时,这些平日不显山露水的农村妇女们,突然显示了她们不畏强暴,不受政治宣传恫吓欺骗,不在乎冷眼歧视的刚毅品格,毅然和自己的苦难的已沦为贱民的丈夫们不离不弃生死相守。表达了中国基层百姓面对强权不可侮的精神,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放大了一点说, 她们散发的也是民族之光。虽说只是在基层被人们遗忘了角落里, 迸发出的星星点点, 却是在无边黑夜里, 发出的希望之光, 百折不挠之光!在这里作为五七难友谨向各位右派妻子们鞠躬致敬,也向这组文章的作者唐世彦先生致以敬意。

  中国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也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妻子们,经历了千磨万劫依然生死相依不离不弃艰难相守的。最具代表意义的当数胡风的妻子人称美丽的女人梅志先生,和萧乾夫人文洁若先生。当然,她们都是中华民族最杰出女性的代表,是光耀史册的,值得我们敬仰。但是,和基层草根一族的普通劳动妇女相比,我更关注基层百姓!这不仅因为我自己也是草根一族,对她们比较熟悉。也不仅因为我知道她们平日生活已经十分艰难,再一遭难无异于雪上加霜,生存更为不易!我之所以特别关注她们基于两点:一是因为她们是最基层的普通百姓,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她们都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学者研究她们,没有媒体报道她们,没有人告诉她们该怎么做,她们甚至没有想过在灾难突然降临时,她们的所作所为有何社会意义?很多时候她们也只是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做人底线办事。比如不能让自己蒙冤受屈的丈夫,再受妻离子散之苦,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有父亲!但是,正是这些普通女人的艰难选择,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在万马齐喑,领袖意志决定人们命运和行为时,人们看到的希望和光明所在!这种光明和希望,在政治运动卷地风来时,你在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中看不到,在连篇累牍的宣传材料里看不到,在大人物的指示讲话里看不到,在学者的高头讲章里看不到,在诗人艺术家的赞美诗和鸿篇巨制里看不到。但是, 道失求诸野,就在人们普遍失去希望时,却在这些最普通人的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蔑视强权的坚忍不拔精神,尽管她们本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格外值得敬重。

  其二,基层小右派和他们的家属们,在遭到连续二十多年的苦难之后,很多人没有熬到改正的那一天,熬到那一天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依然生活在困厄之中。值此丁酉之难五十周年之际,通过网络我读到了很多纪念文章,获益匪浅。稍有不足的是对基层的小右派和他们的家属们关注得不够,其实他们既是最受冤曲的一批人,也是受苦受难最深的一群人。为此我曾出版过一本小书:《卷地风来——右派小人物记事》。呼吁各界对基层这一批存活不多的人,予以关注,给予确实有效的救助,使他们去日无多的岁月里,生活能有所改善。这也许是执政者当前可以办到的责无旁贷的事。

  2007/11/23于初稿于广州

  2013/11/16定稿于芜湖

 

 

相关文章
作 者 :茆家升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3年11月27日19:3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