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号-历史见证 郭予豪简介 郭予豪文章检索

 

 

辛亥103年祭大清王朝的中国梦(连载一)



郭予豪

 


  一百多年以前,慈禧问李莲英,“中国饱受列强之蹂躏,推广洋务可否成为能够为世界强国”,李莲英答“论军事我大清有亚洲第一北洋舰队保家,论外交又有李鸿章这样的杰出外交家,论财力我大清国库充实修个颐和园砸的银子就能把洋人看傻,综上这些安能不使我大清成为世界强国?”然而接下来事情的发生却并没安清朝当政者预料的那样,北洋舰队就覆灭了,李鸿章死了,洋人组织八国联军打进来迫使统治者把国库掏空了都陪不上八个国家要求的赔款,这一切就像做梦一样但它确实发生了,大清王朝欲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梦就这样无声的溧灭在这一系列打击之间。

  说句公道话,如果说清朝在鸦片战争前是奉行闭关锁国政策,那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则在洋务大臣们高喊“改革”口号下向世界打开了国门,通过施行改革开放不但与西方诸国互通有无,为方便和洋人打交道还专门设立了总理衙门,为了把自己标榜为世界文明国家,大清还特意废除了剐刑和凌迟处死等在中国延续了几百年的酷刑,不仅如此,大清还试图用发展经济来拉近与西方列强的距离,通过改革开放又在大清苦心经营多年下,上海一跃成为中国经济最繁华富饶的城市,以至于1879年爱迪生刚刚发明电灯不久,上海的街头就率先安上了路灯。大清试图用他所推行的这些努力来换取西方列强的尊重和接受,并以此来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的确,天朝为了实现中国梦是做了很多努力,投入巨资构建北洋舰队,和西方国家互派大使,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强国真正需要实质性改变的东西却一点也没变,那就是制度和人权。

  其实,中国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延续了5千年封建帝王制的国家,封建专制早已在多数中国人思想里根深蒂固,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贩夫走卒都顺理成章的把君权天授看作是不容置疑的事情,而作为统治者,清朝政府当然要为自己的统治找一个合理借口,众所周知,清朝以前叫“后金”那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蛮族部落,后来他所以能够顺利入关,是因为明朝皇帝在部署“剿蛮夷”的?过程中被农民军李自成突然插了一杠子,迫使明朝皇帝不得不放下后金去打农民军,最终明朝失败了,李自成失败了,而清朝却成了这场争斗的最大赢家,当初清朝是打着为明朝皇帝报仇的幌子入关的,但他夺得政权后却并没有履行先前的承诺,又为了显示其政权的合法性,于是乎就有了“是历史客观规律选择了大清”这样的说法,大清建国后,其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沿袭了前朝的统治,它的制度非但没有比前朝放开反而变得更加专制,他规定每个人只要想活命就必须留起发辫剃一个向他们一样的头,否则就留下脑袋,所以清朝建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杀得都是不服其政权的百姓,一次杀个几万十几万并非骇人听闻,他们创下的“扬州十日屠”“嘉定三日屠”这样的惨案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黑色的一笔。

  如果说大清杀人是为了让人产生恐惧,那么其后来发动的全国性的文字狱则是要揪出民间社会隐藏的“右派”以此立威,这样一来通过大清之前发动的几场政治运动,政治异议者和政权反对者几乎都被他们杀干净了,大清统治下的中国表面上看似太平了,但一个政治异议者不能合法存在的国家对其自身而言恰恰是最危险的,它就犹如骑在火药桶上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点爆,因为一个政权如果不能让异议者们合理说话,那么他们就会去找到别的途径去表达诉求,也许清朝统治者们从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英国自从实行群主立宪后几百年的历史中很少爆发农民起义或是暴力革命,为什么美国用宪法建国后连针对政府的起义和革命都没有发生过?可悲的是,大清统治者们只知道盲目的去模仿西方列强展现在表面的一些东西,你有舰队我就一定要买一支舰队,你有洋枪洋炮那我的军队也一定要装备上,但大清统治者们一味模仿的过程中他们却并不懂也不想去深挖西方列强为何如此强大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制度问题。

  因为西方诸国多采用议会制或共和制,规定国家并不是总统或总理的私人财产,且总统最终向议会负责,这样一来总统的权力也受到制约,三权分立的最大益处就在于它制约了统治者手中的权力,由此避免权力在不受监督下导致的失控和滥用职权,所以西方国家的总统或总理们从不会担心民间有人会颠覆政权,因为政府一届一换,每届政府的上台都是要靠老百姓手中握有的选票说话,老百姓如果不满意这届政府从不用向中国农民起义那样扛着锄头去用武力把政府赶下台,他们只需在下届选举中不投票给这届政府就可以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大清政府不是看不到,而是他们根本就不能去模仿,因为舍不得别人去分享自己手中的权力他们拒绝把选票送给人民,所以在大清政府改革开放后,国内的一切都仿照着西方变就是制度没有变。

  没有被注重的细节往往是导致最后失败的开始,自大清王朝1840年后接连与英法日等国打了几场战争,当后世人翻开战争双方伤亡统计表时惊讶的发现几乎每一场战争都像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屠杀,每次清国军队都扮演被屠杀的角色,因为他们作战往往靠人海战术取胜。当初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炮轰镇海随后出兵抢滩登陆竟然创造出了战争史上己方无一伤亡的奇迹,而清朝军队这边死伤累累,太守和总兵皆阵亡,往后的几场战争中,英军每一次都是以死一两人伤十数人的代价攻占了他们想要的目标最后赢得战争,如果说双方死伤差别如此之大是因为清军弓箭大刀武器落后的话,那么到了1895年当大清与日本进行甲午战争时,大清的军队以鸟枪换炮全部装备了洋枪洋炮,有的还是德国克虏伯制造,可以说那时比起对手日本,大清的装备是最好的,以至于日本人最高兴的是可以用上缴获清国军队的武器,然而这次战争大清依旧一战既溃,其结果与昔日两次鸦片战争一样割地赔款,大清天朝的中国梦就这样被昔日他们所蔑视的小日本击碎。(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作 者 :郭予豪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4年9月26日19:5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