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号-历史见证 王复加简介 王复加文章检索

 

 

蒋介石的政治操手

 

王复加

 

1924年6月16日,蒋介石治下的黄埔军校成立,陈诚通过军校教练部副主任邓演达入校。一日清晨,陈诚拿本《三民主义》到操场研读,恰巧被巡视路过的蒋校长,无意观注到陈的书上圈圈点点与眉批。蒋顿时说了一句:“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你努力吧!”

1926年2月,国民政府东征叛变的陈炯明,蒋校长任陈诚黄埔军校学生队长,率黄埔学员兵出征,指挥炮击淡水城门,助东征军攻入淡水城。按常规陈诚资历与貌不惊人是不够资格担任这个职务,总教官何应钦坚决反对,可校长要任也无可奈何。次年1月棉湖之战,陈炯明军进攻蒋介石,陈诚拉火开炮,蒋发起反攻击退陈军。同年9月,陈炯明残部在惠州展开激战,陈诚率兵,三炮轰开惠州城墙,助蒋顺利攻进。蒋给陈连升三级任少将副师长,奖励大洋五百块,人称三炮起家。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作为陈诚的恩师邓演达,对蒋不满而决裂。可陈诚站在蒋的一边,向蒋表达誓死效忠。同年4月蒋在南京另立中央,成立新政府时,湘军唐生智等起兵讨伐,差点把蒋拱下台。当时,湖南军可成老蒋不奈之何的对手,靠什么归顺呢?这就要说说湖南的一位女子,这女孩子是担任湘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之女谭祥。谭祥在美国留学与宋美龄相好,并做了宋的干女儿。回国后已25岁还未婚配,由干妈干爸作媒与主婚嫁给陈诚。陈作了湖南女婿,蒋对陈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打造出一支“铁军”。

1928年7月,蒋介石任陈诚第11师副师长,湖南军界宛如一杆大旗竖起,唐生智、程潜等湘军便逐渐归为陈诚,构成“土木系”十多个将领都是湖南人,这自然成为陈诚政坛上支持者。起初对蒋介石、张群等,一言不合就进行抗拒,可唯独对陈诚马首是瞻。就是后来到了台湾,陈诚仍是湖南军大员拥戴之主。

中原大战结束,才29岁的陈诚升为十八军军长兼十一师师长。这其中的含意可不仅是浙江同乡,黄埔学员及干女婿这么简单,乃更重要有是陈诚对蒋绝对忠诚,外加三重信任在身?想不红都难。作为陈所满足的是,不仅有了夫人,也便有了干爸干妈,就算无有军功,日后仕途也有所不俗,便可遇难成祥。但陈诚很不争气,与早期极弱红军交战就留下指挥低劣的名声。其陈诚指挥第11师三路纵队发起进攻,前半阵劳师辗转,疲于奔命,后半阵处处挨打,溃不成军,其结果是数万之众遭歼不说,而两个师长当了俘虏。陈初次败北,蒋隐忍不语。

1931年3月,蒋亲自赴南昌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陈诚此战暴露致命弱点,不懂随机应变,五战五败,死伤三万余人。而这次失败,却伴随了他整个军事生涯。又于1933年2-3月间,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由朱德指挥,陈遭黄陂、东陂两次惨败,三个精锐之师被歼,其中被生俘者就达万人之余,其枪支被缴去上万余支不说,又损新式机关抢300挺、大炮40门。尤其是他赖以起家的第11师,竟也未能逃脱被歼之运,丧魂失魄,羞愧不已。

蒋得知消息,昏厥倒地。可军内哗然,都对陈表示愤慨。面对攻击严峻形势,陈诚意志消沉,闭门谢客。其老蒋对他丧失信心,不想相见,就这样俩人的关系成为僵局。可多亏夫人谭祥挺身而出,跑到宋美龄那里诉苦。后经“夫人外交”一年之后便打开僵局。

1935年,这时老蒋企图涉入四川,却遭到刘湘强烈反抗。蒋先派军统深入了解川中局势后,蒋的复兴社首先把川军强将王缵绪部列入到中央军正规系。因刘湘串联川内各大派系反抗,使老蒋入川受到严重阻力,这时老蒋身边陈诚与王缵绪交往甚密。且听取王的建意,退而求其次任刘湘省主席,表面上以帮刘湘整治各军阀,让他终于实现一把“四川王”的愿望。接着,老蒋就在峨嵋山创办军官训练团,蒋任团长,王缵绪长子王泽濬任队长,陈诚任教育长。可陈诚这个教育长却三番五次地向川军军官训话,让他们服从中央政府。却经常羞辱刘湘,如称:“有些人狗屁不懂,从国外买了两架破飞机,就敢自称空军,这种空军连封信都送不了,能打什么仗?”搞得刘湘一脸尴尬。可刘湘借以省主席为名号召各系军阀围攻军校,打出“川人治川”的口号来。

为抵御外侵,必然国内统一。这时王缵绪却站在了刘湘对立面,以他曾经统一四川声望,而努力作通各川系首脑以刘湘狭隘之举,从而转为支持他,并接受中央入川。其后,老蒋才成功的实现入川目标。

1936年6月,两广军阀陈济棠、李宗仁反蒋,陈诚出任第三路总司令率部南下,对付两广。9月陈晋升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任中央军校广州分校主任兼广州行营参谋长。11月调任武汉行营副主任兼参谋长。12月任军政部常务次长兼武汉行营副主任,随蒋介石前往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围剿”红军。西安事变陈诚也被扣留,他说:“如果蒋公遇害,请早一点送我上路”,这与何应钦的做法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由于陈诚继续升任军政部长兼参谋总长,被称作是“小委员长”。但自从中央入川后,不外乎是要仰仗本主王缵绪三分,其老蒋与陈诚和王缵绪因交往密切,其私交不浅。如下是陈诚经西安事变,遇大难后与王缵绪俩人之作。

1937年王缵绪兼任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委员兼第七绥靖区司令官;其奉命整顿军阀部队。7月抗战爆发,王缵绪带动川军将领请缨出战。在整个抗战时期,上将王缵绪称作是四川省川军领军人物,而非是与蒋介石始终对抗的刘湘。

1938年1月陈诚任武汉卫戍总司令;2月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10月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其“土木系”后扩展到7个军5位一级上将、4位二级上将、4位参谋总长、2位海军总司令、1位空军总司令、1位勤联总司令,堪称中央军最大派系。1940年6月陈改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7月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蒋介石兼任团长,陈诚兼任书记长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虽说陈诚军力充实,则身兼党、政、军、团多项要职,这可直逼到何应钦。也正因陈诚军事才能平庸,曾一度被何应钦挤兑,调任军政厅副厅长,但陈诚更乐此不疲围在蒋的身边处理政务。可战争年代是以战场为荣,陈诚作为老蒋干女婿怎么也给挂个战区长官职才好。当时,第六战区并无开战便任其司令长官。但以陈诚能力是不足以胜任,曾在淞沪会战,陈诚指挥该战,付出30多万人的代价,换敌不到2万人,被称是“血肉磨坊”。

当日军进攻目标从第五战区转向第六战区时,陈诚尽管大权在握,却懂分寸、知进退,他很知趣地向蒋报告说:“以兼职过多,不仅招致物议,抑且有误事公。请畀以专职,或可无大遗误。”则大战来临时,蒋和他同时想到一个人,却立刻从第五战区调派王缵绪上将担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即授命王指挥全局作战。这时蒋令陈诚组建10万远征军准备入缅。如下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任内资料虽保存年久破损,但完全能看出授予副司令长官王缵绪(治易)任战区指挥。

1943年2月,陈诚任远征军司令长官率军入缅。几月后,陈诚吐血昏迷不醒,运重庆抢救,以手术后长时期住院医治,根本无法到前线作战。可1943年初,日军大军调往第六战区。从5月1日开始,日军先后进攻鄂西、石牌、常德、上高会战等,其胜仗可都是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王缵绪指挥,曾史称鄂西大捷。

1944年1月,日军再次把进攻目标转入到第九战区,因薛岳违抗命令,第四次长沙失守。蒋介石又立刻把王缵绪调任到第九战区指挥长衡会战等重大战役,经指挥各军激战共歼敌6.8万余人。直到抗战胜利后王缵绪才率军返川。

于1944年5月,陈诚病愈后指挥远征军西渡怒江,反攻滇西。7月,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执掌国民党在豫、陕、冀、察、鲁及苏北的党政军一切事宜,所统辖部队达9个集团军。12月,接替何应钦出任中枢权责最重的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不服气地大肆宣扬:“陈诚在整个抗战中就根本没有战功可论!”但政治这个东西终究是残酷的。它不仅是对陈诚,却对蒋介石也同样如此。

1948年,虽国民党经历抗战艰难奋斗后,陈诚被老蒋派往东北地区总揽军政大权。陈抵达后提出“整顿内部,安定民生,培养战力”十二字方针展开反腐败斗争,搞得人心惶惶,对其将领撤职查办,这无异帮了解放军大忙,却直接造成东北战败。陈诚调集新五军和新六军在沈阳西北辽河交汇处向林彪发起进攻,其新五军被歼,军长陈林达被俘,这失败的消息震撼了南京政府。党部一致声讨陈诚,强烈要求“杀陈诚以谢国人”。于是蒋介石将陈诚调离东北,派卫立煌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接替陈诚。但国军打得一溃千里,尽管换将又能如何?在召开“第一次国民大会”上,各元老向陈诚展开口诛笔伐,然而蒋袒护说:“东北失利与辞修无关,责任在我。”为平息此风波,蒋不得不免除他一切职务。但有所不知,蒋为何把陈派上战场?老蒋是知道他的作战能力,这可不是老蒋用错地方,而是战争年代要靠战场上的战功方可服人。尽管陈诚多次战败,可老蒋低估共军弱与日军,想让陈获点战绩衬托高的职位罢了。可不幸的是,陈反被撤职,他想回青田老家,上海是住不起了。最后还是蒋给钱叫他先到台湾,与其彻夜密谈,内容无非是告陈为败退准备。说白了就是蒋在危难时,再授以重用陈诚。这年10月陈诚接受蒋建议,从上海租界接家人前往台湾,虽说蒋未抛弃他,但他深切体会到政治残酷,去台只有副官冉广银几人陪同,送行不超十人。

1948年12月27日,蒋将大陆文物共计3348箱运往台湾。29日,陈诚被任命台湾省主席,没有国府正式文件,只有蒋一封电报:“决任陈诚为台省主席,望速准备。”陈意识自己受命机会到了,经过磨难的他滋生政治野心,此举相当彪悍。一是宣布入台管制,凡是逃台官兵一律先缴枪,再上岸,无形中下了逃台骄兵悍将枪,如此军中再无人与其叫板;二是他在湖北曾效仿王缵绪主川政策,曾推行“二五减租”,即在台湾又公布实施“三七五减租”保证农民生活,以此发展岛内经济;三是以80万两黄金为准备金,推行币值改革,发行新台币,稳定台湾金融经济。可早在1947年蒋曾在台湾派驻警备旅入驻台湾。陈明知这是老蒋一支铁军,但有了撤该军团长念头。哪知被撤换人告蒋,蒋回答说:“通知下去,此时要忍耐。”又于1949年美国派驻华参事莫成德飞台湾游说陈诚主政,以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孙立人为其副手,主管国防军事,美国每年援助台湾两千五百万美元,美国可会同其它等国共同防御台湾,召开政权转移会议,美国负责空防,通知蒋介石海外政治避难。可当时面对美国构建阴谋,陈顾虑有三,一是孙立人新军比他精锐,并有留美背景,怕借美力量取而代之;二是怕成为出卖台湾历史罪人;三是认为蒋来台让位他,将是迟早的事;四是蒋在台派驻警备军,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1949年,蒋从奉化溪口、上海、舟山,一路辗转。迫于败局压力,不断致电陈诚,却始终得不到回应。这对蒋来说是他一生都无法宣扬的政治心酸时刻。蒋此行台湾不敢从基隆上岸,乘船南下也不敢从高雄登陆,最后到澎湖住了十天,以观风向。蒋在澎湖的日子是在等陈诚,可等来的是孙立人向总裁说:“高雄有我保护请放心!”蒋派调查得知孙立人与唐守治八十军未有特别行动,蒋才放心先到了高雄。不日,陈诚终于现身,与蒋见面对撤换警备旅军官一事闭口不提,只说事务繁忙迟来晋见。实则蒋尚未抵台,陈诚已有政治目的,全力接嫡系胡琏、戴朴部抵台。些举陈诚再不是昔日那个死忠副手,可陈诚政治博弈根本不是老蒋对手,此后蒋以明升暗控将陈推入文官体系,夺取兵权叫他当行政院长,与他搭档便是蒋大公子蒋经国。不久又把他推上副总统宝座,在外界看陈诚无疑又走上仕途巅峰,实则是政治错觉,也只陈自己体会到如履薄冰,而压迫感很强。陈作副总统任上闲的发慌,央求张群秘书长请示蒋,有些不太重要公事是否可让他过目处理。蒋板起面孔回张群说:“你告诉辞修,等我死了,公事统统给他看。”受到这话刺激后,只能等蒋总统两年期满,陈诚终于坐不住了。陈在南部秘密招兵买马,准备上演一出黄袍加身。此举全部录音让蒋经国搜证齐全摆在蒋的面前。该政治博弈,就是蒋经国的水准都在陈诚之上,他不仅抓住证实陈诚不义,而在许多场合向陈示弱,表示不想接任总统。

直到1958年陈诚六十大寿做出政治高调之事,陈诚与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王世杰结伴南下旅行庆祝。台湾民众将五人结伴南行比喻成“汉惠帝和商山四皓”。蒋应对陈说:“你跟这些人搅合一起,我很不放心,否则我不会想着连任。”陈听后更加产生长期郁闷,后在1965年3月5日陈诚因病去世,蒋介石亲临悼祭送上挽联:

光复志气已至最后奋斗关头,那堪吊此国殇,果有数耶?

革命事业尚在共同完成阶段,竟忍夺我元辅,岂有天乎?

这两句,两问,极可看出蒋介石政治操手,今能让你胸前挂上勋章,明就让你手上拿撤职令。反之,今而还与你明争暗斗,明在你死后加以晋爵。蒋之作法,可有人多年硬是把丧事,当作了喜事来吹!

不言而喻,北阀之后的蒋介石,在对待各地军阀形势很不乐观,其刘湘等西北军却都是被他剪除异己。其中,蒋以张自忠出卖日本天津撤职,以带功赎罪而无兵作战之死;还有刘湘因撤职与分化军队而气死,可到头来却搞得风光无限。这就是蒋在为自己庆贺给予晋升,即隆重为自己举办政治表彰仪式,这难到也直得无限放大吗?

而蒋介石的政治操手更不被人知的是,他分明早就知道刘湘与刘文辉同共。则在刘湘死后,更加以防范刘文辉,即采取怀柔假态之举。其蒋对冯玉祥西北之后军,也同样如此。就拿西北军孙连仲曾向共军投掷巨大惊喜来说:“1931年,蒋命孙连仲第26路军和红军作战,但部下不愿为蒋当炮灰。此时,孙连仲选择到上海治牙病,其结果参谋长赵博率部1.7万人及两万件武器投了红军,犹如雪中送炭,却缓解红军破灭局势。原孙连仲部下被改编为红五军成为和林彪、彭德怀并列主力军,其意义深远。举称宁都起义,以挽救红军生存之命。”

但事发后,蒋介石并没处罚孙连仲。这是为何?因孙原是冯玉祥部下,曾受冯指令在亳州重创过蒋军。但冯玉祥最终是失败了,孙连仲选择投靠蒋介石,孙就此被任第26路军总指挥兼甘肃、青海等地省主席。当第三次围剿红军时,像孙连仲这样容易弃主求荣之人是得不到信任,老蒋就根本没把孙连仲第26路军当回事,并对该军嫌疑。因军统早知赵是中共地下党。蒋本来就看不起第26路军,孙请假将部队转赵博生发动宁都起义,蒋看作是裁了地方军,蒋对待未入围的杂牌军态度始终是:“打死敌军除外患,打死我军除内乱。”的态度。所以没追究孙连仲,反而好生安慰,虽没了兵,还给予保留第26路军番号,让其组军担任指挥。但蒋对孙连仲貌合神离之态,孙说不上忠心,也只能乖乖听从安排,蒋一直看他还老实,直到1944年后,抗战都快结束前,孙连仲才被任上将到第六战区接任王缵绪副司令长官,可战役早已打完。这时日军再次进攻第九战区,因薛岳抗命失守长沙,蒋却立即又把王缵绪调到第九战区担任副司令长官,并授命指挥长衡会战等,一直打到抗战结束。

可未料国共内战,孙连仲第27师师长高树勋发动起义,这让老蒋勃然大怒。又因形势所迫,蒋仅派他南京挂个虚名悠闲不已。这时孙已不在意了,因他知无论如何是得不到蒋信任,孙虽逃台湾,可并不怎样,他时常与大陆曾经部下探讨,他若当初留在大陆该是如何?可根据大陆数次运动情况,其部下无法回复,但只能做到在大陆方对其抗战超乎实际宣扬罢了。这点一直是坚持毛泽东教导:“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所以,当年曾遭到过蒋介石处罚之人,大有人在。如:刘湘、张学良、杨成虎、冯玉祥、张自忠、薛岳、李宗仁等,可都成为国民党重要的“先进代表人物”。再如:薛岳对蒋介石虚与委蛇,对抗与服从参半。曾在1930年中原大战,薛岳参加李宗仁反蒋战争。后薛岳负伤到香港九龙休养,这休养就是3年,直到1933年5月蒋发动第五次“围剿”,才让薛岳由一介布衣成为军长。后在1937年5月任薛岳为滇黔绥署主任兼贵州省主席。此举并不等于俩人没有龃龉,因薛岳比较自负。淞沪会战,薛岳撤退途中遭遇日军追击,其特务营为了掩护全部牺牲。为纪念战死英烈,薛岳每天都要召集一些将领进行悼念活动,形成一个小团体叫做“精忠报国团”。可蒋是不允许出现另有团体,并下令彻查“精忠报国团”,经薛再三认错,这才没有深究与处罚。其后,老蒋为让薛岳俯首帖耳,却给他胸前挂上青天白日勋章,可在19441薛岳不服从命令,不出几日造成第四次长沙失守。老蒋立即割去薛岳军权,冷落一边,可又把王缵绪调入第九战区收拾败局。经王缵绪指挥长衡会战,各军奋力作战,终给日军造成6.8万死伤代价。该战役后,蒋介石为震慑薛岳,即下令处其心腹第4军军长张德能死刑。

直到1945815日,日本投降后,因薛岳向美军示好有了资本。于914日任他南浔线受降司令官,在南昌举行受降仪式。10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表彰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1946年内战爆发,蒋曾任薛岳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进攻苏北、安徽、山东各解放区,可薛岳在莱芜战役失败,于1947年元旦该师离开峄县百余里,被新四军诱入卞庄、向城等地。随后,在向城被新四军从苏北、鲁中迂回来的八个师包围。薛岳曾立即从徐州调兵前往支援,不料刚进抵古林村就受到新四军围攻;5日,困于向城的马励武部突围,伤亡惨重,其旅长蒋修仁被击毙;10日,峄县城被新四军攻破,马励武及其参谋长被生俘,整编第二十六师覆没。薛岳任国民党徐州“绥署”主任半年,连战连败引起军内众多非议。蒋见他指挥无力,将其绥署主任撤销。

19484月,国大在南京召开。因薛岳与张发奎等成立竞选小组为孙科竞选副总统筹经费拉选票。还非正式内定孙科内阁,张发奎为国防部部长,薛岳为参谋总长,余汉谋为军政部长,陈策为海军部长,李汉魂为内政部长,钟天心为教育部长。5月以粤人为孙科拉票丑态被南京“救国日报”披露。薛岳等感到难堪率百余人前往该报社问罪。上海报纸以“三帅夺大炮,表演全武打”之显著标题登载新闻。其后薛岳闲居上海常与余汉谋、张发奎等粤籍人议论自己们的出路。在淮海战役败落时,薛以粤籍提出“粤人治粤”口号,反对宋子文主粤。蒋迫于无奈撤宋子文职,任薛岳为广东省府主席。于19492月薛岳前往广州上任,打出“广东人民大团结”旗号,大力收罗广东旧军政人员。5月薛岳老部下吴奇伟在粤东起义。同年12月薛岳任海南防卫总司令,在沿海地带设了三道防线,自称“伯陵防线”。可不到10天,薛岳本人便随蒋从海南岛退到台湾。薛在台至1952年升上将,后兼“总统府”战略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到蒋父子亡后,李登辉当政裁撤薛职,取消他在台北房舍编列经费,自付租金。台湾银行欲索高额房租,薛岳不交,于1993年把薛岳告上法院,该案延续到薛岳逝世。

综上所述,蒋介石一生陪伴在身边的文武干将非常之多,可真正帮到他的人不多。依蒋不服输的格性,他在军政指挥方面都非常骄傲与自负,能够让他佩服与信任的人没有几个。对他政务处理所信之人,也正是向他所称:“中正一日不可没有辞修”;但从军事作战上,蒋最依仗王缵绪,因他始终是战功卓著,被蒋称其为“居功甚伟!”

可作为蒋介石的一生都在败逃,从南京逃至武汉,在无处可逃时,是王缵绪伸出了援救之手,将其迎川坐稳重庆陪都,王缵绪协子孙三代率第二十九集团军驻守四川屏障门户,换得老蒋安稳八年,即取得伟大的抗战胜利,从而使蒋声誉达到顶峰。

最不幸的是,蒋刚回南京不久,却又被迫逃台,临危逃台计划中,最先让大公子蒋经国和俞济石到王缵绪家中传达,蒋委员长特派两架飞机让王缵绪带上家眷和他的全部文物到台湾(现其价值连城众多文物在四川三大博物馆中),但被王缵绪婉言谢绝。经召开重要军事会议,蒋又亲自决定将所有大权交给王缵绪,除军事会决定后,他还交待蒋经国邀请王缵绪私下相见,又当面称赞:“治易兄是抗日英雄,坚守四川非你莫属!”

此事绝非虚有,今根据历史拍摄《解放大西南》影视剧中,特意证实此事。在国民党败退时,第五战区李宗仁和王缵绪自武汉会战开始,俩人始终就是作战搭档。在某种意义上讲,李更敬王三分。当李宗仁慌忙逃台之际,也曾专门去王缵绪府上拜别,并把自己高级轿车却送给王的家人使用。这不难看出王缵绪曾与三位坐过总统共事,且都对他认可,从军政上下级关系论,王的地位更非同小可。王缵绪不仅是接收中央入川之贡献,在抗战初期由他推出系列的法规政策,可一直延用到国民政府退至台湾省。他曾经是战时陪都当地军政第一把手,就连蒋介石也依赖其三分,其给予陪都大后方川军将领则实权最高的将领,也不就是王缵绪上将唯一一个,其后的省主席却不具备军政并存的双重权力。这足以说明王缵绪才是川军的领军人物,其代表抗战后方作出巨大贡献,以及他率川军都是中央正规系,却始终穿越三大主要战区作战了八年;并且王缵绪曾是军事委员会唯一授予川军将领拥有过主要战区指挥权。在那场中日战争,王缵绪上将率第二十九集团军驰骋沙场,曾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湖滨战役、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重大战役(大小作战共计2300多次。共打死打伤日本官兵6万余人。所辖44军和67军共66千余官兵,首次补充壮丁45千余人,后陆续补充9万,总共20万官兵,在抗战胜利返川时仅存2万多官兵,伤亡失散不计其数)。可这支川军是凭借一腔爱国热血,同日本侵略者坚持长达八年战斗历程,为中华民族独立做出了卓越贡献。更肯定的说,王缵绪对得起国家与民族,无论是在军政两方面都贡献上,他是代表整个川军之贡献,作为四川人民不可忽略其真正抗战付出的历史重要贡献!若认其刘湘为川军领军人物,那么随他过早离去,举他几句口号为誓言,加上巴巴贡献数据,来结束八年抗战之具体如何艰难地付出与完成重要贡献。且导致众多抗战课题总在蒋与前线上,确无人再提及最重要支撑八年抗战四川陪都民众贡献,其轰轰烈烈备战后方,是始于王缵绪所推出四十多项新政与民众努力而达到了完成抗战胜利的,以及川军所作出重大牺牲参加诸多大战役的具体过程,取得八年胜利成果。当然,这不可自我标榜出所为的“总司令及上将”如何,如何假象?且要严格根据参加什么重大战役?所取得具体那些战绩?有无历史证据等?讲述抗战历史!今最让人窒息与感叹的是,回归到真实抗战历史,还将任重道远!

 

作者:王复加(原人民出版社编审)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王复加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2年2月20日18:5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