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号-历史见证 王哲简介 王哲文章检索

 

 

《十七年》第三章:内容提要

王哲

 

../Desktop/图片%201.png

 

那么,现在让我们看看张闻天“整整三个钟头的讲话”,主要都说了什么?流露了什么?在整个“庐山会议”中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先看看发言前张闻天一些想法动态,有助于我们更深切了解其“整整三个钟头的讲话”背后的内心。张闻天是1959年6月30日同彭德怀、贺龙、陆定一、康生等乘坐同一趟专列赴庐山参加会议的,7月2日抵达庐山,住东谷河东路177号。

 7月2日至16日被编入华北组,参加小组讨论。根据会议初期总结经验、继续纠正“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运动的“左”的错误的议题,曾在小组会发言说:大跃进也给外交部门的一些工作造成了被动,尤其是我们的驻外使节很不好讲话。有的兄弟国家还跟我们学跃进,搞得也很被动。会议初期,还响应毛泽东的号召,阅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一书。其间曾结合“大跃进”实际,向身边秘书发表过小高炉炼钢是无效劳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按劳分配原则不容破坏等见解。还说,现在就是骄傲了,这几年搞得不错,就不知自己有多少力量了。就像当年斯大林所说,胜利冲昏头脑,不过不说罢了。现在有些意见不好提,集体领导搞不起来。这次虽是政治局扩大会议,但是我们这种人也不知道怎样开法1

7月10日前后,让秘书起草致毛泽东的信,并拟出提纲,交代要写的内容,大体包括对缺点的估计,经济形势和发展,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三种所有制的结合,经济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党的民主作风等等,要求写得具体一些,以便使问题形象化,使人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信稿写成后因认为太空洞而未发出2

7月12日,同住在邻近的(东谷河东路176号)彭德怀交谈说:会开了十多天,只能讲好不能讲坏,有压力(彭说西北组也是这样)。毛泽东同志很英明,整人也很厉害,同斯大林晚年一样。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历史中学了不少好的东西,但是也学了些旧中国统治阶级的权术。要防止斯大林后期的错误。7月上、中旬  与彭德怀在饭前饭后还有过若干交谈。其中曾讲,政治局会议很少讨论,一般只是做个大报告,实际等于是空的3

7月14日,彭德怀给毛泽东的信送出。此前张闻天散步到彭处,得悉彭将写信,对彭所说写信是希望把问题摊开、搞得深些表示赞成。彭要张看信,张不看。彭念给张听,张没有听完便走了4

从上述不难看出:

一,在彭德怀写信前,张闻天便已经有了与彭德怀比较一致的观点和想法,而且交流得也相当深入和尖锐,如“毛泽东同志很英明,整人也很厉害,同斯大林晚年一样”,这类话只有结合党的历史,尤其是历次“左、右倾”运动和党内斗争,才能说得出来。再有“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历史中学了不少好的东西,但是也学了些旧中国统治阶级的权术,”我们知道无论讲话还是文章,“但”字背后才是真心本意,也就是说毛泽东的“英明”、“厉害”,是运用了“统治阶级”权术的。最严厉一针见血的是“要防止斯大林后期的错误”这句话,晚年的斯大林,独断专行、猜疑成病、身边的高级领导人随时面临被清洗而人人自危,这些被赫鲁晓夫曝光后众所周知。这对刚刚在3月底上海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当面听毛说自己“彭德怀同志,你是恨死我了的”彭德怀来说,内心会产生怎样的触动和联想?虽未可知,却能想见。

二,张闻天原也是打算致信给毛的,而且内容既有与彭重合的方面,如对缺点的估计、经济形势和发展等,也有更具清晰指向的自己鲜明的观点,如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经济工作中的民主集中制、党的民主作风等。如果说彭德怀的信只是就生产问题、经济问题而言,那么张闻天要发而未发的信,更侧重于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最终,张虽没有写信,但思想沉淀几日、特别是看了彭德怀的全信、又历经几轮讨论后,其发言也就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刻、更犀利。当然对毛来说,也就越发感到比彭德怀的信,更严厉、更危险、更猖狂、更反动。这正如毛在8月2日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所言:“真是文武合璧,相得益彰。”精通历史的毛泽东就不用说了,对于同样学识渊博的张闻天来说,手握军权而结交大臣者必诛的古训想必是知道的。毛信中此言一出,二人的结局便可想而知了,一废一弃,直至身亡,此是后话。

三,张对彭给毛写信“希望把问题摊开、搞得深些表示赞成”,但“摊开”到什么程度?“深些”到什么程度?从彭德怀信的内容来看,比张原本要写给毛的,无论从广度、深度和高度,都差得多。这就是虽细毕竟武人之细、虽文毕竟武人之文的彭德怀,无法跟公认的“中共的理论家”(1939年共产国际主席团成员曼努伊尔斯基对张闻天的称许。毛当时便说:什么理论家,不过是背了几麻袋教条回来5)相提并论之处。后来在7月30日上午11点到下午4点第一次批彭的常委会上(第二次是8月1日上午10点开到下午4点35分),毛泽东批彭说:多次重要时期,你从没有写过信,为什么这次要上万言书?挑拨性的话要顶回去6。这句“挑拨性的话要顶回去”,首先应该就是指张闻天。至于张闻天赞同彭写信的事怎么传到毛那儿的,可以肯定不是彭说的,只能是彭回去或张回去跟秘书谈话时,最后由秘书传出去或揭发的。其次便是指周小舟。7月11日晚,毛泽东把周小舟、周惠、李锐三位阅历尚浅的湖南人叫到自己在庐山的住处,说是“开个同乡会”,进行了无拘束的谈话(周小舟随口竟说出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句在中国历史上专用于讽喻帝王的话。而毛泽东竟心平气和,笑呵呵接纳了。三位同乡得出了一个结论:主席决心纠正大跃进以来的种种错误,很能听进逆耳忠言)。7月12日上午,周小舟到彭德怀处,介绍了11日晚上毛主席召见的情况,说很多逆耳之言,主席都听进去了,希望彭总去找主席谈谈,更引起主席的重视。彭德怀说:“怕谈不好,有些意见还不成熟,在西北小组会上没有谈,有些谈了《简报》上也没有登,因此想写一封信。”周小舟说:“把那些发言加以充实整理,就很好了。”7后来“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张、周二人自然在劫难逃。

由上述张闻天发言前的一些言行可知,其发言和彭德怀写信一样,既不是一时兴起,也并非鲁莽之举。周向彭说的关于与毛交谈的这些话,彭与张闻天交流时,以上述张闻天对彭的坦诚和深入,加之彭的直率以及周小舟等于在称颂毛的察纳雅言,相信彭是一定会跟张说的。

如果说彭德怀写信前,尽管在分组会上的发言,也豪不客气、格外“刺耳”,如“人人有责,人人有一份,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现在是不管党委集体领导的决定,而是个人决定。第一书记决定的算,第二书记决定的就不算,不建立集体威信,只建立个人威信,是很不正常的,是危险的”8等等。但还没有感到什么异样和危险的话,那么随着与会人员对彭德怀来信的讨论,特别是柯庆施、李井泉、吴芝圃等“左”的势力为自保(因为纠左肯定会对这些人之前“左”的言行和引发以及要承担的恶果予以批评,甚至不排除采取一些组织措施)而在毛面前对彭德怀的恶语相加。他们知道彭德怀同毛泽东之间有历史上的宿怨,说这封信的矛头就是针对毛泽东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个人决定”,“政治性问题”,“纠‘左’比纠右难”,“不那么得心应手”,这些话都是指着毛主席说的。说犯了路线错误,自己是不能改正的。还有传言,彭德怀在拉队伍;说书记处成员,一半对一半(有一半拉过去了)等等。彭德怀在西北小组说的,华北座谈会“操了我四十天娘”,以及反对唱《东方红》,反对喊“万岁”的话,都传出来了。同时,在小组会对彭德怀的信有看法而不表态的人,有的到毛泽东处谈了自己的意见;或者反映现在会议一个劲在泄气,指标越低越好,大跃进再搞不起来了。9

最主要还是毛本人内心对彭存有长期偏见和对眼下国家因“左”造成的这种困境,毛深知自己在主观臆断和决策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毛也在担心并权衡一旦对彭信中的批评和指责有所退让,随着自己的权威受到损害,党的团结尤其高级领导之间是否就会出现裂痕?民心是否会涣散且一溃千里?进而社会是否会出现混乱乃至动荡?就像贺龙在小组会上讨论彭德怀信时说的:“我记起彭总在火车上曾说过:‘如果不是中国工人、农民好,可能要请红军来’10 等等,这些都是最为一党之主、一国之首不得不、也必须要全面审慎考虑的。

而关于对这封信的看法,彭德怀后来在自己的笔记中,是这样估计的:多数同志基本上是同意的,但其中不少人认为,某些字句值得斟酌;有些人对第二部分意见较多,认为讲得过于严重了;完全同意或根本反对的则是个别人。还有许多人没有发言。这个简要分析,大体符合实际情况。11  就连周恩来,当7月19日或20日晚上跳舞时,李锐有意问他:你看彭总的信怎么样?周都说:那没有什么吧。意思指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12

关于对彭德怀这封信错综复杂的看法和各怀心腹事之百态,毛泽东虽难免会发些如“要顶住”、“再看一看”等由衷亦莫衷之慨,但此时也还没有最终定夺。因为会议的主旨就是步之前历次会议的主导思想继续纠“左”,彭德怀的信无疑倾向于“右”,而“批右必出左”、“批左必出右”。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此时虽然暗潮汹涌,但毛泽东还是在观察、在思考、在权衡、在纠结、也似乎在等待。

终于张闻天的发言,应声而出了。同彭德怀写信前会议基本按部就班、“风平浪静”不同,此时虽还不至于山雨欲来,却已有些云雾缭绕。张闻天发言前7月20日左右,他在准备发言提纲过程中接到田家英电话。田劝说如果发言,有些问题就别讲了,透露“上面”(指毛)有不同看法。与此同时,胡乔木也来电话告张,毛主席将要对彭开火,劝张少说。同时秘书也表示担心会挨批评,但张闻天仍表示决心要讲。这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明知有风险、依然敢担当的责任和使命,更倾注着对朋友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真挚和道义。

 7月21日下午,在庐山会议华东组会上发言,张闻天用时三小时,讲了十三个问题:(一)大跃进的成绩;(二)缺点;(三)缺点的后果;(四)对缺点的估计;(五)产生缺点的原因;(六)主观主义和片面性;(七)政治和经济;(八)三种所有制的关系;(九)民主和集中;(十)缺点讲透很必要;(十一)光明前途问题;(十二)关于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十三)成绩和缺点的关系。十三个问题,洋洋洒洒约一万四千字,充分展示一代理论家高深的素养和水平。其中不少于三十处或直接或间接或针对或影射毛的,比彭德怀主要批毛“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和“独断专行”要深刻丰富得多,下面就算是“断章取义”如下:

  1. “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七千万至九千万人上山,抽去了农村中的主要劳动力,打乱了工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正常比例关系,使农副业生产遭受很大损失。”

  2. 去年干什么事都提“全民”,甚至要求“全民写诗”,搞得老百姓不胜其烦

  3. “可是后来却提出了钢产一千多万吨的指标,而且又采取了那样一种办法。”

  4. 群众中本来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是不允许讲话,不允许怀疑,怀疑了就给扣帽子,“怀疑派”、“观潮派”之类。

  5. 脑子冷静地想一想,就可以取得经验,发现当时有些缺点是可以避免的。而且,现在已经证明当时确实就有人坚持实事求是、挡住了“共产风”。他们当时被当作白旗拔了,现在证明是红旗(指“反冒进”的周恩来、陈云)。

  6. 好大喜功也是好的,但要合乎实际,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欲速不达,好事变坏事。说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是就可以接受经验教训而言的。坏事本身并不是好事,我们要尽可能不办坏事。

  7. 如果说,虽然指标高了些,计划没有完成,但是总还是搞到了一些东西,我说,这样搞到的局部的成绩,不能拿来为主观主义及其造成的损失辩护,损失总是大的。

  8. 有的人根本看不起经济规律,认为只要政治挂帅就行。有的人公然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说是不用算经济帐,只要算政治帐。这是不行的。

  9. 今后提任务,也不能单纯从政治任务的角度考虑,而是一定要合乎经济规律的要求。一定要考虑这项任务同各方面的平衡,否则,把重点过分突出,就会造成失调。

  10.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这是法则,当然是对的。但是在经济建设中正是要找出相对平衡,利用相对平衡,按照相对平衡办事。

  11. 不算帐,社会主义是建设不起来的。有一个时期,我们的建设有不计成本、破釜沉舟的偏向,说是要算‘政治帐’。其实,‘政治帐’同‘经济帐’是统一的,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12. 要反对大少爷作风,反对满不在乎,大而化之,以为从政治上算个大帐就行。

  13. 领导经济建设,不懂或不熟悉经济规律是不行的。中国的经济建设有其特殊性,但是普遍规律在我国的建设中同样起作用。问题在于要使普遍规律同我们的实际相结合,使马列主义理论得到发展。否认普遍规律是不对的。

  14. 生产技术措施没有科学根据、光用土办法蛮干不行,蛮干是要死人的。

  15. 超过世界水平之类的话,要谨慎,的确比人家高明再讲也不迟,而且以自己不讲、让人家替我们讲为有利。

  16. 现在有些人把供给制、公共食堂等同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怕取消供给制就不够进步,退出食堂就不是社会主义。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会主义并不一定要采取供给制、公共食堂这种办法。

  17. “但是一部分干部中认识上有问题。他们仍想来一个拉平,用平均主义的态度来对待贡献大、生活富裕的农民,批判多劳多得而生活较好的人,说他们有资本主义思想,等等。对这些干部,要多做解释工作,给以耐心的教育,使他们的错误思想得到纠正。” 

  18. 工厂企业内部的民主集中制,采用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形式,是正确的。但是,一经党委讨论决定,厂长负责这一条就很重要,不能弄得厂长不敢负责。

  19. 熬夜妨碍工作很大,不可多搞。

  20. 主席常说,要敢于提不同意见,要舍得一身剐,不怕杀头,等等。这是对的。但是,光要求不怕杀头还不行。人总是怕杀头的,被国民党杀头不要紧,被共产党杀头还要遗臭万年。所以,问题的另一面是要领导上造成一种空气、环境,使得下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生动活泼、能够自由交换意见的局面。

  21. 我们不要怕没有人歌功颂德,讲共产党英明、伟大,讲我们的成绩,因为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怕的是人家不敢向我们提不同意见。决不能因为人家讲几句不同意见,就给扣上种种帽子。是否提错了意见,就一定是观潮派、机会主义、右派呢?这也不一定。

  22. 听反面意见,是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一个重要条件。毛主席关于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的讲话,我认为是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要培养这种风气不容易。

  23. 有人说:‘讲缺点会泄气,会打击积极性。’我看不会。对于我们参加庐山会议的同志说来,就更不会了。

  24. 马克思说过,革命时容易办蠢事。列宁也说,要正视这些蠢事。做了蠢事不要怕讲,不要怕泄气。合乎马列主义的气,要鼓,但是不合乎马列主义的气,就是要泄。虚气泄掉,实气才会上升。

  25. 早已是光明前途。对我们参加庐山会议的同志说来,这一点更不成问题,讲不讲都可以。现在的问题是要防止骄傲自满、麻痹大意的情绪。要更多地看到存在着问题的一面。

  26. 主席讲的‘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三句话中,‘问题不少’一句值得特别重视。

  27. 去年九月以后,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严重的骄傲情绪,气焰很高,大国主义思想表现得相当明显。中国人过去受压迫,现在不断胜利,容易产生大国主义。不碰这个钉子,气焰还压不下去。

  28. 把热锅上的蚂蚁变成冷锅上的蚂蚁,就可以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29. 我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到底怎样,还要做起来看,要等待事实来证明。现在不要吹。

  30. 彭德怀同志说:‘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使我们容易犯左的错误。’这个问题不说可能更好一点,说了也可以。究竟怎样,可以考虑。但是,刮‘共产风’恐怕也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13

 

注释:

1-4《炎黄春秋》:2000年第12期,原标题为“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的抗争”。

5刘英:《在历史的激流中》,中共党史出版社,第127页。

6 李锐:《庐山会议纪实》。

7 辛子陵:《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

8 李永:《毛泽东与彭德怀》,第285页

9 李锐:《庐山会议纪实》。

10李锐:《庐山会议纪实》。

11李锐:《庐山会议纪实》。

12李锐:《庐山会议纪实》。

13人民出版社:《张闻天选集》,“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王哲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7年4月9日16:5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