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历史拐点
彭海
中国历史展示出来最怪诞的轨迹在于革命的机遇从不留给视死如归的战士。 革命的历史现场总是摆在胆小如鼠的懦夫面前任其颤抖着贻误战机。 ——别急,历史充满了幽默感。 黎元洪证明,历史的拐点上任何贪官污吏都有机会转身。 因为体制最恶毒的病灶全部都投注给了独裁者。 独裁者的丧钟为你而鸣,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升级成独裁者的敌人。 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正确的出现。 这个叙事逻辑搭载黎元洪再恰当不过。 所以,决定意义的时刻不能看立场。 ——生死攸关,怎么做才能保全性命。 ——道理就是这么言简意赅。 讲这么多就是因为这个过程离奇曲折并且充满了意外的唐突。 武昌新军统帅瑞歂拿到了潜伏在军队里同盟会成员的名单,是剿还是抚,举棋不定;一个士兵因违反禁酒令上级要惩罚,狗血的是这个士兵一不做二不休就把上级给结果了。 ——听到枪声,新军里的同盟会成员以为已经起事,迅速占领了枪械库。 顿时武昌城内枪声大作,最狗血的是瑞歂躲在暗处借着火光看到士兵端着枪到处找他,实际上这些兵是等他发布命令,而瑞歂以为是士兵要干掉他,于是连滚带爬地逃进了租界。 这就等于起义成功了。 但是接下来怎么办,得找个统领号令三军呐? 彼时黎元洪吓得躲到了桌子底下。 张振武把“领导”从桌子底下拽出来先把黎的辫子剪了用枪指着黎的头问,造不造反? 死亡威胁。 ——活下去的唯一途径就是造反。 整个历史现场把荒谬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就是一个士兵喝醉了耍酒疯,结果跌跌撞撞就奔着革命去了;黎元洪本是体制内循规蹈矩的庸官,结果就是叫部下逼着造了反。 这一反竟然浩浩荡荡。 人心,天下苦秦久矣。 与众不同的是黎元洪是哭着造的反。不是义愤填膺,是身后有枪口顶着。不管是哭还是笑,只要枪口对着大清就叫做起义。 原本黎元洪老实厚道,深得各级领导的信任,混官场的政治不过硬也爬不到协统的位置。 理想呵情操呵,那都是民国以后世故圆滑的黎元洪给自己大事涂抹的彩妆。 黎元洪还做了一届总统,你说这? 因为武昌首义是最硬实的政治资本。 怪诞还是幽默? 黑社会还没出来黎元洪之前还不想就此止笔。 拐点上的黑色幽默在于无处不在的机遇毫无保留地摊给了声色犬马的酒囊饭袋。 猪队友相觑竟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