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号-历史见证 肖家正简介 肖家正文章检索

 

 

百战英雄衔恨死  长教儒士泪盈怀
——暨抗戰時期的四川省主席王纘緒將軍殉難55周年祭

 

肖家正

 

    八年的全民抗战(1937.7~1945.8),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最伟大最悲壮的一场战争。日本侵略者占我土地,杀我同胞,屠我城池,灭我华族。使得我四万万同胞“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中正语)在蒋中正先生领导下,筑起了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

    这场战争,在友国美利坚的鼎力相助下,最终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最先勇赴国难、出征抗战的,当数川军。四川人民把他们最优秀的300万子弟送到抗日前线,64万多人喋血沙场。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冠。其中,人皆熟知的将军有刘湘、王铭章、许国璋、李易钰等。在这众多的抗战将星中,还有一位跃马疆场、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原抗战初期的四川省国民政府主席上将王缵绪将军,由于政治的原因,被当权者“遗忘”和“抹杀”了。

    今天,在谎言不断被揭穿、历史的真相不断被还原的情境下,我们有责任将那些被“遗忘”被埋没的抗战英雄的事迹公诸于众,让他们的英名闪耀在华夏的天空。

    王缵绪将军为四川西充人,生于1885年6月,别号治易,号厔园居士,幼年曾考取秀才,后与国民党要人杨森、刘湘就读于顺庆中学。将军从小立志从戎,报效国家。20岁时即考入四川陆军弁目学堂,毕业后先后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1936年授陆军中将衔。

    1937年抗战爆发,将军率所部第44军最先开赴抗日战场,由川鄂大道东下,开往湖北宜昌,增援平汉铁路沿线。1938年,将军担任第29集团军总司令,与第28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并肩作战,打击日寇。4月,将军在汉口致电所部以表抗战之雄心:“今日之势,我辈若舍去出征抗战之途,不惟国家民族无以生存,即吾川省格与乎小小团体,亦将难保……绪已抱定坚决之决心,不问一切机构,专以集团军名义,率部出川抗敌。即使7000万人拥我为主席,我亦不屑为,弃之若敝履。惟望兄等迅将本集团军各军师旅部队,调集相当地区加紧整顿训练,积极准备出师。如有不明大义,偷生畏劳之官佐,务望诸君切实开导,俾知公忠体国,为民前锋。注意大者远者,切勿瞻前顾后,国家幸甚!,团结幸甚!”

    1938年1月,刘湘病逝。国府急命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将军返川就任四川省主席之职。到职伊始,将军即推出一系列新政:一、裁撤骈冗机关,节省公帑。二、整顿财政,清理账目,严惩贪污。三、减征田赋。四、严格限制地方附加征税,以减轻人民负担。同时,肃清私土,绝毒禁种。

    将军推行新政,整饬吏治,使川中百姓始得休养生息,物阜粮丰,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接应前线战事,将军通令全川各县县长,指示后方防务要点:一、各地方军事政治训练机关,应即加紧训练整理,用备整编补充。二、积极组训民众,开发生产,加强军政联系,以增厚抗战力量。三、坚定必胜信念,毋为流言所惑,照常推行政令,用奠后方,藉固前线。

    蒋中正先生两次重申要“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北固陕西,南控滇、黔诸省,稳扎稳打。同时促进国际变化,以求盟友。如此则日本多行不义必自毙。”

    川籍民间思想家王康先生曾有云:“没有重庆,中国早已亡国。”

    在追忆当年国破家亡,大半个中国已沦陷之时,既是王缵绪将军迎中央进川。在八年抗战之中,而川府成为了日军主攻目标,整个四川民众在将军的带领之下成为了西南大后方作坚强雄厚的靠山,而将军功不可没!

   

    四川屏障处之危及关头

   

    王缵绪将军志切抗战,多次请缨出川。终于39年10月底,获允辞去省政府主席职务,继任第29集团军总司令,重返抗日前线,配合全国发动的冬季攻势,拒阻北进之敌。于12月中旬,攻下钟祥洋梓敌据点,占领王家店。

    1940年1月,敌13师团增兵反攻,将军率部推进攻击,形成对峙。旋受命驻鄂中京钟公路大洪山,担任攻防两务。在此次战役中,由于王缵绪功勋卓著,被国民政府火线授予陆军上将衔。

    是年5月中旬,敌兵分两路,北犯襄阳、双沟,西犯随县、枣阳。将军固守大洪山西北要隘。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在枣阳殉国,旋敌在双沟会师,迅速南下,围攻大洪山,激战十馀日终因敌众我寡,要隘为敌所占,但给敌重大杀伤,击伤敌第40师团长谷直次郎。后将军率部继续与敌兜圈子,激战半月给敌重大杀伤后奉命撤回。将军坚守大洪山1年4个月(1940.9~1941.12),成功地阻止了日军企图突破大洪山防线向腹地推进的图谋。到移交防务时,大洪山第一线阵地仍在我军手中。这就是当时轰动抗战前线的“大洪山老王推磨”战役,将军旋即成为人之景仰的抗战英雄。

    1942年7月,将军升任六战区副司令长官,驻扎桃源,守备洞庭以西长江以南的湘鄂地区。

    抗战八年,将军亲自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湖滨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重大战役,指挥并参加大小战斗2300馀次。

    将军战术灵巧机动,能有效地保存实力,抓住机会给敌以重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因抗战有功,于1945年8月被国民政府授予胜利勋章和抗日英雄称号。

    1945年2月,将军任重庆卫戍司令部总司令。他严戒部下不得欺压百姓,严禁贿赂,一洗贪风,大力整饬吏治,整顿治安。而他自己戒奢从俭,人皆称其“私德尚好,烟酒赌均不沾,自奉亦简。”再看看时下党国衮衮诸公,白天豪饮,夜晚泡妞,家藏亿万,在将军的道德英风面前,能不羞耻乎?能不猥琐乎?能不汗颜乎?

   

    抗战结束  拒之重任

   

    彼时内战又起,将军数次拒绝国府重要委任,因为他内心根本不想打内战。

    1949年,国军节节败退。将军一方面婉拒蒋介石先生邀他去台湾的好意,另一方面,为四川几千万人民免遭生灵涂炭,于是年12月授意44军代理军长周青廷发出起义通电,并于25日在成都召开各界人民团体会议,正式宣布四川和平解放。

    曾在国难当头,将军倍感教育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30年5月,将军被任命为四川盐运缉私局长。他利用盐商馈赠的10万银圆购买了张家花园旧址,于1933年2月正式创办了重庆(私立)巴蜀学校。聘请教育家周勖成先生担任校长,将军任董事长。几年后由小学扩办起初中、高中,彼时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学校。

    在抗战期间,巴蜀学校是陪都抗战重要的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周恩来在此作了《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专题演讲。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校园作了数十次抗日演讲。还有众多学者和活动家如宗白华、马寅初、章乃器、老舍、邵力子、邹韬奋、沈钧儒、陈立夫、罗隆基、田汉、翁文灏等都先后来此作过演讲。

    1939年5月,由于日寇飞机对重庆的大轰炸,巴蜀学校迁往将军家乡——四川西充县。1942年,抗战形势变化,巴蜀学校又迁回原地——张家花园,原西充巴蜀学校作为分校继续开办。

    1950年12月,将军将他苦心经营18年的重庆(私立)巴蜀学校和西充分校无偿捐献给政府。同时将军还是位书画爱好者,一些文化名人如梁漱溟、黄宾虹、黄炎培、齐白石等与其交往甚密。1952年10月,将军又将其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字画全部捐献,由西南博物馆收藏。仅重庆三峡博物馆内,将军捐献的一、二级书画藏品多达167件。

    1957年,臭名昭著的“反右运动”开始了。将军对此持有异议:明明是以“大鸣大放”为诱饵,鼓动各界人士向中共提意见,美其名曰:“帮党整风”;确反诬“向党进攻”,“企图推翻共产党”;明明是设陷阱“引蛇出洞”,却自诩为“阳谋”。而使将军更无法理解的是,身边那些对中共忠心耿耿的好友如:台盟中央主席谢雪红,起义将领龙云,民盟中央的章乃器、罗隆基等,都被打成“右派”。就连曾经动员他起义的中共党员高兴亚也成了“右派”。而且,他也开始看到了中共官场的龌龊和黑暗:当权者“顺我者存,逆我者亡”,坏人当道,好人受气;投机者升官,正直者遭贬;甚至党同伐异,结党营私……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养成正直豪爽的秉性,于是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写出了一些揭露和批评的文章,以借赴香港就医之名,欲带到境外发表,以告之世人。将军是个率真率直之人,胸无丘壑,他把内心的愤懑告诉了他一手培养并信任的保镖兼秘书陈子庄。将军哪里知道,他身边这个陈子庄,是个“宋之问”式的小人,为了向当权者邀功请赏,出卖了将军,向当局告密。将军在深圳过境时被警察扣押至成都,关押在四川省公安厅看守所内,既不定罪(本来无罪)也不审判(无理审判),变相终身羁押。残忍、凶残、无情、无公道、无人性——这就是专制政府的特质。更为卑鄙的是,当局篡改与将军有关的史料,如:否定他的抗战经历,否认他起义的事实,并将他打入另册,永远从人们的记忆与视线中消失。更为可恶的是,还祸及将军的子孙。

    将军在看守所内与世隔绝了3年。1960年,他以绝食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共当局这种丑恶无耻的行为的抗议,并以死向这个专制党作了最后的抗争!

    生则成雄,死则成仁。将军的死,是对一个巨人尊严的维护!是对强权恶势的控诉!

    真理的光辉,不是几片乌云遮得住的;将军的功勋,亦不是哪股恶势力所抹杀得了的。

    风波亭前,岳飞悲愤地呼喊:“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文天祥不屈异族强权,在狱中3年,写下了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历史早已证明:“反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反右”是一场围剿知识分子、摧残科学、毁灭人性、践踏宪法的行为,是对历史对正义的反动!

    如今,乌云渐渐散去,真相逐渐显露出来。所谓抗战胜利的“摘桃”说、“中流砥柱”说,早已成为世人的笑柄。将军为国家为民族勇赴国难,驰骋疆场,夯实了抗战西南大后方的稳定,保证了抗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源源供应,为中国的民族抗战事业作的不朽功勋,为几千万四川人民免受兵燹之灾的大义之举,为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呕心沥血,为创办巴蜀学校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炳彪千秋!

    王缵绪将军英名千古!

    (稿系首发)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肖家正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5年7月23日15:4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