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号-历史见证 潘晴简介 潘晴文章检索


 

 

華 民國抗日戰爭對全球二戰戰局的貢獻——中 國遠征軍的故事(一)



——在 台灣「紀念國軍抗戰,光復民國大陸」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 



/ 潘 晴


北 春编者按语:此文在台发言时加了新的内容,并附上了二张珍贵的照片。中共篡改抗日历史,国民党有人要为中共背书,这此台湾 “纪念国军抗战研讨会”显得格外的重要。



70年 前,在抵抗日本法西斯發動的侵略戰爭中,曾有過一場堅苦卓絕的民族聖戰;上演過一部悲壯恢弘的英雄史詩;這就是持續了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包括八年的全面抗 戰)。在這場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在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的領導下,無數國軍將士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用鮮血和生命向世人證明瞭——他 們才是70年 前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真正的中流砥柱!



70年 過去了,當年瀰漫的硝煙早已遠去,但塵封的記憶卻開始復甦,近年來,在許多人士的努力下(如在座的辛教授、丁毅兄等),國人開始反思歷史,追尋真相,尋找 一個曾經屬於中國人的榮光。我的發言,將從追憶一段二戰往事開始談起,告訴各位一個關於中國遠徵軍的故事。因為在70多 年前,我家中的長輩曾經是中國遠徵軍中的一員,參加了入緬作戰。



這 是一段後人應該永遠銘記的歷史,它也是我本人關注二戰歷史的緣由。多年前,我的表哥曾寫過一篇追憶父母的文章,並附上了兩張珍貴的老照片發給了我。這封 信,曾深深觸動了我,從那時起,70多 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滇緬戰役,哪些魂歸異鄉國軍將士的故事,就開始進入了我的視野。



2013年, 我去泰國參加一個會議。會後我專程去了泰緬邊境上的桂河大橋,在那座世界聞名大橋邊上,我看到了一座「華軍碑」、一座「孤軍墓」,在碑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遠徵軍十多萬將士戰死在緬甸戰場……其 中有三萬多戰俘被押到泰國修建桂河大橋和死亡鐵路,在這裡餓死、病死、累死,最後被殺死,死光了,也被人們遺忘了……



這 座篆刻著「中國遠徵軍功高如天,中華英烈浩氣長存」的紀念碑,是一位默默無聞,極為普通的泰國婦女,她典賣了自己的房地家產,為這些無人祭奠的中國軍人捐 建的。她不光捐建了這座碑,她還親手建造了「孤軍墓」,最後她貧病交加,活活地累死了。……她 的名字叫碗尼帕。



碑 文中的這段話,令我久久難以忘懷:「中國遠徵軍十萬將士的忠骨何在?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也被人們遺忘了,成為孤魂野鬼,漂移在東南亞的崇山峻嶺之 中,沒有人為他們建一座墓或立一塊碑,十萬陣亡將士的英名,連同他們的豐功偉績化作了長空煙雲……



——硝 煙遠去,歷史塵封,千古英雄,魂歸何處?——啊! 令人唏嘘不已的孤军泪!……



今 天,我們在這裏紀念二戰勝利七十週年,這也是恢復他們的英名與榮光的時刻,而我要說的,正是他們的故事——70多 年前,中國遠征軍十萬將士出國作戰,那一幕悲壯、慘烈、震撼心扉的感人故事??



以 下是我第一階段發言的內容,希望與各位來賓與專家們分享與交流。



「堅 苦卓絕、碧血千秋」/ 中 國遠征軍的故事

—— 國 軍第五軍在抗日戰爭中的悲壯歷程



一、 抗日戰爭中,國軍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第五軍,所發動的第一場攻堅戰役——「血 戰崑崙關」。



二、 中國遠徵軍入緬作戰初期,取得勝利的幾場戰役——同 古保衛戰、仁安羌大捷、棠吉攻堅戰。



三、 盟軍戰區長官史迪威,在緬印戰場上的指揮失誤,中國遠徵軍在「曼德勒會戰」中全面潰敗。



四、 中國遠徵軍兵敗野人山,戴安瀾師長壯烈殉國,數萬國軍將士埋身異鄉——歷 史真相之探源。



附: 我們都是「二戰」辛存者的後代



在 寫下這個發言提綱時,我的心情是很沈重的,因為許多回憶被喚醒了!幾天前,我轉發了一篇文章給丁毅兄,這是高健先生為追憶他父親的抗戰生涯而寫的,標題 是:「黃埔軍魂與中正劍」。讀了之後,我很感動,特別是讀到高健的母親抱著大哥逃難的那一段時,我的眼睛濕潤了,彷彿時空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因 為當年我母親和外婆等親人,就在逃難的人群中。……在 炮火和轟炸中,江城武漢,一片狼籍,屍橫遍野,殘肢滿地,被扔下的孩子在哭泣哀嚎,無數的人掙扎著落入江中,成千上萬的難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逃離戰火……



武 漢會戰時,外公在戰亂中去世,而家中的男丁都在前方打仗,連四姨媽也上了戰場。五叔公範熙績聞訊趕來後,扶屍痛哭,悲痛欲絕。但戰事緊張,只能留給外婆300元 奠銀後便匆匆離去。當時他是軍事委員會武漢行營的中將參謀,兼湖北省保安司令,而蔣委員長正在武漢指揮戰事,他軍務在身不能離開職守。無奈,家裡的事只能 放下。而媽媽的兩個堂兄範中驥(黃埔七期)、範中炎(黃埔八期)此時又正在戰場上,因此只有三姨媽、五姨媽和外婆幾個女人匆匆將外公下葬。



當 時的武漢,日軍每天都出動多架次飛機狂轟濫炸,滿城都是大火和廢墟,外公寄存正於協平洋行的24箱 珍貴文物(包括他一生的著作)全部被焚毀,範家老宅也被炸毀(家也沒了)。此時,國破家亡,家徒四壁,悲痛欲絕的外婆在逃難上路前,一定要三姨冒著炮火過 江把我媽媽接回來(為了躲避日本人的轟炸,年僅六歲的媽媽,當時寄放在鄉下的親戚家。)當三姨帶著媽媽穿過炮火紛飛的封鎖線回來時,外婆緊緊抱著媽媽淚如 雨下?? 但 年幼的振中舅舅卻沒有能夠回來,在戰火紛飛中夭折於鄉下。幾天後,武漢就淪陷了。武漢會戰,國軍將士傷亡人數是25萬, 但至少有幾十萬老百姓死於了那場戰火。這就是那場戰爭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的災難!



今 天,在我們回顧那段經歷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在與歷史對話。盛雪女士曾說:「我們都是民國的後人」。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繼承者,因為歷史的血脈 無法割斷!但更準確地說:我們都是那場戰爭幸存者的後代!包括今天在坐的每一位。如果你們願意回首過去,就知道,你們的前輩都曾與那段歷史有關。以我家為 例,有三位親人死於那場戰爭。多年來,我母親一直深深地感激著三姨,是她冒著炮火救回來了我母親的一條命!否則,一個六歲的孩子,是無法在戰火中幸存下來 的。這也是前不久三姨去世時,我內心非常難過的原因。



奔 赴戰場的姨媽範四維(當時正就讀於武漢藝術學校),與當年無數的熱血青年一樣,冒著炮火和槍林彈雨,在前線搶救傷員,組織歌詠隊鼓舞士氣,被稱為「戰地百 靈鳥」,當年她參加了第五軍的戰地文工團,也因此認識了年輕的軍官羅克歐(黃埔十期、中央軍校外語班畢業,時任第五軍200師 「國軍第一個機械化師」少校營長)。在「浴血崑崙關」之戰役中,羅克歐立功受獎。當時,這一對年輕人深受第五軍軍長杜聿明的喜愛,於是親自為他們證婚。 「崑崙關戰役」之後,四姨媽與姨爹在廣西戰地舉行了婚禮,總算在悲慘的歲月中,為家中親人帶來了一些歡笑和安慰!



下 面是在經歷了文革抄家、批鬥之後仍珍藏下來的兩張老照片(更多的照片都已在那個年代中銷毀和遺失了),因為是姨爹、姨媽的結婚照,才被我表哥偷偷地保存了 下來,如今已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了。它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一代中國青年在戰火紛飛中走過的人生足跡。


C:\Users\Chen\Downloads\FullSizeRender.jpg


第 五軍軍長杜聿明為證婚人,主婚人為時任第五軍中將副軍長兼參謀長黃翔,範中炎(黃埔八期,媽媽的堂兄)。

C:\Users\Chen\Downloads\FullSizeRender(1).jpg


范 四維與羅克歐的結婚照,後排左三是主婚人副軍長黃翔,前排左二是花童杜致禮(杜聿明軍長的女兒,後來與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結婚。)

別 看這結婚證和照片已泛黃,但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磨難,表哥仍能不畏政治壓力,將其拿出來慰籍親人,可見他緬懷父母,直面歷史,紀念國軍在抗戰中犧牲將士的 勇氣。



不 久四姨爹隨中國遠徵軍開赴緬甸戰場,十萬國軍將士在緬甸與日軍浴血奮戰,拉開了一幕悲壯的戰爭畫卷!在此次會議中,我會將這個故事介紹給各位與會的朋友, 因為它慘烈、悲壯、震撼、感人??



在 今天的和平歲月中,我們緬懷那段歷史,是希望人們記住:戰爭、侵略、殺戮、掠奪、奴役、強權與帝國夢!這所有的一切,就是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根源!而歷史從 來就沒有中斷過,你、我、他,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那場戰爭幸存者的後人!而直到今天,人類的悲劇還在延續中……



潘 晴


201591日 於臺北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潘晴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5年8月28日16:5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