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号-历史见证 胡平简介 胡平文章检索

 

 

文革中废除高考制度的幕后原因
 
胡平
 
众所周知,文革初期的一件大事就是除高考制度。早在19666月上旬,上就刊出北京女一中高三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其中提到要除高考制度,建高中毕业生直接到工兵中接受锻炼,首先取得工予的思想毕业证书,然后再由党从中挑青年升入大学。接着,又有几位人民大学的学生表公开信,呼吁学生走与工合之路,建招收工秀份子入高等学校。724日,《人民日》和中央人民广播表了北京四中学生要求除高考制度的公开信,同时发表了中共中央、国院《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高等学校招生取消考,采取推荐与拔相法。
 
事后我难发现除高考制度的果之一,是中共特权阶层获取私利来了极大的方便;中共干部子弟无疑是除高考的最大受益者。事上,那正是中共当初作出此一决定的幕后原因。
 
在中共建政初期,高中生都很少,大学取率相当高,争很少。入六十年代,高中教育大幅增,大学越来越供不求。那候,大学的取率很低,因而围绕着升入高等学校而行的争也越演越烈。中共老干部的子女,大都出生于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正赶上考大学的候。既然上大学必须经过统一考,因此,学的好坏是一道硬杠子,而在方面,干部子弟并不占优势。尽管当局十分强调政治表,可是在当,大家都是受到同的意,不同家庭出身的同学大多有着一的价值观,因此即便在政治表方面,一般平民子弟--包括所黑五子弟--也不比干部子弟色。为了让自家的孩子在竞争中胜出,共产党便在学校里大力推行阶级线,也就是家庭出身歧视政策。借助于所谓阶级路线这头一道关卡,共而易地把黑五子女排除于大学外。然而升学考试这第二道关卡,却又不可避免地会使一批干部子弟名落孙山。文革初期批判修正主教育路线,很重要的一条理由就是大量非无产阶级青年入大学,排斥打红五类子女。表明中共特权阶层对其子女已有的特权地位还不满足,还力图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而除高考制度正好足了他一愿望。无怪乎在最早提出废除高考制度的建议以及对中央的决定最表赞同的学生中间,很大一批人都是中共干部子弟。
 
这里有两个证据
 
2006年,文革四十周年,香港出版了一本《红卫--清附中老红卫兵手》。作者宋柏林,文革于北京的清附中,是红卫兵运始人之一,其父是开国少将,当担任解放政治学院副院。在1966623日的日里,宋柏林写到:回家与父亲谈了很久,爸爸,在你们这样的学校里,团结95%可能不大适当吧。并那些右派学生如果乱,就敲打。但是要注意,主要是夺权,是打当派。右派学生,你心里都有底,一个成份,一个文化革命中的表,就足以卡住他,不升学,好好地改造。并在学校里些人是改造不好的。
 
去年10月,香港出版了一本名《当年少曾狂》的红卫兵口述史,其中一位口述者史刘宣,文革于北京四中,其父是老红军。刘辉宣讲到:文革前两三年,干部子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受到上越来越多地关注。有一个很突出的情况,就是共得自己的子弟在学校里的学不是一般的差,不但和高分子和本家的子弟比,就是和普通家庭的出身的学生比,也不很理想。这就引起了中央层很深的顾虑。
 
这就是中共在文革中要大力实行阶级路线以及废除高考制度的幕后原因。
 
------
自由台首   2016914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胡平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6年9月15日16:4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