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号-专题 孔灵犀简介 孔灵犀文章检索

 

2010年总结与致谢

 

作为一名留学生,怀着“振兴中华”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梦想,当同学们追逐投行的高薪时,我花了四年时间在哥大学习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探索西方文明的心脏以期获得全新的视角。可是 “低人权”和破坏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发展的行为让“振兴中华”成为空谈时,一遍遍拷问我内心的问题是我应如何努力才能最大化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在当下时局的迷乱中,我们最终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秩序让社会在创新中传承并实践中华古典文化价值,如何最终弘扬从中国辐射于四海的东亚文明?

今天权贵精英集团直接掠夺普通民众的财富、对抗公民社会发展的模式,让我选择致力于公益事业。我坚信通过交流化解分歧并达成共识与合作的公民价值,是我们在更大范围内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基石。它需要我们在不断追求良知与真理的过程中,致力于团队工作,深入不同群体,做出至诚、至善的努力来倾听、服务于他们的正当诉求,并最终把他们纳入一个健康、多元公民社会的重建进程中来。我在2010年做出的所有努力离不开与我有过合作与交流的朋友,让我有了非常宝贵的锻炼、成长与提高,我想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年初,我们在筹备汉藏交流活动遇到了各种阻力:对藏议题的敏感让诸多学生和教授却步,在缺乏资金、人脉和关注的过程中,所接触的10人有9个人都会婉拒。内部也因生活经历的不同,缺乏足够信任而导致分歧,大家已无心再往前走。可是我坚信放弃不是选项,因为若在国际环境中都无法把两族学生聚集在一起并让理性的观点同台得到表达,那么年轻一代人将更缺乏相互的了解、尊重和友谊。我告诉自己拿出阳光心态,克服困难,让大家看到希望。在面对一系列挑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在合作与交流中寻找共识,发自内心地尊重不同观点,并用一日三省的态度积极地锻炼包容与谦逊的处事品德。

314日有100名汉藏学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523日有250名汉藏学生和达赖喇嘛尊者一起见面、交谈。在过去,误解产生于缺乏真诚的沟通,甚至很多藏人脑海中对“汉人”这个名词的第一印象便穿着军装拿着枪的士兵。而当我们首次坐在一起,却发现彼此有着如此多的共同之处。在北美的几乎所有年轻藏人都知道了我们的活动,并给了我们大量积极的反馈。这两个活动的成功,也给所有与会的学生、学者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让我更加坚信,只有通过交流与服务去化解两族几十年的误解与伤痛,才能够抚平国家的创伤。尽管我们的上一代人没有做好,但我们会坦然地承担重建一个健康、多元社会秩序的责任。

随后我们策划了六四的飞天纪念活动。作为一个发明家,脑海中一直存放着人力直升机的设计构想,并梦想着挂上“平反六四,自由中华”的横幅飞越曼哈顿,只是苦于来美后潜心探索西方文明而无法继续发明之路。但好友施毅却拥有驾驶播音787和空中客车的飞行执照,在精心、保密的筹措、准备下,在纽约中领馆和自由女神像上空的水域,我们驾驶飞机,打出横幅,让我们共同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们希望在天的六四英魂们看到了我们的行动,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为之付出了生命的梦想,这个梦想会在我们这一代实现。

下半年我们做了好几次讨论活动,可是转眼在10月末,“李刚门”让很多年轻人都感觉到了无比的恐惧与绝望,我明白这件留存在公共记忆中的事件会负面地影响着一代人的世界观,我有责任通过行动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正气和希望。我们联合了一百多位留学生致公开信给温家宝总理,收集了一千多个在读学生的签名并建立了一个千人的谷歌群,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和世界主要国家。我们整理并发表了同学们非常精彩的留言与评论,我们在中领馆和联合国门口举行了小型的游行,图片和文字也在国内网络上流传,我们在群内讨论并确定了10位知识分子,并在1230日发表了第二封公开信,让他们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迷茫、疑虑、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做出回应和建议。李刚门还远未结束,我们还和几位关键人物取得了联系,根据情况至少还有三、四步可以走。这也是我在2011年会继续做的事情之一。

回顾这一两年的经历,也许我所做的事情无法得到足够影响力,更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任何社会顽疾——有位前辈对我说,中国每15天发生一件大事,“李刚门”热度早已过去,我的坚持将不会有什么效果。我表示感谢但并不赞同这个看法,因为无论做什么,我的行动、付出和承担的风险,都源于内心的良知,与利用公众热度无关。在这一两年的行动中,我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迷茫,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和我们的交流,积极地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而这一切变化都是与我所接触的人密不可分的——

我衷心感谢达赖喇嘛尊者出席我们的会议,从2008年初我和他单独的会面,到2010年组织250名学生与他见面交流,达赖喇嘛的慈悲与善意始终激励着我们这一群汉藏留学生为了化解隔阂而做出的努力。感谢哥伦比亚大学的巴纳特教授,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让我看到了自身性格中不成熟与急躁并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了成长。感激中国人权的谭竟嫦女士、高文谦先生和一平先生对我的欣赏,并数次邀请我在《双周刊》和《人权论坛》上发出年轻人的声音。感谢纽约时报赵岩先生如父亲般的尖锐批评和大力帮助,感谢《北京之春》胡平老师、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王天成老师对我多次倾心的辅导和影响。感谢大法的雪莲女士连续数周与我交谈,以及易蓉女士和唐柏桥先生的鼓励和支持。感谢博讯编辑韦石先生给我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绝大部分文章都发表在“博讯焦点”。

万沿海先生一直在给予我非常宝贵的引导与支持,他对公民社会穿透性的理解和责任是我不断效仿的榜样。当我们资金不宽裕时,张慈和梁禾女士慷慨地捐赠了近一千元支持我们组织的六四飞天纪念活动。感谢NEDLouisa女士的敬业精神与专业的大局视角,感谢王力雄、李江琳、阿嘉活佛、迈阿密大学June Dreyer教授、纽约城市大学的孙雁教授、社科院李东民教授等和我们有过各种深入探讨或参与我们论坛的专家、学者们,他们在智慧上给了我们年轻人巨大的帮助和提升。

感谢西藏办公室的贡嘎扎西和洛桑先生对我们的支持。感谢台湾驻纽约文化经济办事处陈素栏女士的善意与鼓励,我想格外感谢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贺斌、韦刚领事和杨华参赞,他们占用着自己有限的休息时间关注我们的努力,并提出异常宝贵的建议、视角和批评,不仅让我个人受益匪浅,也积极地影响着我们年轻人对诸事的思考与决策。我相信彼此尊重的良性互动与交流是找寻共识、化解分歧的最佳方法。

王军涛、杨建利和魏京生三位前辈的支持与鞭策促进了我长足的进步。军涛的品格让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比肩一种百川归海的宽广心胸,建利如山般的坚韧让我学到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言放弃的精神,而魏京生则用行动让我们看到在任何情况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任何事情都放手一搏的心态。我想正是这种心态,让我真正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勇于正视、克服它们。

长辈们在与我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和藏族学生丹增格勒等人,从开始的彼此猜忌到最后兄弟般的信任与密切合作,也让我能够不断地凝聚着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感谢我的年轻伙伴们——施毅、李瑾穗、徐诗嘉、艾晓龙、张宁、王麒云、李至伦、李晓依、郑姗姗、黄陀、付富强、张鹏、顾卉妮、雷震、李康欣、赵婧天、杨晓宇、王亚秋、朱东方、沈韵贤、翟品丰,以及谷歌群中一千多名朋友和网友,大家在学业与工作压力下,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付出着身体力行的努力。

展望新的一年,我打算用最大的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在国内外的年轻人中搭建一个团队,同时有效地开展多个项目,让愿意做事的人们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在交流中成长,在成长中为国家打拼更多、更坚实的基础。再次感谢所有给我指导、批评和帮助的朋友们,衷心祝愿新年快乐,并希望在新的一年继续展开合作与交流,在明年的今天听到我们年轻人更多进步的足音!

 

                          孔灵犀 敬上

                          201111

 

 

相关文章
作 者 :孔灵犀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1年1月1日22: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