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在2014年10月10日-11日于美国旧金山举办的--《民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简稿。
我是第一次参加关于民国话题的研讨会,感谢辛灏年教授和会议主办方,给予我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因为,这不光是在回顾一个国家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中国的许多家庭,一百年来悲欢离合的真实记忆。记得盛雪女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百年,长,也不长。对于人,是一生平安甚或两世聚散;于群体,是荣辱起落,或流亡变迁;于国家,是衰竭消隐,或兴盛重建;于民族,是福祉和平或苦难离乱。"--这段话,曾使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什么是民国?其实民国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中,民国就是我们的父辈、祖辈生命历程中一段真实的人生记载,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过去的历史中的每一页,都是由他们的足迹写下来的,包括了那些开创了历史,改变了历史的重要事件,也包括了一百年来由苦难书写的历史沧桑!因此,民国对于我们绝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它的基因就流淌在国人的血脉中。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在一个民国后人【1】的心目中,民国究竟代表了什么?
一、民国就是共和宪政,就是当代中国之法统
什么是民国?民国就是共和宪政,这就是民国的历史标志,正如世界上文明国家的标志是宪政民主一样。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回归民国,是因为当代中国的法统源自民国,当我们回到中山先生和民国先贤们创建的律法与制度--共和、宪政、主权在民、天下为公时,就意味着回到民国。而1949年之后的历史,对亿万国人来说,只是一个长久的国殇记忆,因为它没有任何历史的正当性,它充满着血腥与罪恶,它只是一个外来的极权主义与专制传统相结合的怪胎。
严格意义上讲,在古老的东亚大陆,几千年的历史延续中,真正谈得上国家形态和制度变革意义上的"革命"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扫平六国,废除了周朝沿革了八百多年的分封建制,缔造了一个在皇权统治下的中央帝国,而这个大一统的皇权统治,历经各种形式的改朝换代与外族入侵,在漫长的历史中,却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制度变化,因此,历史的中国,被史家们称之为是"两千年来皆秦制"的专制帝国。
另一次"革命",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辛亥革命"了,它推翻了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皇权统治,创建了亚洲第一个"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开创了宪政民主的国家形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最重要的,也是最伟大的历史变革!但这场变革饱受磨难,历尽艰辛,在外敌入侵和内乱频繁的困境中,遭遇了来自苏俄支持的中共武装颠覆,这场"共和革命"不幸夭折,极权专制在中国全面复辟,民国被痛苦的撕裂,共和宪政的法统被废黜,亿万国人再次陷入了专制奴役的深渊。
因此,我们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回头看"了,我们在"回头看"的那一瞬间,如果愿意倾听,愿意思考,历史就会告诉我们许多的隐秘和玄机,揭示出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真相,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民国--当代中国共和法统奠基者的民国。
面对如烟的民国往事,国人又当如何借鉴和如何选择呢?百年冷却,先人热血是否仍有余温? 百年漂洗,今人记忆是否仍会殷红?
历史的诘问,往往过于沉重,经过中共多年来的洗脑,许多国人认为,1949年之前的历史与自己相距遥远,49之后才是我们的家事、国事。这使许多人的思维产生了错乱。而49之后,又偏偏在这个所谓的"新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灾难,造成了千千万万国人的丧生,以及无数个家庭的毁灭。在人类已迈入文明的今天,难道还要让国人对这段荒唐的历史,这种罪恶的血腥一直忍气吞声下去吗?不!这只不过是红朝统治者的痴人说梦!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尘封的民国历史,已于越来越多的民间叙事中现出了本相,在急剧地变革中,"民间"的声音已不再沦为"边缘话语",不同政治观念的碰撞和较量,在这个时代有了新的含义,民国的宪政法统已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瞩目,所接受。正所谓:政权有代谢,历史则永存,当代中国人--民国的后人,正在历史的脉络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一批先行者,已开始高举起"重建中华民国"的旗帜,目前在中国大陆,"民国当归"呼声的出现,表明了在历史的轮回中,这场民主革命当下的意义--就是要回归中华民国宪政之法统,完成辛亥先贤们所开创的共和革命最后的临门一脚!
二、民国不光是历史,它活在当下,并通往未来!
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承接了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让1949成为黑暗的起点,它让国人开始知道,我们曾经有过宪政的光荣,也曾有过主权在民的传统,它不只是一个历史传说,它实际上与国人当今之命运息息相关。因为,它承接了历史并通往未来!提出"民国当归"的政治主张,有助于我们超越1949的局限,以更宽广的历史深度与现实视野,来思考我们当下的问题。
多年的人生阅历告诉我,只有"当人性恢复了良知,历史才随之恢复记忆"。对于我这个民国后人来说,民国不光是一个国家值得缅怀的历史,它也是一段血脉相连的家族史,它记载了先人的足迹和值得骄傲的岁月历程,因为,自辛亥革命创建共和起,无数仁人志士为民国浴血奋斗的往事中,的确有我们今天也难以企及的精彩!自"重建中华民国"的旗帜在海外高举之后,"民国当归"的呼声也已在中国大陆响起,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人认同,它证明了一条铁律:只有能穿透历史的声音,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给人以震撼和吸引。
因为民国是属于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它正在历史的黑暗中浮出水面,并走近我们,与我们血脉相连的民国,并不仅仅停留在父祖辈的生命体验中,它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需要挣开1949的枷锁,在当下的中国,重建民国的历史观。在现实的政治空间中,"民国当归"就是中国宪政民主法统的回归,虽然我们父辈、祖辈的足迹已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将会由新的一代人来完成。
我所理解的"民国当归",是以大陆沦陷区人民的自救为主体的"法统重光"。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的怀旧,民国当归是对"驱除鞑虏(马列),恢复中华"的强烈认同,是对"民治、民有、民享"和"三民主义"的热烈拥抱。民国当归借由民主革命的号角,再也不是书斋里的清议,而是在当今现实中的政治行动。
"民国当归"是要结束大陆地区人民的不自由状态,回归共和宪政之法统。
因此,与当下大陆民众对中共暴政的反抗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并赋予了它这个时代的崭新意义,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的停留在两岸关系上,"民国当归"并不只是迎回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不能因为台湾的民国政府不作为,就否定民国当归的可能性,马英九政权不管了,就否定这个路径。简单说,民国当归是我们自己必须扛起的抗争旗帜,是13亿中国人民自己的事。
1949年之前民国的历史,不管中共如何抹黑,但都在人类文明制度的框架中,民国历史的宪政精神,需要回归到奠基时刻,台湾的宪政转型已给予了我们新的启示,也就是在蒋经国先生还政于民之后,民国精神就已经高于了历史之中的民国。人们可以把台湾包括在民国内,也可以在新的基点上,重建中华民国。因为民国是当代中国国体的奠基者,它是超越在历史和政治结构之外和之上的。
三、"民国当归"是中国民主革命之方向
自辛灏年教授的专著《谁是新中国》问世以来,中国民主运动已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口号--"重建中华民国",为此,民运先驱王炳章曾提出经由学运、工运、军运的步骤,来瓦解中共,完成民主革命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如今已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同。在中国大陆,已有许多人直接投入了"回归民国"的社会活动,如2003年大陆的"泛蓝"运动,和随后在大陆泛起的各种"民国当归"思潮。
这不光是许多民国后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国人对未来国家之方向的追求。记得汉中兄曾有一番感慨,令我为之十分感动--他说到:"这里横观环球万国兴衰,唯自由民主是旗帜;竖看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唯中华民国是最后出路。民国一O五,中华民国在劫难逃;然,以色列千年复国,俄罗斯七十年再生,每每重温俄罗斯叶尔欣总统在重新厚葬亚历山大沙皇典礼上的演讲,吾泪横流难止。"
人们之所以接受"民国当归"的目标,因为这才是中国民主革命之方向,而在中共塑造的革命历史观中,狼奶泛滥,充斥着太多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打天下者坐天下"的专制余毒,使人们对"革命"一词望而生畏。其实,正如辛灏年教授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中国是个僭越的伪神,其上还有真神中华民国在。如果我们明确了民主革命的方向,就是对民国宪政共和精神的回归,就是重建中华民国,国人就会看到希望,就可以将这个目标,和今天的民主运动有效地结合起来。
自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中国民主革命追求的目标就是明确的,即回归中华民国的宪政共和国体。因为革命一词最初的原始含义--即是对社会正义价值(政治程序的正当性)的回归。虽然革命一词在人们的观念中仍然有着历史烙印的影响,但民主革命是基于人类文明价值选择的逻辑并没有改变。革命revolution的词意中,本来就有轮回和复兴的含义。所以"重建中华民国"或曰"民国当归"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也是我真正认同的政治主张。
中华民国的法统重光,它体现为国体之下政治制度的循环或者革命。它有利于我们透过革命和改良之辫的重重迷雾,看清未来。也就是说,无论你是鼓吹改良还是倡导革命,你都离不开民国法统的重建,而民国宪政的法统重光,就是要人民主权的真正落实,就是要结束专制(本质上仍然是革命),使任何统治权力的变更,都不能影响斯土斯民的政治存在。因此,它绝不是指某个政治集团的改朝换代,也不是统治权简单的新旧破立(改革)。真正的政治改良或者革命都有复归的内在含义,都是对历史大变革的应对,那就是回归国体所蕴含的本来目标--建立一个宪政制度下的共和国,一个主权在民的共和国!
因此,"民国当归"就在我们每一个人对自由权利的争取中(无论你今天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民国当归"就在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历史血脉中,因为我们全都是民国的传人。所以,民国不光是历史的,文化的,它也是现实的,未来的,这样,我们才能与民国靠的更近,也才能了解,什么才是民国之真精神!
潘晴
2014/10/10
于美国旧金山
标题说明1:"政以贿成,兵毒天下"--摘自中华民国非常国会主席范熙壬,于1925年3月12日总理去世时,代表国会所撰写的《祭前大总统孙中山先生文》。
标题说明2:"民国当归"概念的提出者,为中国大陆的青年宪政学者,社会活动家,维权人士陈永苗先生。
注【1】民国后人说明--在祭奠孙中山先生的葬礼上,为总理执绋的范氏三杰:范熙壬(民国非常国会主席),范熙绩(民国陆军中将),范熙申(民国海军舰长)是笔者的外祖父及两位外叔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