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樣板戲反人性的光棍文化侵入澳洲
吳建國
墨尔本民運圈的朋友們前段時間搞了一個抗議活動,抗議文革樣板戲《红色娘子军》在墨尔本上演。本人那日剛好有事沒空去參加此抗議活動,現特寫此文以示支持。
“澳洲价值联盟”成员阿木认为《红色娘子军》是一齣鼓吹阶级对立、仇恨报复、恐怖暴力的舞蹈作品。这种阶级之间的血腥杀戮几乎肆虐了整个二十世纪,几十个国家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卷入,直到上世纪末才基本结束。让这样血淋淋的作品重新复活,是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冒犯和挑战。
其他反對理由認為,它鼓吹“冷酷復仇和紅軍對地主的群體屠殺及剝奪私有財產”,“紅色芭蕾直接反對我們國家的基本價值”,是對澳洲“思想自由、表達自由和藝術自由的露骨敵視”。提案強調,澳洲“任何政府機構為其站台并支持,就是對公共利益的背叛,是對多元文化政策的濫用”,也是對“澳大利亞愛國者和他們後代的嚴重侮辱。”
筆者認為,文革樣板戲是反人性特質的文藝作品,鼓吹的是一個反人性的光棍文化,在所有的樣板戲中,都不允許有男女夫妻或戀愛中的青年男女出現,否則就是封資修的才子佳人。人非草木,熟能無情。而樣板戲所樹造的所有人物都像石头树木一样不懂得感情,沒有兒女情長的內容。頭號樣板戲《紅燈記》中的三代人全是光棍,劇中的小姑娘李鐵梅正值談戀愛的年齡,但她的身旁絕不能有男青年出現,她能接觸到的外人除了他們家那些“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的表叔”外,就是隔壁鄰居,而這家隔壁鄰居只有一個與她年齡相仿的女兒,絕不能有兒子,否則編劇不好處理這個關係,搞不好李鐵梅作為革命後代的形象就會打折扣。
二號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一大群人也都是光棍,該劇改編自小說《林海雪源》。小說中的二號主角人物少劍波有一個準女朋友叫小白鴿,小說中對他們的戀愛故事做了許多描述,而改變成樣板戲後小白鴿就被刪去了,少劍波作為革命軍人,必須是不識人間煙火的光棍。據說少劍波的原型就是小說的作者曲波,在小說中也把小白鴿描寫成十分漂亮可愛的姑娘。曲波曾經在四川德陽的一個工廠擔任黨委書記,筆者過去曾有個朋友在德陽見過曲波的太太,也就是小白鴿的原型,他很失望和吐槽,說小白鴿一點也不像書中描寫的那樣漂亮。可見曲波並不是一個不識人間煙火的人,還是要把自己心愛的人誇張地美化一番。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樣板戲中的所有人物都必須是光棍,大概是樣板戲的編劇們都知道,樣板戲的最高首長,始祖江青是一個長期過著不是寡婦的守寡生活,而且常常目睹自己的老公妻妾成群,三宮四院不能有怨言,這個女人的心理早已變態,如果有男女夫妻或戀愛中的青年男女在樣板戲中出現,會對首長帶來某種傷害性的刺激。
三號樣板戲《沙家浜》一開始出現了一個阿慶嫂,觀眾想這個戲應該會有男女夫妻出現,大家等著看阿慶的出現,但整個戲中看不到阿慶,也不知道阿慶在哪裡,是死還是活,阿慶嫂是寡婦還是單身媽媽,該戲編劇不敢輕易造次,樹造一個阿慶在劇中刺激樣板戲首長,那個年頭能混上樣板戲的編劇職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親朋好友也會跟著沾光,至少證明祖宗十八代都是紅五類。稍微不小心就會丟掉這個職位,說不定還會被戴上政治帽子受批判迫害。因此《沙家浜》只能有阿慶嫂而不能有阿慶。
回過來說說《紅色娘子軍》,該劇改編自同名電影,劇中的娘子軍黨代表洪常青是一個高大英俊的單身男人,但一大群單身娘子軍卻沒有一個與他有戀愛關係,他對劇中的女主角吳清華曾有救命之恩,一個單身大姑娘對一個有救命之恩的男人產生愛慕之情,這是非常正常的人性化表現,但該劇的編劇不敢造次,該劇的故事線不能向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洪常青與吳清華的關係只能是純粹的上下級關係,而不能跨越這一界限。否則,吳清華的那些揮舞刀槍、咬牙切齿報仇雪恨的形象就會受到影響,大齡單身男青年洪常青在一群大齡單身女青年中當了一段時間的黨代表之後,最後還是以大齡單身男青年的身份犧牲了。他作為黨代表,既沒有關心他自己的婚戀,也沒有關心下面女戰士的婚戀,要說黨沒有關心大家的婚戀,最高首長不一定贊同,因為首長當年同其他許多來自上海等大城市的妙齡少女們,被騙去延安後,其婚戀受到黨的特別關心,被安排與那些已婚的、年齡同他們父親相當的叔叔伯伯們戀愛結婚。不過對於這個小小的失真,首長不會計較太多,因為她們雖然在婚戀方面受到損失,但在其他方面的慾望獲得了極大滿足,比如在權力慾望方面和豐富的物質生活方面的慾望,首長還爬到了太后的地位。
電影中還顯示了吳清華在得知洪常青的死訊時痛哭的場景,但這個場景在樣板戲中被刪去了,一個單身大齡女青年去為一個單身大齡男青年的犧牲而痛哭,這樣的畫面容易使觀眾產生不健康地想像。編劇說不定會失去職位,筆者過去看過樣板戲《海港》的編劇的一段回憶,說那時的樣板戲編劇每日有兩元錢的伙食補貼,保證吃香的喝辣的,在那個食品匱乏的年代,這個待遇也是受人羨慕的。所以編劇不敢輕易造次刺激首長,得小心翼翼保住這個職位。
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人的情感在眾多的不同文化的文藝作品中都能得到自由地表現。人性也得到充分地尊重。
1996年澳洲有一部風靡世界的電影《闪亮的风采》(Shine)。該片描述了患上智障疾病的澳洲钢琴家大卫·赫夫考的生平。該片獲得斯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扮演成年赫夫考的杰弗瑞·拉什凭借其精彩演出获得金球奖、英国学院奖和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這對於人口只有兩千萬的澳洲來說,是澳洲電影業的一個輝煌的成就。
即使影片主角赫夫考是個智障人士,該片的編劇和導演還是尊重他的情感發展,並以詼諧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赫夫考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風采。如果澳洲的編劇和導演也受到樣板戲光棍文化的影響,澳洲電影業能有這樣輝煌的成就嗎?尊重人性的價值觀能持續下去嗎?我們是為了追求自由離開中國來到澳洲的所以我們不能容忍那個光棍文化侵入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