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快与慢
胡 平
不久前,在网上读到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的作者是大陆人,是一个在台湾学习的大陆人,写的是她对台湾的观感以及对两岸生活的比较;另一篇的作者是台湾人,是在大陆工作的台湾人,写的是她对大陆的观感以及对两岸生活的比较。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叫巫小诗,文章发表在去年11月19日的《共识网》,标题是:“在台湾,慢下来”。
巫小诗写道: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台湾,我想是“慢”。“慢”在这里丝毫不是懒散低效之意,而是,整座城市、整座城市的人,似乎都不那么着急,不急着去赶车、不急着去赚钱、不急着去证明自己。巫小诗说:如果在大陆,四五十岁的大学教授,骑着机车来学校上课,这种场景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会感觉穷酸和很不严肃,但是在台湾,这并不难见,因为机车实在太方便了,轻巧自如,找停车位也不麻烦。教授骑着机车,也丝毫不会觉得丢脸,遇见打招呼的学生,他也开心地说“嗨”。感觉台湾人没有那种“我都是中年人了,我还开机车,不是开小汽车,我过得好糟糕,我赚的钱不够多……”的负面情绪,他们给我的感觉是“别人开小汽车是别人的生活方式,我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很幸福。”台湾人他们真的不急着赚钱,他们享受当下的生活方式,怎么舒适怎么来,而急着赚钱急着成功这种事,在台湾没有生长的沃土。
巫小诗发现,在台湾,自己也变得慢下来并且感到慢下来很好。她说:在台湾的半年,我整个人慢了下来,不急不慢地赶车、心平气和地看海、对未来不忧愁也不惧怕,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生活应该是这样。
另一篇文章发表在今年2月16日的《澎湃网》,是一篇采访,受访者名叫富婷,标题是:“回到台湾受不了别人很慢”。
富婷来自台湾桃园,从2007年就来到上海,担任一家公关公司的高管,打算长期留在上海发展。多年的上海生活,让她习惯了海派快节拍,回到台湾时,竟然有些不适应亲朋们的“小确幸”慢生活。“小确幸”是台湾流行语,意思是“小而确定的幸福”
富婷说,台湾这些年的价值观不一样了。身边的人更加偏重生活质量。我回到台湾和朋友说,我好累,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不能选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富婷发现,大陆这边竞争太强。台湾不一样,小朋友念书都是差不多的学校,如果不是那种很夸张的妈妈,念公立小学就好,不一定要挤进明星学校。台湾经济体量可能非常小,企业也不大,但如果人不想着买跑车,还是可以过得很舒服。在台湾,以前我们大学毕业时,大家要抢着去最大的公司,但现在不那样了,大家想平平淡淡地过。富婷说:我回到台湾,受不了别人很慢,我妹妹就劝我要慢下来,比如洗头不只是洗干净,还要享受按摩,要闻闻味道,聊天吃饭要慢慢吃。我在上海时耐性少了一些,在台湾反差就比较明显,大家愿意慢慢听别人怎么讲。
把这两篇文章对照起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在今天,大陆的生活节拍比台湾快,大陆人的物质欲望比台湾人强。但这只是现在,以前并不是这样。
大陆著名作家苏晓康在1989年六四后逃亡海外,89年年底,苏晓康应邀访问台湾,回来后写了一篇题为“台湾的文化性格”的文章。苏晓康在文章里写道:1989年六四以后,我逃出中国大陆,从欧洲转道去台湾,惊讶地发现,同老气横秋的欧洲相比,台湾要朝气蓬勃得多,整个社会都在打拼,商人们在拼世界市场的订货,政客们在拼选票、席位,报业在拼发行量,老百姓也在拼股票,一切都以数字计算,到处充满着机会,每天都有大批人从台北涌向欧美、日本,去寻求第一流的新知,最快地掌握世界各种消息,东京的股市、巴黎的时装、纽约的流行歌排行榜,都成为人们的常识,一位电脑工程师告诉我,他几乎每个月都要跑东京,否则就会落伍,另一位中中小企业主更向我夸耀:全世界期限最短的订单是九十天,只有台湾敢拿,我也到高雄加工出口区去参观,那里的厂家诉苦说,如今月薪一万台币已经招不到小姐(女工)。当然,人们在打拼之余,就要到各种酒廊、餐厅、卡拉OK、三温暖去消遣。据说,台湾XO的销售量世界第一,又据说,台湾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有人说,台北人口一百万,却有五百万辆小汽车......拼得起也玩得起,拼在今日也玩在今日,这是今天台湾的性格,台湾发达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有人说它有暴发户的性格,即功利、短视、及时行乐,我以为,这种说法虽然不错,但只是依据着传统的眼光看台湾,台湾正处在一个喷发的上升期。
说明,当苏晓康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刚刚离开大陆。因此他用来和台湾作对照的不只是欧洲,也是大陆。应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陆在走出十年文革浩劫后也很有朝气。不过在当时,大陆人更热衷的是政治改革,是文化。在那时,大陆人的致富冲动已经开始,但还不太强;在那时,大陆人拼经济的劲头还远远比不上台湾人。六四事件浇灭了大陆人追求政治改革的热情。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大陆人拼经济的劲头爆发出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台湾人一度拼劲十足,那时流行的口号是“爱拼才能赢”;但近些年来这股劲头在退潮,现在流行的口号是“小确幸”。
这是很有意思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引发很多深入的思考。
自由亚洲电台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