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号-特稿 钟邢简介 钟邢文章检索

 

 

“新时代”的清明

——怀念子明

 

钟邢

 

今天是习近平“新时代”的第一个清明节,是“四五”运动42周年。陈子明先生走了三年五月十五天。

从前天起北京突然降温了,昨天午后又下起了雨加雪。原以为今年没有倒春寒呢,花都开了,桃花、玉兰、迎春花到处都是,玉渊潭的樱花开得异常圆滿,周末赏花的人挤破了头。

北京一冬无雨无雪。除了311投票那天。天安门广场上女记者在雪花里手持话筒报道两会盛况,挺漂亮的。后来听说那天的雪是人工造的,为了烘托气氛。

今年春早,可春寒还是来了。气温骤降20多度。昨天的雪很大。可不是人造的。憋了一个冬天,实在憋不住了。雪下在今天之前,也是一种烘托吧,是天意。

4月5日,还有谁记得这个日子呢?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由三联书店主办,中国出版集团主管,是官方出版物。笔者曾经订阅这个杂志。依稀记得该刊曾登载过纪念“四五”运动的文章,好象还因此遭受过整肃。是哪一年呢?好在杂志还留着,费力翻找,找到了。2006年3月27日,第11期,总第377期,第20页至第48页,是总标题为“天安门广场断代史”的一组五篇文章,其中第四篇的标题是“1976年4月5日——王文澜:用相机定格历史”,作者:王文澜第一人称口述,釆访记者:李菁。文章真实记录了作者在“四五”运动中的亲身经历,同时登载了作者当年拍摄的现场照片。作者说1978年天安门事件平反时,新华社,中青报,人民画报和解放军报都用了作者的照片。

 

笔者记得,该刋还有一期专门回忆了当年的广场诗歌,但翻遍存刋未能找到。有幸找到一本该刋该年的另外一期,封面文题是“粉碎四人帮30周年——文革结束时刻”,封面照片是江青当年受审场景。

 

2006年至今过了12年。令笔者感慨的是,文革40周年时官方杂志尚可讨论文革话题,而今年笔者看到的是央1电视剧《换了人间》中毛泽东、江青、李讷三人的欢语场景。还有手机百度头页上江青的墓碑和鲜花。

 

   微博、人物和北京观察

 

笔者于2013年春节假期里突然发现,陈子明先生在新浪上开了博客,名字用的是“荆棘路独立路”,开博时间是2013年1月13或17日。后查到同时也用真实姓名开了微博而且不仅新浪,在搜狐、腾讯、凤凰网上同时刋出的。子明的微博几乎每日更新而且每发不止一篇。

 

时至“四五”前夕,笔者在街头买了一本《人物》杂志。《人物》由人民出版社主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当然也是官方出版物。该刋2013年第4期总第290期第100页上刊登署名文章:“走上广场,走下广场“,作者:赵涵漠、张卓,摄影:时会理。该文是作者对四位“四五”英雄的采访实录,四位英雄分别是陈吕蒙、毕谊民、孙庆柱和周为民。文中说到陈吕蒙时指出是“化名”,由随文照片可证,陈吕蒙就是陈子明先生。这是笔者在官方刋物上见到的最后一篇正面纪念“四五”运动的文章,当然也不排除是孤陋寡闻。该文中除有四位英雄的合影外还有毕谊民,陈子明和周为民的单独照片。照片上的子明正面端坐,双手松握扶手,面带祥和微笑,一点也看不到病魔缠身的痕迹。

 

 

子明是德国之声“北京观察”栏目的特约撰稿人。2013年正值新官上任,子明先后撰写专栏文章近20篇,择其重要列出文题于下:

1,习近平进行“新道统”试水

2,人大间接选举的专制模式丑闻不断

3,习近平比“三个至上”前进一小步

4,“大部制”与“社会建设”

5,昨日重现,文革回潮

6,胡德华射出了响箭

7,宪政三派联合维宪

8,“两个务必”不反腐只反宪

9,仿佛回到半个世纪前

10,中共为何剑指民营企业家

11,舆论斗争与亮剑

12,决定姓毛还是姓邓

13,名不副实的“全面改革”

14,三中全会《决定》,人权进微退著

15,继续“击鼓传花”

16,十八大人事的三个看点

 

时至10月6日,子明发表了博文“‘红知兵’的三个自信”,之后不久便被封号了。又过了大约两个月,子明被确诊胰腺癌末期。

 

2013年至今不过5年时间,当时像子明这样的反对派尚可微博发声,官方刊物尚有“四五“人物的专访。在进入习近平“新时代”后的今天呢?

 

“四五一代”的历史责任

 

42年过去了,雪后的天安门广场湿漉漉的,天气预报该晴天的,可还是阴天,真冷,没人。笔者心境像广场一样,空荡荡、冷冰冰。

 

记得子明有过一段关于“四五一代”的话,说得有些悲情。所谓“四五一代”是指1945~1965出生,跨度为20年的这一代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走了,但还有很多人活着。

 

还是听子明自己说吧:

 

“四五一代”这个概念,由刘小枫在1980年代提出,后来又由已故何家栋先生和笔者多次加以阐发,并提出了“五四一代”、“一二九一代”、“四五一代”、“八九一代”的代际划分(这里缺失了“五一九一代”,即1957年5月从北京大学扩散到全国各大院校的“五一九运动”的参与者)。“四五一代”大致包括“45后”到“65后”,其主体是“50后”。

   我的朋友,“八九一代”、“70后”的陈永苗,近年来多次撰文抨击“四五一代”。我作为“四五一代”的一员,一直未予表态,据我所知,也没有其他“四五一代”表过态。在此,我想作出一个回应。“四五一代”目前仍然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四五一代”过去是“四五共识”的主要载体,如果他们的思想没有进步,仍然死抱着“四五共识”不放,那么他们的的确确就是没有出息的一代。然而,最早超越和扬弃“四五共识”,提出用“宪政”取代“改革”的,也正是“四五一代”。现在中国学界、商界、政界持牛耳者,均为“四五一代”,从生理上说,他们还有三十年寿数,从政治上说,他们只有十几年的机会了。时不我待,如果“四五一代”不能使民主化转型破局,那么“自我革命”这条路径就会封闭;那么就只有靠下一代人在社会溃败、腐烂到极点后,重新再造一个“新中国”了。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相信中国文明的生命力,相信人类全球化的历史合力。

 

笔者深信,历史上没有哪个人群像四五一代有过如此丰富且悲情的经历,因此历史注定不会在今天的情境下定格。较量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悲壮经历一定不能重演。

 

祝愿陈子明先生的在天之灵安好。

 

                                      2018年4月5日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钟邢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8年4月5日16:4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