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号-特稿 北京之春简介 北京之春文章检索

 

 

从苦难中开出的信仰之花——专访缪青
 
 
北春记者田永德
 
 
在从中国逃亡到美国的流亡者中,北春记者注意到,有很多人其实是从宗教信仰被打压而转到反对中共统治并希望能推翻中共统治的,缪青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又与其他宗教信仰被打压后转而反共的基督徒有所区别之处在于,他是在以延续自己在中国大陆的行事风格和手法在继续着自己的反抗。
 
缪青于2025年1月13日,从中国大陆来到美国。能够来到自由的国度,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他倍感珍惜。
 
七零年生于中国重庆的缪青,在国内就是一位坚定的基督徒和政治异议人士,曾经长期从事地下宗教和民主活动,信仰坚定,立场鲜明。来美后,很快成为民主党旧金山党部的骨干力量。
 
 
家族与信仰的双重迫害
缪青的母亲告诉他,他的外公名叫苏更生,至1949年,罗广文军团国军少将,是一位黄埔军校第十期的毕业生。1933年他外公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6年毕业后即投身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奋战沙场,为民族存亡而战。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随即从1946年-1949年又参加国军剿灭共匪的战争,但共产党在1949年取得军事胜利,缪青外公在成都被俘,关进战俘集中营,直到1975年才被释放。
 
而他的外婆徐氏夫人则是令人痛心的悲剧。他外婆出身传统家庭,本是温良恭俭的女性,却因家庭背景被中共新政权划为“官僚地主阶级”,1950年在一次中共“群众批斗”中被活活打死。当时,她被拖上台批斗,用棍棒击打至颅内出血,最后被丢进猪圈,三天三夜无人问津,最终不治而亡。他的母亲当时年仅7岁,痛失母亲,父兄皆被关押(缪青的大舅黄埔军校22期生与他外公同是黄埔军校毕业)在那个政治风暴肆虐的年代,靠邻里接济、为人洗衣做饭为生,艰难度日。直到17岁遇到缪青的父亲,缪青的母亲才开始学习认字,才有了勉强安稳的生活。
 
缪青从小听着这些故事长大,每一个细节都刻进他的灵魂,让他从不曾忘记这个政权给他家庭带来的血泪苦难。缪青说:“有些东西,我感觉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它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出现的。我的祖辈的反抗基因和我家族的血泪史应该是导致我后来逐渐觉醒的原因之一。否则就解释不了,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从祖辈就开始被迫害,到了现在依然战战兢兢地活着,苟且偷生。况且,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抗争带来的高压和损失,会导致很多人坚持不下去,而我坚持着。只有一直在坚持的人,才会知道坚持有多么艰难。”
 
1987年,缪青进入重庆复旦中学读高中。1989年春,北京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六四”学生民主运动。那年他19岁,血气方刚、渴望真理。
 
当看到北京的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为民主、反腐而绝食时,他也带领重庆复旦中学的同学们组织街头游行,高举标语,高喊口号:“新闻自由”、“反对贪腐”、“支持北京学生”。虽然只是地方性的抗议,但对他们这些高中生而言,这是一次信仰的觉醒。
 
 
进入大学后,在重庆工商大学的读书期间,缪青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政治哲学和民主理论著作。《社会契约论》《旧制度与大革命》《通往奴役之路》等经典作品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他思想的根基。
 
他告诉北春记者:民主不仅仅是选举,更是对权力的制衡、对个体尊严的尊重;自由不仅仅是言论自由,更是人可以不被国家随意限制的基本权利。这些价值,才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而中国共产党所构建的体制,恰恰是这些价值的对立面:集权、暴力、愚民、洗脑、仇恨、斗争。这让他更加坚信,与其苟且于这片土地的黑暗,不如站出来,用信仰与行动去点燃一束光。
 
2001年,在他长辈(缪青的大姑和姑父是基督徒)的感召下,他信仰了基督教。2018年,他找到了北京锡安会重庆磐石堂。这是一个地下家庭教会,不受官方控制,牧师讲道纯正,信众虔诚。在那里,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真理使人得自由”。
 
然而,正因为不受共产党控制,锡安会长期受到打压,牧师与信徒屡遭抓捕、殴打,主任牧师金明日至今被非法边控,无法离境。他亲历了这些迫害,更加确信:共产党既打压思想,也迫害信仰,它既是专制之神,也是撒旦之化身。
 
2022年11月后缪青到了北京,教会关系转到北京锡安会方庄堂,在国内极权体制高压环境下,他始终坚持公开信仰与团契聚会。在北京教会多次遭受中共特务威胁、骚扰,牧师、传道人和教众经常遭到抓捕、殴打情况下,缪青从未动摇信仰,始终在艰难环境中,关心教会弟兄姊妹生活,力所能及帮助困难教友。不但自己坚持祷告、传道,还不断鼓励弟兄姊妹坚守信仰,在北京锡安会方庄堂和重庆磐石堂,缪青都默默付出着,而且他一直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心感惭愧。
 
在北京,缪青除了参加地下家庭教会活动以外,还积极投身政治反抗活动。他曾多次秘密约见中国民主党在国内的早期领导人和党员,如查建国先生、王林海先生及暂不便公开的其他政治异议人士,为国内志士同仁提供精神鼓励和实际支持。他积极而谨慎的组织、参与资助政治异议人士的筹款,救助被打压的民主人士,冒着巨大的个人风险,为中国的民主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说:“每个人能够做的事情是不同的,所能承受的后果也是不同的。我之所以选择私下秘密做一些救助方面的事,就是因为我认为,做这些事情对我而言风险要小一些,也具有持续性。坐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
 
信仰比任何东西都宝贵
 
2025年4月,他在加州旧金山湾区弗里蒙特找到一所由台湾牧师建立的教会——“弗里蒙特以马内利长老会”。在这里,他找到了真正的弟兄姐妹,找到了属于主耶稣的家。这里没有政治,没有妥协,只有爱与真理。缪青感到终于找到了他的心灵的归宿。
 
他的婚姻生活,也因为信仰与政治理念而一波三折。他与前妻的婚姻因价值观严重不合而破裂。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中共施行极端封控政策,缪青对此强烈批判,而他妻子却顺从体制,极力维护。这场激烈的冲突,最终以离婚告终。
 
 
2022年,他认识了第二任妻子。她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在北京经营五家公司,并早在2016年就申请了美国EB-5投资移民。按常理,缪青完全可以通过婚姻移民,顺利取得美国身份,安享太平生活。
 
但缪青拒绝了这种方式。不是因为他不想安稳生活,而是因为他内心深知,他的此生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他来到美国,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追求真理。来美12天后(即1月25日)就正式加入中国民主党,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他的选择引发了第二次婚姻的危机。妻子担心牵连,劝他退出政治。他婉拒了她的请求,他妻子最终提出离婚。缪青理解她的选择,也尊重她的决定。他说:“在一开始,我确实感觉很难选择,但是属灵的生活,让我更加无法妥协。人可以追求物资生活,也可以追求精神生活,但当我的追求在两者之间无法统一调和时,我认为属灵的生活更适合我。选择是痛苦的,但是当决定做出来后,一切痛苦就都消散了,无比轻松。”
 
缪青的经历也让记者了解到了一些中国民主党员的真实心理:中国民主党党员不全是为了身份才“反共”,他们是因为信仰与理想才反抗这个撒旦般的政权。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不是轻松的决定,而是价值与牺牲的交汇。
让自己继续成长
 
2025年1月13日,缪青抵达了美国。短短12天后(即1月25日)就正式加入中国民主党。入党后,他迅速积极投身各项组织活动。
 
他不但在自由雕塑公园等地参与抗议活动,而且当他意识到在推动中国民主事业进程中,中国民主党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他又借助自己家族背景——其外公是黄埔系国军少将,其大舅是黄埔系国军校官等身份,积极与海外华人传统社团建立联系。
 
4月10日缪青去旧金山他与中国国民党旧金山党部、五洲洪门致公堂接受了中国国民党旧金山党部授与的青天白日胸章。
 
4月22日缪青去旧金山中国国民党旧金山党部,接待了台湾立委华侨协会林齐国理事长一行五人访问团,扩大了民主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
 
鉴于他的积极性和做出的贡献,4月24日,中国民主党旧金山党部组织部,慎重决定任命缪青同志为旧金山党部宣传部副部长。
 
如今,缪青身为中国民主党旧金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他深知他的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发声,都可能招来威胁。但他无所畏惧。
 
他的人生,不再是为安逸而活,而是为真理而战。他的信仰,不再是为了求福报,而是为传福音、见证基督的荣耀。他的政治理想,不再是书本里的乌托邦,而是可以通过行动实现的光明未来。
 
分享:


相关文章
- 极权复辟——个人崇拜与国家控制的新时代/Ye Ethan
- 后中共时代,如何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中国?/北春多伦多刘岩
- 中南海密信为何越传越火?其实这才是真实中国政治生态/蒋大公子
- 镇压即治理:从江油少女案看中共如何维系独裁暴政/李聪玲
- 江油校园霸凌事件引发的正义与压制之夜/冯仍

作 者 :北京之春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6月6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闁靛棗锕ょ€佃櫕绂嶉璺吅闁哄嫨鍎埀顒€顑囩槐顏呮綇閹达箑鍔�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闁革附婢樺ḿ锟�: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闁活澀绲婚惁浠嬫晬閿燂拷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