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号-纪念六四 曹梅梅简介 曹梅梅文章检索

 

 

六四前夕的相遇:自由土地上的纪念与接力
 
 
曹梅梅
 
 

 
2025年6月1日,加州自由雕塑公园。天高云阔,万物无声。我站在雕塑广场的入口处,仿佛站在历史的边缘。今日是“六四”三十六周年前夕,我第一次,以一个公开身份的普通中国人,走进这片纪念自由的土地。
 
雕塑园里,沉默的不只是铜像,还有山风,还有我们从祖国带来的沉痛记忆。
 
而今天不同寻常。今天,我亲眼看到了两位历史的见证者:王丹与方政。他们曾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核心地带,如今穿越时空、穿越压迫,与我们这些后来者在海外重逢。这种见面,不只是一次握手、一次合影,更像是一种接力,一种思想和精神的火种,悄然从那一代传到我们这一代。
 
王丹先生言辞平和,却字字千钧。他并未刻意控诉什么,但站在他身边,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牢狱、流亡、孤独中依然坚守真相的力量。他的每一句话,都似乎在提醒我们:“当年未竟之事,还需后来者继续。”
 
方政先生,是另一种沉默的震撼。他用轮椅代替双腿,却比许多人走得更远。他是被坦克碾压的幸存者,是那场屠杀的活证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中共最有力的控诉。他讲述自己的伤痛没有一丝仇恨,却足以让在场每一个人落泪。
 
中国政府三十六年来试图用谎言和遗忘掩盖天安门的血迹。他们封锁网络、抹除课本、监禁讲述者,甚至连纪念的花束都成了“煽动颠覆”的证据。但他们永远封不住这片土地上正在延续的记忆,更压不垮海外这一代正在觉醒的中国人。
 
我曾是墙内的沉默者。如今,我在自由的空气里看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论是老一辈的流亡者,还是像我一样刚走出来的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记忆。有人站在雕塑下默哀,有人举起标语牌,有人投身写作和组织行动。我们在不同岗位上接力奔跑,只为有一天能将这段真相写进属于人民自己的历史。
 
纪念六四,不只是缅怀死难者,更是质问活着的人:你还记得吗?你还敢说吗?你是否愿意承担说真话的代价?
 
这不是一场仪式,而是一种责任。三十六年前,一代青年用热血唤醒了国家良知;三十六年后,我们必须证明:他们没有白白流血。
 
自由雕塑公园的土地,是这片大陆上难得的精神净土。我看见那尊被碾压的青年雕像,仿佛看见成千上万在枪口下倒下的人。他们的名字未必被记住,但他们的呼喊从未停止。我轻轻放下一束白花,这是为他们献上的,也是为我自己献上的清白承诺。
 
我们这一代人,不再是被教育沉默的孩子,我们已成为能说话的大人。只要我们不闭嘴,六四就不会被彻底埋葬。
 
纪念六四,是在提醒世界:中国的黑暗仍在延续,独裁的幽灵依旧盘踞。白纸运动的年轻人、香港被捕的少年、新疆集中营里的家属,这一切都在延续天安门的逻辑。
 
但只要有人还记得,那盏灯就没有熄灭。
 
谨以此文,献给三十六年前在广场倒下的青年,也献给今天依然愿意举牌、愿意抗争、愿意说“不”的每一个中国人。
 
自由之路漫长,但不会没有尽头。
 
—— 曹梅梅
2025年6月1日
加州,自由雕塑公园
 
分享:


相关文章
- 从美国的无家可归者谈起/胡平
- 两场被掩盖的大饥荒:乌克兰与中国的悲剧/天狼星行者
- 美国、加拿大纪行(七)/一真溅雪
- 《薄膜,茭白,梯子》/马青
- 六名大学生惨死央企浮选槽:这不是事故是体制谋杀/韩淋

作 者 :曹梅梅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6月2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