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滅,薪火相傳36週年紀念有感
qianqiao Wang
天安門六四36週年紀念,其實最讓我感動的不僅僅是有這麼多人一直記得這場共產黨為了執政而製造的慘劇,大家自發在各地集結參與悼念;更讓我有所感觸的是,還有這麼多年輕一代,甚至比我年紀還小的青年學生,知道這段歷史,並勇敢地為捍衛自由和法治而發聲。
為什麼我們說雖然天安門事件已經過去了36年,但紀念和記住這一天依然意義重大?我們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自由法治的社會,是由多少前任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更何況對於中國大陸而言,這一天還沒有到來,甚至在當今聖上清零帝習近平的折騰下越行越遠。
當今聖上十多年中近乎法西斯般的摀嘴和竄改歷史記憶,中國大陸牆內的人們,在高壓之下,很難長時間對這段歷史保持清晰的記憶;久而久之,難免被共產黨封閉傳銷式的話語體系所侵蝕,而徹底失去這段記憶。
所以如果連在海外的義士們都不再紀念這段過往為自由而戰的歷史,那牆內中國居民的可能再無機會了解歷史的真相,更不談公民意識的覺醒。
而海外每年各地義士們的大型紀念活動,正是要把這一正確的歷史記憶,和無數犧牲先輩們的意志傳承下去。
只要我們存在一天,只要我們繼續銘記這段歷史,希望和真相的火種就不會熄滅,中國大陸牆內的有意識的人們就有了解真相的希望,哪怕是小小的火苗,也就還能存在和蛰伏於中國大陸之上,哪怕暫時隱秘與共產黨的白色恐怖之下,只要合適的時機出現,就有機會迸發出燎原之勢,共同完成1989年我們先輩們未能完成的事業。
紀念六四的意義,正式在於,給一代一代後來之人,播下公民意識和希望的種子。在六四紀念的現場,自發趕來的一批批青年一代,更是應徵了全球義士數十年如一日的迴響和價值。
青年一代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六四,但正是因為年復一年的悼念,讓這段正確的歷史和價值觀,有機會印刻在牆內青年人的意識中,促使他們去主動了解自由法治的內核和含義。
年輕的牆內一代雖然沒有經歷六四,但我們真切地經歷了清零帝三年的變態封控和對基本人權肆無忌憚的踐踏。正式全球義士們年復一年的努力給牆內一代留下一個哪怕模糊的印象,在2022年,年輕一代終於切身意識到,六四是多麼真切的一段歷史,前輩們為了爭取全面的公民權利,要付出多大的,乃至生命的代價。
那一刻,無數年輕人像六四先輩那樣,在中國各地,再次自發走上街頭,為了爭取公民的基本權利,自由法治,而抗爭。
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歷史就一直存在,犧牲的先烈們就還活在我們心中。年輕一代追尋真相的火種就沒有熄滅。
正因為我們沒有忘記,我們在世界各地持續的緬懷,才能看到在紀念的現場,出現中國年輕一代的身影。
雖然因懼怕遭到共產黨的清算和報復,他們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但他們依舊選擇在這一刻站出來,他們揮舞著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毋忘六四的旗幟,以實際行動和先輩們一起,拖舉起歷史的真相,讓對自由法治的希望傳承下去,讓自由的火種在年輕一代中以新的方式傳遞,並最終在牆內遍地開花,在合適的時機,燎原而起,促成推動大陸民主法治化進程的革命。
我相信,只要我們記得,只要還有一個人在緬懷六四,希望的火種就沒有熄滅。哪怕習近平的爪牙已經伸向了自由世界,利用法治社會的靈活和寬容來穩固自己的執政根基。
那麼我們更不應該退讓或是退縮。因為決定中國命運的從來不是中國共產黨,而是人們對自由公正的嚮往。
全世界在這一天共同的守望,雖然對牆內衝塔暫時幫不上忙,但希望我們的堅持能成為黑暗中的一束光亮,為牆內無數嚮往自由和公平的年輕意志們留下一條明確的訊息,就像黑客帝國中覺醒的人們,“你不是異類,我們在這裡。”
但也請牆內的義士不要隨意衝塔,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信息傳遞給更多覺醒或將要覺醒的人,我們一起等待一個時機,當那一刻來領的時候,不需要太多的號召,我們所有人都會感召到,就像1989年那個騎車的青年,“去廣場,不知道,但這是我的責任。“
那一刻,我們將從共產黨的奴隸,成為中華的公民。
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候補黨員:qianqiao Wang
Prospective member of Canada Committee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of China (CCDPC): qianqiao Wang
2025年6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