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号-纪念六四 宋征时简介 宋征时文章检索


 

 
“寻找六四军人”参考材料之一(1-2):《〈戒严一日〉署名文章作者索引》


(宋征时 编辑制作)


关键词:

寻找六四军人,《戒严一日》,作者索引,参考材料,超微型准工具书,八九民运,
六四屠杀,部队番号破译,侯树森,第23集团军,北京戒严部队中15个集团军,
第38集团军“冠名率” 



  题 记

  大规模屠杀人民的罪证真的能够永远被掩盖吗?大规模的反人类罪行难道有可能逃脱历
  史的审判吗?最终,掩盖会败露,罪行会暴露,真相会显露,战友会私下吐露,媒体会
  公开披露,广大人民群众会群起揭露。即使连[中共]党中央出卖大面积国土那样的最高
  机密,也会由内部泄露;即使像迟浩田那样的[中共]中央军委领导,也会向外界透露。

                                                         宋征时:《呼吁中国军方切勿血洗香港!》,2019年7月



总目录

第一部分:《总序》
第二部分:《〈戒严一日〉目录及附加资讯》
第三部分:《〈戒严一日〉作者索引甲》(按作者所属部队及单位分列)
第四部分:《〈戒严一日〉作者索引乙》(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第五部分:《新发现及新论点》
第六部分:《编后寄语》




第一部分:《总序》

1989 年4月中旬至6月上旬发生于北京(及中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的“八九”民主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件之一。中共当局动用几十万军队,使用坦 克、装甲车以及各类步兵武器,对和平表达政治意愿、民主诉求的广大学生和北京市民所实施的“六四”血腥屠杀和残暴镇压,则是二十世纪世界史上最骇人听闻的 罪行之一。

无 论是研究“八九”民运、探索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还是与此相关的史料发掘、文献考证、工具书编纂、数据库建设,都需要了解历史真相、了解上述几十万进京戒 严部队军人的相关资讯。作为“八九”民运的参与者及历史文献学者,吴仁华先生发表的著作中,有一部《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2009年)就是专题研究北 京戒严部队和六四军人的。《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发表之后,吴仁华又在互联网上发起了“寻找六四军人”的行动,公开征集1989年参加北京戒严的军人名 单。

笔 者于是也悉心留意、多处寻找。当笔者在网络上寻觅到《戒严一日》(“全本”)一书[1] 的目录文本之际,顿感欣喜。仅仅是一份目录,并非全书,又何致于欣喜呢?因为《戒严一日》征集、收入的署名文章作者,绝大部分是六四军人。该书中190篇 署名文章(而非网络上普遍流传的“180篇”),其作者共有约200名。其中近120名作者(包括约20名非军人作者)的名字没有收入《六四事件中的戒严 部队》一书,而吴仁华的这部著作则是迄今收录戒严部队官兵人数和基本资讯最多的文字材料。这意味着:扣除《戒严一日》目录中约20名非军人作者后,我们可 以在已经寻获的六四军人名单上,再增添近100个军人的名字。

要 寻找六四军人,的确“不能不提到《戒严一日》这本书,该书透露的资讯最多,也最有价值。该书由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征文办公室编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于 1989年10月出版发行。该书分上下两册[应为“两集”–– 引者注],总共收集了180篇[应为“190篇”–– 引者注]署名文章,作者除了几位诸如北京市公安局的干警之外,几乎全都是解放军戒严部队的军人,上至集团军军长,下至普通士兵。由于该书透露了太多不该透 露的资讯,出版后不久就被禁止发行,后来重新发行的所谓“精选本”,只保留了80篇署名文章,字数减少一半以上。”[2]

“六 四”事件后,中共当局曾一度掀起宣传热潮,大力表彰“平息反革命暴乱”有功的部队单位和“英雄模范”官兵个人,官方的媒体、出版社纷纷出版相关的宣传资 料。《戒严一日》正是这些宣传资料之一。不过,与大部分宣传资料相比,《戒严一日》一书有其特殊性。首先,该书(至少是“全本”)的出版意图多少倾向于传 授、交流所谓“平息反革命暴乱”的经验、措施之类;而欲达此实用目的,书中内容就不能过于脱离实际。其次,中共军方高层也有“维稳”考虑 ––– 要避免官兵个人之间、各部队之间互不服气,互相指责对方“夸大战果”、“谎报战功”等,从而激化矛盾、“影响团结”,更要防范那些不久前刚开过杀戒的军人 们戾气用事、引发冲突,所以宣传内容真实性方面的把关相对从严,因而其内容也就相对真实些。其三,出版内容还多少会牵扯到各戒严部队之间的利益分配,如各 路部队都会为自己的“山头”评功摆好,尽可能多地争“集体荣誉”、争官兵群体“立功受奖”的人数、争将领们升官晋级的比例等等;因此这一面向全军的出版物 自然需要照顾各方利益,而不能机械套用官方宣传口径、一味凭出版者喜好来信手编造、任意拔高,从而导致褒奖不均以及利益格局失衡,所以宣传的内容只能相对 兼顾公允,因而也就相对客观些。

与 中共军方的其他宣传资料一样,《戒严一日》同样要由总政治部严加审查甚至大肆删改,书中同样不乏隐瞒欺骗、歪曲虚饰、缩小夸大、吹嘘拔高等中共宣传的惯用 伎俩。不过,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等中共宣传的拿手绝活,此番倒是不得不暂且收起而不用。所以,《戒严一日》的真实性应该高于中共军方的绝大部分宣传资料。 1955年获衔上将的吕正操读过《戒严一日》之后认为:“这是了解北京戒严情况最真实的一本书。[……]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写的自己亲历和目睹的事实,没 有任何道听途说的东西。”[3] 可见书中内容大体上是第一手材料,而且未经“过度加工”。

在 某种意义上,《戒严一日》一书堪称“六四”事件的某见证人群体所撰写的群体见证书(或曰:戒严部队这个见证群体所提供的一份群体见证);书中的若干文章更 堪称是不打自招的自供状。相比于其他六四军人,这些军人作者的“见证人”身份特征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于尊重客观事实、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共体制持异议 的学者来说,《戒严一日》也是一份堪称难得且弥足珍贵的史料。该书不仅被列入吴仁华撰写《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的主要参考资料[4],也是此类课题的其 他研究(如陈小雅《八九民运史》等)的重要参考书之一[5]。因此,此书(甚至仅仅是其目录)也值得我们为之编辑制作一份应用型参考材料。

*    *    *

上 文提到,编者寻觅到的《戒严一日》目录,那是“全本”(而非“精选本”)的目录。经编者再三核对,“全本”上下两集共收190篇署名文章(而非网络上普遍 流传的“180篇”),其中上集84篇(包括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周克玉中将撰写的《代序言》),下集106篇。对这些署名文章略作统计,可以得 到如下数据 –––

由一位作者单人独撰的文章为181篇,占总数190篇的95.3% 。

由两位作者合撰的文章有以下4篇,占篇目总数的2.1% :
* 《他就是残害崔国政烈士的主要凶手》(作者刘汉臣、任文锁,见上集第415页),
* 《走向德胜门》(作者刘书明、张传苗,见下集第154页),
* 《突破封锁线》(作者沈强、阿远,见下集第159页),
* 《将军脱险记》(作者贾志媛、胡海利,见下集第283页)。

由三位作者合撰的文章有以下1篇,占篇目总数的0.5% :
* 《“F75”在行动》(作者郭德华、何文亭、傅俊,见上集第60页)。

由N位(四位?四位以上?)作者合撰的文章有以下4篇,占篇目总数的2.1% :
* 《向首都重要警卫目标开进》(作者李旦生等,见上集第1页),
* 《浴血金水桥》(作者佟喜刚等,见上集第103页),
* 《清理“高自联”指挥所》(作者张同锁等,见下集第220页),
* 《军需,六月四日纪事》(作者吴仁祜等,见下集第249页)。

从目录文本上看,上述最末四篇文章作者人数不详,所以上文提到《戒严一日》作者总人数时,只能笼而统之地说“190篇文章的作者约200名”。

此外,还有2位作者各撰文两篇:
* 佟喜刚等《浴血金水桥》(见上集第103页),
  佟喜刚《入院后的磨难》(见下集第2页);
* 任文锁、刘汉臣《他就是残害崔国政烈士的主要凶手》(见上集第415页),
  任文锁《OK! 解放军》(见下集第429页)。

对于这两位作者,究竟是统计“人头”还是统计“人次”呢?当然,不管怎么统计,依据这一目录文本,文章作者的总人数仍然只能是“约200名”。

*    *    *

笔 者寻觅到的《戒严一日》目录网络文本中,每篇文章除了都有篇名及作者姓名之外,一般还标有作者的职务(或职称)、军衔(或警衔)。但后两项内容(或其中之 一)则有时告缺。[此两项在该书纸质原版中应该是全部标出的。] 例如,对《将军被围记》的作者秦生祥,目录仅给出其职务(或职称) ––– 干事,并未给出其军衔(见上集26页)。再如,对《爱的花环》的作者石祥,则既未给出其职务(或职称),亦未给出其衔称。[后来这位军队作家的职务、军衔 总算都找到了。] 整个目录中,这两项内容的总“告缺率”达7% 以上。

要 寻获六四军人,仅凭职务、军衔两项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两项都不是最主要的,何况这两项都还不是全部标明的。因此,本参考材料第二部分的标题就确定为 《〈戒严一日〉目录及附加资讯》。所谓“附加资讯”,可以理解为:以目录文本为基础,“附加之以资讯”,就是给每位作者添加或新增若干资讯,以便把其性 别、部队(或单位)、职务(或职称)、军衔(或警衔)、记功受奖情况这几项资讯尽可能凑足补全。即便退而求其次,我们也应该获有这些六四军人作者的部队 (或单位)番号、职务(或职称)、军衔(或警衔)三项基本资讯,否则谈何“寻获”?三项基本资讯中,对于“寻找六四军人”来说最主要也最为关键的一项,就 是作者的部队(或单位)番号。然而这一项在《戒严一日》目录(包括纸质原版)中却不存在,所以也最有待人们探寻和破译。

以下是有关作者资讯处理的若干准则 –––

作者所属部队(或单位)资讯   如果缺作者所属部队资讯,且无从了解是武警部队还是解放军部队,则标以“戒严部队某部”;如果仅知道作者所属部队是一个集团军、北京武警的一个支队之类, 但番号不明,则标以“某集团军”、“武警北京市总队某支队”等;如果知道作者所属部队番号,还知道作者职务(或职称),但不知道作者所处建制单位的番号, 则标以“某团”、“某班”、“某营”等,如“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某团政委”、“空降兵第15军第44旅无线通信连某班班长”、“第28集团军某部 某营营长”等。

作者职务(或职称)资讯   如果缺作者职务(或职称)资讯,也没有作者所属部队资讯,则标以“戒严部队某部军人”;如果缺作者职务(或职称)资讯,但有作者所属部队番号,则标以“第 65集团军某部军人”、“北京军区炮兵第14师某部军人”、“第20集团军步兵第58师步兵第173团某部军人”等;如果有作者职务(或职称)资讯,但缺 作者所属部队资讯,则标以“戒严部队某部教导员”、“戒严部队某部士兵”、“戒严部队某部某旅参谋长”等。

作者军衔(或警衔)资讯   如果缺作者军衔(或警衔)资讯,则标以“军衔?”、“警衔?”;如果有作者军衔(或警衔)资讯,则据此标以“少将”、“大校”、“中尉”、“上士”等。

作者性别资讯   由于作者绝大部分为男性,所以仅用“女”字标明女性作者;对于现有资讯显示很可能为女性,但尚且无法最终确定者,则标以“女?”。

作者记功受奖情况资讯   这方面资讯最为缺乏。目前仅搜集到8名作者的有关资讯。此8名作者中,3名见于《戒严一日》上集,5名见于下集(名单见下文)。至于记功受奖的作者实际人数,显然应该远高于这一现有数字,所以有待进一步搜集和补充。

* 王 竞 (女,第38集团军炮兵旅卫生队军医,少校,北京军区授“卫国勇士”称号) (上集,279-285页)
* 王 强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炮兵团政治处保卫股干事,少尉,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上集,317-328页)
* 崔龙珠 (第40集团军步兵第188师炮兵团团长,中校,沈阳军区授二等功) (上集,398-401页)
* 李 勃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技术部修理科助理工程师,上尉,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下集,110-116页)
* 种振庆 (第64集团军步兵第190师步兵第568团司令部通信股股长,少校,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下集,117-120页)
* 李树存 (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装甲步兵团特务连某班班长、装甲车驾驶员,上士,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下集,124-126页)
* 谷密山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参谋长,大校,北京军区授二等功) (下集,258-262页)
* 乐立成 (第20集团军步兵第58师步兵第172团炮兵营营部卫生员,上等兵,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下集,317-323页)

*    *    *

本 参考材料为供人查询、检索史料之用而编制,就其篇幅规模及就其应用性功能这两个特点而言,或许可称之为“超微型类工具书”或“超微型准工具书”。由于这一 “边缘性体例”基本上属于应用型范畴,故其序言(《总序》)以说明性内容为宜。因此,那些阐述性、评论性、论证性的内容,还有新发现导致的新结论等等,就 不赘列于此,而是置于本参考材料的第五部分《新发现及新论点》。

注  释

[1] 关于《戒严一日》一书,互联网上普遍流传的信息如下 –––
*《戒严一日》“全本”(上下两集共收180篇署名文章;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征文办公室编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ISSN号 7503301031 ;
*《戒严一日》“精选本”(上下两集共保留80篇署名文章;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征文办公室编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另一说1990年出版)。

本参考材料根据编者所获悉的《戒严一日》(“全本”)目录网络文本,对以上信息作如下更正和补充 –––
*《戒严一日》“全本”上下两集共收190篇署名文章,其中上集84篇,下集106篇。

[2] 吴仁华:《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真相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第三节,23-24页。

[3] 吕正操:《〈戒严一日〉读后感》,载《人民日报》,1990年2月20日,第3版。

[4] 参见[2],23页。

[5] 参见陈小雅:《记忆“标准化”的一个实例 ––– 解读〈戒严一日〉的筛选》,载《中国事务》网站(www.chinaaffairs.org),2003年2月28日。

                                    (《总序》完)





第二部分:《〈戒严一日〉目录及附加资讯》


目 录

序】《〈戒严一日〉目录及附加资讯》说明

A】《戒严一日》“全本”上集目录

B】《戒严一日》“全本”下集目录


序)《〈戒严一日〉目录及附加资讯》说明

本部分宗旨:以目录文本原有资讯为基础,“附加”若干新资讯,以尽可能补全《戒严一日》书中署名文章作者的各项基本资讯。

每位作者的已有资讯按以下体例或顺序排列 –––
姓名,性别,部队(或单位),职务(或职称),军衔(或警衔),记功受奖情况,文章标题,集别(上集/下集),所在页码

有关具体细节可参阅本参考材料第一部分《总序》内“有关作者资讯处理的若干准则”各段落。


A)《戒严一日》“全本”上集目录

周克玉 (解放军总政治部常务副主任,中将) :
《代序言》(上集,页码未标)

李旦生 (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高射炮兵团团长,中校) 等人 :
《向首都重要警卫目标开进》(上集,1-19页)

杨清福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某团政委,上校) :
《艰苦忍耐的三天三夜》(上集,20-25页)

秦生祥 (第65集团军政治部干事,军衔?) :
《将军被围记》(上集,26-31页)

任 斌 (第38集团军某部干事,中尉) :
《戒严中的第一次流血冲突》(上集,32-37页)

芦光祖 (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
《我们终于站稳了脚跟》(上集,38-41页)

余长海 (戒严部队某部士兵,军衔?) :
《十五分钟的恋人“情话”》(上集,42-43页)

汪旺坤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中尉) :
《婚礼,在集结地域举行》(上集,44-47页)

李晓磊 (戒严部队某部某连连长,中尉) :
《扁担床》(上集,48-49页)

毕晓波 (空降兵第15军第44旅无线通信连某班班长,上士) :
《比比心灵》(上集,50-52页)

刘凤君 (某工厂分厂厂长) :
《突击抢制炊事车蓬布》(上集,53-55页)

崔 维 (第65集团军政治部干事,上尉) :
《圣殿轶事》(上集,56-59页)

郭德华 (第65集团军某部军人,军衔?)、何文亭 (第65集团军某部军人,军衔?)、傅俊 (第65集团军某部军人,军衔?) :
《“F75”在行动》(上集,60-63页)

倪福田 (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7师政治部干事,上尉) :
《守卫大会堂》(上集,64-70页)

田慧英 (女,北京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军医,军衔?) :
《医疗队开赴人民大会堂》(上集,71-76页)

董瑾科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少尉) :
《两袋方便面》(上集,77-79页)

王小京 (第27集团军步兵第79师参谋长,上校) :
《六月三日,在西单街口》(上集,80-83页)

王福义 (第38集团军政委,少将) :
《铁流东进天安门》(上集,84-91页)

李 林 (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第5支队副政委,中校) :
《开进中的防暴队》(上集,92-98页)

高云江 (第40集团军副政委,少将) :
《榜样的力量》(上集,99-102页)

佟喜刚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副师长,大校) 等人 :
《浴血金水桥》(上集,103-112页)

任乃平 (北京某单位司机) :
《 B10-2203,你在哪里?》(上集,113-119页)

丹 丁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军衔?) :
《西单路口:军火!军火!》(上集,120-146页)

李胜堂 (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参谋长,上校) :
《六部口救军火》(上集,147-154页)

傅秉耀 (第39集团军军长,少将) :
《走进血与火》(上集,155-160页)

艾虎生 (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6师步兵第347团团长,上校) :
《敬礼,天安门》(上集,161-166页)

张喜波 (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6师步兵第347团干事,中尉) :
《我们在奔进》(上集,167-174页)

李 靖 (《解放军画报》社摄影记者,军衔?) :
《镜头下的长安街》(上集,175-181页) 

王卫东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军衔?) :
《六月三日,在“急雨”中》(上集,182-184页)

左印生 (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大校) :
《戒严日记六则》(上集,185-189页)

黄栋甲 (第54集团军步兵第162师师长,大校) :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上集,190-193页)

王宏伟 (第54集团军步兵第162师直属侦察连连长,上尉) :
《热血军魂》(上集,194-197页)

刘建奇 (空降兵第15军第44旅干事,上尉) :
《血肉支点》(上集,198-199页)

屈承明 (北京市某人民武装部部长,军衔?) :
《带路》(上集,200-208页)

朱双喜 (第20集团军步兵第58师步兵第173团某部军人,上士) :
《两进两退都是情》(上集,209-212页) 

潘荣清 (空降兵第15军第44旅第2营第4连指导员,中尉) :
《感情洗礼》(上集,213-215页)

彭 虎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高射炮兵团第1营第3连连长,中尉) :
《推车挺进广场》(上集,216-223页)

刘新力 (第40集团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处长,上校) :
《八闯三元桥》(上集,224-232页)

张振生 (第40集团军步兵第118师步兵第354团团长,上校) :
《车头永远向北京》(上集,233-237页)

朱士芳 (女?第40集团军炮兵旅电影放映队放映员,下士) :
《砸不哑的大喇叭》(上集,238-240页)

王荣义 (戒严部队某部通信台台长,专业军士) :
《不消失的浪漫曲》(上集,241-243页)

刘兴茂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上等兵) :
《我不是“娃娃”,我是兵》(上集,244-250页)

杨福臣 (第40集团军参谋长,大校) :
《奇速用兵太阳宫》(上集,251-254页)

张作礼 (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5师师长,大校) :
《向共和国保证》(上集,255-258页)

张东旭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步兵第336团第2营第5连连长,中尉) :
《推倒“女神”像》(上集,259-262页)

季新国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步兵第334团政委,上校) :
《清场前的谈判》(上集,263-268页)

罗 刚 (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坦克第1团团长,上校) :
《红墙外的较量》(《戒严一日》上集,269-271页)

唐 成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上尉) :
《天线,在历史博物馆上升起》(《戒严一日》上集,272-275页)

李胜顺 (戒严部队某部某连连长,中尉) :
《二十七分钟》(上集,276-278页)

王 竞 (女,第38集团军炮兵旅卫生队军医,少校,北京军区授“卫国勇士”称号) :
《共和国,请接受女儿的敬礼》(上集,279-285页)

陈葆琛 (女?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黎明即将到来》(上集,286-294页)

刘成社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没有硝烟的战斗》(上集,295-300页) 

赵庭昌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利剑吟》(上集,301-304页)

王洪祥 (戒严部队沈阳军区前进指挥部司机,专业军士) :
《大胡子兵自传》(上集,305-307页) 

段晓雄 (空降兵第15军第43旅无线通信连某班班长,下士) :
《开进电波》(上集,308-311页)

徐 准 (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8师步兵第564团炮兵营第1连士兵,上士) :
《不平凡的征程》(上集,312-316页)

王 强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炮兵团政治处保卫股干事,少尉,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
《我是“王强”》(上集,317-328页)

周美清 (第28集团军某部某营营长,少校) :
《脱险》(上集,329-332页)

杨蓉娅 (女,北京军区总医院实习军医,军衔?) :
《在协和,有34名伤员》(上集,333-340页)

吕敬东 (北京某单位司机) :
《送“神枪手四连”去广场》(上集,341-342页)

邓 炜 (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某团机要股参谋,中尉) :
《在机要车被围困的时刻》(上集,343-347页)

刘洪林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下士) :
《油槽车历险记》(上集,348-350页)

穆立萍 (女,解放军某医院护士长,军衔?) :
《“我们是文职干部”》(上集,351-356页)

白志华 (戒严部队某部教导员,少校) :
《戳穿谣言》(上集,357-359页)

马卫东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马嫂》(上集,360-369页)

孙 彦 (戒严部队某部某连连长,中尉) :
《千斤顶》(上集,370-371页)

刁九健 (第27集团军步兵第79师政委,大校) :
《野村先生的心愿》(上集,372-374页)

任立本 (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某部干事,少尉) :
《北京人印象》(上集,375-379页)

李西岳 (第24集团军政治部干事、军队作家,军衔?) :
《母亲的泪》(上集,380-382页)

宋学德 (戒严部队某部文书,上士) :
《姑娘,你在哪里?》(上集,383-387页)

刘士忠 (北京市大兴县商务委员会主任) :
《九万六千个包子》(上集,388-394页)

刘海清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下士) :
《永生难忘的深情》(上集,395-397页)

崔龙珠 (第40集团军步兵第188师炮兵团团长,中校,沈阳军区授二等功) :
《送粮记》(上集,398-401页)

吴铁林 (某单位供应站站长,军衔?) :
《空中补给线》(上集,402-404页)

洪希涛 (北京军区后勤部助理员,中校) :
《611特别空运》(上集,405-407页)

邢华玉 (某单位管理员) :
《七百五十斤干粮》(上集,408-411页)

侯树森 (第23集团军副参谋长,上校) :
《200顶帐篷》(上集,412-414页)

刘汉臣 (第27集团军步兵第80师步兵第239团某部某排排长,少尉)、任文锁 (第27集团军步兵第80师步兵第239团政治处主任,少校) :
《他就是残害崔国政烈士的主要凶手》(上集,415-419页)

刘 崇 (戒严部队某部某排排长,中尉) :
《傍晚,在军事博物馆》(上集,420-421页)

连文生 (武警部队北京市总队某部某中队中队长,警衔?) :
《楼顶着陆》(上集,422-424页)

田学东 (第28集团军步兵第82师步兵第244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上尉) :
《“冒牌警察”落网记》(上集,425-428页)

刘 刚 (北京军区炮兵第14师炮兵第10团第3营第7连士兵,下士) :
《南新华街前的哀思》(上集,429-431页)

李洪海 (戒严部队某部某班班长,上士) :
《太阳伞》(上集,432-435页)

吴君 (戒严部队某部某股股长,上尉) :
《唱支军歌给党听》(上集,436-439页)


B)《戒严一日》“全本”下集目录

张元发 (北京军区政治部副部长,大校) :
《戒严前夜》(下集,1页)

佟喜刚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副师长,大校) :
《入院后的磨难》(下集,2-3页)

吕克相 (北京铁路分局工程师) :
《敞篷车抢运列兵》(下集,4-5页)

高子荣 (第64集团军某部干事,军士长) :
《一篇新闻稿》(下集,6-9页)

王占文 (戒严部队某部工程师,上校) :
《昌平卸载》(下集,10-11页)

辛 健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中校) :
《在被围困的日子里》(下集,12-16页)

梁 策 (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总局地图供应办公室参谋,少校) :
《坐标中心,在天安门广场》(下集,17-19页)

马清云 (第63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大校) :
《周末街头的“病态幽默”》(下集,20-24页)

段 绪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文书,中士) :
《水》(下集,25-26页)

李少军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步兵第334团团长,上校) :
《“零号行动”》(下集,27-29页)

金栋贤 (八一电影制片厂编辑,军衔?) :
《难忘的三昼夜》(下集,30-33页)

韩景童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军火被截时刻》(下集,34-41页)

黄小平 (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某团副团长,中校) :
《“虎穴”历险记》(下集,42-47页)

孔宪金 (北京卫戍区警卫第3师警卫第13团炮兵第3连某班副班长,中士) :
《智救公安局长》(下集,48-53页)

方祥礼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某团政委,军衔?) :
《六月三日 —— 强行军》(下集,54-57页)

王 山 (第38集团军炮兵旅第5营直属侦察班班长,军衔?) :
《六烈士的最后4小时》(下集,58-63页)

吕志军 (第38集团军通信团工兵连士兵,上等兵) :
《装载机在开进》(下集,64-66页)

郭建理 (戒严部队某部某班副班长,下士) :
《我们这些炊事兵》(下集,67-73页)

刘同祥 (第38集团军坦克第6师某部某营营长,少校) :
《铁甲钢刀411》(下集,74-76页)

刘晓林 (戒严部队某部某连连长,中尉) :
《“虎口”夺车》(下集,77-80页)

李新义 (第38集团军某部某连指导员,上尉) :
《伤》(下集,81-84页)

魏修林 (北京军区炮兵第14师某部军人,下士) :
《宁死不丢枪弹》(下集,85-87页)

赵 敏 (第63集团军步兵第188师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参谋,上尉) :
《我,把枪口对准自己》(下集,88-90页)

吴家民 (第40集团军军长,少将) :
《再度京华》(下集,91-95页)

阮启明 (解放军总参谋部下辖京东宾馆保卫干事,军衔?) :
《假扮家眷送消息》(下集,96-97页)

王荣赞 (第39集团军参谋长,少将) :
《“便衣指挥官”》(下集,98-100页)

胡卫平 (第40集团军政治部干事,上尉) :
《京顺路一夜》(下集,101-106页)

周廷林 (第40集团军炮兵旅旅长,大校) :
《艰难的进军》(下集,107-109页)

李 勃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技术部修理科助理工程师,上尉,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
《第一辆装甲车开进广场》(下集,110-116页)

种振庆 (第64集团军步兵第190师步兵第568团司令部通信股股长,少校,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
《生死关头》(下集,117-120页)

潘喜秋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步兵第334团某连指导员,上尉) :
《同学们,听我说》(下集,121-123页)

李树存 (天津警备区坦克第1师装甲步兵团特务连某班班长、装甲车驾驶员,上士,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
《血染的风采》(下集,124-126页)

郝其玉 (第24集团军步兵第70师步兵第208团第2营第5连士兵,军衔?) :
《难忘的三百米长安街》(下集,127-129页)

张 强 (戒严部队某部某排排长,中尉) :
《钢盔》(下集,130-132页)

王小铁 (第40集团军步兵第118师某团第7连文书,上士) :
《“铁公鸡”自传》(下集,133-135页)

李虎祥 (第39集团军步兵第116师步兵第348团第2营第4连军人,中士) :
《一个神枪手的自述》(下集,136-143页)

关 冲 (第24集团军步兵第70师某部士兵,上等兵) :
《忍》(下集,144-146页)

刘文革 (第24集团军步兵第70师某部某班班长,上士) :
《不该忘却的人们》(下集,147-150页)

高永福 (戒严部队某部助理员,中校) :
《舍命也要保住车队》(下集,151-153页)

刘书明 (第24集团军副军长,大校)、张传苗 (第24集团军副政委,大校) :
《走向德胜门》(下集,154-158页)

沈 强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阿 远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突破封锁线》(下集,159-164页)

张 堃 (第54集团军副政委,少将) :
《血染的征程》(下集,165-171页)

赵满圈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技术部部长,上校) :
《装甲车面对“人墙”》(下集,172-176页)

穆瑞祥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步兵第334团某营军医,少校) :
《铁甲中的军医指挥官》(下集,177-180页)

刘顺开 (第54集团军步兵第162师副师长,上校) :
《在惨红的夕阳下》(下集,181-184页)

岳海银 (戒严部队某部士兵,军衔?) :
《受阻陶然亭》(下集,185-188页)

赵如民 (戒严部队某部某营营长,少校) :
《“7083”部队》(下集,189-191页)

阎东英 (女? 北京市公共汽车三场调度员) :
《“去人大会堂,跟我走!”》(下集,192-200页)

朱志军 (空降兵第15军第43旅第2营第5连某排排长,少尉) :
《十八个老兵和一百零四个新兵》(下集,201-207页)

赵晓强 (军方高级机关干事、特派空降兵第15军工作组组长,中校) :
《我所经历的开进与清场》(下集,208-215页)

刘建军 (第27集团军直属侦察营副营长兼第1连连长,上尉) :
《捣毁“高自联”指挥部纪实》(下集,216-219页)

张同锁 (第65集团军高射炮兵旅第1营营长,少校) 等人 :
《清理“高自联”指挥部》(下集,220-226页)

余 波 (第65集团军通信团新闻报道员,专业军士) :
《摄下这个瞬间》(下集,227-229页)

郝连锁 (第65集团军步兵第193师某部士兵,军衔?) :
《广场东南角的枪声》(下集,230-231页)

郑海军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上尉) :
《广场大清扫》(下集,232-236页)

傅水生 (北京军区勤联部助理员、北京军区后勤指挥部成员,中校) :
《难忘的八天八夜》(下集,237-248页)

吴仁祜 (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计划财务处处长,大校) 等人 :
《军需:六月四日纪事》(下集,249-254页)

汪先谋 (北京军区联勤部军需部参谋长,上校) :
《紧急抢运》(下集,255-257页)

谷密山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参谋长,大校,北京军区授二等功) :
《第一次武装押运》(下集,258-262页)

申敬旺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军衔?) :
《这里通向天安门广场》(下集,263-267页)

王安澜 (北京卫戍区司令部通信处处长,上校) :
《一切为了畅通》(下集,268-273页)

胡文强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较量》(下集,274-282页)

贾志媛 (女,北京市急救中心实习军医,军衔?)、胡海利 (第54集团军某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上尉) :
《将军脱险记》(下集,283-295页)

邱继臣 (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事,中校) :
《“零二”行动》(下集,296-301页)

汪功久 (解放军252医院副主任医师,军衔?) :
《火线医疗队》(下集,302-307页)

陈纯芝 (女?解放军某医院主任,中校) :
《开颅急救“无名氏”》(下集,308-316页)

乐立成 (第20集团军步兵第58师步兵第172团炮兵营营部卫生员,上等兵,中央军委授“共和国卫士”称号) :
《病床漫忆》(下集,317-323页)

肖 江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上等兵) :
《“就让他抱着枪吧……”》(下集,324-327页)

桂远程 (第54集团军某部某股股长,少校) :
《血染的密码包》(下集,328-330页)

王红云 (解放军268医院干事,中校) :
《特殊的救治》(下集,331-335页)

常国君 (第39集团军某部干事,上尉) :
《血肉谱写的壮歌》(下集,336-339页)

张延芳 (女,解放军305医院军医,中校) :
《一次难忘的遗体整理》(下集,340-342页)

柯 明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中尉) :
《第一朵白花》(下集,343-345页)

杨洪立 (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上校) :
《请将花圈献烈士》(下集,346-347页)

石 祥 (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军队作家,大校) :
《爱的花环》(下集,348-353页)

远瑞华 (戒严部队某部某排排长,少尉) :
《楼窗里吊下一只水壶》(下集,354-355页)

李文明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专业军士) :
《在建筑工地上》(下集,356-357页)

陈瑞江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上士) :
《“撞”上的朋友》(下集,358-361页)

景长富 (北京市公安局干部,警衔?) :
《居委会主任》(下集,362-367页)

李华林 (戒严部队某部士兵,军衔?) :
《三轮车夫》(下集,368-371页)

胡祥松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少尉) :
《永远难忘的两家人》(下集,372-375页)

赵国海 (第40集团军步兵第118师副师长,上校) :
《瞬间的永恒》(下集,376-380页)

孙杰然 (戒严部队某部军人,少校) :
《飘逝的红裙子》(下集,381-384页)

杨 斌 (共青团北京市某团委书记) :
《藏军车》(下集,385-388页)

邱 成 (北京军区直属通信团参谋,上尉) :
《难忘的恩德》(下集,389-392页)

李春元 (戒严部队某部参谋,中尉) :
《寻妈妈》(下集,393-396页)

谭刚伦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3师步兵第337团某连连长,军衔?) :
《看上去,她象个医生》(下集,397-399页)

毛钦方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司令部秘书科科长,少校) :
《坐轮椅的年轻人》(下集,400-403页)

石 峰 (戒严部队某部某班班长,中士) :
《童心》(下集,404-405页)

周宏星 (戒严部队某部指导员,军衔?) :
《戒严散记》(下集,406-411页)

陈 宏 (戒严部队某部某排排长,少尉) :
《搜捕》(下集,412-414页)

王永军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某团干事,少尉) :
《擒获暴徒朱更生》(下集,415-416页)

李之云 (第3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大校) :
《答外国记者问》(下集,417-428页)

任文锁 (第27集团军步兵第80师步兵第239团政治处主任,少校) :
《OK! 解放军》(下集,429-431页)

王树人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上尉) :
《夜擒“哨兵”》(下集,432-433页)

黄高成 (第27集团军步兵第79师师长,大校) :
《大会堂七十二小时》(下集,434-436页)

张建华 (第38集团军某部某连指导员,军衔?) :
《半块面包》(下集,437-441页)

张怀恩 (北京戒严部队指挥部某处处长,中校) :
《山西厅,兄弟情》(下集,442-446页)

王庆满 (第39集团军某部军人,中士) :
《两斤饼干》(下集,447-449页)

范金梁 (第27集团军步兵第79师炮兵团政治处主任,少校) :
《戒烟》(下集,450-452页)

李庆海 (第38集团军步兵第112师直属侦察营炊事班班长,专业军士) :
《黑月亮》(下集,453-455页)

黄桂中 (北京军区某部参谋,中尉) :
《3600秒的考验》(下集,456-459页)

龙爱军 (女?第40集团军炮兵旅政治部打字员,下士) :
《帐篷那头是男兵》(下集,460-461页)

李廷秀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干事,中校) :
《热线338》 (下集,462-465页)

李 鸣 (戒严部队某部干事,少校) :
《难忘后方情》(下集,466-473页)

高富营 (戒严部队某部某旅参谋长,军衔?) :
《为了母亲期待的一张合影》(下集,474-484页)


                                (《目录及附加资讯》完)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宋征时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3年8月4日16:2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