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号-理论探索 顾乃忠简介 顾乃忠文章检索

 

 

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是谁的模式?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之四

顾乃忠

 

内容摘要: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是谁的模式?这个问题现在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斯大林模式。但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是列宁创建的,应该叫做列宁模式。考虑到斯大林执政的时间较长,可称作列宁—斯大林模式。

关键词:苏俄;社会主义模式;列宁;斯大林。

 

 为了更深入地总结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和教训,从本文开始拟对与本系列论文有关的其他几个理论问题进行讨论。这些问题是:一,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是谁的模式?二,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吗?三,马克思为什么在东方和西方遭到不同待遇?四,是否存在“第三条道路”?即在以苏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外,是否存在第三种社会制度?因限于篇幅,这几篇文章只讲观点,不展开论述。下面各篇将对这几个问题分别加以讨论。本文先讨论第一个问题——苏俄的社会主义是谁的模式?

苏俄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模式,是谁的模式?这个问题现在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斯大林模式。不仅当今中国的理论家们斩钉截铁地这样回答,而且著有被称之为当代政治哲学经典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的作者汉娜·阿伦特也这样回答。[1]但是,我认为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冤枉了斯大林,尽管斯大林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一模式的建立。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前面我在引述诸位思想家们批评列宁和布尔什维克政权的话语的时候,大都注明了他们写作的时间。其中除了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对抗共产主义》一书和鲍威尔的一番话写于20世纪30年代外,其余的所有文字都是写于列宁在世期间,而且是列宁主政期间即1922年之前。这就是说,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和思想管制模式,完全是列宁打造的,而且在列宁主政时就完全定型。斯大林所做的主要只有一件事,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国有化。而土地的国有化只不过是将列宁的理论付诸实践,同时也是专制政治的逻辑发展。因为要巩固专制政权,必然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而这经济基础就是企业、银行的国有化和土地的国有化。诚然,斯大林的“大清洗”很残酷;但是,“大清洗”并不是斯大林的发明和创造,而是对列宁的“大清洗”的继承和延续。与列宁的“大清洗”相比,斯大林的“大清洗”除了因为他统治的时间较长因此持续的时间较长,杀害的人数较多外,其残酷程度、惨烈程度,二者很难分出伯仲。总的说来,斯大林没有违背列宁,更没有背叛列宁,而是忠实地按照列宁的目标、理论和政策办事,并延续了列宁的错误。既是斯大林传记也是列宁传记撰写者的俄国学人德米特里·沃尔科戈诺夫,也持这样的观点。在近期有关列宁的著作中,沃尔科戈诺夫写道:“在列宁去世后,苏维埃俄国所作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蓝图、他的观念和原则去做的;其中包括极权主义国家,官僚主义社会,单一意识形态的主导,好斗的无神论哲学,计划经济和对劳动力的难以置信的剥削,无休止的国家军事化和永不疲倦地搜索新的敌人。……”[2]所以,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严格地讲,是列宁模式,而不是斯大林模式。考虑到列宁主政的时间较短,斯大林主政的时间较长,可以将这一模式称之为列宁—斯大林模式,但绝不能称为斯大林模式。把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称为斯大林模式,会给人们一种误导,即列宁开辟的十月革命这条道路和列宁所建立的这套制度还是正确的,只是由于斯大林个人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的缺陷,才造成了苏俄社会主义的失败。殊不知,列宁开辟的十月革命这条道路,其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只要走上了这条道路,就必然是一条不归路——除非迷途知返,改弦易辙。

(未完待续)

 ——————————————————

注释:

[1] 说中国理论家们这样回答,大概无需证明;说汉娜·阿伦特也这样回答,则需要举证。阿伦特说,极权主义运动的领袖只有两个,即“希特勒和斯大林”;极权主义政权也只有两个,即希特勒时期的德国的“纳粹制度(政权)”和斯大林时期的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制度(政权)”。([美]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77、23页。)阿伦特还说,就俄国的极权主义的产生而言,列宁的统治虽然是革命专政,但并不是极权主义。列宁去世后,“对于斯大林掌权并将一党专政转化为全面统治(即极权统治——引者注),当时还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即奉行由列宁发起的新经济政策。”但是,斯大林没有这样做;“斯大林……将列宁的革命专政改变成完全的极权主义统治”。(同上书,第25、414页。)可见,在阿伦特看来,苏俄的社会主义模式是斯大林打造的,是斯大林模式。

[2] Dmitri Volkogonov, Lenin: A new biography,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rold Shukman, New York & London: The Free Press, 1994, p.450.

 ————————————————

附:

作者简介  

顾乃忠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退休教授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顾乃忠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6年10月10日16:1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