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与中国问题的一些思考
佚名
一、为什么共产党执政的政权或社会主义阵营会在苏联东欧中国等国家出现?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大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比较一幅20世纪50年代世界政区图和一幅13世纪世界地图,从对比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区域与13世纪蒙古全盛时期征服的区域大体吻合,仅少了中东伊斯兰教区域。由此进一步探讨,没有被蒙古征服的西欧与被蒙古征服的地区在此后的历史发展路径有哪些不同?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西欧原生文明得到保存,经济文化得到提升,并沿着因蒙古征服而恢复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获得东方的知识和技术,阿拉伯人翻译保存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返回西欧,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从而逐步踏入近代门槛。东方文明古国都遭受蒙古征服、鞑靼桎梏的摧残,普遍衰落。更重要的是,在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上植入了蒙古文化漠视和践踏人的尊严和生命权、财产权的恶劣基因。此后,中国虽有明帝国的崛起、中华文化的复兴,西亚中东有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伊斯兰文化的复兴,印度有德里苏丹和莫卧儿帝国的崛起、伊斯兰文化的扩展、印度教的复兴,东欧有俄罗斯的崛起、东正教文化的复兴,但都剔除不了蒙古文化中漠视和践踏人的尊严和生命权、财产权的恶劣基因。这是西欧踏入近代而其它社会停留在中世纪的一个重要分野。
其次,社会主义阵营的区域与中东南亚区域也有着显著不同,即前者有较高的世俗性,而后者有高度的宗教性。中东南亚区域主要是伊斯兰教地区和印度教地区,高度的宗教性和政教合一决定了它们的原有宗教难以放弃更改,难以接受另一种带有政教合一色彩的政权统治。所以,伊斯兰社会的社会主义,如萨达姆、卡扎菲的所谓社会主义,摆脱不了伊斯兰教,也不为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所承认;印度的毛派共产党,即使在地方也无法取得执政权,而尼赫鲁在经济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因其政治上的议会民主主义,也得不到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承认。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历史上世俗性较高,有宗教,如俄罗斯等斯拉夫人的东正教,波兰的天主教,中朝越的儒释道,但没有建立政教合一政权。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们较易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接受新的带有政教合一色彩的政权,如共产党政权。
再次,社会主义阵营的区域拥有较高的文明,但不是领先的文明。假如是较低的文明,则不易真正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如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美洲澳洲土著等。假如是领先的文明,则因其具备高度的自我构建思想知识体系的能力,而不会全盘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单一思想体系并将其置于政教合一的崇高地位。大家知道,古典文明中,古希腊罗马是唯一具备构建以逻辑为基础的知识分类体系能力的文明,这种能力在文艺复兴后为西欧所继承,现在为西欧北美所共有。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区域虽然有较高文明,但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分类体系构建能力,这一点有助于理解这些国家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西欧构建的思想知识体系并将其置于政教合一地位的原因。不过,由于俄罗斯继承拜占庭东正教文明,在学习西欧的同时又对西欧保持分庭抗礼的意识,这是后来苏联组建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对抗的一个文化上的历史因缘。而中国则因东亚独特的地缘环境而拥有独特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相比历来有较大的独特性、差异性,这对理解中国目前安然自别于世界主流意识形态也有一定的意义。
复次,近代历史上西欧经历了历史不断进步的过程,而相反,同一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区域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个历史倒退的过程。由于这种倒退,两者历史差距越来越大。从十四世纪起,西欧陆续经历了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全球殖民活动、商业革命、启蒙运动、科学革命、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城市化,建立全球霸权,实现现代化。在此过程中,西欧封建农奴制解体,农奴成为自耕农和自由雇佣劳动者。相反,随着西欧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粮食等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东欧农业大发展的同时出现土地的集中和农奴化的趋势,自耕农转化为农奴。这是历史的倒退。同样的倒退发生在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明朝使中国从蒙古统治下得到解放,但近三百年后,另一次鞑靼桎梏发生在中国,即满清对中国的征服。作为一个从奴隶制向农奴制过渡的政权,满清对中国的征服使中国也发生了历史的倒退,例如颁布圈地法、逃人法等,东北、华北一度出现农奴化趋势;明确实行首崇满洲的民族不平等和民族隔离的法律;政治上君臣共治向君主独裁倒退;文化上由自由开放向禁锢压制倒退,厉行文字狱压制汉民族对平等尊严的诉求,等等,都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最后,国际共运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这部分内容见下文。
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会从理论到实践一度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即社会至上,区别于国家主义的国家至上、资本
主义的资本至上。
首先,谈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起源和最初影响。社会主义源于空想社会主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始于16世纪初期托马斯·莫尔名著《乌托邦》所描绘的乌托邦和拉伯雷名著《巨人传》所描绘的乌托邦,当时现实存在的乌托邦则有北美印第安人的乌托邦、15世纪捷克出现的亚当主义乌托邦等。莫尔描绘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生基本同步,也与早期欧洲王权的加强、民族国家的形成基本同步,可以说既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也是国家主义的对立物。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则直接启迪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优势充分展现而造成的社会弊病同时涌现,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似乎针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开药方,他的药方是生产资料国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实现途径是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国家机器剥夺资产阶级和一切有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现国有制。马克思主义出现后不久就在欧洲工人运动中产生影响,1864年建立了第一国际,尊崇马克思主义,反对普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宣布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宣布工人运动的基本原则:“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
其次,谈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欧的影响和实践。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扩展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民主政体普遍建立,普选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人政党参政参选不存在障碍。在1995年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出现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修正主义,伯恩斯坦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为其代表作,认为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适应性,由于政治上实行民主,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党只要“以普选权和民主”为基础,争取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就可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当代军事技术十分发达的情况下,武装起义已不可能取得成功;无产阶级专政是“低级文化”和政治上的“返祖现象”,反对使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个词;只要坚持渐进的、和平改革的策略,就可以促使资本主义自然地过渡到社会主义。1900年巴黎大会成立社会党国际局,1905年后改称社会党国际局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国际停止活动。1919年2月3~10日,原第二国际一些社会党领导人在伯尔尼开会,恢复第二国际(伯尔尼国际)。今日世界最大的政党组织“社会党国际”实际上为其延续,在二战后的1951年成立,成员均为原第二国际成员,即欧洲各国工党和社会党。各国工党和社会党中首先执政的是英国工党,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首次组阁,并从此开始与保守党轮流执政。二战后,欧洲各国工党和社会党基本上与各国右翼政党轮流执政。在各国工党和社会党的推动下,各国政府主张增加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北欧西欧各国都成为较平等的高福利国家,是世界上人均收入和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其基本特点是,在民主政治制度框架下,经济政策上实行资本主义,社会政策上实行社会主义,自称民主社会主义。
再次,谈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俄国东欧的影响和实践。因为当时的俄国是个沙皇专制国家,不存在普选权和民主政治,俄国的工人阶级政党不可能通过选举进入议会、组织政府,使俄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所以列宁反对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认为仍然必须坚持暴力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各国工人党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国际战争;主张乘本国参加国际战争期间发动本国无产阶级革命,夺取国家政权。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德国沉重打击,1917年发生二月革命,成立临时政府,随后工兵苏维埃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发动十月政变,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违反俄国对协约国承担的不单独退出战争的国际义务,与德国单独议和,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以丧失大片领土的代价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违反国际义务的举动和战后在中东欧国家发动工人阶级政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行动遭到协约国的坚决反对和报复,从而发动了武装干涉,并支持俄国境内的反苏维埃的白军。
1919年3月2~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发起在莫斯科召开国际共产主义者代表会议,成立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第三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是高度集中的领导中心,统一领导各国革命运动,各国共产党都作为它的支部,直接受它领导。各国党必须执行它的决定。它有权决定各国党的路线、策略和各国党的领导人,可以否定或修改各国党的决定,开除和解散任何一个支部,向各国党派出常驻代表。而联共(布)在国际中占有与众不同的地位,是“共产国际最强有力的领导支部”。实际上第三国际是苏联的政策工具。第三国际反对任何改良主义,坚持暴力革命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公有制、计划经济。
复次,谈俄国向中国输出共产党革命。苏联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围攻封锁,急于找到突破口,一战中参加协约国的中国被认为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一环”,因此苏联的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苏联双管齐下,一方面政府方面由外交人民委员会派出越飞到中国寻求反对北洋政府的在野势力合作,先找到吴佩孚,后找到孙中山国民党,与孙中山一拍即合,双方签订“孙文越飞宣言”,确定合作关系;另一方面由第三国际方面组织中国共产党,先在俄国华工中组织共产党,因缺乏向中国国内渗透能力而放弃;后派出维经斯基来华,先到北京见到李大钊等人,后到上海见到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第三国际东亚书记处,建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组建中国共产党。苏联对一国的战略一般都是双管齐下,如对外蒙古,支持人民革命党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同时又在人民革命党内部建立青年革命党,对掌权后的人民革命党内部任何反苏、亲华或蒙古至上的派别、人员进行清洗,确保人民革命党政权完全亲苏。对中国,苏联一方面支持国民党推翻北洋政府;另一方面建立共产党,决定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企图从内部控制国民党,确保国民党保持亲苏性。但是由于蒋介石在一期北伐成功后即清共反苏,使苏联的战略归于失败,也把中国的赤化推迟了22年。中国共产党作为第三国际最重要的支部之一,得到第三国际全面指导和资金、人才培养方面的全力支持。1927年清共后,中共在第三国际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指导下转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
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对中共的生存是有利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中苏为应对共同的威胁而恢复邦交、关系好转,苏联指导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宣布拥护国民政府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政府方面从此没有理由对中共斩尽杀绝,同时借红军长征的机会加强西南和西北的军令政令统一。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共获得合法地位,在抗战期间获得巨大发展。抗战结束后,经过国共内战,在苏联的支援下,中共获得胜利,使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最后,谈二战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了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二战后期,苏联与美英就战争胜利和战后安排,进行了一系列会谈,包括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基本上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由于欧洲霸权国家德国和亚洲霸权国家日本的垮台,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战胜国苏联迅速填补欧亚地缘政治真空。在欧洲,苏联在向德国反攻的过程中占领了东欧一系列国家,都建立了共产党政权,获得美英对其势力范围的承认,形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在亚洲,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同意苏联恢复沙俄时代在中国东北享有的特权、外蒙古独立,并承诺说服中国同意。面临国内共产党严重竞争的蒋介石在美苏竞相表示对蒋介石在中国的领袖地位予以支持的许诺后,忍辱接受了雅尔塔密约,并以此为基础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在收到日本即将投降的信息后提前派兵进入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形成对东北的实质占领,并立即派人到延安邀请中共派兵进入东北,给予武装,使中共第一次与苏联实现了战略上的无缝对接。国军在接收东北华北的过程中受到共军的抵抗,从而引起内战,美国派马歇尔调停中国内战失败后,对国民政府实行武器禁运,而共军受到苏联多方面支持。国共内战遂以国民政府败退出大陆而告结束。毛泽东在1946年接受路易斯·安娜·斯特朗采访时曾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战后形成美苏争霸格局,美苏争霸不会正面发生世界大战,因为双方有广阔的中间地带需要争夺。依据这个理论,中国就属于靠近苏联且为苏联一向重视的中间地带。毛泽东利用苏联对中间地带的争夺,就近倒向一向的靠山和盟友并具有地缘邻近优势的苏联,把国民党赶到台湾。美国作为欧洲后裔为主组成的美洲国家、海洋国家,倾向于在西太平洋确保以日本为中心的岛链,没有明确争夺亚洲大陆的战略,对中国实行等待尘埃落定的观望政策。国民党受到美国孤立,最终被迫退居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苏军进入东北后还前出朝鲜,与美军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别接受南北朝鲜日军投降,分别扶持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和民族主义政权,北朝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越共在中苏支持下先在北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统一南越。越老柬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古巴是在1959年1月共产党革命胜利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社会主义阵营占据了欧亚大陆辽阔的中心地带,并在美洲加勒比海有一个战略支点。
三、为什么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会瓦解,而现在又仅有中朝越老古等少数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国家?
这仍然可以从大历史的角度进行了简单阐述。
首先,苏联为首的欧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后,很快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出现冷战,冷战对峙,对于相对弱小的社会主义阵营是不利的。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国际关系是不平等的卫星国体系。六十年代初中苏分裂,七十年代初尼克松访华后,中国实际加入围堵苏联的国际统一战线。东欧卫星国追求国家独立自主,不满于苏联的全方位控制,对苏联的离心力越来越强。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既不利于经济发展,导致苏联东欧与西方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呈现越来越大的落差;也不利于政治发展,导致苏联东欧人民享有的自由民主权利与西方人民相比也呈现越来越大的落差。穷则思变,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人民纷纷起来争取自由民主,经过不流血的革命,推翻了各国共产党政权,实现政体转型;1990年,德国实现以西德为主的统一;1991年,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东欧逐步融入欧盟,加入北约。
其次,俄罗斯历史上与西欧的关系,既有学习和合作的一面,又有对立和分庭抗礼的一面,而以学习合作的一面为主。从彼得一世以后,以学习合作的一面为主,俄国获得长足的进步。苏联时期,以对立和分庭抗礼的一面为主,付出了惨重代价。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型,就是回到学习合作的一面为主,但也有少量分庭抗礼的因素,如普京对西方的某些政策,这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分量和东正教文明与西欧分庭抗礼的传统遗留有关。
再次,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瓦解时,中朝越老古等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坚持共产党领导。就中国来说,八九事件的发生是在1989年上半年,东欧剧变发生前,中国改革开放已有10年,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中共对八九事件采取的强硬的武力镇压措施奏效。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共认识到其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的持续繁荣,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中国人至少要比周边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快,为此,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在保持经济自由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防止任何失控。
最后,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孤悬东亚,与其它人类早期文明相距较远,历史上接受外界原生思想文化技术的影响较少也较迟,而且都是间接的。例如,最早制造铁器的是小亚细亚的赫梯人,时间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到了公元前1200年,铁已在中东各地广泛运用;中国在公元前6世纪才出现生铁制品。中国接受佛教,一开始是由西域传播的,是间接的。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由印度次大陆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后传至西域。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传教,建立白马寺。公元7世纪唐玄奘到印度取经时,佛教在印度已经盛极而衰,玄奘取经回国后,中国佛教则走向极盛。至于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中期的西欧,相隔半个多世纪后,由俄国间接传到中国,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史实说明,中国对世界文明中心地区先进思想文化接受是间接的,反应慢两拍。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中朝越老古等处于世界主流文明边缘国家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