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号-理论探索 韩家亮简介 韩家亮文章检索

 

 

经济学、国际政治、中美贸易战
 
 
韩家亮
 
 
川普政府最近对中国产品加新一轮关税,中国也随即反击给美国产品加关税,中美贸易战升级。虽然有报道中美之间可能会进一步会谈,但谈判的级别比较低不太可能会解决争端。有专家分析中方大概想等到美国中期选举以后再看形势出牌。这有相当的可能,但我认为即使民主党在中期选举获胜也不太可能在中美贸易上作出大让步,后面将解释这点。需要先深刻地分析这场贸易战。
 
这篇文章从经济学和国际政治角度出发帮助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理解这场贸易战。我尽量用日常用语解释,使读者可以初步认识贸易战的意义。如果读者想真正搞懂这些仍然需要认真学习经济学和国际政治,至少与贸易,国际贸易和金融相关的章节。我用经济学经典课本作为主要参考[1](除非另外说明,下面的章节页数是指这本书)。不同的版本可能章节安排不同,所以我给出章数的同时给出英文题目,以方便读者。另外这些属于基础知识,读者可以参照任何一本通用课本,应该差别不大。
 
贸易在人类社会中有悠久的历史,至少从一万年前人类定居时就开始有贸易活动。 中国古代有一句形容贸易的俗语“互通有无”。如果A方有物P而没有物Q,B方有物Q没有物P。贸易使得双方互通有无,当然有其价值。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贸易。古希腊的物产并不丰富也不特殊,但它在地中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希腊人的航海技术使它的贸易特别发达。这促进了古希腊的文明高度发达。经济学所研究的贸易包括“互通有无”但是远比这广泛。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富国论》解释了为什么贸易可以增加财富。地理位置,资源,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国和各地区有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生产优势。贸易使得各人,各地区,各国按照各自的优势生产商品。贸易加强了分工,使得各行业专门化。生产的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下面简介经济学课本里的相关内容。
 
《经济学》第五章的标题是“需求与消费者行为(Demand and Consumer Behavior)”。这些分析的基础建立在使用值理论上(Utility Theory),也就是说商品对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当一个消费者已经拥有某样物品时,越来越多同样的物品对这个消费者来说价值越来越低。如果另一个消费者拥有很多另一种物品,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贸易交换物品。这样使双方的使用值都增加,就是说贸易导致双赢。前面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就有的“互通有无”成语也很容易用这个理论解释。当然实际世界可能复杂的多,例如可能牵涉到许多消费者,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经济学》第十五章的标题是“比较优势与保护主义(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Protectionism)”。这一章主要讨论国际贸易,包含两国和多国之间的贸易。这章一开头指出:贸易增进专业分工,专业分工增加劳动生产率。接着列出需要国际贸易的原因。各国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有的国家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有的国家有许多可耕农田,有的国家有大量人力资源。不同的人可能喜好不同商品,有的人喜欢肉类,有的人喜欢海鲜。不同国家生产某一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成本。贸易可以使双方得到益处。
 
假设两个国家都能够生产各种产品,贸易仍然可能对双方都有利。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1817年首先解释清楚这点。如果两国生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竞争优势,贸易可以使两国分别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通过分工生产和贸易使得两国民众都得到更高的使用值。详细解释并不复杂但需要花费篇幅但牵涉到一些许多读者没有学过的分析方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1], 296-7页)或其它通用课本。这里只给一个简单说明。假设A国同时能够生产P,Q,但生产P较高效率;B国也同时能够生产P,Q,但生产Q较高效率。在没有贸易情况下,A国,B国同时生产P,Q,这样的效率不高。如果A生产比较多的P,B生产比较多的Q,然后通过贸易交换,这样双方都可以得到较多的物品。贸易使双方都得到更高的使用值。一般来说贸易对两国的经济都有好处,而关税对两国的经济都不利。
 
这一章也指出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的关税保护。311页列出了三种情况。1)关税可能扭转贸易逆差(shift the terms of trade in a country's favor)。2)临时税收保护新兴工业。3)在某些情况下帮助减少失业。注意实行这些关税以前应该先考虑可能的副作用。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谈及贸易赤字,这是第二十九章的课题之一。这章的标题是“货币兑换率和国际金融体系(Exchange Rate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这一章直接与贸易战相关。川普抱怨中美贸易有巨大贸易赤字(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五千零六十亿美元的货物,出口到中国一千三百亿美元的货物,逆差三千七百五十亿美元)。川普所强调的实际上不是整幅图像。因为世界贸易是多边的,双边贸易很难平衡。例如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许多原材料,而澳大利亚从美国进口许多产品。如果要求双边都贸易平衡的话,就不能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另外商品贸易之外还有服务(service)项目。602页有一个美国国际收支表,就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项目。当然即使考虑这些其它因素,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仍然非常大并且是不可持续的。
 
先来看正常情况下宏观经济如何调整贸易逆差,这在二十九章有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简要说明。当A国大量需求B国的商品时,A国将会需求更多的B国货币,这会使得B国货币币值上升,转而使B国的商品在A国升值。这会使得A国国民减少对B国的商品需求(参考前面所提到的“需求与消费者行为“),继而促使贸易逆差减少。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市场会自动调节贸易逆差。
 
但上面所说的经济学原理对中美贸易不完全适用。原因是纯粹经济学假定人都是合理的(rational),但现实情况不完全是这样。首先,中国市场不健全,例如众所周知中国政府管制外汇,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有诸多限制等等。其次,经济学认为一个合理的政府会尽力增加消费者得到的使用值。但中国政府最重要的考量是如何使它的权力不受到威胁。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它才会考虑国内消费者的利益。第三,中国采取的经济战略属于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通过补贴出口,限制进口,压低货币兑换率等增强本国商品的竞争力。重商主义不是新东西。许多国家常用,特别是新兴国家。八十年代以前日本就在不同程度上采用重商主义。经济学认为长期来说自由贸易优于重商主义。但这是理论,短期/中期重商主义可能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
 
单从经济学来看,促进贸易是双赢,贸易战是双输。许多经济学家反对川普的经济政策因为它导致贸易战。但长期出现巨大贸易赤字是无法持续的。这些经济学家没有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前的办法多年没有成效,例如中国还没有兑现二十年前加入WTO时的承诺开放中国的银行,保险业市场。川普的策略不一定好,如果不赞成则需要提出另外可行的办法。
 
仅从现在市场反应来看,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较小,中国受的影响较大。不过这只是开始,新一轮的关税可能对美国影响会大一些。纽约时报一篇报道对中国政府可以做的选择有不错的评论[2]。中国政府可以选择的办法非常有限。如果中国想等中期选举后民主党得胜后机会好一些,很可能是错误的考量。共和党历来比较赞成开放贸易,民主党过去比较倾向于保护劳工。另外川普政策上敢闯,敢在贸易上与中国叫板。上次总统大选民主党失败贸易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既然川普已经开打中美贸易战,无论谁当政继续强硬下去是比较容易的决定。如果民主党在国会拿到多数,一般来说对中国贸易政策只可能更强硬。
 
注释:
(1)Paul A. Samuelson and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 McGraw-Hill, Irwin, c2005 18th ed
(2)贸易战升级,中国手中筹码不足?
 
相关链接:
2)韩家亮:怎样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长?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韩家亮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8年10月6日15: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