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号-理论探索 余东海简介 余东海文章检索

 

 

有一个观点惊世骇俗
 
 
余东海
 
 
有一个观点颇为惊世骇俗,但它是实实在在、正正经经、真真切切的正见真理。为了对自己、对读者、对天下后世负责,东海不敢藏私,不能避讳,不怕犯忌,不得不说。这个观点就是:
 
唯物主义是物化、异化、恶化人类的剧毒品。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必然非人化。信奉唯物主义的势力,必是恶势力;流行唯物主义的社会,必是恶社会。
 
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为第一性,必然导出物质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物质放在第一位。这又必然导致物本主义政治,甚至以有产无产区分阶级和善恶,以贫穷为荣,以无产为荣,以有产者为敌。
 
注意,唯物主义集团在一定阶段里以贫穷和无产为荣,并非对于物质财富的超越,恰恰是不能正确对待物质财富。如果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政治上的正常表述,“以有产无产区分阶级和善恶”、“越穷越光荣”就是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表现。
 
自由主义以人为本,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儒家以仁为本,以仁为人和万物的尺度;一神教以神为本,以神为人和万物的尺度;唯物主义以物为本,以物质为人类世界的尺度,物眼看人,物眼看世界。真正的唯物主义者都是物奴,劣质人,物奴变权奴、即物质主义者变成极权主义者,那是分分钟的事。
 
连最高理想共产主义都围绕着物产转,充分暴露了马家价值观政治观的低俗。所谓唯物主义,纯属物奴的信仰;所谓共产主义,就是物奴的梦想。无论生产力怎么发展,物质怎么丰富,都不可能满足这些低级物奴与时俱进的物欲,不可能避免它们各尽所能地损人利己。
 
百年来大量学者以大同理想比附共产主义,不是无知就是无耻。殊不知,大同是天下同文,人类同德,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可不是全球共产,与共产主义有着不可调和的本质区别。
 
其实,上述观点东海言之久矣,兹特摘要部分旧作如下。2008-6-12《马克思的无知》:
 
“要重物但不能唯物,要“格物”但不能迷物。马克思哲学的粗陋,是唯物主义的粗陋。只知物质及意识,而不识本心本性。故唯物哲学必然迷恋、迷信物质力量,必然滑向阶级斗争论,滑向野蛮和邪恶-----不论动机、出发点多么美好都挡不住这种下滑,因为这种“美好”只有物质的背景、没有人性的根基。东海定律:没有道德的制约、良知的导向,物质力量必然会脱离正道,滑向野蛮邪恶!”
 
2011-4-13《鲍鱼之肆》: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是大学和官场至关重要的敲门砖和入门券,作为洗脑工具依然行之有效。不仅贪官污吏,很多健康人士和有志之士也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自许。特权人士还以“死后去见马克思”为荣,似乎一般人死后还没有这个资格,可见唯物主义的潜在影响何其深刻广泛。在当今中国,没有中过唯物主义之毒者有几?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啊。”
 
2011-4-13《马家不如耶教》:
 
“唯物主义既没有儒佛道对本心本性的认证,又没有各种宗教对彼岸世界的“设想”,虽讲道德而无根,虽为哲学而不“哲”,名为信仰,实不足以为生命信仰。“死后去见马克思”只是一句空话或一种标榜而已,这方面马克思主义还不如基督教。某些虔诚的教徒是真的相信有天堂和上帝的存在,故有为善的动力和为恶的顾忌。”
 
2011-7-1《九十光阴尚有几?》:
 
“天地之间人为贵,贵在良知(佛教称之为佛性,道家称之为道心),贵在人性本然之善。不认识、不承认这一点,对人性尊严就缺乏基本的尊重。唯物主义的道德观不承认本性的存在,必然对人类产生严重误导,对良知造成巨大遮蔽,并使道德空心化和理想空想化。让所谓的“共产主义道德”和“理想”丧失了人性基础。”
 
2015-8-27《拜物》:
 
“唯物主义哲学以物质为第一性,必然导出物质主义价值观,以物质为第一位,以之为人生第一尺度和世界最高标准,以之衡量和判断一切,比如判断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光荣与否、可不可爱等等。儒家以仁为本,亲亲仁民爱物;物质主义以物为本,把爱物放在最前面,即使还能亲亲仁民,也非常有限。”
 
唯物主义错误,并不意味着唯心主义正确。物质和意识都属于现象而非本质,非第一性。太极才是宇宙生命的本质,物质和意识都是太极所现之象。关此,东海在《仁本主义》一书之《仁本主义世界观》中有详细阐说,兹不赘。
 
2017-11-1余东海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余东海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7年11月1日17:4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