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号-理论探索 吴大江简介 吴大江文章检索

 

 

人为什么能在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生灵世界的主宰者
 
 
吴大江
 
 
    人是从灵长类动物的祖先中进化而来的,从身体器官及其功能的角度讲,人与灵长类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有手脚四肢、大脑、口、鼻、眼、耳朵、生殖器官、心脏、肺脏、肝脏、大小肠、血液等等,其功能没有本质的区别;从生存必需环境的角度讲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氧气、阳光、水、食物等等也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人凭什么能在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之灵,地球中生灵世界的主宰者呢?这是因为人的反应机能比动物的反应机能强大。
 
    人的反应机能是意识。意识是人生命系统的高级部分(低级部分是生理部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是基于人自身直接或间接的趋利避害的需要、欲望,通过感官或工具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记忆、分析、筛选、归纳、猜测、假设、判断、演绎、推理、构思从而形成情感、思想、观念等,特别是通过语言和文字的作用,形成了类的知识,在类的知识的基础上支配躯体如手脚的活动对外界事物和现象进行反应的过程。
 
    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今天的科学大体上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意识是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下从高等动物的心理反应活动中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高等动物的心理反应活动是从低等生物的神经元功能活动中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低等生物的神经元反应活动是从低等生物的细胞化学反应中发展而来的;低等生物的细胞化学反应是从一种由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组合、变化的过程;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是由氨基酸、核柑酸等有机小分子的组合变化而来的;氨基酸、核柑酸等有机小分子是由碳、氧、氢、氮等化学原子的组合变化而来的。
 
    依据生物反应机能进化程度的不同,生物反应机能的形态可分为生理反应形态、心理反应形态和意识反应形态三种。意识是生物需要反应机能进化的最高形态。
 
    生理反应形态亦称无条件反应形态(或无条件反射形态),是指低等生物如菌类、植物和无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的反应形态。生理反应形态是由生物体内细胞的化学反应或神经元的功能所导致出来的,是一种通过先天的遗传而来,生来就具备的本能。生理反应的层次是表浅的,范围是狭窄的,只能对直接接触自己躯体并且直接影响自己生命的事物产生反应。生理反应是以自己的体形变化和体内组织的结构变化显示出来的,如绿色植物的枝节避开阴暗趋向阳光,单细胞动物变形虫碰到异物伸出假足将其“抓住”。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即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仍然存在着原始的生理反应,如当不明物突飞眼前时会不自主的眨眼等,但更多的生理反应是通过感觉来反应的,如在身体缺乏食物时会感到饥饿,身体缺乏水时会感到口渴,受到伤害时会感到疼痛等。
 
    心理反应形态亦称条件反应形态或条件反射形态。心理反应形态只有高等动物即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脊椎动物才具有。心理反应具有记忆、归纳、推理等思维内容,是由动物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导致出来的,是在生理反应形态的基础上,在后天生活活动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反应形态的内容要比生理反应形态的内容要广泛和丰富的多,其不仅能对直接接触自己躯体并直接影响自己生命的事物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并非直接接触自己躯体和并非直接影响自己生命的事物产生需要。例如,当一个狼吃过兔子,就会记住兔子的气味,以后就会依据兔子的气味找到并抓住原本不在身边的兔子;在这里,狼就对并非直接接触自己躯体的事物兔子和并非直接影响自己生命的事物兔子的气味产生了反应。心理反应是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而产生的反应,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反应。
 
    从本质上讲,人类的意识反应与动物的心理反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在后天生活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人的意识反应与动物心理反应的区别是层次上的。造成这个层次的原因在于人类有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言和文字,而动物则没有。
 
    语言是人类祖先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约定成俗的复杂音节符号系统。语言有信号、概括、交流三个基本功能。信号功能是指作为语言最基本单位的词能够代表一定的具体事物;概括功能是指语言不仅能够代表一定的具体事物,而且还能代表一些有共同本质特性和规律性的事物;交流功能是指语言能够使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各自的经历、经验、知识、情感和思想……。动物虽然也有“语言”,能作出觅食语调、危机语调、互抚语调、求偶语调,构成动物特有的语言系统,如一些动物能用一定的音节符号呼唤年幼的后代或告知同伴有危险来临。但是动物的“语言”是极其简单原始的,所代表的事物是极其有限的,它不具有抽象概括功能,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性,所以动物的“语言”是一种原始低级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不是一个等级的,其功能是无法与人类的语言相比拟的。
 
    文字是人类特有的书写符号,是人类为了记载、交流信息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工具。文字有两大作用:1、它能将语言记载在书本等载体上,使人的信息载体由人的大脑发展为人体之外的事物,从而使人对信息的储存不致因人体生命的死亡而遭受损失,使人对信息的储存能力由有限性上升到无限性;2、它能以语言的形式使人们能够进行间接的交流信息,使人们交流经验知识、情感、思想的活动由面对面的进行发展为无须面对面的进行,从而扩大了人们的交流范围,使人们的信息交流活动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下,人类的个体相互之间无须面对面就能够广泛深层次地交流各自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储存起来,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一方面使个体的经验知识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即在群体中,社会中、人类中得到了归集和积累,另一方面又使个体的经验知识能够建立在先辈们的经验知识基础上,使个体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建立在类(人类)的经验知识基础上。相对个体而言,由于类的生活空间是广泛的,所经历的事件是繁多的;由于类的生命是连续不断的,因而对事物的认识能够持续不断的深入下去,从而能使自己的知识持续不断的丰富起来,因此在类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比在个体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丰富的多,在层次方面要深化的多。
 
    语言和文字共同合成的作用主要有下面几点:1、能使人们不受时间的限制,直接或间接地交流各自的经验、知识、情感和思想;2、能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将一个个人,一代代人的有价值的经验知识在社会中归集、积累起来;3、能将社会所归集、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传授给个人;4、使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够建立在先辈们的经验知识基础上,使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致因为个体生命的死亡而中断,从而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广泛、深入、持续的认识;5、使人对客观事物进行反应的能力能够随着一代代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积累而不断得到了增强,这种不断增强的客观显现就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不断进步。
 
    动物由于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因此其经验知识只能建立在个体活动的基础上。动物个体由于生命是短暂的,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生活的经历是有限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动物的经验知识水平是低下的,因此也就决定了动物的心理反应在内容方面是极为有限的,在范围方面是狭窄的。例如,人为了获得面包,会去种小麦,为了种小麦会去制造拖拉机、收割机,为了制造拖拉机、收割机会去炼钢铁,为了炼钢铁会去挖铁矿和煤炭,为了挖铁矿和煤炭会去制造……,动物的心理反应绝没有这种可能--这需要一代一代的知识的积累。
 
    人类之所以能在动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上生灵界的主宰者,是因为人类能在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下学习汲取先辈们的知识即类的知识,能在类的经验知识基础上对外界事物进行反应活动。这就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地球上的主宰者,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在于后天对类的知识的学习接受。
 
    人类的大脑思维器官虽然比动物发达,但如果离开了后天的学习,就与动物并没有区别。这里的例证是狼孩。到目前为止,科学上至少己记载有10个人类婴儿被狼抚养长大。被野兽抚养长大的人类婴幼儿生活习性与抚养他们的兽类完全一样。如1920年10月,一位传教士辛格(Singh,J.A.L.)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的被狼哺育的裸体女孩,将其取名卡玛拉;卡玛拉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吃肉食,吃肉食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这些充分表明:人离开了后天对类的知识的学习,就与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是在类的知识基础上对外界事物和现象进行反应活动的,而其它动物总体来说则是在个体的知识基础上对外界事物和现象进行反应的。
 
    可以说,是语言使人类成为动物世界中最聪慧的动物,是文字使人类从动物社会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人类社会。毫无疑问,今天的电脑、互联网和通讯等科学技术必将使人类的文明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人是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下,通过一代人一代人的知识积累才逐渐聪慧起来的。人类只能是一代比一代更聪慧。当今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国古代人比现代人聪慧,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知识如传统的中国医学知识比现代的医学知识先进,传统文化比现代西方文化优越等思想观念,实为一种愚昧无知、固步自封,狂妄自大,不思进取的迂腐观念。
 
(说明:本文是《告别蒙昧》书稿中的一个章节)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吴大江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9年11月14日16:5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