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号-理论探索 周晓(粟小舟)简介 周晓(粟小舟)文章检索


 

 

《程序论》让《进化论》由盛而衰 (一)(6/10)
 
 
周晓(粟小舟)
 
 
   目录:

    1 返祖现象及其它

    2)  《程序论》提供了为驳倒《进化论》的物证

    (3)  器官的微动作只能是设计和制作的结果

—————

1 返祖现象及其它

猴类,猿类和人类的四肢的末端部位有五根指头是其共同特征。但是有尾巴的是猴类的独有标识,而没有尾巴是猿类和人类的相同之处。

从有尾巴到无尾巴似乎是《进化论》的力证

从 有尾到无尾应是达尔文特别看重的进化标志,因它可以作为《进化论》有说服力证据。可是以《程序论》思路,那不过是对猴类相关程序(基因)的改动就能做到的 事。可以是去除那段猴类长尾的程序,也可以是保留那段长尾的程序,但增添一个专门程序指令,让负责长尾的程序停止运行。

造物设计者是选用猴类作为要被改进的生物身体或说生物模式,将其改进到猿类,之后又改进至人类。

所谓人类返祖现象是指那个停止长尾程序运行的程序指令(可以只是一个生物符号)偶然受损,使得长尾程序恢复运行,于是尾巴就长了出来。

毛发由多变少似乎也是《进化论》的旁证

毛发变化也应是达尔文观察到的所谓进化的证据。猿类有着多于人类(至少是对现代人类而言)毛发的特征,这应是造物设计者对某一批次人类的相关程序改动后的结果。这使得从该批次的人类开始,他们的智商具有了自制厚的和薄的服装的能力,以适应气候和天气的变化。

造物设计者造出几批人类的顺序

造物设计者造出几批人类的顺序应是,低智商的人类,较高智商的人类,之后,造出神类(可能在宇宙某个或某些星球上),神类克隆自己,克隆神出现,他们就是现代人类,迄今地球上智商最高的人类

 2)  《程序论》提供了为驳倒《进化论》的物证

有些理论,你可以否认它,但否认它不一定能驳倒它。

《程序论》既可否认,还可驳倒《进化论》

对 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现象,用生存在当下的生物与已发掘到的寒武纪时期的生物化石对比以后,发现那些化石生物近乎是所有当下生物的祖先。这些祖先是以突然 爆发的方式,蜂拥而入于那个时期。它们并不经由达尔文所说的那种极端缓慢地进化的过程。这样对比确可起到否认《进化论》的作用。但这仅仅是否认它,并且可 与其势不两立,但是并未驳倒或说颠覆它。这样的否认和《进化论》处于同一水平,即都不能对这个生命大爆发是从何而来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然而,《程序论》 则可胜任否认且颠覆《进化论》的角色。

自从1953年细胞内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那一时刻起,《进化论》就应立即被质疑,因为该螺旋体上 “爬满了”四个不同碱基构成的不同排列。1859年达尔文只是知道基因的存在,但不了解基因是由这些排列构成。正确的理论应该可对该理论发表前后的发现都能作出合理解释。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最终会让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科学真理的行列中失去容身之地。

无论是人类还是造物设计者所编制的排列本质一样,皆为程序

《程序论》的发表是将细胞内存在碱基的不同排列与人类编制或编写的程序对比之后,认定了细胞的不同排列和人类编写的程序在本质上属于同类东西,它们应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程序。

DNA双螺旋体上的四个碱基不同排列被发现前,《进化论》是难以被驳倒的。难处是在于,达尔文把生物的所有的变化交给了他所定义的大自然,这个全无形体之 “神”。

四个碱基可用代号表示,它们分别为:ATGCAT配对,GC配对。由此构成两套二进制程序。

按《程序论》的观点,生物是造物设计者的产品(或称制品和产物),其理由是,人类所编写的程序最终是以利用晶体管打开和关闭两个状况的各种排列得以实现。这样的程序可以用来实施对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这与细胞里由DNA的四个不同碱基(两个碱基对)所构成的不同排列,异曲同工,在本质上并别无二致,它们都是程序,只不过后者是生物性的程序罢了。

人类用一套2进制编程,而造物设计者用两套2进制编程

若用人类语言表示这两类程序,人类所用的是01的排列,而造物设计者所用的则是01的排列和23的排列,就是说造物设计者比人类多用了一套二进制的排列。任意挑出人类的一个排列可以是,01100101,而任意挑出造物设计者的排列可以是,011101322332。虽然不知为何造物设计者比人类多用一套二进制排列,但不妨碍认可这些都是程序。

假如把物体染色体里的程序(基因)放大一万倍,它们就成了用眼直接能看得见,用手直接能摸得着的软质物体。这些软质物体正是《程序论》的物证,否则本文及相关文章仅属科幻性文字的堆砌而已。

(3)  器官的微动作只能是设计和制作的结果

对于人类包括达尔文在内,面部的一颦一笑,即皱眉和微笑这样的细微表情,要从《进化论》所述的进化过程和进化法则,即优胜劣汰里找到哪怕是最牵强附会的解释,是不可能的。

在《进化论》里找到达尔文所定义的大自然为什么要制作眼晴这种高精密度的自动化生物元件的解释,也是全无可能的。

本节只谈一些涉及人类眼睛功能的问题。

微动作眨眼

眨眼这个微动作可以是,故意的一个眨眼,这有让刚刚所做之梦消失的立即效果,或说让其不再继续的效果;有人在应对回答困难提问的时候,会自我不知地频繁眨眼。

对于前者,应是在下达清除(电脑用语:清零)正在脑中运行区域的内容的指示。眨眼是与下达清零的程序连通的;对于后者,应是在频繁对脑中信息运行区域下达同样指令,要快速清尽已经进入该区域的信息类内容,并且同时从脑中海马体和/或数据库调入新的可能有用的相关内容,如果找到了可用的内容,眨眼停止。

人类眼睛应是由猴类眼睛改进而来

眼睛是将人体之外的信息,即任何已见事物的信息,经由神经向大脑发送的组织。这类信息在进入脑中信息运行区域之前已被转换成生物图像或图片的形态,既使原先只是文字。

人 类眼睛和猴类眼睛的结构基本相同。但是,为提高人类智商,对原有智商程序改动时,可能涉及对眼组织的跟进改动。例如,细微且多变的眼神可以表现出同步的心 理活动,当然表演出的眼神可能应被排除在外。造物设计者会着手对猴类的视网膜及眼睛的其它部位进行改造,用以匹配因为较高智商带来的新的需求。

譬如,对猴类情感基因(程序)改造的时候,造物设计者为了让人类的眼睛能够流泪以及控制流泪,用来显示情感的变化,会在眼睛上做对应的改动,例如,增添些什么,它们可能包括神经,以取得眼睛与情感基因之间的联通。

眼球的转动有时是向脑内搜索曾可能被记录的信息

人 类两个眼球一起转向到最左或最右位置(角度)的时候,它们可以搜索到,即看到脑内记忆体里已存储着的信息。人们也许注意到,一个人在讲话时,两个眼球偶尔 会自动地一起同时朝一个上方,如左上方转动。有时它们还会一起切换到朝另一个相反的上方转动。这样的现象可被理解为在一个记忆体,很可能是一个海马体内没 有看到要找的信息,于是试图在另一处记忆体里找。两个海马体分别位于眼睛的左上方和右上方。

找是看,想是看

此时的“找” 涉及到 “看” 的概念。笔者认为脑中思考和回忆等类型的所谓 “想” 的过程,实际全为“看” 的过程。对于造物设计者来说这是已经解决了的技术问题,即在黑暗中仍能看到图像的技术问题,一如发明了夜视技术以后,人类可在夜里不需照明仍能看到目标一样。

当你做梦时虽然眼睛是闭上的,但你却可看到具体场景;当回顾往事时,不管你的眼睛是否闭着也可看到具体场景。关于 “想” 实际是 “看” 的观点,笔者在先前文章已多有着墨。

《程序论》为《进化论》找到了优胜劣汰法则的制定者

“想起来” 或说 “记 起来“是在看,其它的思维活动也是在看。少量或多量信息在脑中的信息运行区域运行期间,有思维管理程序包括逻辑子程序,在脑组织的信息库里相关的信息,海 马体等存储组织里相关的信息,以及脑中内视系统等部分或全部的参与。其中,信息库里的信息是先天的,是可被遗传的,海马体内的信息是后天的,是不可被遗传 的。

一 般而言,人类两个眼球内侧同时在左边上方或同时在右边上方搜索左或右海马体内信息的动作,显然是精心设计所为。设计是先有设计目标,后有因目标才带来的设 计方向。《进化论》的文字从不涉及解释生物的目标及其方向是从何而来的叙述。《程序论》为《进化论》找到了优胜劣汰法则的制定者:造物设计者。

既然造物设计者存在 ,那就完全不必设计一个制品须从一个微小之物从小变大,从简单到复杂以极度迟缓的速度进化而来。这就如同让一个二极管最后演变或说进化为一台电脑那样的不可能。

“灯下黑“,达尔文要破解的密秘就 “躲藏“ 在他自己的体内

《进化论》的所谓优胜劣汰是达尔文直觉到的,存在于生物体之外的一种无形的,抽象的法则。达尔文没想到的是, “物竞” (生物竞争)的动力就在生物体内。达尔文所感觉到的法则并非是抽象的存在,而是生物体内一段具体程序自私基因在运行的效果。自私基因(程序)才是 “物竞“的动力之源,就在各物种包括人类的体内细胞的细胞核内。让达尔文意想不到的,他为之探索和研究一生的,所谓生物物种发展的动力,“灯下黑”,也隐蔽在他自身的体内。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周晓(粟小舟)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4年11月2日15:55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