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社会发展有没有终极美好目标?”
——论马列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的荒谬(四)
岩石
马列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学说”的灵魂是马恩的“共产主义学说”。——实际上都是假说。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终极——未来的人间天堂——共产主义。因此,在一个多世纪里被数以亿计的人视为崇高的理想,成了神圣的信仰,为之癫狂,为之奋斗,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毛泽东颂之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种运动,它“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页)。
毛泽东为了领先苏联建成共产主义,1958年创建了人民公社,康生撰一联:“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迅即传遍全中国,震动全世界。——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最少葬送了3755.8万条中国人的生命!(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全球所有的共产主义试验都以惨败而告终!
共产主义是天堂吗?是能够显现于地球的理想社会吗?近些年在中国热议不断。2015年又现高潮。本文探讨的重点是: 人类社会发展有没有终极美好目标?
一、共产主义思想之由来
“共产主义”一词来自拉丁语communis(公共的)。19世纪30~40年代,法国的L.A.布朗基 (1805~1881)、┵.卡贝(1788~1856)和T.德扎米(1803~1850)等人开始使用“共产主义”一词来表达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心目中的共产主义是什么样子?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把未来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且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不同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就是人们通常所说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就是人们通常所捉的共产主义社会。对于后者,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马大胡子始终没有给出简明的定义和条分缕析的论证。这位伪大教主就是这般离奇:你创造了世界史第一大宗教,共产主义是教旨的核心问题,岂能语焉不详?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做过一番论述,但概括得不够精准明确。
**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栏目《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一文如是写道:
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之所以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不仅仅因为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综合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第六,国家消亡。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这篇短文,既有权威性,又省却了一一罗列马恩各种说法出处的麻烦。
三、一些学者对共产主义的评语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吴大江: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推论共产主义的立论根据不能成立,其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违背客观规律,因此结论应当是:不能实现。 (《共产主义社会能实现吗?》)
共产主义社会是好逸恶劳者追求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剥削者追求的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张宜三:
建立天国的想法,表现了科学尚不昌明时代人类对具体地改善处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无奈,把现实中实现不了的事情推向遥远的未来(《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
(三)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 托马斯.迈尔教授:
共产主义的症结在于它对如何组织一个现代社会所作出的构想的自身思想错误。现代社会及其现代的经济秩序只有在结构开放、能从批判中学习和接受变革的条件下才能发展。共产主义相信可以不需要对社会发展及其错误公开的批评,而只通过一个中心来控制整个现代社会,这导致了对进步与发展的自我封闭和公民的异化,这是基本思想上的错误,而不是思想应用上的错误。开放和民主化是现代复杂社会的发展前提,
(四)中共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著名学者顾准:
我对这个问题琢磨了很久,我的结论是,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顾准文集》第370页)
四、苏联共产党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的评论
(一)勃列日涅夫如是说:
前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侄女柳芭发表回忆录,其中谈到,勃列日涅夫曾私下对自己的弟弟说:“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空话”。
(二)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著名论断:
1991年12月17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根据当时苏联人民反共的强大呼声和强烈要求,共同宣布苏联共产党为非法。当时指出:
共产主义只是一个美丽、愚蠢的乌托邦,虽然还有些国家虚伪地坚持,但是我相信这些国家的人民会慢慢发现这个事实的!
【按:这两位共产党领导人还有更深刻的论述,后面再谈】
五、什么是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
“乌托邦”源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的同名小说。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托马斯·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有完备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其后,“乌托邦”被称为“意向社群”的理想和虚构的社会。
马恩两大胡子大大超越了托马斯·莫尔,共产主义大大超越了“乌托邦”。
研究共产主义是个系统工程。本文探讨的是首要问题是——
六、人类社会发展有没有终极美好目标?
“共产主义”这个问题,现在学界关注的焦点是:它是不是一个乌托邦?能不能实现?——其实,第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有没有终极美好目标?
这个问题,芸芸众生都不考虑,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得过且过。
可是,人类毕竟长着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大脑,总有一些人会想、要想,以求其解。
这一想,不得了!竟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伟大导师和马列的徒子徒孙——所谓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们(如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波尔布特之流),在理论上学术上,竟然创造了世界史一大笑料!。
说到此处,一些跟我少年时一样的虔诚马列主义信徒们请息怒,理由何在?容在下慢慢道来——
(一)从哲学上讲,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吗?
哲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与客观存在关系的科学。哲学常识有一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工农大众。不妨用大白话讲一讲简单的道理:
其一,宇宙中人的未知因素占绝大部分,怎敢轻言“绝对”?
其二,即使在某一领域,人类已经洞察一切,但新生事物源源不断涌出,怎敢轻言“绝对”?
总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怎么可能会有最美好的社会模式?
(二)从人的欲望上讲,人类的追求有尽头吗?
人类很奇特:永不满足——欲望无休无止。人类社会发展怎么可能有终点站呢?
(三)马列主义宣称,它有自己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客观世界是永恒变化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矛盾论看,矛盾无往而不在。
然而,莫名其妙的是,马恩两大胡子却又创立了一个终极“美好”社会的学说,这岂不是自己跟自己打架?岂不是自我否定?
荒诞!荒诞!
(待续)
2015-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