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号-理论探索 仲維光简介 仲維光文章检索

 

 

羅馬化運動——文藝復興後的基督教世俗化反彈

——兼談Romantik譯成“浪漫主義”的致命錯誤

 

—仲維光—

 

(極權主義研究中的政治宗教、世俗宗教問題系列之二)

 

我的關於五四百年紀念文章,“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注1)發表以後,引起一些友人的關注,並且進一步提出了一些問題及希望,其中有幾個涉及到根本性的問題,例如,關於Romantik運動,希望筆者能夠做進一步的揭示,究竟如何理解民主問題的三種觀點,當代對於多元文化問題的看法,以及理論和意識形態的區別問題。

由於這幾個問題都是不僅涉及到對於五四運動百年,而且涉及到對於最近二百年迅速擴張的西方文化及歷史,乃至對於時下國際社會、人類所面臨的問題的認識理解,並且都可以說是我現在正在研究的世俗宗教問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謂是一些基本的思想史、歷史問題,因此,我感到有必要做進一步、更為詳盡的說明和解釋。本文首先討論關於Romantik運動的誤譯及誤解為“浪漫主義”問題,Romantik究竟是一種什麼樣、什麼性質的文化運動?

 

一.問題

 

1.

三十年前,為了進一步認識近代嚴密科學的發展和德國產生的所謂自然辯證法的對抗性的關係,更為了認識為何馬克思主義及納粹兩個極權主義產生於德國,我來到德國。到德國一年後,在我德語勉強能夠閱讀的時候,我在德國《世界報》的專欄採訪中讀到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談德國及其知識分子。他說,德國在康德之後選擇了黑格爾,這致使德國走向了災難之路,產生了兩個極權主義,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實行了史無前例的種族滅絕。(注2)這是我走出封閉的中國社會,或者說封閉的中文知識圈後,第一次直接讀到如此明確地、清楚地談到德國、黑格爾,以及其後二百年世界災難的原因的文字。波普認為,他是啟蒙運動的繼承人、康德的學生。這正是我到德國來想要弄清楚的問題,他的論述對於我來說如醍醐灌頂。

儘管如此,對於波普的這個觀點,雖然黑格爾是Romantik運動中的思想領域中的代表人物,但是我依然只是從黑格爾個人及其思想來理解波普的這個論斷,而沒有進一步看到這個論斷所蘊含的更廣泛的歷史意義、文化思想意義,即發生於二百五十年前德國的Romantik運動,在更廣泛的思想史、文化史的意義上究竟意味著什麼。

 

關於Romantik運動,大約五十年前,我還是中學生的時候就接觸到它,說準確一些是接觸到它被翻譯成中文的四個字——“浪漫主義”。

此後,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期,由於非常喜愛法國作家雨果的作品及丹麥人勃蘭兌斯寫的《十九世紀文學主潮》,因此對於Romantik運動有了更多的熟悉,也非常喜愛咀嚼及誇誇其談地使用這個詞。因為它被翻譯成浪漫主義,先天地就帶有一種特殊的、裝飾性的、異國風情的文青味兒。我們自然而然地把它和具有普遍性的人性的感情、熱情相連,所以以為它是熾熱的、反叛的、衝決一切的,甚至是無政府主義的。可這真的是天大的錯誤,因為它實際是一種文化的產物,一種帶有強烈的禁錮性的思想信仰的產物,它不是衝決一切的激情的產物,不信的產物,而是相信、乃至狂熱信仰,並且以此來對抗那些想要以理性衡量一切的各種表現及結果。

然而這一錯,還不僅是對於一個單詞、一種文化情緒的認識錯誤,而且也帶來對於西方這二百年以來的歷史,乃至西方中世紀前後以來的歷史,指鹿為馬、張冠李戴,近乎荒謬的理解。

這一錯,竟然一錯就是五十年,直到二〇一三年我更為具體地研究意識形態問題的時候,才突然發現翻譯後的中文浪漫主義,以及中文世界對於Romantik的認識及理解的嚴重問題。為此,我開始公開質疑關於Romantik一詞的翻譯,重新探究它所含有的意義,認為寧肯翻譯成“濫蠻”。(注3)但是,我依然並沒有感到它竟然是我前面提到的,我來德國時,要了解德國問題,即德國為什麼在康德之後,走向了和啟蒙以來的西方發展潮流完全不同的另外一條道路的鑰匙。我更沒有想到應該進一步探究,它和我正在研究的極權主義問題,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個研究,“世俗宗教”問題有何關係。

過去五十年,在封閉黑暗的共產黨社會,我的思想研究沒有老師、書籍貧乏,一路走來多是憑著直感。對此我說過,感謝上天,哪一步錯誤其實都會讓我步入歧路、落入深淵,一輩子說的都是廢話,甚至不是人話,一事無成。但是我竟然步入了一條非常“正”的路,毫不走味兒的前人都走過的路——啟蒙主義、自由主義之路。只從我在偌大的一個中國,孤獨地一路走來,就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奇跡。然而,這一次對於Romantik的認識和理解,我的路卻並非如此,它竟然是瓜熟蒂落、水落石出。此後,我的逐步深入及不斷擴展地閱讀及購書,竟然是被它的展開帶著走的。在我動筆寫完五四一文,開始進一步討論它的時候,我才突然領悟,這才是我關於世俗宗教問題研究的“最後一塊拼圖”,最重要的一個題目!

 

2.

和對於啟蒙主義問題的理解一樣,對於Romantik運動及Romantik一詞的理解是理解近代西方,理解整個西方歷史及文化的一把鑰匙。對它的誤譯直接帶來中文知識界最嚴重對於西方歷史及對當代問題的認識錯誤。它的嚴重程度遠過於霧裡看花、瞎子摸象,因為它根本就是一副徹底地畸形化的眼鏡。

對於Romantik運動理解的重要性在於,它不是一個普通的、某一單獨或者具體方面的文化運動或者思想運動,而是一種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的、十分全面的反動運動。即如啟蒙運動是對於整個統治西方幾千年的基督教神學即其禁錮社會的文化思想、思維方式、生活態度的所具有的普遍性的意義一樣,Romantik運動代表的是一種普遍的、全面的對於啟蒙的對抗及反動。而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它雖然發生在德國,但是同時期幾乎在每一個歐洲國家都有不同形式及現象的Romantik運動的發生。因此它和啟蒙一樣,同樣是席捲歐洲的,涉及了歐洲基本文化,以及社會的每一角落的運動。

單從這種意義上,在這個開篇中讀者就會看到,作為啟蒙運動的對立物,單從直覺來說就不可能是“浪漫”,“浪漫”二字無法表達產生它的衝動是什麼。浪漫二字的表達,無法讓人看到它和啟蒙的對立。只有宗教化,或者類比於“古希臘”文化的復興來表述啟蒙傾向,用“羅馬化”才能夠揭示出它的這一對立於希臘思想的特性。

但是,Romantik運動卻絕對不只是一種“純粹”的宗教性的反彈,相反,在經歷了二百年的文藝復興的世俗化後,它是新形勢下的一種世俗化了的宗教反彈,一種“世俗宗教”的衝動及反動。而這就使得我們發現,並且能夠清楚地看到:世俗基督教帶來了極權主義;發生於一百年前、貫穿於上個世紀百年的極權主義,其來源就是這個Romantik,這個羅馬化運動。而它在德國,得到了最充分地展開。

德國最近二百年的歷史反過來又從經驗的層次證實了我的這一論斷。

由於對於世俗宗教問題的研究,我在對於浪漫主義運動感到困惑及無法把握的二十多年後,在今年五月,動手寫作五四一文的時候,突然開始雲開霧散,豁然開朗,它竟然是如此簡單的問題。它對於西方學者幾乎是不成問題的問題,幾乎在很多著述中都明確地點出過——Romantik運動的宗教性、羅馬取向。然而,由於我們把它翻譯成“浪漫主義”,它竟然蒙蔽了中文社會一百年。這個蒙蔽,讓中文社會既看不到啟蒙的本質,也看不到西方文化——這個建立在二元論思想基礎上的文化思想的另外一種傾向,即和啟蒙思想、和希臘文化形成對立的宗教文化思想。

 

3.

關於Romantik誤譯成浪漫主義,以及究竟應該翻譯成什麼,不僅涉及到對於翻譯問題、不同文化問題的認識和理解,而且涉及到這個詞究竟指的是什麼,對那一歷史時期的理解和認識。這中間既有中西文語言問題,又有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哲學問題,更有對於思想史、歷史、對於東西文明的理解和把握。為此,本文將分為兩部分來討論。第一部分首先討論的是關於翻譯問題,因為這涉及到的是基本的認識論問題,對於不同文化、不同的思維方式是否通約的問題。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翻譯能夠達到什麼,不能夠達到什麼,應該向什麼方向努力,讀翻譯作品的人應該注意什麼問題。然後,從基本的語義學的角度,Romantik這個詞的詞源的角度介紹了,它的構成特點決定了它的內容及所指的方向。

對於語義學,這不是筆者的專業,因此這一部分筆者基本上是引述一些在筆者看來是爭議不大的常識性的介紹文字。這一部分筆者想要說明的是,無論從西文還是中文來說,專門的語言學者都早已經對於把Romantik翻譯成“浪漫主義運動”做了質疑。

在第二部分,筆者概述了關於Romantik運動,一般德國學界、思想界都接受的描述及論斷;即Romantik運動的特點。筆者由它的發生發展到它的思想特點及與當代的關係,共分為一下六節:

1.Romantik描述的是對抗啟蒙的文化運動;

2.Romantik運動產生的社會及文化根源;

3.宗教思想基礎上的Romantik運動;

4.Romantik、民族主義與反猶;

5.Romantik與極權主義;

6.Romantik與總體性藝術。

在這一部分,筆者基本上依據的是:筆者在研究世俗宗教問題時接觸到的一些文獻;基本的描述及觀點,則是取自德國當代在這方面具有權威性,或者一般都接受的學者的觀點。筆者所作的只是力求用中文把它們重新無誤地、且簡單地概述出來。在這個描述中,讀者可以看到,西方及德國本無民族及世俗國家觀念,民族、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地域主義、極權主義,以及反猶的激化、血腥化,其根源都是在Romantik運動中萌芽並且發生、發展。讀者還可以看到,假大空的藝術形式、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樣板戲,以及當代先鋒派等觀念藝術也都是在Romantik運動中產生的。對此,在描述中,筆者的貢獻只有一個,即屬於筆者的觀點是:

Romantik運動,它是政教分離後的,筆者所稱的“後基督教社會”,宗教還沒有完全退出的反彈;它不僅是基督教文化的反彈,而更準確些說,是和意識形態問題孿生而來的“世俗基督教”的反彈!

在此,筆者還要進一步更明確地說:政教分離的過程到今天依然沒有結束。基督教從社會政治中的“退出”,還包括它所留下的、來源於基督教社會的“政體”及“社會結構”,它們也必須要退出,做出改變。現代社會需要一種適合普世價值的政體,它包括新的國家制度形式及新型的國際秩序!因為從筆者對於最近二百年世俗宗教問題的研究,以及正在做的這個對於Romantik運動,羅馬化運動的研究,讀者都可以看到,世俗宗教和政治的“政教合一”,比中世紀前的基督教社會的政教合一帶來的結果更加嚴重及殘酷。如何有效地讓各類替代宗教的世俗神學——意識形態,世俗教派——意識形態化的黨派,政教分離、退出政治,或者說遏制住他們的擴張及影響,是二十一世紀——這個後基督教社會最重要的問題。否則世界將永無寧日,人類一直會面臨時下的這種族群分裂、思想對立,以及黨派尚黑帶來的腐敗及暴力威脅!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在寫作本文的時候,在幾乎所有涉及到Romantik一詞及其對它的認識中,在本文的行文中筆者基本上都使用西文Romantik的原文,只有在某些個別地方不得不使用它曾經有過的誤譯——“浪漫主義”,以及必須用筆者所認為的新的譯法——“羅馬化”的時候,使用了這兩個術語。我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避免不必要的誤導及誤會,即希望讀者能夠自然而然地感到Romantik本來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如此,它既可以避免使用原來的譯名“浪漫主義”敘述,可能會先入為主地帶來的混亂及困惑,也可以避免讀者感到,我在強行植入自己想法,由此產生的反感。

筆者不僅希望讀者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比較,更特別希望在讀完全文後,能夠回過頭來重新再思考一下,假如在行文中把所有使用了西文Romantik的地方置換成“浪漫主義運動”,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置換成“羅馬化運動”又會如何?

我相信,如此你就會發現,這個新的譯法,能讓你對思想史、歷史的理解簡單準確,讓你更容易把握當前世界遇到的問題。

 

二.關於兩種語言的翻譯

 

1.

我在五四百年紀念一文中對於Romantik翻譯成“浪漫主義”,以及它所具有的文化歷史意義的質疑雖然受到了一些朋友的肯定,希望我能夠進一步展開及深化我的認識。但是,與此同時它卻也受到了一些友人極為強烈的反彈,認為絕對不能夠接受我的理解及解釋,傳統譯法“浪漫主義”沒有錯誤。為此,在與友人的爭論中,我繼續了對於Romantik問題的探究。

由於研究極權主義及意識形態問題,所以我主要關注的是這二百年來的歐洲歷史。為了理解這段歷史,我才遭遇到如何理解Romantik及其中文翻譯問題。

我自己的經歷讓我親自體驗並且清楚地認識到,由於中文把Romantik翻譯成“浪漫主義”,因此在對於西方近代文化及其思想史的描述及理解上,產生了很多混亂且無法理解的問題。這個混亂困擾了我至少二、三十年,所以現在我可以肯定地說,對Romantik,這個西語的中文翻譯,是我見到的最壞的一個翻譯例子。

我之所以說是對Romantik的翻譯是最壞的例子,還因為我在探究極權主義的時候所遇到的Ideologie(意識形態)的翻譯是另外一個惡例。它和浪漫主義一樣也是來源於日語翻譯。最近幾年,我已經多次就ideology問題,這個術語在西方近代思想史的出現,認識論基礎,準確的思想含義進行過討論。它是典型的西方二元思想的政治文化產物,一種世俗神學教義,既沒有中文原意的“意識”,也沒有“形態”。

再如Nation,譯成國家還是民族,也讓我苦惱到今天,它們的區別究竟在哪兒,又是為何會讓一位中文思想者有如此的困惑?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對於Culture,翻譯成文化,也讓人們無法理解中西文化問題的差別。因為這個詞用來指“文”的內容,在西方不過是在十七世紀才出現,而正式用於更多地指我們中文意味著的事物——文化,則不過是十九世紀的事情。

上述這些例子,以及在研究極權主義問題時,關於Totalitarismus(極權主義)、及不同的專制形式的不同的西語的翻譯,如Autoritaet、Despotie、Absolutismus、 Diktatur、 Monarchie等等,都讓我深切地感到,翻譯直接涉及到你對這個概念、思想,乃至文化歷史的把握。一個壞的翻譯,將把你導入歧途,甚至可能誤導你終生。

那麼翻譯如何能夠準確,或者說翻譯是否能夠準確,在這裡就成為首先要討論的問題。

它們同時讓我在三、四年前突然領悟到,文化不可通約,語言無法翻譯。因為翻譯涉及到的語言現象,實際上涉及的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方法和方式。而進一步究其根本,翻譯涉及到的是不同文化是否可以通約問題。對此,在庫恩的建立在認識論基礎上的對於思想理論問題的探究中,基本上應該已經是定論:不可通約!

對於這個結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容易理解的。中文里有“雞同鴨講”一詞,可以說明翻譯究竟是否是可能的!雞語和鴨言,即便是在一些基本的衝動上是相同的,例如飢餓與滿足,雞鴨表達的方式及傾向卻還是不同的。你只能夠知道對方是餓了,可如何餓、餓的感覺傾向何方,卻是子非魚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中文確實是一種具有最豐富的表達方式的語言。你可以用雞鳴鴨叫,讓人一下子看到不同。

 

2.

對於翻譯遇到的這些問題,雖然過去的學者及思想家不曾如庫恩那樣明確地提到通約性問題,但是對於存在的問題很多人卻是早就感覺到,且有過明確地描述。對此,我所推崇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在他的自傳中曾經明確地說過:

“搞過一些翻譯并且思考過翻譯問題的人都知道,文法正確而又是直譯的東西是根本沒有的。一切好的譯文都是對原文的一種解釋;我甚至還要更進一步說,對一篇重要的原文文獻的一切好的翻譯,都一定是一種理論的重建。因此它甚至包含有零星的評論。凡是好的翻譯都一定是既緊扣原文且又是一種意譯。”(注4)

……

“總之,儘管一部譯作可能由於不夠精確而成為劣作,然而一部原文內容艱深的精確譯文卻是根本不存在的,而如果兩種語言結構不同,則某些理論甚至可能是幾乎無法翻譯的。”(同上)

波普關於翻譯問題的看法當然是建立在自己直接的體會基礎上的。因為他為了寫《開放的社會及其敵人》,儘管柏拉圖的著述載運歐洲已經有拉丁及英、德文譯本,但是他為了準確地把握柏拉圖思想還是直接,用他自己的話說,非常吃力地閱讀了柏拉圖著述的希臘原文本。

其次對於他談到這些思想,在這裡我必須要說的是:波普的這本自傳及思想在中文界早就出版及流傳,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在人們已經能夠看到波普的看法的時候,儘管他的名字頻繁地成為被炒作的對象,但是其思想及方法卻沒有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及思考,或者說根本沒有被人認真地思索接受。

關於翻譯問題,波普這短短的二百字含義極為深刻,甚至可說是顛覆性的。這些意義,都和現在筆者直接辨析的Romantik一詞的翻譯相關。

除了筆者前面所強調的,它涉及到對於文化思想及語言系統是否通約,根本的認識論問題外,這段話首先涉及的是:翻譯是“專業研究者”的事,而不是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只學了語言的人的事情!因為“一切好的譯文都是對原文的一種解釋”,一種“理論的重建”。不充分理解把握這門專業,何來準確翻譯!

其次,它涉及到百年來中文界關於翻譯傾向的兩派爭論——直譯還是意譯,以及如何做到翻譯的信達雅。波普談到的語言都是西文,它們不僅都是符號語言,甚至來源相近,但是依然不可能有直譯的問題。所以對於中文西文的翻譯,直譯問題的提出更是一個偽問題,它沒有任何認識論基礎。為此也就只有信達,而沒有雅的問題。不僅源語言的雅,無法表達,雞鳴的悠揚無法用鴨叫來表達,而且或許原作就根本沒有“雅”,是以粗俗見長,那你就更是一種徹底的改寫了。

第三,它立即讓任何不懂原文,而褒貶“原”著的行為變得極為荒唐可笑!

例如諾貝爾文學獎的設立及頒發。這個獎只有作為文獻獎才能為自己的存在勉強做辯護。因為它評獎的過程,對象以及參與評獎的人的資格,就根本沒有意識及理解到中文中的“文學”及“藝術”意味著什麼。“文章”、“文學”指的是文字,即圖畫文章(此處文章二字說的也是圖畫)般的字變化而生的華美,它是圖畫和音韻之美的精緻組成。所以筆者推測,二十六個字母組成的文字中,或許只有文獻的感覺,粗線條的文字清楚與否的品質,而沒有複雜乃至可說微妙的象形四聲文字的藝術現象及感受。西文有的不是“‘文’學”,而是“字學”,所以他們,即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的人才膽大妄為到敢於評論中文“文學”。

第四,這短短的二百餘字,直接讓五四以來中國的文化、學術,思想及文學藝術,被置於必須重新思考檢驗的聚光燈下。其中尤其匪夷所思的是,很多翻譯文字及術語直接來自日文的中文文字,其中包括本文所談的“浪漫”一詞。它們褻瀆并且讓精緻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入了歧途。

對翻譯的看法,同時使我們看到,凡是在翻譯物影響下產生的所謂哲學、所謂文學,尤其是詩歌,都一定是不倫不類的變態產物。

 

三.關於Romantik翻譯為“浪漫主義”的語言學問題

 

關於Romantik的翻譯讓我們看到,上代人過分輕率地從日文借用到中文,下代人又過分輕率地一直沿用了“浪漫主義”的譯法。現在我們至少可以說,單從翻譯來說,當初使用浪漫二字翻譯它的人,可以肯定地說是要麼囫圇吞棗并不了解這個詞出現的歷史及文化背景的人,要麼是在學術及思想上未能走的很深的人,後繼者則是缺乏感覺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的人,亦或自己根本就是一個學術領域中的投機者。

 

1.

我之所以如此說,是由於Romantik翻譯成浪漫主義,所產生的問題及困惑如此明顯,所以不僅一定會在很多地方出現矛盾,而且實際上也是,很多人早已經提出翻譯成“浪漫”二字所帶來的問題。

在德語詞典上,我們使用最簡單、人們最容易看到的維基條目就可以看到這些問題。

在維基關於語言的Romantik的條目中說:

關於這個單詞的意義(Bedeutungen),它解釋如下:

[1] geistige Epoche vom Ende des 18. bis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 die im Gegensatz zur Aufklärung und zur Klassik stand

[2] etwas, das den Menschen mit Liebe erfüllt (vergleiche romantisch)

第一點說的是:它指的是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中期,和啟蒙和經典主義形成對比的一個精神時期。

第二點說的則是,它是指那些使人感覺到愛的那些事物。參閱romantisch一詞。

 

關於這個單詞的來源(Herkunft):

Bildung des Substantivs zum Adjektiv romantisch durch Rückbildung; mit der Bedeutung „Romantisches, Phantastisches“ (= in der Art von Romanen) seit Ende des 18. Jahrhunderts belegt, als Begriff der Epoche seit Anfang des 19. Jahrhunderts, im Sinne von „Verträumtheit, Stimmung“ seit Mitte des 19. Jahrhunderts[2]

維基詞條說,它是由名詞到形容词romantisch,歷史性地形成的單詞。在十八世紀末期它帶有“romantisch及奇妙的意思”(也就是等同於說“說羅馬語的民族所有的那類感覺”),并且在此後作為描述十九世紀初期的那個時代的概念。十九世紀中期后則有了夢想的、心情及情緒的意義。

為此,我們看到:這個對於單詞的解釋的關鍵點有兩點,第一,這個單詞指的是一歷史時期;第二,它所指謂的核心是“講羅馬語民族所具有的那類感覺”。

 

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個Romantische,我在中文網頁德語助手上看到的中文翻譯居然不是“浪漫”,而是“羅馬式的”。(注5)

 

2.

Romantik除了作為單詞外,還作為一個歷史性的詞條出現在維基上。關於Romantik詞條在維基上的解釋是:

Romantik指的是一個文化史的時期。這個時期指的是從十八世紀末期開始持續到十九世紀,所涉及的文化領域中的內容,雖然特別是指造型藝術、文學和音樂,但是也包括了歷史、神學、哲學,甚至也包括了自然科學和醫學領域。在Romantik運動中涉及到的文學內容大约是指1795年至1848年。這之中又分為,早期——1795到1804年,其後直到1815年為高度展開時期,再後到1848年為晚期。晚期Romantik繪畫藝術甚至持續到十九世紀末,而音樂,維基的這個詞條中則認為延續到二十世紀初期的馬勒(Gustav Mahler)和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對於Romantik一詞的词源,該詞條說,詞源上Romantik一詞源於羅馬語(lingua romana),它指的是羅馬國家中的使用羅馬語民族語言寫作的作品。這個指謂,Romantik,用以構成和以前通用的、用拉丁語(lingua latina)寫作的文本相區別對立的作品。

後來,大約在公元七世紀在拉丁語和羅馬語之間又衍生出第三種語言術語“lingua barbara”,即德语。

“Romance”則是中世纪早期用來专指有别于学术拉丁语的這個“新拉丁語方言”。古法语的“romanz”、西班牙语的“romance”以及意大利语的“romanzo”也都是這一類指謂的派生词。它們用來指和拉丁語相對的,使用罗馬语各族的语言整體。所有那些帶有roman的詞,如“enromancier”、“romançar”、“romanzo”,都是用來指用各類“羅馬语”来翻译或撰写的书籍,以區別於以前的拉丁語文本。这样的书被称作“romanz”、“romant”、“romance”、“romanzo”。

在古法语中,“romant”、“roman”的意思是“用韵文写成的宫廷爱情故事”(höfischen Versroman),後來在十八世紀末期,即德國Romantik初期的時候,被德國Romantik運動的代表人物約瑟夫·格雷斯(Joseph Görres)和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引入“民族讀物”(Volksbuch)一詞,來稱謂用散文方式寫作的,及中世紀人們閱讀的歷史作品。如果再回译成拉丁文,它就可称作是“romanticus”(也可以再加上“liber”)。如此,就成為和“romance”紧密地联系起来的Romantik。。

據維基德語詞條介紹說,该词最初是由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Friedrich Schlegel)(1772- 1829)使用的,是他创造了现代的Romantik概念。

文化學家施萊格爾是德國浪漫派的主要推動者和代表人物。他認為,Romantik指的是,一種離開當時流行的古希臘以及文藝復興後產生的經典模式的“轉向運動”。推動Romantik的作家,要從自己的文化和歷史中重新尋取各種題目以便離開古典形式。他們用回顾及历史的眼光重新解释了那些殘存的文獻中的Romantik的倾向。這個“轉向”“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的運動,同時也意味着更强烈地“转向”“中世纪的傳說和神话世界”。 

對於Romantik在今天在一般語言中的習慣性的使用,該詞條說它被用來指那類具有豐富感情中的人所帶有的傷感及渴望。

以上談的是關於西文帶有Roman詞根的詞。人們必須注意到,所有這些衍生詞都共同地具有“說羅馬語民族的那類特點”,因為它們都是由“羅馬”衍生出來的。

 

3.

關於中文“浪漫”一詞的解釋:

人們必須首先要注意的是,在作為Romantik翻譯的“浪漫主義”這個詞出現以前,在中文中根本就沒有“浪漫”這個詞。它和意識形態一詞一樣,也是從日文,從日本人對於Romantik的西文翻譯而來。因此它沒有中文的意思,“其作用”只在於“翻譯對應”於西文Romantik的意思!故它必須準確地反映出西文的意思才能夠生存。

 

第一,對於這點,百度百科對於浪漫的詞條是:

浪漫 (汉语词语):(注6)

广义上的浪漫,意为纵情;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不拘小节(情侣关系而言)。此词来自于西方词语Romantic音译的演变而成,其作用就是为了翻译Romantic。至于说出自宋·苏轼《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诗之一:“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中的“浪漫”二字,并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两个并列字,诗中此二字的意义与现在浪漫一词的意思不同。

狭义上的浪漫来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诞生于西欧的浪漫主义,这里的浪漫特指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理想远大,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第二,對於浪漫主義,中文維基的解釋則是:(注7)

中文“浪漫”一词来自“Romantic”,而“Romantic”和“Romance”的字根是罗马(Roman、Roma),其原义实际上是指“罗马或操罗曼语系民族式的”,后来其定义被狭义化为“罗马或操罗曼语系民族式的激情”、一种对梦想的不断追求和实现的情怀。在华语地区,“Romantic”最早被翻译成“罗曼蒂克”,后来改为“浪漫”之后由于這兩個中文字造成的的中文的望文生義,而使人忘記了其原來字源的意義,无法再追查其字源,其原义就被严重扭曲了,例如华人经常会将“浪漫”和“温馨”混为一谈,然而两者本身意思上并不一样。

 

我必須要說,無論百度還是維基的這兩個中文詞條都寫得相當有水準。我對寫詞條的人很是佩服!

詞條一,百度詞條說的“對現實世界感到不滿”,明確地說就是對政教分離後的歐洲現狀,對於基督教文化傳統受到的衝擊、出現的現實問題,以及對於未來如何的不明的不滿,也就是對於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帶來的社會變化的不滿。

詞條二,維基詞條則不僅指出了這個西語詞語言學上的含義,而且明確指出華語地區的錯誤翻譯,以及它所造成的嚴重後果。這其實也就是詞條一所強調的,杜撰的浪漫一詞的使用,竟然讓人們忘記了這無中生有的詞的專門來源、專門對應的指謂。

 

第三,關於“浪”及“漫”二字的中文含義,按照中文辭書上的解釋,中文中的浪、漫二字和宗教情緒幾乎可說是格格不入的,是一種放浪和無節制,一種鬆弛自由自在。

概括如下:

A.浪:

形容詞——放縱不拘、放蕩不正。如:“浪蕩”、“浪子”。

副詞——虛妄、空。1.如:“浪得虛名”。2.輕率、隨意。如:“浪費”。

B.漫:

形容詞——遍布的、充滿的。如:“漫山遍野”。放縱不加拘束。如:“散漫”。模糊不可辨認的樣子。如: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漫滅”。長、遠。如:“漫漫長夜”。

副詞——徒、空、枉。如陸游詞:“漫悲歌、傷懷弔古。”莫、不要。如:“漫說是他” 。隨便、胡亂。如杜甫詩:“漫卷詩書喜欲狂。”

 

綜上所述,毫無疑問,Romantik一詞,無論就單詞本來的來源及意義——西文及中文的語義學,還是就它在文化歷史問題上的指謂,它的意思首要的都是指一個歷史及文化時期,以此來表明這個時期的傾向。

那麼Romantik是如翻譯成中文的那樣,指的是一種把“浪漫”或者“浪”及“漫”化成為主義的傾向嗎?

為此,要正確翻譯及理解Romantik,就涉及到對於Romantik運動的描述及理解——它在文化史上、政治及社會史上究竟指的是一種什麼內容及性質的傾向?本文下一部分將主要來描述、解析這一問題。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仲維光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9年12月19日15:1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