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之春》月刊
北春新闻中心
资料文集库
订阅与支持
《北京之春》简介
网上投稿
期刊下载
日本语
English
2021年12月号-理论探索
张又普
简介
张又普
文章检索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探索
张又普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Jan Erik Olsson与Clark Olofsson,抢劫瑞典斯德哥尔摩内位于
Norrmalmstorg广场
的最大的一家信贷银行,并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与警察僵持了130个小时后,歹徒最终投降。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4名曾经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表明并不痛恨歹徒,表达他们对歹徒不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多加照顾的感激,并且对警察采取敌对的态度。其中的一名女职员甚至对一名劫匪表示了爱意。
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6日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错综转变下,4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因为这起斯德哥尔摩人质挟持事件,人们发现了一种病症,并命名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关于这个病症的成因有多种解释分析,一种看法是,新生婴儿会与最靠近的成人形成一种情绪依附,这个成人让他至少能有生存的可能,这个可能性被无限最大化了;另一种看法是,这是人类动物本能的“可驯化性”的表现形态。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是角色认同的心理防卫机制的重要范例。
1969年
刘少奇
死于河南省,众所周知,他死于文化大革命残酷的政治迫害。他的夫人
王光美
则被关进秦城监狱达12年之久,直到1979年才出狱,那时
刘少奇
已经死了10年了。按照人之常理,
王光美
应该痛恨有杀夫之仇的毛泽东,即使她心胸大度,不再追究,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使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她不但不恨毛泽东,反而多次表示对毛的感谢和尊敬,感谢毛泽东教育了她12年,感谢毛的不杀之恩。2006年10月13日,
王光美
死于心脏衰竭症,享年85岁。
王光美
的晚期病态表现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1950年前后的
土地改革运动
,将地主富农的财产没收,其子孙后代也都沦为出身不好的“狗崽子”,人生前途惨淡。我认识许多地富子女,见了我第一面就是诉说自己不幸的童年,以及自己如何在困境下努力奋斗,终于摆脱了出身不好的桎梏,也为父母争了光。在这众多的地富子女中,却出现了少数人,他们对于
土地改革运动
衷心拥护,对于自己幼年受到的压制和屈辱毫无怨言,对给自己家族制造灾难的人充满感激之情,甚至如果有人对此有相反看法,他们都会大义凛然地对其讨伐一番。这应该又是一种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的病态表现。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尽管有其进化的基本原理,不过对于一位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这肯定属于一种心理学的变态和扭曲,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初稿于2015年4月4日)
资料链接: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http://zh.wikipedia.org/wiki/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Norrmalmstorg广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rrmalmstorg
刘少奇: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少奇/115115?fr=aladdin
王光美:
https://www.sohu.com/a/216503818_99937407
土地改革运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土地改革运动/2068066?fr=aladdin
分享: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文章
-
国际汉藏协会东南亚分会纪念六四三十四周年/陈叔涵
-
美国空军能使中共投降吗?/鲁山
-
《马毛说》/野聲
-
长篇小说《铁链女》第一章/杜潜
-
习近平的极限思维与美国的极限答案/陈维健
作 者 :张又普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1年12月22日16:46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北京之春》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地址: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电话: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