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号-理论探索 王书瑶简介 王书瑶文章检索

 

 

从专制走向民主,如何避免内战,如何避免天下大乱(中)



王书瑶

 


  二、中国的第一次民主革命并没有引起天下大乱。

  尽管从专制到民主,在历史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民主的思潮已经澎湃于世,就有了一些没有引起天下大乱的民主革命,中国的两次民主革命就没有引起天下大乱。

  1、辛亥革命之初并没有天下大乱。

  中国第一次民主革命从1911年辛亥革命算起。

  武昌起义之后,形成革命势力摧枯拉朽之势,各省纷纷响应,一些省份是由省督抚宣布独立的,有一些省份则是当时的"咨议局"起了主要作用的,还有一些则是革命党或革命军起主要作用,他们宣布独立,是表示他们不再接受清王朝朝廷的管辖,并不是宣布他们要脱离中国,只是否定清王朝的中央政府。1912年元月一日,南京政府宣布成立,国号中华民国,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清王朝还是要做垂死挣扎,他们派出一些军队对这些宣布独立的省份讨伐,但是,这些军队都没有多少战斗力,用李密的话说,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已是残灯末庙。在危急的情况下,不得不起用袁世凯,而袁世凯已经有了宪政思想,他在小站练兵,培植了自己的势力,这些人,在一定形势下,都很容易接受共和,他并不想保佐这个由满族人统治的摇摇欲坠的王朝,于是就"南北议和",他们软硬兼施、威胁利诱,廹使隆裕太后携带他的六岁的宣统皇帝(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逊位",清朝的267年的统治,至此结束。从1911年10月10 日武昌枪响,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总计只有125天,其中虽有一些零星的战斗,但是规模不大,应该说,中国的第一次民主革命,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的,这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军阀混战是怎么引起的。

  1)军阀混战首先是由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引起的。

  在南北议和清廷退位之后,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接任为中华民国之大总统,不幸, 1913年3月20日晚上10时40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沪宁火车站准备乘车时被凶徒暗杀,引起朝野震动,宋教仁最重要的政治理念就是不断地通过选举来推动共和的建设,应该说是和平的选票派。

  1912年8月25日,改组统一后的"国民党",孙中山被选为理事长,孙中山虽然在当时说"决不愿居政界,惟愿作自由国民",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但是,在宋教仁被杀后,孙即提出二次革命,发兵讨袁,兵败被通缉。

  究竟宋教仁是谁杀的,史无定论,而一种观点认为陈其美的嫌疑最大,宋教仁弥留之际,去电袁世凯,至少说明他本人不怀疑袁世凯。

  孙中山不得不跑到日本去寻求避难,建立"中华革命党",奇怪的是,号称民主主义者的孙中山先生,组织政党是为了民主革命,却要求他的党员"绝对忠诚于"他个人,匪夷所思,李自成、洪秀全们的最初起事的时候,也不能要求属下宣誓忠于自己,而孙中山先生却这样做了,这遭到黄兴等民主革命志士的拒绝。

  1917年在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孙中山回到中国,他又打起武装起义的主意,经过几次失败之后,孙接受了苏俄的建议,以苏联援助的卢布,建立了黄埔军校,开始有了自己的武装,同时又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他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大会上说:

  "现尚有一事,可为我们模范,即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俄国之能成功,即因其将党放在国上。我以为今日是一大纪念。应重新组织,把党放在国上。"

  孙中山是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党在国上"的人。

  著名的政治评论家罗隆基先生对此加以猛烈的抨击,他说:

  "国民党革命成功,可以说'党在国上',其他的党革命成功,当然亦可说'党在国上'。这当然成了继续不断的'党天下',那么,以党建国,国在哪里?国在哪里?"(以上引文见《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其他本文资料均来自网络。)

  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大总统的梦,不惜以武力夺取政权,实为中国的"党天下"肇事之始。

  如果宋教仁在,中国可能不会是这样。

  孙中山为了打倒一个军阀而居然同另一个军阀勾结,他勾结张作霖,张作霖给了孙60万大洋,但是,孙在背后却对苏联代表达林说:"等我击败吴佩孚,下一个就轮到张作霖了。"张作霖虽然对孙中山表示尊敬,但也只是把"孙先生当作一个远交的朋友而已"。

  既与军阀勾结,而又表里不一。能同这样的人做朋友吗?

  当年梁任公(梁起超)计算过:如果孙中山搞武力革命推翻清朝而非搞和平君主立宪,中国还要乱200年才能从专制社会走出来。祸国殃民的孙中山不听梁任公的劝告,继续搞武装叛乱。现在已经过了一百年中国还没有实现民主政治。

  2)袁世凯称帝造成中国更大的大分裂。

  袁世凯原本是在南北议和时确定由他接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1912年2月,参议院一致选举他为大总统, 1912年12月初至1913年3月,北京临时政府举行第一届国会大选,袁世凯又被选举为大总统,具有政治上的合法性。

  但是,鬼迷心窍,他当了总统还不心满意足,却要做皇帝,引起众叛亲离,结果是中国进一步分裂,四分五裂,各路军阀乘机崛起,虽然他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于1916年6月6日在举国声讨声中去世,却也为此后的中国各路军阀混战埋下伏笔,罪不可赦。

  3)北洋政府是中国最民主的政府。

  在"解放"后的历史教科书中,都对北洋政府的政治大加鞭笞,我却认为,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最民主的政府,理由如下:

  甲、 议会是起作用的。

  首先,大总统是要由议会选举的,没有哪一个总统是自行任命的,曹琨要花钱收买议员才能当上总统就是明证。不论哪个军阀攻入北京,却都不能由自己任命总统或总理,而一定要由议会说了才算。

  其次是三权分立,北洋政府时期建立了三权分立制度,先后出现的五部宪法都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限制总统权力,防止个人独裁,使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尊重和保障。1917年5月,在对德国宣战问题上,段祺瑞提参战案,而国会拒绝合作,所以段祺瑞不断对国会施压,国会则改组内阁,暂缓讨论参战问题。总统黎元洪在国会的要求下解除了段祺瑞的职务。当时的国会真正起到了监督政府、制约权力的作用,并非"橡皮图章"、"表决机器"。

  乙、宪法同时保障司法独立、公开审判的司法原则。1913年宋教仁被杀案中,地方检察厅可以公开传讯国务总理赵秉钧;又如1925年10月京师地方监察厅派检察官翁敬棠调查"金佛朗案"事件,外交总长沈瑞麟、财政总长李思浩、前司法总长章士钊全被审查,期间,中央政府没有干涉,反映出当时司法的独立性。"(以上全部为来自网上的引文,但是我记不得是谁写的了,有些资料被重复引用,有些则没有署名。)

  丙、言论自由,没有哪一个时期,中国的言论如此之自由,"1912年5月20日,戴季陶在《民权报》上发表了一篇署名为"天仇"的短文,题曰《杀》:'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此四人者中华民国国民之公敌也。欲救中华民国之亡,非杀此四人不可。杀四人而救全国之人,仁也;遂革命之初志,勇也;慰雄鬼在天之灵,义也;弭无穷之后患,智也。革命初成,不少健儿,以全国之国民而无人敢诛此四贼,以救全国人民之生命财产,以保五千年之荣誉之历史乎?吾殊不敢以此诬我国民也。'"(此段网文)

  总理唐绍仪还为戴季陶"说项",最后罚款30块大洋了事。

  丁、北洋时期是中国报刊杂志最多的时期,据统计,仅在1911-1925年间,北京就先后有470余种报刊出现。一位老者说,北洋那几年,中国的报刊发行量很大,报刊杂志种类繁多。《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称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问世"。

  戊、中国公民在北洋政府所享有的结社自由是中国大陆从古至今最充分的时期,北洋政府初期仅在民政部立案的党会就有85个。后来的共产党人毛泽东、蔡和森等人1918年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周恩来、张若名等人在天津组织的觉悟社,就是当时众多社会社团中的一支。(在今天,组织这样的社团可以吗?)商人也普遍自发组织成商会,经常发通电指摘北洋政府的行为。中国的民众更是可以随时游行,向北洋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北洋政府时期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第一次出现的高度民主时期。

  己、地方自治,在清末,已经有了袁世凯组织的天津地方自治的实践,1920年到1925年,联省自治成为时髦的趋势,湖南省公民投票通过的《湖南省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付诸实行的省级宪法,

  4)北洋政府时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虽然那些年兵连祸结,大大小小的内战不断,可是经济还是得到快速的发展,据说该时期,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

  张金保曾经担任过(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妇委书记。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她从鄂城乡下来汉口第一纱厂做工,1个月后,"领到半个月的工资--七块大洋,另外半个月的工资被厂里当作押金扣下了。我拿着钱心里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我每个月可以挣十四块钱,可以勉强糊口养家。"

  第二年,张金保一人看管两台织布机,月薪30多块钱。"这样,我的生活好些了,开始有了点积蓄。"

  当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安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1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同时物价稳定,普通民众的生活得以保障。

  3、打仗的军阀和爱国的军阀

  北洋政府时期,除了一些地方势力之外,对中央政权起作用的军阀主要有三个:皖系、直系和奉系,这些军阀之间的混战,直接影响了中国政局的稳定,你来我往,征战不休,生灵涂炭,但是,我敢说,这些军阀无一不是爱国的,证据是,他们都是重视教育的:凡是重视教育的人,必定都是爱国的,凡是爱国的,必定都一定重视教育;反之亦然:凡是不爱国的,或者说是害国的,必定不重视教育,或者,不重视教育的人或政党,必定是不爱国的

  三个军阀中,最先倒下的是皖系,可是有趣得很,皖系的首领段祺瑞一生中曾六次主政(国务总理之类),政府内阁中连任7届陆军总长,有"三造共和"的美誉。个人品格差不多无懈可击。

  直系军阀以吴佩孚为首,他是出名的"秀才师长",极为重视文化教育,他对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还积极发"通电",支持"五四运动";冯玉祥每到一地,必先考察那里的教育,然后就增加教育经费;另一个军阀头目闫锡山,在山西推行"强迫教育",儿童入学率高达80%;曹锟说:谁敢对教授不礼貌,就要谁的脑袋,不一而足。

  关于"大老粗"张作霖的教育事迹更多而具体,他要求他管下的各县的财政支出,教育经费要占40%,这简直匪夷所思,还能这么高吗?"新中国"建立了这么多年,有几年的教育经费达到过5%甚至4%?而"奉天王"居然要求40%,我不大相信。他创办东北大学,他说:"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也要办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包括工厂和植物园共占地900亩,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大学,每年拨款经费160万银元,   北京大学是90万银元,南开大学40万,清华大学虽有庚子赔款补贴也只有120万。

  他还要求,如果县政府的衙门建筑超过了学校的校舍,就要枪毙那个县长。

  他还不干涉学校的教务,每到教师节,他都穿长袍马褂向老师作揖,拜托他们教好学生。

  这些军阀混战祸国,罪不可赦,但是,他们却都爱国,他们没有把从民间收刮来的财富据为己有,或者汇到国外,供自己和家人享受,而是毫无保留地投入教育,这是什么精神,只有爱国的人,才会认真的为下一代着想,这是真正无私的精神、爱国的精神。只有真正爱国的人才能想到下一代,只有想到下一代的人才是真正爱国的。

  可是我们那个"伟、光、正"怎么样?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地震一来,首先倒塌的房屋是刚刚落成的中、小学校舍,震死孩子无数,谁要想知道在地震中死了多少孩子那可是国家一级"机密",谁去调查,那就是"颠覆国家政权",那是要判重刑的。

  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政办公大楼,却巍峨堂皇,"我自岿然不动",好像泰山青松一样挺拔。

  什么叫爱国,什么叫害国?

  顺便讲一个张作霖的小故事,他没有文化,但是统治东三省多年,有很多文件要批,他既不会写"行",也不会写"照办",他的作法就是在文件后面用粗大的毛笔一点,就作数。后来他的僚佐就伪造一个文件也用毛笔这么一点,就照办了。后来反馈到了张作霖这里,他就不承认是他批的,僚佐们拿来他批过的文件,说,这明明是你批的吗,他左看右看,就是不承认,后来僵持不下,只好露底:张本人的毛笔中有一根针,他点一下的时候,纸上会有一个小洞,小眼,而僚佐们的毛笔中没有这根针,就没有洞,所以这是伪造的,众人不得不服。至于从那之后他又用什么办法保持批文的私密性,就只有张作霖一个人知道了。

 



相关文章
作 者 :王书瑶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4年10月10日20: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