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王道,在我一方----王道标准微论
余东海
中道是最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
王道是最正确的政治标准和文明标准。
-----东海曰
王道政治,即儒家政治,仁本主义政治,中道文化在政治领域的落实,儒家外王学实践的最高成果。唯中道文化才能导出王道政治,唯王道政治才能导出王道文明,即仁本主义文明,中华文明。
王道政治可分为传统式和未来式,传统式又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包括原始大同式和传统小康式,小康式又有封建制和郡县制之别。但无论什么模式,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标准。
东海《中华宪政纲要(第三稿)》中提出的仁义、诚信、民本、德治、公正、厚生、自由、和谐等等仁本主义价值观和中华宪政基本原则,就是王道标准。四书五经中关于政治的肯定性阐述,都涉及王道。我认为,儒经中有五段圣言,就是王道的基本内容和共同标准。
其一是《礼运》中开头一段,分别介绍了大同王道和小康王道的具体状况。这段话大多数人都熟悉,就不录了。
其二是《洪范》中一首古老的诗,概括了王道的基本原则。诗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其三,《孟子·滕文公上》中对尧舜稷契为政的介绍,其中关于五伦的一段最重要。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五伦的高度重视是王道最重要的特色。
其四,《孟子·尽心下》记载,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犠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道原则也。进行一下现代转换,就是民为重、国家次之、党更次之,元首为轻。这就将党、国、民的关系理顺了,本末、主客关系分清了。国家、政党、元首和广大官员都要以民为本,效忠人民,坚持爱民主义。爱国爱民是政党、元首和官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人民爱国爱党则是政治有道自然而然的结果。人民不爱国,责在政党;官员不爱党,责在元首。
其五,《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公孙丑问:“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曰:“然则有同与?”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公孙丑问,伯夷伊尹与孔子相同否,孟子答以不同。但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他们如果拥有百里之地而为君,都能让诸侯来朝,为天下之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所不为。这是他们也有相同的地方。
荀子也有同样说法。荀子说:“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荀子·王霸》)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这是王道原则,也是为人为政的底线,不仅儒家,一切正人和正义力量都应该守住,连利己主义的杨朱派都能守住。杀害无辜的人物和势力,一定非正义。无论什么势力,无论其目标、理想是什么,只要允许使用危害、杀害无辜的手段,就是邪恶势力,就不允许存在。
东海总结的“儒家核心要旨”包括五常、五伦、五观、大学三纲、白虎三纲、良知四德、淑女四德等,都是中道特征和标准,涉及政治者就是王道特征和标准。
王道与天道、中道、仁道这三个概念密切相关而同中有异。分而言之,天道即乾道,与坤道、人道三足鼎立;统而言之,天道涵盖坤道、人道,为人道之核心
天道落实为文化,即中道,也称为仁道,“允执厥中”即“宅于仁”。仁道、中道落实到政治,即王道。王道体现于制度,即礼制。故《礼运》言言“礼本于太一”,太一即天道;又言“礼本于仁”。翻译为现代话就是,礼乐制度植根于仁德仁性。
仁性即人性、人道的根本,即“朝闻道”的道。这是人类超越生死的根本途径,而“志于道”就是中道本色、中华特色的终极关怀。
西哲说:“政治是世俗社会的终极关怀,宗教是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东海曰,宗教作为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品质不正;自由政治作为世俗社会的终极关怀,正而不中。唯中道文化提供的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和世俗社会的终极关怀都大中至正,并同归于仁,将两者圆满统一于“性与天道”。
“性与天道”落实于政治为王道,王道落实为制度即礼制。借用佛教三法印说,儒学有三法印:道德仁本,政治民本,宇宙人本;王道也有三法印:中道道统,礼乐制度,科举制度。
王道政治,主权在民,这是儒家与自由主义的一大共同点。涉及主权,民意最大。支持者多就意味着天意所属,君子应该当仁不让;支持者寡则意味着天意不属,君子应该主动让贤。权力交接的时候,武力强取是强奸民意,固然野蛮;选举舞弊是诈取民意,也极卑鄙,都与王道精神背道而驰。
必须承认,家天下时代,主权受到治权严重侵蚀,这是历史的局限性。但是,理论上主权仍然为民所有。古今极权主义,包括暴秦家天下、长毛教天下和红毛党天下,都是治权独大,吞并主权教权,三权合一。西方政治,人民主权归属明确,治权领域三权分立,然教权不在儒。这是自由政治与王道政治的根本区别之一。王道强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治权在君,教权在儒。
王道追求自由和秩序双优,在不同时代侧重点有所不同,据乱世、升平世侧重秩序,太平世侧重自由。故不同时代制度选择也与时偕宜,可以封建制可以郡县制,可以君主制可以禅让制,可以家天下可以公天下。
王道政治的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是仁本主义。以仁为本,可以根本性地、最大程度地光大仁德、弘扬仁道,故儒家文化和王道政治最为优越。
西方现代文明以人为本,也有助于仁爱的扩充,故西方人本思想、自由政治也有其文明性正义性,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平等堪称次一等的普世价值。最可怕的是以仁为敌,那是根本上灭人性、毁人道而非人化。
王道是最好的政治,偏离王道者次之,如传统中国霸道和现代西方霸道,就是次文明;违背王道者野蛮,古今中西所有极权暴政都是野蛮政治。
综上所述,儒家王道政治,既非专制主义,更非极权主义,也非民主主义,又非自由主义,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王道政治制度形态是礼制,意识形态是中道,基本原则是民本。民本与民主同中有异,都是正道,与民主主义则有正邪之别。
儒家君子追求、推行和实践王道,终极目的是为了成就自己,不需要民众感恩戴德。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东海曰,儒之行者为己,为民也是为己。同时儒家相信,为官为政者,只要真正一心为民,有大功德于民,终极进入人民的口碑和历史的殿堂,公道自在人心故。
儒学应该宣扬,但不能勉强于他人,也勉强不了。中道而立,能者从我,不能者自便。同样道理,王道应该追求,不能强加于社会,也强加不了。君主社会,得君行道;民主时代,得民行道。极权时代,君不君民不民,何时有机会行道,有命在。一方面尽我心力,一方面听从天命。做一天儒者撞一天儒钟,做一天火把发一天光亮,如此而已。202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