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史密斯的《政治哲学》一书
韩家亮
有的读者可能想我没有时间学习或者读原著太难,读这篇文章我就可以不用读原著了。(我曾经看到这本书有中译本。英语不好的读者可以考虑用中译本。但英语不错的读者还是用英文原版比较好。)这本书是耶鲁大学一个学期的教材,不可能一篇短文就概括主要内容。读者应该自己学习这课本,从头到尾认真学。我自己就至少认真通读了三遍。
政治哲学属于哲学中涉及政治的部分。政治理论可能属于政治哲学,但有些政治理论不是政治哲学因为没有达到哲学的高度。这本书比较容易懂因为是为本科生写的。这本书应该是本科生三年级的教材。那么学这门课以前是不是应该先学其它课呢(即有没有prerequisite)?读者最好已经学过政治学入门和意识形态学,这样学这门课的时候理解会比较深刻。我推荐几本这方面的课本[2,3](其它类似课本或许也可以,但不要采用中国大陆出版的课本)。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人不学这些前续课也可能学懂这本书。
这篇评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本书的主要优点有那些。其次,这本书的局限和不足的地方。第三,中国呢?第四,继续阅读和学习方向。一般来说,名校教授通常忙于研究写论文,很少有时间写本科教材。耶鲁的史密斯教授花时间写这本教材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幸运。看得出史密斯教授写这本书的内容是经过仔细斟酌以后选择的,介绍也清楚易懂。学懂这门课以后对二千五百年以来政治的变化和演进有个相当好的俯瞰。
《政治哲学》一书大部分章节写的都很好。但有两章(卢梭和霍布斯)如果重写可以改进很多。第十章是关于卢梭。我曾与邓嗣源讨论过卢梭的问题[4],另一篇文章里又涉及卢梭[5]。我以前对卢梭哲学的评价比较正面。卢梭哲学有争议。从某种角度来说,介绍卢梭有其价值。我现在认为应该用一章解释民主的难处,其中一部分介绍卢梭的学说(包括共同意志 -General Will)。即使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好。民粹主义和英国脱欧的争议与这有关。(我最近写过一篇评论英国脱欧的文章[10]。如果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与共同意志有关。)
另外第八章霍布斯哲学最好重写。这一章有两个问题。首先,霍布斯被许多学者誉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许多读者可能更熟悉霍布斯之后的洛克因为洛克是自由民主制的奠基人。但洛克是在霍布斯哲学的基础上作出他的贡献的。霍布斯哲学非常重要,其内容也很多。我的看法分成两章介绍霍布斯哲学可能更好。其次,史密斯教授写这本书的时候,对霍布斯哲学的研究还在进行。这一章有些内容不准确,可能与当时的研究深度有关。当然作为霍布斯哲学的初步介绍,现在这一章也未尝不可。新版《政治哲学》可以有较大改进。
我开始学习和研究政治哲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的民主转型。学习了《政治哲学》一书以后,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对于中国的政治演进和民主转型来说霍布斯哲学是关键(我推理的轮廓可以参考[6])。我认为需要提出一种哲学替代霍布斯哲学作为中国民主转型的中间站。似乎这不是太难。后来读了更多的文献以后发现霍布斯哲学远比这一章介绍的复杂[7-9]。这里无法详谈,将来另文讨论。这里只是提醒读者注意这一章的局限。这应该不是史密斯教授的错误。这本书出版以后不少新的研究结果才发表[9]。
因为这本书是写给本科生的教材,取材有很大限制。例如,没有与中国相关的讨论,没有黑格尔哲学。这本书的展开是一条线,在时间上是从古代到现代,政治制度上是从专制到自由民主制。但现实世界不是这样单纯简单,不是一条线到底。与这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是不是正确[11]?因为这本书的篇幅限制,对史密斯教授的看法不得而知。亚里斯多德的经典著作《政治》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政治体制[12]。这些应该讨论。但考虑到《政治哲学》一书是给美国大学本科作教材用的,篇幅和深度都有限。可以理解这些课题不在课本里。
还有两个课题对中国大陆学人非常重要: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马克思哲学。《政治哲学》一书没有考虑这些可以理解。将来我会另文讨论。将来的讨论会假设读者对《政治哲学》一书已经学得相当精通。
[13,14]给出一些对学习哲学和政治哲学我个人的体会和建议,或许对有些读者学习《政治哲学》时有些帮助。
注释:
(1)Steven B. Smith, "Political Philosoph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Rod Hague, Martin Harrop, "Political Science: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 6th Edition, 2010.
(3)Andrew Heywood, "Political Ideologies: An Introduction," Palgrave; 6th ed. 2017.
(4)韩家亮:答邓嗣源先生和讨论文科文章问题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3238
(5)韩家亮:雅典与耶路撒冷?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thought/zhongxi/20151124130806.html
(7)Noel Malcolm, "Aspects of Hobbes," 26109th Edition, Clarendon Press; 26109th edition, 2004.
(8)Michael Oakeshott, Hobbes on Civil Associ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9)Patricia Springborg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obbes's Leviath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1)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Free Press, February,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