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号-理论探索 余东海简介 余东海文章检索

 

 

柔荑掩却双玛瑙,要待檀郎仔细看---东海客厅论仁道
 
 
余东海
 
 
儒学一分为二,内圣外王。内圣学是根本,外王学是枝叶,两者统一方有儒学之大树。内圣学不兴,外王学无根也。盖内圣的重心是道德,道德以仁为本,核心是性天;外王的重心是政治,政治以民为本,核心是礼制。政治开自道德,民本从属仁本,礼制归本性天。内圣开外王,一目了然,岂有疑哉。
 
内圣学即儒家心性学、道学、形而上学。在野厅友言:“心性之学不兴,所有的礼乐刑政制度措施,所有的才能事功,都是沙滩楼阁。先贤杨甲仁所讲,唯患才不用于道上。然哉。”
 
五常道三达德八条目,皆从道上来。不明道,不可能无忧无惑无惧,不移不淫不屈,不可能自强不息至诚无息,不可能尽心,力不足也。不明道,不足以论学,不足以论政,不足以制礼作乐。舍本逐末,本既不存,末亦不成也。
 
回春厅友言:“不明道,点燃不了自己,照亮不了别人。”然哉。明道就是明明德致良知。良知之光,恶人不明,善人小明,君子大明,圣贤圆明。光明洞达,自明明人,照亮天下后世,非圣贤君子不可。
 
不明道则无道,轻则日用不知或偏道而行,重则与道为敌,悖道而驰,个人和政治都一样。反自由反人权,倡极权拥特权,都是悖道。《孝经》说:“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悖德悖礼都是悖道的表现。不爱其民而爱他国之民,就是政治悖德。
 
不明道即不明善。学习的首要目的是明善。明善的关键是理解道德的实质和根源。马家说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云云,将道德肤浅狭隘地理解为行为规范,就是完全不明善,完全昧于道。
 
或认为“德是道的外在表现”云,也是昧道之言。告子提出“仁内义外”之说,受到孟子的批评,认为“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主张“仁义内在”,认为仁义礼智都是“我固有之”,内在于心的。同样,众德都是内在于“性与天道”的。明德即本性,本性即天性,天性即天道,何外之有。
 
所有哲学中,唯物主义最为不哲无学。拜权拜金,信仰真空,都是拜物主义逻辑的必然。唯物主义世界观落实为价值观,就是物质主义、即拜物主义。称马家为拜物教,非常切合。拜物教既没有人的位置,也没有民的位置,更没有仁的位置。人民和仁义,都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工具价值所以马家政治中,无论怎样强调人民,人权民生都得不到基本保障。这是马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先天注定的。
 
唯物主义固然大错,唯心主义同样不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同归于错,同样是错认现象为本质,错认作用为本体,错认器物为道体。很多学者知道,物质是形而下;很多学者不知道,意识、精神、人格和阴阳之气,也都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也是道体所作之用、所现之象。
 
常有人以“天字多义”为“天有人格论”辩护,无效无效也。天字多义不错,但不能理解为天道多义,作为形而上的天道,有没有人格,答案只有一个。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能既有又没有,不能两可。将天道拟人化,称之为人格神,是原始人的臆想和文学性的形容,其实已经落入了器的范畴。
 
张载言:“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东海学舌曰,天无人格,人格都在人之身。没有人身和人心,就没有人格。“天有人格论” 不明天道,外乎中道,执现象为本质,学问无头,道德无根,连佛道之堂都登不进,遑论儒家之堂。
 
佛道也是有得于道的。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这个大象指道体。老子于道体的认证有其局限,只知坤静,不知乾健,但也抓住了道体的一半,说执大象,也非吹牛。只是所执不圆,不足以“天下往”和“安平泰”。很多学者连道体的一半也没抓住,执现象为大象,于儒佛道都是外道,外乎道体故。
 
道即太极,乾坤并建。万物资乾元以始,资坤元以生。分而言之,是方便言。其实乾坤合一,不可或离,名为二元,实为一元,统称太极,无形无迹无象,超越又潜在于宇宙万象。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宇宙生命一切一切,无不在太极的一元化领导之下,无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合一。
 
注意,太极虽乾坤合一,但乾元占主导性地位,为宇宙生命的生生不息、新新不已提供最原始资本。董仲舒言天道是“无穷极之仁”,就是有见于此。不明此意而论太极,很容易沦虚滞静,滑向道家,纵然有道,不得其大,不能成仁。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天道性。天道是宇宙生命的本质,是第一性。为说明天道、物质、意识的关系,特作一喻:天道如种子,宇宙如树木,生命如花朵,意识如花香。宇宙生命是物质现象,意识是精神现象。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昧于天道,都局限于现象层,围绕着现象转。
 
不是一切而能显现一切,不是一切方能显现一切,道体独有的特征。不明此,不足以论道。不少儒生认为天道有人格或有隐形人格,就是不明此理,将天道现象化、形下化了。中道微友言:“「空」是什么?「空」什么也不是,不可定义。正因为「空」什么也不是,所以「空」什么也能是,变化无方,显现一切。”能发此言,足见中道兄于道有得,可喜可贺。
 
得道者必能超越,包括超越生死。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东海曰,君子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不畏死的原因,往往是民不聊生,生不如死。君子不畏死,根本原因在于对生死的超脱,而这种超脱是上达的结果。上达性天,光明自成。注意,君子不畏死,并非不在乎生死,更非随随便便赴死。
 
孟子说,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可以不死的时候轻易死掉,那是伤勇伤仁,鲁莽无智,是不负责任,草菅己命。君子比任何人都大勇无畏,又比任何人都珍惜生命,包括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这是世俗小人难以理解的。匹夫匹妇要么畏死畏得要命,怯懦不堪;要么暴虎冯河,鲁莽灭裂,动辄一死了之。
 
中道厅友又言:“杜维明先生喜用「体知」一词来解释中国传统学问,其实所谓「体知」,不外就是传统常用的「体会」「体证」之意。「体会」「体证」不是把生命与世界作为一个外在的对象去认知,这样难免主客对待,主体与客体永远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体」是用全部生命去投入,从而获得对生命与世界的证会。”
 
此言是也,特补充曰:体知,即体会、体证、体悟、体验。佛学道学和儒家内圣学就是三家大师生命实践和体验的结晶。这种内在体验到了深处,具有一定的神秘性,超绝言诠,其妙莫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难言哉。
 
道最难言,亦最难传,苟非其人,固不可传;苟得其人,也急不得。小祥群友七绝:“轻褪罗衣到夜阑,兰汤浴竟始承欢。柔荑掩却双玛瑙,要待檀郎仔细看。”吾大赞曰:道诗也,大妙。玛瑙者,性天也。宜夜深人静,对一二知己,方可深入交流。交流之时,亦当半遮半掩,徐徐诱敌深入。如果过于急迫,柔荑捧出双玛瑙,呼唤檀郎仔细看,那就大煞风景、吓退郎君矣。
 
东海就曾吓退多个郎君,哈哈。
 
道虽难言难传,又不能不借助于语言文字以传。故道及高处,丝毫错不得。一字之错,天地悬殊。有一个百丈禅师的公案,有一老人常去听百丈禅师说法,一次说法结束,老人问百丈禅师说: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吗?禅师答:不昧因果。老人言下大悟,告知自己因为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而作狐狸五百年今得禅师开导,方能脱去野狐身。
2022-4-10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余东海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2年4月11日18:1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