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号-理论探索 余东海简介 余东海文章检索

 

 

利他就是利己,利己就是利他---利己利他漫谈
 
 
余东海
 
 
关于利己利他的关系,东海有多篇旧作阐述。《命运共同体论》一文曰:“利己利人都是良知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儒家利己而反对利己主义,利他而反对利他主义。利己不碍利他,利他不碍利己;利己有助利他,利他有助利己;利己就是利他,利他就是利己,该利己就利己,该利他就利他。利己利他,同出于仁,同归于仁。”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关系中利己要通过利他来实现,这就是对“利他就是利己”这句话最好的说明。夭夭群友言:
 
“在亚当斯密的论述中,经济关系中的利己要通过利他来实现,所以经济层面的利己就是利他,纯粹的利己,或者损人利己,不是经济关系。这是通过逻辑理论论证市场道德,奠基商业伦理,资本伦理。在经济关系中,商业与资本的目的就是服务他人,实现互利,同时这也是市场的规则,无形的手。”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书中体现出不同价值倾向。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斯密倾向于利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在《国富论》一书中,斯密又倾向于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为此,德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一个“斯密问题”或“斯密悖论”之说。
 
宋圭武《“斯密悖论”本质是不存在的》一文说:“‘斯密悖论’本质是不存在的,推动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利他,而不是利己。利己是一种反向动力,只有经过特定的制度约束,利己才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正向动力。”
 
确实,“斯密悖论”本质上确是不存在的。但原因并非如宋圭武所说,而是利己利他并无本质冲突,而且相反相成,矛盾统一。关此,有必要理解东海这句话:利他就是利己,利己就是利他。理解了这句话,这方面就无惑了。不理解这句话,纵千思万想千言万语,也不得其正,不是沦为利己主义,就是滑向利他主义。
 
秋莉厅友就滑向了利他主义,一直倡导无私利他,不知利己与利他都是良知本能,利己更加根本,如于野所说:其人“从东海客厅时代,到客厅二号、客厅三号,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的证明和宣传无私主义,精神令人十分钦佩。”其思想与墨家一样属于利他主义,可称为新墨家。墨家批儒反儒,而秋莉拥儒,故新之也。
 
可以说鬼神有人格,不可以说天道有人格;可以说王道无私,不可以说圣人无私。理解了这两点,再来论道,才不至于离经叛道胡说八道。注意,圣经说三无私,说圣德无私,是指圣人为政公正,乃至天下为公,并非指圣人无利己之心。
 
儒家重视利他而不唯利他。于野厅友言:“无私不一定利他,公平不一定公正。‘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段比之于强调无私为他、公平公正,高明多了。”
 
利他必须是自愿的,才是道德的。盖道德是自由选择、主动追求的结果。在可以利他可以不利他、可以奉献可以不奉献的情况下主动利他奉献,这就是道德。没有选择的正善行为,没有自由的道德强迫,最容易培养出两种人:一种是伪君子,假仁假义;一种是叛逆者,对道德产生逆反心理。
 
凡心厅友言:“凡事违背人性的必不得长久之流传”云,此言是也。人性是利己利他的统一,良知有利己利他的功能,缺一不可,缺一便长久不了。虽然杨墨之言盈天下,但杨缺利他,墨缺利己,故经不起孟子轻轻一辟。唯儒家最符合人性之常和人道之正,故能百打不倒,历劫重兴。儒家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和主导思想,实为意识形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结果。适者,适宜于人类也。
 
利他利己都是生命本能,利己更加本能。但要知道,这种本能很容易发而不中节。要正确地利己,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必须明白一个基本道理:人最不利己的行为是损人利己,为人上者最不利己的行为是损下益上。
 
这是一条东海律:损人利己是最大的道德愚昧,损下益上最大的政治愚昧,终将害了自己。恶化他人命运的最终结果是恶化自己的命运。
 
利己是良知本能,此理不可动摇。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大禹谟》说:“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好生就是珍爱生命,包括珍爱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就属于利己的范畴,而正常的七情六欲,皆为生命延续所不可缺。没有情欲,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人类都难免灭绝。
 
主观为自己,客观上为他人,这是某些自由派的观点,不符合儒家义理和道德正义。儒家的为己是包括爱他、利他、为他的,在爱他、为他、为家国天下方面都具有主观性,都源于勃勃不容已的仁心驱动。不仁者对此很难理解,仁者于此可以自证。
 
儒家认为,三种行为都是善的:一是利人又利己,二是利人不利己,三是利己不损人。在明知不利于己、有害于己的情况下坚持利人,需要相应的利他奉献精神和道德内驱力,非正人君子不能也。2022-4-13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余东海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2年4月13日18: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