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号-理论探索 余东海简介 余东海文章检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仁本主义

 

余东海

 


    首先要澄清一个颇为普遍的误会: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

    某些启蒙派高度推崇杨朱学,是误把利己主义视为个人主义;某些儒家强烈反对个人主义,则是误把个人主义视为利己主义了。有儒生说:

    “凡是认为自由主义是最好(次好)政治学的都是儒家外王学根基不稳的肤见。别说最好,它连好都算不上。一个深陷个人主义我执、只讲求利益、放纵庸民习气的政治只是养猪政治学、禽兽政治学,跟极权主义的奴隶政治学半斤八两,甚至还不如。”

    这就是错认个人主义为利己主义了。殊不知利己主义是自己本位,我本位,相对于利他主义;个人主义是个体本位,人本位,相对于集体主义。论哲学品质,个人主义远远高于利己主义。儒家对利己主义是完全反对,对个人主义则颇表认同。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没错,若停留于此,便成国家主义,大错;国之本在家,没错,若停留于此,便成家族主义,又错;家之本在身,最中肯,最根本。

    个人主义的问题在于只知此肉身,不知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仁。仁性才是生命本质,肉体身意识心都属于现象。因此,只有仁才是第一本,才有本位即主义的资格。天下、国家和个人都不宜主义。

    但是,个人主义比较接近仁本主义,因为个体身是仁之载体。个人主义“不识仁”,却知道个体比家国天下更有根本性,与国际主义、国家主义及民族主义等各种模式的集体主义有正邪之别。

    所以,不要瞧不起个人主义,不要低估了它的哲学正确性和政治正义性。人道、人文、人本、自由诸主义,本质相通,可以互摄,都根源于个人主义。民主自由的哲学依据是个人主义,一切围绕着个人转,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这是民主法治人权平等的价值基点。古希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就是个人主义的典型表述。

    个人主义的对立面是集体主义。两种主义,性质截然不同。个人主义不够中正,集体主义纯属邪说,与仁本主义背道而驰。所谓集体主义,就是将某一种“集体”神圣化,将它供奉起来视为偶像,其典型说法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其实正常的情况应该是:小河有水大河满。

    与任何集体包括民族国家政党社会相比,个体力量都是弱小的。个体要伤害集体,很难;集体要伤害个体,很容易。个人主义的优越性文明性,在于强调个体的自由权利人格尊严,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置,有效地防范集体对个体的伤害侵犯;集体主义则将集体神圣化,让个体更无安全保障可言。

    集体主义以危害个体始,以危害集体终。所以它害个人也害集体,包括社会国家民族。个人主义是不够好,集体主义则绝对坏,有百弊而无一利。无论爱个人爱集体,都必须反对集体主义。

    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种族主义、社会主义都是集体主义的政治模式,也都属于法西斯主义的范畴。《大英百科全书》定义法西斯主义为:“个人的地位被压制于集体—例如某个国家、民族、种族、或社会阶级之下的社会组织。”纳粹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也被译为民族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党主义和国家民族主义都是法西斯。两者最大不同在,法西斯鼓吹“种族优秀论”,充满优越感和侵略性,不把异族人当人看,是国际霸权主义;马家帮则倡导“民族劣根性”说,充满自卑感和内斗性,不把本族人当人看,是国内霸权主义。

    德国和日本都深受民族主义(雅利安主义和大日本主义)之害,元朝和清朝也分别毁于蒙古主义和满族主义倾向。注意,儒家热爱民族而反对民族主义,主张“中国一人,天下一家”。元清接受儒家洗礼,但洗得不透,仍保有一定的民族主义倾向。

    真正爱民族者必然反对民族主义,真正的爱国者必然反对国家主义,真正爱社会者必然反对社会主义,真正爱天下者必然反对天下主义,真正爱集体者必然反对集体主义。真正爱国家爱民族爱社会爱集体爱天下者,必是爱人者。人本主义者爱人,仁者更爱人,也更懂得怎样爱人。

    钱穆是民国大儒,道德文章双优,然亦不乏思想错乱。如“个人主义有己无人,社会主义有人无己,皆失其理”云(《晚学盲言》)就犯了原则性错误,将个人主义错认为利己主义,将社会主义错认为利他主义了。

    或说:“个人主义是各种集体主义解毒剂”,没错,但儒学是更好的解毒剂。儒学即仁学,堪称最优秀的人学,于政治坚持民本原则,于个体强调人格建设。以民为本的政治追求和以仁为本的君子人格,相辅相成双管齐下,同时汲取个人主义的思想优点和自由主义的制度精华,就可以最有效地解集体主义之毒。

    唯儒家仁本主义和人格主义可以超越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重个体很对,轻集体不足,远逊于仁本主义的个体集体并重,因为仁性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的统一。人人皆有仁性,这是个体性;天地万物一体同仁,这是整体性。在个人利益和集体之间,儒家中道讲究利益平衡,追求“双赢”。 以仁为本,是真正抓住了生命的根本,也就抓住了政治的根本。

    在政治上,个人主义以人为本,强调人权;仁本主义以民为本,强调民权。个人主义以人为中心,关怀人,尊重人,倡导人格平等。仁本主义以仁为中心,关怀人而且关怀人格建设,尊重人特别尊重圣贤君子。法律面前,每个人人格平等;道德领域,人格高低因人而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德才并重,以德为先,以德选人。

    《人民日报》曾刊文说:“儒学在关系结构中确立的人的观念,可以成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强有力替代。”此言没错,儒家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亲亲仁民,民胞物与,仁爱无疆,故既重个体也重集体,将利己和利他、自立和立人、道德和政治打成一片,可以纠个人主义之偏,建设更加美善的政治和谐的社会。

    或谓某些“主义”可以应病与药,作为对治某些病症的药方。此论不当。其它任何主义,皆非中道。唯仁可以主义,唯仁本主义可以对治一切人生、社会、政治各个领域一切病症。任凭千疾万病,我有一定之方。儒家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高举仁本主义旗帜,悠悠万法,唯此为大,大中至正。

    或说:以个人主义改集体主义的错,又以集体主义纠个人主义的偏,不是很好吗?答:那你成什么东西了?变色龙吗?无论改集体主义的错,还是纠个人主义的偏,仁本主义都是最佳方法论。另外,儒者对个人主义,可有所认可和支持,对集体主义则是只有驳斥、绝无认可的。

    有自由派名家说:“个人主义观念无法扎根的地方,是无法从地狱模式切到人间模式的。”答:集体主义政治属于地狱模式,这是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共识。但自由派视界狭隘,只知个人主义是从地狱模式切换到人间模式的枢纽,不知儒家作为人格主义即仁本主义哲学,更是集体主义的克星和自由主义的同盟。在中国,反掉儒家,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绝无立足之地。自由派反儒,无异于自杀。

    我曾经指出儒学和自由主义三大差别:一哲学,儒学以仁为本,是人格主义;自由主义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二政治,儒学强调三重合法性,开出礼制;自由主义唯重民意合法性,开出民主制。三信仰,儒学信仰“性与天道”,自由主义没有形而上的追求和信仰。两家有高低之差,非正邪之别。

    三大差别根源于仁本主义和个人主义之别。

    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宪政法治等价值观有一定的普世性,民主制度也有一定的道德奠基,只是自由主义不明“性与天道”,缺乏形而上依据,对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恶可以,导善不足。唯有仁本主义,于个人,才能建立君子人格,导向圣贤境界;于社会,建设王道政治,导向大同理想。

    这是我的一个微博宣言:只有仁本主义才能救中国之灾,只有仁本主义才能纠西方之偏。兴儒弘道,辟毛去马,仁救中华,道援天下。2015-5-4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余东海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5年5月4日16:14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