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号-理论探索 艺文简介 艺文文章检索

 

 

文明基因与最优选择
―一种历史哲学的假说

 

艺文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005

导言                                                      006

第一章        生物基因与人                                    009

第一节  生物基因                                         009

         1  生物基因的本性是自利                                  010

     2  生物基因的三大特征                                    011

     3  生物基因与生物机体                                    012

     4  利他行为                                              013

     5  竞争与侵犯                                            015

     6  生存策略                                              016

第二节  人                                               017

  1. 人与动物的自利本性相同                                 017

  2. 人类改变环境适应自身                                   019

  3. 人类运用智慧改变环境                                   020

  4. 人类智慧的复制传播                                     021

  5. 人与人类社会                                           023

第二章       文明与文明基因                                   024

 

第一节  文  明                                            028

 

1  文明的形成                                              028

2  文明的含义与构成                                        030

3  文明各层面的相互关系                                    031

4  文明的生存、消亡和发展                                  032

5  文字在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033

 

第二节  文明基因                                            034

 

1  文明基因的含义                                           034

2  文明基因由自然观与价值观构成                             036

3  文明基因的特点                                           037

4  文明基因的选择与转换                                     039

5  文明基因的创造与传承                                     040

第三章       古希腊文明基因与其他文明基因的差异              042

第一节  古希腊文明基因                                    042

1  古希腊文明                                              042

2  古希腊文明的物质层面                                    044

3  古希腊文明的制度层面                                    045

4  古希腊文明的意识层面                                    047

5  古希腊文明的基因                                        050

 

第二节  其他文明的基因                                     053

 

1  其他文明                                                 053

2  其它文明的物质层面                                       055

3  其它文明的制度层面                                       057

4  其它文明的意识层面                                       059

5  其他文明的基因                                           061

 

第三节  古希腊文明与其他文明差异的原因探究                  063

 

1  外部因素决定论                                           064

2  物质层面决定论                                           065

3  制度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                                   066

4  文明基因假说                                             067

第四章        利益  善恶  平等                                070

第一节  利  益                                              070                                                    

1  自利与利他                                              070                                                         2  利益的含义                                              072                                                            3  其他文明的利益观                                        073                                                     4  错误的利益观的产生原因                                  075                                               5  利益获取的方式                                          076

第二节  善  恶                                             077

1  自利与善恶                                               077                                                              2  善、恶的含义                                             078                                                            3  其他文明的善恶观                                         079                                                    4  误读善恶的原因                                           081                                                                                          5  从自利、平等的视角论善恶                                 083

第三节  平  等                                              084

1  自利与平等                                                084                                                             2  平等的含义                                                086                                                             3  其他文明的平等观                                          088                                                 4  权利平等与权力                                            090                                                       5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092

第五章        丛林法则与最优选择                              096

第一节  丛林法则                                            096

1  自然丛林与社会丛林                                       096                                                         2  动物与人类遵循丛林法则的差异                             098                                                 3  人类遵循丛林法则的恶果                                   100                                                    4  其他文明对丛林法则恶果的遏制方法与效果                   102                                    5  遏制的失效的原因                                         105

第二节  最 优 选 择                                        107                                                  

1  遏制丛林恶果的各种选择                                   107                                               2  最优选择是确立自利平等的核心价值观念                     109                                3  最优选择与人为环境改善                                   112                                       4  最优选择与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114                                          5  最优选择与人类社会进化                                   116

第六章     从文明基因与最优选择的视角看历史               120

第一节  人类历史的进程与动力                               120

 

1  人类历史的进程                                           120

2  历史进程的曲折与艰辛                                     122

3  文明转型的各种阻碍因素                                   124

4  历史的必然性                                             126

5  人类历史的推动力                                         128

 

第二节  人类历史演进的轨迹                                  131

 

1  人类的昨天                                               131

2  人类的今天                                               134

3  展望明天                                                 137

4  文明趋同的必要                                           139

5  历史无终结                                               141


 

后记                                             145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阐述的是作者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探索的问题: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人类从哪里来?欲往何处去?几十年来,作者一直关注着这一问题,不断思索、修正、补充。按原计划,本文还要等一些时间才会动笔,是一位友人无意之间促使本文提前问世。

    一八一六年,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开始讲授哲学史前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暴风雨时代成长的。”狂风暴雨给人带来灾难,也促使人们思索灾难发生的原因,怎样才能使人类免遭灾害再次侵袭……。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哲学是一种无所需求的需求,是当一切生活物质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需求”。两极相逢,在极端困苦之中,当一切生活物质都难以得到改善时,也可以产生哲学的需求。

    在强调人只有阶级性,否定存在共同人性的时代,研究人性是危险的。诡异的是,正如许多自我实现的预言,否定存在共同人性的观念,当时真的让一些人丧失了起码的人性。当为撰写本文而翻阅已经陈旧发黄的、几十年前的笔记和手稿,看着为避人耳目而自创的、他人看不懂的词语,不禁感慨万千:十三世纪在牛津大学任教的罗杰·培根,由于教会严防人们提出可能导致怀疑已有秩序或动摇信仰的问题,警察颁布禁令,禁止培根在十年内再写一个字。此后,培根开始用一种古怪的密码写作。我们相隔七个世纪!

    本文阐述的是一种历史哲学的假说,试图提供一个看待人类历史的新视角。人类历史繁复得令人眼花缭乱,如同其他事物一样,历史可以从许多个侧面来了解和诠释。从每一个侧面的观察和阐述都似乎能自成体系,言之成理。这好像一群盲人在摸象,有的说象是一面墙,有的说象是一根圆柱,有的说象是一条大粗管……。盲人们说得对又都不对。只有将众多盲人各自得到的印象综合、整理,才能使人接近大象的真实形象。这不禁使人想起柏拉图关于人类认识的令人伤感的比喻:人就像坐在山洞中,背对洞口,看到的只是洞外事物在火光中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像。我们能知道真相吗?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尝试!

    本文采用胡适先生提出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方式。作者提出大胆的设想,请感兴趣的读者帮助小心求证——搜索正面、反面的证据和论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往从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献中苦苦搜寻资料的工作,到今天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所以本文也首先在网上发表。欢迎网友们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俄罗斯伟大的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思想者的任务是:当你遇到一个命题时,应当思考相反的命题是否有可能成立。”

  本文不搞皓首穷经、经院哲学式的繁琐论证,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全文就像建筑设计的草图,只是勾勒描画出一幢建筑的整体的外观和大致的构造,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和细节还需依靠众多的结构师、材料师来帮助完成。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希望本文能够成为引玉之砖。引起人们对本文所述问题的思考和辩证。



 

导      言

 

 

历史哲学的任务,是对人类的历史做出哲学的思辨:思考人类在历史中的作用;寻觅人类历史推进的动力;辨识人类历史演进轨迹。

 

古希腊人关于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近代几乎所有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始祖。从宇宙到原子,从人类到动植物,从数学到逻辑等等,全都是古希腊先哲们的思辨对象。一旦某一学科能够步入实验、实证阶段,就会从哲学之中分离,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任何一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当溯源至该学科最上位的概念之后,追寻到最基本的原理之上时,又只能立即回归哲学领地,回到智慧之源——哲学思辨。

 

哲学是最高假说。人们对于目前尚不能通过实验、实证方法认识和确证的事物,只能运用思辨的方式,提出假说,以尝试解释事物的本质和变化的规律。(人类面对着无穷尽的亊物和由此产生的无穷尽疑问,永远无法完全都能运用实验的方式完成验证。因此,哲学将永远伴随人类)。同时,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每一项新发现,每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又会为哲学的思辨提供新的视域,为哲学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人类历史记述的过往事件和研究资料,如恒河之沙,数不胜数。人们希望从无数史实之中寻找历史变迁的原因和意义,从而认识人类的过去、理解人类的现在、预测人类的未来。于是,历史哲学应运而生。

 

思辨的历史哲学关注历史本体,探寻人类历史变迁及其意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哲学著作始于罗马帝国时代的奥古斯汀《上帝之城》。奥氏认为,历史是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的斗争。几乎与其同时代的中国战国时期哲人邹衍,所创建的“五行始终”学说,以及印度哲学中的“轮回”学说,其实都可归于历史哲学范畴。

 

十八世纪意大利学者维科力的《新科学》,开启了历史哲学世俗化进程,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第一个使用“历史哲学”这一术语。从此之后,历史哲学从神学阶段进入形而上学阶段。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视历史为“精神”(绝对理念) 发展和实现的过程,自然是“精神”在空间中的显现,历史是“精神”在时间中的显现。

 

二十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创建了名为“文化形态史学”的历史哲学,认为古往今来有过多种文明,每种文明都有着从起源、生长、 衰落、灭亡的周期,西方文明正在衰落。被誉为近代最伟大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提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应当是比国家范围更大的文明。他试图从各种文明的兴衰中,探寻能够汇集东西方文明之长,适合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二十世纪中叶兴起的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关注和探讨的对象不再是历史本体,而是历史学自身,分析研究的重点是历史学者的思想和认识方法。这种历史哲学认为,历史记录和论述的只是个别的、独一无二的现象,历史亊件不会重演,因此也不可能总结出普遍规律。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历史就是思想史,历史背后总有思想在支配,历史学的任务是重演过去的思想。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知识是思想的产物,它只存在于历史学家对历史的思想认识之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波普尔认为:人类知识的进步是不可预言的,历史的行程为知识的进步所左右,因而历史行程不可预言,历史进程无规律可循,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不可预测。

 

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忽视历史亊实的重要性,对于历史的研究,侧重历史学家本人的思想、偏重语言和逻辑分析。如果说思辨的历史哲学关注的是历史本体论,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关注的是历史的认识论、方法论。

 

二十世纪中后期,以结构主义、后现代思潮为基础的叙述主义历史哲学兴起。人们意识到,忽视历史本体的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家个人的认识,实际上就受某种历史本体论支配。如同批判形式逻辑的文章,本身实际上也在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则进行论述。以法国哲学家福柯为代表的后现代历史哲学,吸收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某些成果,重新回到思辨历史哲学的主题:探讨人类与世界的历史命运。历史哲学本身的发展,似乎也在按照“正题→反题→合题”的逻辑演进。

 

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为历史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的遗传学说,二十世纪中期创立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创建的社会生物学,为历史哲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域。社会生物学以基因遗传和自然选择,论证了基因自利本性决定了生物的自利本性,以此作为研究动物的生存策略、生存法则,动物的社会行为和动物社会现象的基础。这些研究成果,为思考人类及其历史提供了镜像式参照,为人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

 

美国历史哲学家斯特恩指出:历史哲学的思考是由痛苦所激发的。历史的共同悲剧强加于个人的痛苦,在一切时代都是历史哲学发展主要动机。他叙述了奥古斯汀、黑格尔、汤因比、斯宾格勒等人所遭受的时代悲剧造成的痛苦,揭示出这种痛苦对于历史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当今世界中,一些地区由于富足与安逸,让书斋中生活优裕的学者远离了他人正在遭受的苦难,使他们沉迷于文字游戏和标新立异;一些地区由于思想禁锢和信息屏蔽,人们头脑一片空白,两眼一抹漆黑;一些地区由于刚溶入全球化经济,令人眩目的消费物品牢牢抓住人们的眼球、占据了心灵,因而对智慧的追求嗤之以鼻,视为另类。

 

十八世纪欧洲的良心——卢梭曾经感叹:在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是关于人的知识。今天,至少在历史哲学领域,暂时还是如此。二千四百多年前,苏格拉底就告诫人们:“认识你自己”!二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认识了自己吗?认识自身是最困难的!

 

近、现代以来,自然科学、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急速增长。但是,单纯的科技发展和物质财富积累,不能自动带来人文环境的同步改善。今天的某些地区仍然是社会丛林,其中仍然存在着通吃者。当今的通吃者与欧洲中世纪的统治者不同,他们不再畏惧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任何物质领域的现代化进展,他们都会立刻敏捷地将之用于稳固统治,阻碍社会人文环境的进步,确保通吃者的地位。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曾经期盼∶物质生产领域的现代化,能给人类带来新的共同文明。历史真的能够如此吗?答案存疑。

 

本文提出的假说认为:生物基因的本性自利,因此,人这种生物的本性也是自利的。以此为逻辑起点,论述人类社会各种文明的基因,即各种文明的自然观和价值观的差异;阐述人的自利本性,在不同的核心观念影响下选择的不同生存法;简要描述古希腊文明基因中的“自利、平等”观念萌生、湮灭、复兴、广泛传播的历史过程,以及古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之间的文明基因传承关系;揭示各种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及其生存法则,在人们的比较与选择之中,有的被人们接纳,另一些被人们抛弃的必然性;阐明“自利、平等”观念孕育的民主制度,由于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终将使其他文明中的人们抛弃扭曲、颠倒价值观念和奉行的丛林法则,人类的未来,由于拥有了共同的文明基因,人类的文明将终趋同。

 

由此阐明:“人”才是历史的主体。“人”就是目的,绝不是任何高于人类的某种超然力量实现其神圣终极目标的工具。人的自利本性才是人类历史推进的根本动力,人们对自身幸福的理性认识和追求,是生产能力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人类是自身生存的人文环境不断改善、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的自由意志造就了历史的必然!

 

生物个体死亡,构成个体自身机体的生物基因随之灭亡。但是,如果生物个体进行了繁殖,所复制的基因会在下一代的机体中继续存在下去。如果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某些物种会因此而灭绝,这一物种的基因也会随之消失殆尽,让位于在自然选择中具有适应性的生物基因,适应性强的基因将会继续存在。只要有生命,基因就会永存。

 

人类曾创建过许多历史哲学学说,人类历史究竟是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的抗争?或是绝对理念的不同阶段显现?还是生产力自身不可遏制的发展……?每一种学说和每一种观念的生命力,取决于它的吸引力和复制、传播能力,人类会对做出比较和选择,时间会予以过滤和筛选。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许多观念被人们淘汰或扬弃,许多观念由于记载、传播工具的原因默黙湮灭,就像许多灭绝的物种,永远消失于无垠的茫茫时空之中。


本文提出的假说——关于人类历史观点,能否被人们接纳?能否续存?在有幸拥有互联网这一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传播工具的时代,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观点本身的吸引力,这一点,有待于读者和时间验证。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艺文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6年8月19日16:1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