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号-理论探索 戎小捷简介 戎小捷文章检索

 

 

《文明社会原理》第二章

 

戎小捷

文明社会中的人
我们已经知道,文明社会主要是依靠社会工具系统来组织社会化分工协作的,而三大社会工具系统本身以及它们的作用对象又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来组成的,那么首先,三大社会工具系统对于其所由构成的那些活生生的个体人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是无法组成一个工具系统的。其次,一个个具体的活的个人的特点,必然会对三大社会工具系统的特征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三大社会工具自身和它们的作用对象之间的互动的特征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在对这三大社会工具系统各自的特点、以及整个文明社会的运行特征展开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先来简单分析一下文明社会中一个个单独的活的个体人,看看他们都具有什么样的基本需求和什么样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人的三大基本需求
不言而喻,三大工具系统都是由人创造发明出来的,而人们之所以创造出这三大系统,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那么,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类都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的需求呢?三大工具系统产生后,又会对这些基本需求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一般来说,每个人类社会(包括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类个体都有如下三方面的最基本的需求: 
    1、安全需求;2、生理需求;3、心理需求。
   安全需求比较好理解,避死求生是每个生命体的本能,当然也是人的本能,而且满足安全方面的共同需求很可能就是人类之所以组成一个社会来分工协作、共同行动的最初动机。因为无论是对抗身躯庞大、异常凶猛的野兽(原始社会中),还是戒备怀有敌意的外族人群(文明社会中),组织起来联合行动的力量总是要远远大于分散的单独行动的个人力量。
在这里仅需要指出的是,安全需求有不同的层次。最极端的低层次安全需求是,必须要有生存的可能,哪怕这种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最极端的高层次安全需求就是百分之百的人身安全。当然,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的安全需求都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根据具体情况而上下浮动。为了讨论问题的简便,一般来说,我们假定,刚脱离动物界时人的人身安全系数方面的极端低层底线要求是50%,成熟的原始社会大约为75%,而文明社会中人的安全系数需求的底线是87.5%[注①]。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安全需求的具体内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拿当代社会(21世纪)来说,如果物价上涨过快,超过12.5%,或失业率过高,超过12.5%,这些都会使当代人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从而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和社会动荡。总之,安全需求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其内容会逐渐从确保人身安全演化成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准不再降低。
至于生理需求,我们这里主要指的是衣食住行用玩等方面的需求。显而易见,生理需求也有不同的层次,如维持生命的层次,温饱小康的层次,以及舒适享乐的层次等。显然,组成社会以便分工协作来生产各种能满足各自生理所需的物品,比一个个单独的个人自己来分别生产自身生理所需的一切用品要有效率得多。因此,更好地满足各自的生理需求也很可能是人们组成社会的最初原因之一。[注②]而且,人类生理需求的内容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例如,拿“住”的需求来说,开始是要求能遮风避雨,后来是要求冬暖夏凉。再拿“行”的需求来说,开始是马车就行,后来是汽车才行,现在又是飞机才能满足需求了。总之,人的综合生理需求最终演化成了一种要求生活水准不断改进的需求。而一旦生活水准不再继续提高了,例如,拿当代文明社会来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零了,那么这同样也会引起人们的不满。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方面:心理需求。我这里所谓的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风俗习惯及理念系统灌输的作用,在其内心生成了一种心理思维定势(近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价值观”)。此思维定势一经形成,就会使人产生出一种愿望,一种需求,要求一切人(包括别人和他自己)的言行都符合这个思维定势。如果符合了,他就会十分愉快(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如果不符合了,他就会十分愤怒(对别人)或内疚不安(对自己),因为他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进一步地,当社会中其他的人违反了他的价值观并因而受到惩罚时,他也会十分愉快;而如果违反了他的价值观却没受到惩罚,他就会十分愤怒,并表示不满。同样,当他自己遵守了价值观并从而受到了别人的赞美时,他也会十分愉快;而如果他自己遵守了价值观但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赞美、甚至反而受到了指责,他就会不高兴甚至愤怒。
总之,从外在的角度来看,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希望得到社会上其他人的赞美和肯定;从内在的角度来看,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总希望他的所作所为能符合他内心深处的价值观。显然,人的心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生理需求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心理需求,从直接原因来说,不是促成人类结合成一个社会来生活的原因。心理需求最初是为维持一个社会服务的,也就是为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服务的(前面讲过,人类组成社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再换个角度来看,安全需求、生理需求是天生的,是先产生的,而心理需求则是后天的,是后来才产生的。更具体说,人类在组成社会之前是不具有心理需求的,只是在组成社会之后,做为组成社会后的副产品,人类才产生了心理方面的需求。并且,随着人类对社会生活越来越依赖,语言越来越复杂,以及风俗习惯及理念系统越来越强大,人们的心理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以至于最终完全脱离了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而彻底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种需求,并且不再明显地具有为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服务的属性了。 
总之,如果说上述的安全需求及生理需求也是动物界所具有的(动物界为了满足这两种需求也可以本能地组织成最低级最简单的社群或社会),那么,心理需求则完全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最后,需要再指出的是,人的心理需求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心理需求,一种是内在的心理需求。所谓外在的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需要得到周围其他社会伙伴认可、尊敬的心理需求;而内在的心理需求,是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言行完全符合自己内心所信奉的某种思想理论的心理需求。一般来说,原始社会中的人们更多的具有外在的心理需求,而文明社会中的人们则具有同等强烈的外在心理需求和内在心理需求。并且,一般来说,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内在的心理需求强度往往会不断加大(详后)。
正像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一样,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这里也把人们的心理需求划分为几个层次。先说外在的心理需求。外在心理需求的第一个层次为避免周边的人们对自己的批评谴责;第二个需求层次则要求较高,不仅不要遭受批评,还要求能得到周围人对自己的赞扬肯定;而第三个需求层次则更高,不仅要在自己的生前避免指责、得到赞扬,而且要求在自己死后也能得到后人们的赞美和表扬。
内在的心理需求同样可分为三个层次,为了简便,这里我们以思想家们的内在心理需求为例来说明。例如,思想家们在小时候对奇妙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产生好奇心,提出许多个“为什么”,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是第一层次的内在心理需求。随着思想家的成长,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并最终信奉了其中某个理论,愿意为宣传它而尽力,这是他的第二层次的内在心理需求。而有的思想家则更进一步,随着他的不断成熟,他已不满于现在的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并最终历经艰难,自己独创出了一个他认为更完善、更接近真理的思想体系,愿意为了它的创造和应用推广而奉献自己的一生,此时的他就已产生了第三层次的内在心理需求了。而且,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而只要求在自身内心深处不存在丝毫的内疚,自己的一言一行全部符合自己内心的思想体系和价值标准,从而永远(无论是面对上帝还是面对今人及未来的人)处于问心无愧的状态。
当然,无论是外在的心理需求还是内在的心理需求,其内容也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人们的信仰及价值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一个人来看,他可能早期信奉一种价值观,而晚期则信奉另一种价值观。就整个社会来看,同一种思想或行为在某一个时代中是受指责的,而在另一个时代中可能就是受赞扬的了。另外,风俗习惯主要影响人们的外在心理需求,而理念系统则主要影响人们的内在心理需求。因此,原始社会中的人比文明社会中的人,一般来说,具有强烈得多的外在心理需求。因为原始社会人们的外在心理需求受一元的风俗习惯的强烈影响,而文明社会人们的外在心理需求则要同时受风俗习惯及理念系统的双重多元的影响(也可以说,外在心理需求被内在心理需求抵消掉一部分)。我们这里只强调指出一点,在文明社会中,在许多人,尤其是在社会精英们的身上,外在的心理需求和内在的心理需求有时会产生巨大的冲突,也就是说,有时做一件事会得到周围人的赞美,但却和自己内心所信奉的某种理论观念相冲突。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将在第五、六章予以详细的讨论。[注③]
下面,我们把不同社会的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对照如下:

 

动物社会
原始社会
文明社会
安全需求
√√√√√
√√√
√√√
生理需求
√√√√√
√√√
√√
外在心理需求
×
√√√√
√√
内在心理需求
×
×
√√√
图中“√”的数量表示某个社会成员该种需求在其综合总需求中所占的权重(这里,我们设定动物社会、成熟的原始社会和成熟的文明社会成员的综合总需求是相等的,总权重均为10个“√”)。可以看出,动物没有心理需求,而原始人没有内在心理需求。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实际生活中的情形是复杂的,有时候某种需求会以另一种需求的方式曲折地表示出来。例如两个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之间爆发宗教战争,这既有可能是要满足彼此的心理需求,但也有可能是要满足彼此的安全需求,甚至其中还会有生理需求的因素(如对商路的争夺)。总之,人们的某个行动往往是由多个需求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口头上所宣扬的不一定是真的、唯一的需求。
最后,我们在后面几章的讨论中将会逐渐看到,行政系统更主要的是对人们的安全需求产生影响,市场系统则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人们外在的心理需求要受风俗系统的制约,内在的心理需求则主要受理念系统的制约。
第二节  不同需求的轻重缓急
    上节我们讨论了社会人的三项基本需求。那么这三项基本需求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比如,从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说,这三项需求之间是否有着一种轻重缓急的排列顺序呢?
我们说,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它们的排列顺序一般是这样的:安全需求第一,生理需求列第二,而心理需求则排在第三。或者说,就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情形下的心理感受而言,未来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安全需求),要比未来可能得到的利益(生理需求)更重要(据说有关专家的计算结果是前者约为后者的2-4倍)。比如,拿最普通的衣食住行来说,人们的考虑顺序可以列表如下:

     顺序
项目
①安全需求
②生理需求
③心理需求

构成衣服的材料必须无害
衣服必须符合保暖要求
衣服要得体、排场或好看

构成食物的材料必须无毒
食物味道好吃、营养丰富
食物外观要得体、排场或好看

房子必须结实、牢固,无垮塌的危险
房子需冬暖夏凉,功能完备,居住方便
房子外观得体、排场或好看

交通乘具必须事故率极低
交通乘具需乘坐舒适,时间快捷
交通乘具需得体、排场或好看
实际上,不仅个人在考虑需求问题时的排列顺序如上,那些由一个个的活人所组成的“小社会”,例如一个集体(单位或公司)或是一个地区以至一个大的国家的决策者们,他们在考虑问题时也大致是如上所示的顺序。
当然,上面我们所论述的安全需求重于生理需求,而生理需求又重于心理需求(同时,外在的心理需求又重于内在的心理需求)的观点,是就一般人及一般情况而言的,而在特殊人身上,或在特殊情况下,上述的顺序就不一定对了,有时甚至会完全反过来。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某些运动员为了得冠军而甘愿损害自己的健康,某些人为了“死要面子”而“活受罪”,以及某些人会为了某个信仰而甘愿过清贫的生活、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等等,这些特殊的人和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文明的演化”中会讨论到这一点。
总之,根据我们上述对人们的三大需求的轻重缓急顺序的排列,我们就能得出一个推论,即,凡是那些能满足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的工具(无论是自然工具还是社会工具),往往会先产生,而仅能满足心理需求的工具,往往会后产生。(我们在“文明的演化”中会讨论到这一点。)或者,如果有一种工具能同时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的话,那么,一般来说,人们会首先用它来满足安全需求,其次再用它来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例如当代的那些高科技,在各国,几乎都毫无例外地被首先用在军事方面。
    最后顺便说一句,如果我们从一个人的生长过程来纵向考察,那么,在婴幼儿期是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先产生,在青少年时期是生理需求进一步发展、并产生心理需求,而到了成年时期则往往是心理需求最终发展成熟了。

第三节  不同需求之间的均衡与转化
我们在分析文明社会中人的三大基本需求时,是单独一项一项加以分析的,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三大基本需求彼此之间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互不关涉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换句话说,这三大需求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在同一个人身上,是三者彼此之间保持着一种大致均衡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三大类需求之间的相互均衡与相互转化关系。
这里所谓的均衡关系,指的是这三大需求同时作用于一个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采取任何一个日常的、非紧急性的行动时,都必须对这三大需求同时加以考虑(尽管可以有先后次序),而不能只考虑其中的一个或两个需求,而完全忽视其它。这是因为,这三大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若你完全忽视某一个需求,这个需求就会转化为另两个需求,依然对你产生影响。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禁欲主义(禁欲主义产生的原因,我们下节会讨论),也出现过不少为了满足自己的禁欲主义的心理需求而放弃自己大量的生理需求的特殊的人。但所有这些人,无论怎样只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完全不考虑、完全放弃自己的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生理需求,否则的话,他就会死亡,而他所要坚持的心理信仰也就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素食主义者而不会产生禁食主义者的道理。
我们再看一下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之间的转化关系。让我们先来假设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外出的游客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旅行,当地的饮食极不卫生,吃了极有可能致病,而不吃则很安全。这位游客就面临着选择: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饥渴需求而吃喝一顿从而损害自己的安全需求呢?还是应该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不去吃喝任何东西从而损害自己的生理需求呢?显然,有两个因素决定着这位游客的选择:一个因素是这位游客的饥渴程度(生理需求方面),另一个因素是可能致病的严重程度(安全需求方面)。这两个因素他都要考虑到。假如这位游客饥渴程度不高,完全可以忍受,那么不论获病的概率是高是低,病情是重是轻,他都不会去吃喝一顿(安全第一)。但假如他的饥渴程度很高,如果不马上吃喝的话将会对他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影响到了他的安全需求了),这时就要看吃喝从而获病和不吃喝从而因过度饥饿而影响健康这两者哪个程度更严重了。这个游客显然会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假如这个游客都快要饿死了,那么不用说,不管获病的概率是高还是低,病情是重还是轻,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先去吃喝一顿。因为此时他的满足饥渴的生理需求已经转化为自身的安全需求了,或者说他的生理需求已经和安全需求合为一体了。这正像俗话说的,“穷人忧温饱,富人忧安全”:穷人不是不忧安全,而是因为他的温饱问题已经威胁到他的安全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比较极端的,只考虑心理需求、不考虑安全需求的情况。历史上的人类学家常会见到在某些偏僻地域的部落中,有着强烈的血亲复仇的传统,即,当甲部落中的某个人被另一个乙部落中的人谋杀了的话,这个甲部落中的人就一定要派出一个代表去谋杀掉乙部落中的一个人,以示报复。这种必须给对方以报复的风俗(心理需求),实际上从其起源上来说,也是为了吓阻对方今后的谋杀行为,从而满足自身的安全需求。但是,如果乙部落中的人也产生了同样的风俗,也如法炮制,这样长期彼此循环谋杀下去,即双方都只考虑满足自身的风俗(心理需求)而不考虑其它需求,则最终有一天甲乙两部落的人们都会死光。在这种情况下,甲乙两部落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只有一条路了,放弃或者降低自己的复仇的风俗(心理需求),而注重考虑一下各自的安全需求。
同样,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如果一个有着传统宗教信仰的国家被一个异教的外敌打败并占领,假设这个外敌对被占国的人民实行斩尽杀绝的政策,那么人民会毫不犹豫地拼命反抗。但如果外敌对被占领地区的人民给予和过去(占领前)同等的安全保障和生活保障,而仅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信仰,那么被占领者就要把自己的三大基本需求通盘地仔细考虑一番了。如果反抗获胜的概率很大,就积极反抗;如果获胜的概率很小,就消极反抗(即:表面服从并改变信仰,而内心则悄悄地坚持旧有信仰)。再假设外敌如果能给予被占领者更大的安全保障和更好的生活保障(与被占前相比),且如果被占领者能改变自己的传统信仰的话,这种保障还会进一步增加,那么,一般来说,或快或慢,绝大多数的被占领者就会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传统宗教信仰了。这是因为任何理念系统都将随着生活的现实而不断得到修正;任何心理需求也将随着它为之服务的另两种需求的满足程度而改变自己的需求强度。
我们再来看两个具体的历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多种需求同时并存的现象。例如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爆发了长达10年之久的大学生运动。在这个漫长的“造反”运动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安全方面的需求(反“越战”,拒服兵役),又可以看到生理方面(性解放)和心理方面(民权、反文化)的需求。再比如在近代中国(1840-1949)长达百年的反帝斗争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安全需求(防止亡国灭种)和生理需求(改变贫穷的处境)以及心理需求(反对西方文化)同时并存。
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似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在任何一个人类社会中,在每个社会成员的身上,这三种需求都同时存在,相互均衡,相互依赖,不可能完全去掉其中的任何一种需求(只具有单一需求的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也就是说,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的,而是彼此间相互强烈影响着的,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说,三大需求实际上具有着一种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肯定”,或“自我保存”。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是为了满足动物性的自我保存,而心理需求是为了满足社会性的自我保存。而人类之所以结合成一个社会来生活,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每个个体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生存。总之一句话,三大需求在保障自我生存上是相通的。
那么,我们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比较重要的推论,即,在一个社会中,不可能只存在一种仅能满足人类某一方面基本需求的工具(无论是自然工具还是社会工具),而必定存在几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不同工具。若要强制性地仅使用一种工具来满足不同的需求的话,那么,这个工具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的属性必然发生变化,从而转化为另一种工具来发生作用,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最后,我们可以把文明社会中人的不同基本需求的均衡图示如下:
 
    注: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人的综合总需求处于A区域内,此时安全需求要更强烈一些。同样,在另一些时候、另一些情况下,人的综合总需求处于B(或C)的区域中,此时,人的心理需求(或生理需求)要更强烈一些。但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人的三种需求是大体上均衡的,大多数人的综合总需求基本处于图中D的区域内。

第四节  不同需求的对立与补偿
我们已经知道,文明社会中的人都有三大基本需求,这三大基本需求又是大致均衡的,也就是说,虽然有一定的轻重缓急,但它们同时都要求得到满足。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满足生理需求的手段,往往同时又是损害安全需求的手段;反之也一样,能最好满足安全需求的手段,往往同时又是损害生理需求的手段。或者,更经常出现的是,能满足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的手段,往往同时就是损害心理需求的手段。
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日常生活中,高层建筑的乘电梯和爬楼梯,或者长途旅行的坐飞机和徒步,两者相比,前者在满足人的舒适生理需求的同时,又损害了一定的安全需求(电梯、飞机有出事故从而致命的可能);而后者在满足人的安全需求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会损害到人的生理需求(疲惫不堪)。再比如为了满足自己的口福(生理)而吃喝一些有损健康(安全)的食物饮品、或为了面子(心理)而穿戴一些并不舒适自在的服饰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一般生活中是经常能见到的。我们再来看两个特殊情况下的例子。比如下一个饥饿的人面对不属于自己的食品,往往面临两难的选择:或者取食之(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损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偷盗会使他产生强烈的内疚);或者强忍不食(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损害了自己的生理需求。再比如一个高水平、有实力争奖牌的运动员,面对那些可以使他提高运动成绩但却会损害其身体健康的药物,也会面临两难选择:是服食这些药物从而使自己获得冠军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荣誉感)呢,还是拒食药物从而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而损失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者是另一种情况:是服食药物满足自己外在的心理需求(荣誉)而损害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产生内疚、犯罪感),还是不服食药物从而满足自己的内在心理需求而损害自己的外在心理需求?总之,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左右为难,需要我们权衡处理各种需求的情况,我们把它称之为不同需求之间的对立或冲突。
我们再来进一步讨论,这些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补偿关系。
这首先牵扯到关于各种需求的上下波动幅度的概念。我们知道,人的各种需求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死数,而是有一定的、连续的波动范围,如下表所示:
文明人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外在心理需求
内在心理需求
最高层次
几乎有100%的安全感

近乎随心所欲
几乎受到周围所有人的赞美
相信自己所持的理念,所奉行的准则是唯一正确的、完美无缺的
一般层次
至少有93.75%的安全感
小康、舒适
受到周围绝大多数人的肯定,极少数人的批评
相信自己的理念、准则虽不完美,但相对是最合理的
最低层次
至少有87.5%的安全感
温饱、免除饥寒
受到周围多数人的容纳、少数人的指责
相信自己的理念、准则是现存较好体系之一

那么,什么叫做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补偿呢?举例来说,当一个人的生理需求因某种原因而被压低,接近了他的生理需求波动范围的下限,那么,他的安全需求一般来说就会要求得到较大的满足从而接近他的安全需求波动范围的上限。(这有些类似于市场经济中人们常说的“利润越大,风险越大”;或“风险越小,利润越小”。)同样,如果一个人的安全需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从而接近了他的下限,那么,他就会要求在生理需求方面有所补偿、达到他的上限。比如,在一些有危险性的工作环境中,例如在深矿井下工作或在有一定辐射及化学污染的情况下工作,社会往往就会给工作者更多的工资报酬作为补偿。又比如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如果一个人的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同时都受到压抑而不能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两者都接近了其最低的下限,那么,他就会产生出更高得多的心理补偿需求,而社会也就往往会给他以很高的荣誉来做为这方面的补偿。例如,我国的红其拉甫海关,海拔高,环境恶劣,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都被压低到了下限,国家就只好从心理需求方面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荣誉补偿了。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一些人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那么他们的生理需求就会大大降低。例如一些心理需求能得到极大满足的知识学者,他们就往往可以居陋室、吃粗茶淡饭而毫无怨言。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补偿,和上一节我们所说的不同需求之间的大致均衡,有着本质的区别。三大需求的均衡指的是在一个人的身上、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种需求同时存在;相对应地,当一个人采取某个行动,做出某个决定时,他也必须三方面的需求通盘考虑。而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补偿指的是,在客观上,如果某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两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不是他不考虑),因而他就在能得到满足的那一个方面或那两个方面产生了更强烈的需求,以期获得补偿(根据上一节不同需求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
还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相互补偿,与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另一种“一荣俱荣”式的相互补偿也不相同。“一荣俱荣”式的相互补偿是指,当某个人由于在某一方面极其出色时,他所获得的超强利益不仅可以弥补他在某一需求方面的缺失,而且可以顺便弥补了他在其它方面的缺失。例如,某人为满足其生理需求挣到了大量金钱,那么他不仅可以用这金钱满足生理需求,而且可以用它来满足安全需求(雇用保安)和心理需求(捐赠、施舍)。而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补偿不同,一旦某一方面的需求缺失得到了解决,那么,由缺失产生的其它需求方面的补偿要求也将随之消失。
以上所说的,对于一个人来说,都还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当某个人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都得不到满足,且都接近了三大需求的底线时,这个人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会产生出一种异常的、强烈的新的补偿需求,以对自己进行特殊的补偿。但由于此时三种需求同时达到或接近下限,它们彼此之间正常的补偿功能已经丧失,剩下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改变这三种需求的内容本身了。又由于人天生的生物构造无法改变,因此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底线的内容本身无法或几乎无法改变,这时人们的唯一出路就是改变心理需求的内容了。也就是说,这时的人们会产生出一种和平时正常的心理需求内容不一样(甚至正相反)的独特的、强烈的心理诉求,此时,他往往就会去信奉一种和他过去所信奉的理念完全不同的新理念,只要这种新理念能满足他此刻的这种独特的新的强烈补偿需求即可。例如,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他往往就会去信奉一种全新的宗教。同样,假如因为某种原因或某种机制,整个文明社会变成了这样一种状况,几乎每个社会成员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同时都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其中某一项、某两项、甚至全部三项需求都被压低到了它们的下限,这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异乎寻常强烈的、特殊的补偿需求。而这时,社会上往往就会应运而生出现一种独特的理论观念(例如新的宗教)来满足人们这种特殊的补偿诉求,以便对人们的已被压低到极限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进行特殊的补偿,从而来维持这个社会在危机情况下的继续存在。例如西方历史上基督教的产生及发展、东方历史上佛教的产生及发展,大都属于这种情况(详见第五章)。
最后,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人类文明社会中,不同需求之间的均衡是一般的状况,也是比较正常的状况;而存在补偿需求的情况是局部的、非一般的状况;而若全社会多数人中都产生了一种异常独特的、强烈的心理补偿诉求,则是一种反常的、临时的状况。一旦正常的基本的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能得到满足了,那么,一般来说,这种强烈的、独特的心理补偿诉求就会消失(就像中国历史上佛教、白莲教等随着社会的安定而弱化)。或者,这种曾承担过特殊的补偿功能的新的理念本身,由于某种原因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力量,而不愿再自己退出历史舞台,那么,这种曾满足独特的心理补偿诉求的“新”理念,就会慢慢转化为一种满足正常的心理需求的“旧”理念而长期存在下去了(就像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的情况)。
以上,我们讨论了文明人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之间的均衡转化、对立和补偿。在后面几章的讨论中,我们将会看到不同的社会工具——行政、市场、理念系统,往往分别更擅长满足某一种需求。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三大社会工具系统在社会中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状态,那么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也会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状态。这时,往往就要出现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补偿了。反过来说也一样,不同需求之间的均衡要求,客观上也会促使不同的社会工具系统处于一种大致均衡的状态,并要求不同的社会工具系统也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和补偿。

第五节  文明人的基本特征
    除了知道人有哪些基本需求需要由三大社会工具来满足,以及三大工具的正常运作需要人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之外,我们还必须了解一下这些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因为这些个人的基本特征也将对三大社会工具系统的运作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任何一个人从自然人的角度来说,他的寿命无论多长,总是有限的;他的身体无论多健康,也难免不受天灾人祸的影响。由此就决定了,在由寿命有限的人所组成的三大社会工具系统内部都存在着一个 “再生”或“继承”的问题。而不同的继承方式,以及不同性格人的交接替换,将对三大社会系统自身带来不同的巨大影响。比如行政系统中的“人亡政息”、“一朝君主一朝臣”现象,市场系统中的财产继承制,以及理念系统中对死去的大思想家的本意不同弟子之间的不同理解,等等。
其次,同样由于生命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正处于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之时,他的心态,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会与其处在风烛残年之时有很大的不同。而如果他恰好处于某个社会工具系统中的关键位置,那么,这种不同也将对他所在的社会工具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任何一个人出生后都存在着一个学习、成长、成熟的过程,也都存在着由幼稚到成熟再趋于保守或固执的可能。所有这些,再加上继承的影响,无疑都将对由其所构成的工具系统产生影响,使社会系统在较短时段内(几十年)也会相应地表现出幼稚、成熟、保守等不同的特征(当然,社会工具系统在长时段内表现出上述特征则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以后在第十二章会提到)。
自然人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任何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者说任何人都有说错话、办错事、下错判断(尤其是对长远事物的判断)的可能,也都有力不从心、力不能及的时候。由此,任何一个社会工具系统,也就都存在着判断失误、决策失误的可能。换句话说,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面临着一个建立有效的信息通道和采用正确的分析处理信息及作出决断的程序,以尽量避免因信息不足或信息失真以及分析判断程序有缺陷从而导致失误的问题。当然,所建立的信息通道和分析处理程序的特征如何,必将对该社会工具系统的特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第三个显著特征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自我肯定的本能。而当他与别人或外界打交道时,这个本能就常常表现为“以己度人”和“先入为主”。这倒不是因为他有意这样做或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他只能这样做或必须这样做。我们先来看“以己度人”。例如,如果一个人自己从来就是一个只说真话的人,那他就倾向于判断别人也说的是真话;如果他自己就是一个爱说假话的人,他就倾向于判断对方也在说假话。可想而知,如果一个爱说真话的人和一个爱说假话的人相遇,两人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问题。而如果这两个人碰巧是两个社会工具系统或两个不同文明社会中的关键人物,那么,这两个社会系统或两个文明社会之间的交往就容易出问题。[注④]
我们再来看一下“先入为主”。任何一个人,当他的头脑中一旦形成了(认可了)某种观念之后,再遇到其它不同的尤其是完全相反的观念时,他就会本能地予以反对。甚至当按自己的旧有观念去做事碰壁之后,他也会本能地先认为自己的旧观念并没有错,而是其他人在执行时出现了偏差才导致了碰壁。[注⑤]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推论,那就是三大社会系统都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的,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工具系统也就都存在着“先入为主”和“以己度人”的特征。进一步地,任何一个类型的文明社会,当它和其它类型的文明社会打交道时,也都存在着“先入为主”和“以己度人”的“本能”。
最后,任何一个人,都不仅仅具有理智,还具有情感,并且情感容易出现过度反应现象。或者说,任何一个人采取行动,都不仅仅只依靠理智,有时还经常凭着情绪冲动。相对应地,任何一个社会工具系统也会出现情绪化、丧失理智的状态。例如9.11之后,美国打伊拉克,就有着意气用事的因素。而中国历史上刘备因关羽之死而执意要攻打东吴孙权,也是意气用事的著名例子。另外,情绪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工具的行为)还包括多种情况。例如,在惊恐的状态下,人们也会做出许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的误判和误动作。例如,1965年的“北部湾事件”,美军因在前两天曾受到过攻击,因此惊恐之中又幻想出了北越的第二次袭击事件,并最终导致了越南战争的进一步升级。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显著的,能对社会工具系统产生直接巨大影响的特征外,绝大多数独立的个人还都有着一些其它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几点是:
1、任何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复杂的,往往有着相互矛盾着的心理需求和冲动。心理矛盾、内心冲突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经验。换句话说,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是允许有两种或多种对立的愿望同时存在的(可看作由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心理需求之间的对立派生出来)。
2、绝大多数的人在满足自己的三大基本需求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入奢易,入俭难”的现象。即,不断提升自己的三大需求程度相对容易,而一旦提升上去,再要降低自己的需求程度则难(这一特点是由预期能力派生出来,详后)。
3、最后,每个人的行为和他的心理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种行为持续时间长了,内心中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心理;一种心理持续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外在行为。例如,长期使用一种非常容易损坏或非常容易碰伤自己的工具的人,就会养成处处小心谨慎的心理习惯。
当然,以上所说的这些特点,也会对三大系统以及由三大社会系统所构成的文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社会工具系统的行为中,也会产生左右矛盾、前后冲突的现象;以及任何一个社会系统都容易产生“八旗子弟”式的腐化堕落;任何一个系统的行为规则实施时间长了都会对该系统的成员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等等。

第六节  文明人的个体差异
上面几节,我们主要是从人类个体之间所具有的共性来进行考察,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不同的人类个体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不同的个人在三大基本需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我们曾说过,就人类文明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或者就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状态而言,安全、生理、心理这三大基本需求在他们身上是均衡存在的,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不会极端地偏向某一项或某两项基本需求。但如果我们就单独的个人来考察,那么,在极少数人的身上,即使他们的成长生活的环境与其他人完全相同,但由于遗传变异方面的生物学原因,这三大基本需求并不是均衡的。在某些人身上,安全需求极其强烈(“贪生怕死”的人),在另外某些少数人身上,生理需求极其强烈(“贪图享乐”的人),而在又一些少数人身上,则是心理需求极其强烈(不肯吃“嗟来之食”的人)。
进一步细分,在心理需求极其强烈的人中,又有一部分人是外在心理需求极其强烈(劳动模范),而另一部分人是内在心理需求极其强烈(坚持己见的思想家)。我们把这种文明人类的不同个体在基本需求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图示如下:

   缺图

为了表述方便起见,我们姑且假定每一个人的总体需求的总量值为10。如果某个人的三方面需求大致均衡,只是某一方面的需求略为突出,我们就简称其需求结构为“433式”(其中4代表他相对稍强的那一种需求);如果他的需求很不均衡,某一方面的需求非常突出,我们就简称其需求结构为“622式”(其中6代表那个非常突出的需求方面);如果某个人的不同需求之间极其不均衡,某一方面的需求极端强烈,或者说过于强烈,我们就简称其需求结构为“811式”(其中8代表那个压倒一切的极端需求)。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不同的文明人都根据其不同的需求结构而归并为三大类、九小种(①②③序号后面的文字表示占强势需求的种类):
    (一)433模式的人:①安全433式;②生理433式;③心理433式。
    (二)622模式的人:①安全622式;②生理622式;③心理622式。
    (三)811模式的人:①安全811式;②生理811式;③心理811式。
总之,大多数人的不同需求之间大体均衡,为433式。另外有少数人不同需求之间不太均衡,某一方面的需求相当强烈,为622式。另有极少数的人不同需求之间极其不均衡,某一方面的需求过于强烈,为811式。
在本书后面的讨论中,我们将会看到,在一个文明社会中,如果某一个社会工具的力量过于强大,那么,它将对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的需求结构模式产生影响,造成普遍的失衡的状态。反过来,一个需求模式普遍失衡的社会,也会对社会中不同的工具系统产生不同的巨大影响。
其次,我们这里所说的文明人的个体差异还包括一个人的天赋能力大小。我们知道,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天赋能力的大小是相差不大的,即使各有所长,也往往是后天的分工使然。也就是说,如果去除后天成长环境差异及后天分工的影响,彼此之间的天赋能力并没有天壤之别。但就少数人而言,由于生物学遗传变异方面的原因,造成某些少数人能力很强(所谓各种各样的天才)。
在这少数能力极强的人们当中,同样,大部分人身上的三大基本需求是比较均衡的,而少数人身上的三大基本需求极其不平衡,严重地偏向于某一项需求(常见)或某两项需求(不常见)。
我们知道,天赋能力极强的人往往会进入社会三大工具系统中的某一系统,并在其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但如果是天赋极强,但自身三大基本需求却严重失衡的人,在某一个特殊的时期(危急存亡之秋,或整个社会情绪化失控时期)占据了某一社会工具系统的重要位置,而恰恰这一社会工具系统又需要的是三大需求较为均衡的人,或需要的恰恰是一种正向失衡的人[注⑥]。那么这个天才人物就会对这个社会工具系统产生巨大的、十分危险的负面作用,甚至会改变这个社会工具系统的固有性格,从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无比巨大的负面影响。
举例来说,行政工具系统的高层领导需要的是三大需求比较均衡、而安全需求略强的人(安全433模式)。但如果是一个能力很强,但三大需求严重失衡的人占据了重要位置,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灾难。比如安全需求严重失衡的人(如安全811式)当上了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那么这个行政系统就会表现出多疑、残忍的特性,极易导致大量冤假错案的产生。而如果是生理需求严重失衡的人(如生理811模式)当上了最高领导,那么整个行政系统上下就极易产生贪污腐化、骄奢淫逸的特征。而如果是心理需求(尤其是内在心理需求)极强的人当上了最高行政首脑,那么整个行政系统就容易表现出某种偏执、狂热的特征(如希特勒的反犹心理需求近乎偏执,致使整个纳粹行政系统表现出强烈的种族迫害狂的特征)。
总之一句话,少数能力极强的人的个体差异性,会对社会工具系统的短期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个体生命有限,并不能对长期的、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重点在于研究三大社会工具系统自身最本质的根本特征,以及由这些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各种类型文明社会的特征,而由人为因素(个体差异性)所导致的各个工具系统的短期的非本质特征,则不是本书的研究重点。(以交通系统为例,本书重点研究的是类似“单向行驶”等这种带根本性的规则,而非研究“怎样避免开斗气车及酒后驾车”这种制度及规则。)

第八节  三大系统对人的基本要求
前面,我们分析了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一些基本需求,下面,我们再换个视角,来考察一下作为文明社会的构成要素的三大社会工具系统,它们都具有一些什么样的“基本需求”。
在这里,所谓社会工具的基本需求,是指作为一种工具系统,它们对使用者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做为文明社会中的人,具备了哪些基本条件,才能够使用这三大社会系统,符合了哪些基本要求,才能保障这三大工具系统的启动运转。
那么,行政、市场、理念这三大工具系统,对其使用者们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和条件呢?简单来说,三大社会系统要求其使用者们必须具备三种基本心态和三种基本能力。
首先,人们,至少是绝大多数的人,必须经常具有戒备的心态,才能无论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都认识到行政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换句话说,只有在具备警戒心的人群中,行政系统才能顺利“出生”。其次是,人们、至少相当部分的人,必须总是具有好强的心态。或者说具有“好胜心”。只有在经常具有好胜心的人群中间,市场系统才能顺利运转,并刺激人们不断去追求更胜人一筹的生活方式。换句话说,好胜心是促使市场系统顺利“成长”的基本条件。最后,人们、至少是其中少部分人们,必须有好奇的心态,简称“好奇心”。只有在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们中间,理念系统才有产生、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可能。换句话说,好奇心是理念系统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
除了具有“警戒心”、“好胜心”、“好奇心”之外,人们还必须拥有一些基本能力,才能正常使用那些社会工具。这就像任何一件自然工具,都要求其构成的材料具备一定的属性、其使用者具备一些基本能力一样。那么,三大社会系统,都要求其构成者和使用者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呢?
简单来说,它要求人们具有强大的模仿攀比能力。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在彼此之间进行严格的比较,例如,是否均等,另一方面,也能够比较出彼此之间的能力大小、品格优劣。显然,这种模仿攀比的能力,对于行政系统(建立等级制)、市场系统(产生竞争)和理念系统(对比分析)的正常运转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人们必须具有较强的预期幻想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对于那些现在虽然没有发生、但却在将来会发生的事物做出预期,并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决定当下所应采取的行动。同样显然,这种预期幻想的能力,对于行政系统(建立奖惩机制)、市场系统(非同时同地的交换)和理念系统(预言未来事物)的正常运转都是非常重要的[注⑦]。
最后,人们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推理试错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于行政系统中的发出命令者(做出正确决策)和执行命令者(对领导者的优劣好坏进行判断)、对于市场系统中的交换中介(对市场走向进行推测)和最终交换者(对交换中介进行评判)、对于理念系统中的导师(创建新理论)和信徒(对新旧理论进行判断)都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上述的警戒心、好胜心、好奇心,以及攀比能力、预期能力、推理能力,那些即将跨入文明社会门槛的原始人,是否已经具备了呢?我们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从逻辑角度来说,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否则,这些原始人将永远跨不进文明社会的门槛。(这就像我们推断,所有新生的原始人都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否则他们将永远学不会语言一样)。
    为了更充分地、更本质地理解文明人运用三大系统的基本条件,让我们再稍微讨论一下文明人这几种心态和这几个能力的来源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动物人,也就是即将跨入原始社会门槛、或刚刚跨入原始社会门槛的人, 我猜想,他们中的大多数应该已经具有较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和警戒心。这三种较强烈的心态特征,是大自然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那些无论是在外部的、以前未打过交道的野兽面前敢于争斗、还是在内部混杂交配的情况下敢于争夺配偶的动物,也就是好胜心更强一些的动物人,才能更多地留下自己的后代。同样,也只有好奇心更强一些的动物人,才能更愿意仔细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更愿意尝试一些新的办法,从而才能最终导致火的发明、畜牧及农耕以及陶器和金属工具的出现。最后,只有那些具有较强警戒心的动物人,才能成功地避免被凶猛的野兽偷袭吃掉而存活传续下来。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具有极强的好胜心和好奇心的情况下,也只有具有相当警戒心的动物人,才能使自己的行为大致保持一种均衡,在敢于争斗敢于尝试的情况下,又不至于过于冒险,不至于把自己的行为变为一种要么胜利要么死亡的代价过高的赌博,从而最终能提高自己在险恶的环境中的生存概率。总之,三种心态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我们所继承下来的动物基因那里。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三种能力的来源。让我们来看一下原始社会中的人们。原始社会中的人无疑继承了动物人遗传下来的好胜心、好奇心和警戒心,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他们又产生了若干以前的动物人所不太具备的能力特征。先说预期能力。动物人当然也有一定的预期能力,但一般来说,这种能力较弱,所能预期的时间长度也较短(只能预期十几年、几个小时、至多几天后的事情)。而原始人则具有强大得多的预期能力,不仅预期的事件内容更详细,而且所能预期的时间也更长(可以长达一年、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出现,导致原始人对将来会出现的具体结果(工具制造出来后的具体样子、农业和畜牧业经过一定时期后的最终收获数量)以及所需的漫长时间(农业需一年,畜牧业需几年、十几年)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进行较准确的预期。另一个是由于原始人语言的发育成熟,可以使原始人相互之间就未来会出现的事物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预期能力与动物的好奇心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好奇心导致农牧业,农牧业导致预期能力。
除了能够预期,原始人还具有强烈的攀比倾向和强大的攀比能力。虽然我们可以说,动物人也有的有模仿转化来的攀比倾向,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的发展中,在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的长期影响下,原始人的攀比能力和攀比倾向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事事必须均等,物物必须均等。我既不能比别人多,也不能比别人少。我比别人多了,或比别人少了,都会导致我与别人相当强烈的冲突。
再说基本的推理试错能力,原始社会末期的原始人,一方面,在漫长的或成功或失败的各种种植、饲养和反复的手工制作中,逐渐培养出了具体的对事物进行较复杂因果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所尝试的期望消灾免祸的各种各样或灵验或不灵验的祭祀祈福活动中,抽象的试错推理的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
总之,文明人是由原始人发展来的,而原始人又是从动物人发展来的,文明人就必然继承了原始人及动物人的诸多特征。当然,除了这三大心态和三大能力,在第五节中我们所论述过的文明人的诸多其它特征,其来源也都无非是动物人和原始人或者通过基因、或者通过风俗文化遗传给我们的,这里就不再一一去讨论它们的具体传承步骤了。
这里我们只需知道,人类漫长的动物生活和原始生活经历,不仅促成了人类对文明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为文明社会的产生准备好前提条件。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动物人中发生的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那么人类的原始社会就无法出现;而如果不是原始社会长期培育出现的预期能力、试错能力和攀比能力,那么文明社会也最终建立不起来。我们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算是从根本上弄通我们之所以要讨论文明人的特征及其来源的最终原因。

第九节  阶序选择原理
    以上我们讨论了文明人的各种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将会对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工具带来怎样的影响。实际上,我们所讨论的这些“人的特征”,不仅会对社会工具的特征产生影响,而且会对社会工具的具体管理运行方式的选择、以及任何重大决策的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简单说明一下。
我们知道,正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自然工具往往具有多种可能的形式和与之相应的多种可能的成本一样(例如,最简单的用来割麦子的自然工具——镰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形状和相应的不同制造成本),作为社会工具的行政、市场、理念这三大系统,也有许许多多的可能的形式和相应的不同的成本。显然,如果某种工具系统的形式(功能)很好,但成本太高,或某种工具系统的成本很低,但形式(功能)太差,都不行。
换句话说,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工具以及选择什么样的工具运作方式,不仅仅取决于该方式是否科学,失误率是否最低,还要取决于该方式的成本。再好的方式,如果成本过高,超过了当时所能承受的限度,人们也决不会去选用它,或者说无法去选用它。这就好比人们制造使用自然工具时,如果某种自然工具的制作和维护成本大于该工具所能带来的额外收益,人们就不会去使用这种自然工具。同样道理,对不同社会工具具体运作方式的选择,对不同社会工具具体形态的选择,人们也要考虑到成本问题。而且,由于我们前面所讨论过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尤其在早期文明社会中,人们对某种社会工具的具体运作方式的功能效率如何往往认识不清,因此,他们在进行选择时,毋宁说更多地考虑成本因素。当然,这里不仅有制度本身的成本问题,还有由某种制度所间接派生出来的人为成本问题。
那么,人们在选择社会工具运作的具体形式并主要考虑其成本时有什么规律可循吗?规律是有的,其中一个规律就是人们总是优先考虑程序在前的各种因素(包括功能因素和成本因素)。例如,拿行政系统中经常需要的“产生决策”和“执行决策”来说,人们总是优先考虑程序在前的“产生决策”的成本,然后才能(在决策产生出来之后)去考虑“执行政策”的成本(如,由一个人做决策的成本最低,于是早期文明社会就往往选择单一国王的制度)。尤其在古代早期文明社会,人们的智慧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时,更是如此。让我们画个示意图如下:

 

 

 

正像图中所画的,当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们站在A和B两个台阶序列之前面临选择时,他们肯定会选择攀爬A台阶序列。道理就在于a比b要低,爬起来成本要小。虽然在C点A台阶会遇到巨大障碍,而B台阶会变得一马平川,但认识能力有限的人们并不知道(人只能看到视野边界附近)。打个比方,这种现象有点类似于溪水流动时遵从的原理:当一股溪流向低处流动时,若遇到了一个次序在前的小阻碍(假设在这个小阻碍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了),它就会立即改变方向从另一条路径向下流过去。假设流了一段距离之后,它又遇到了一个大阻碍,一个比先前遇到的阻碍大许多的阻碍,并且在这个大阻碍之后,还有一系列更大得多的阻碍在前面等着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溪流也决不可能后悔起来,再反向流回到原来的出发地,去想办法克服那个早先的小阻碍从而顺着那条理想得多的一马平川的路径流下去。
古代的人们对社会工具和社会工具运作方式的选择也和这个道理类似。一旦选择了某种次序在前的低成本类型的工具运作方式,那么,当他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无论这种类型的方式会产生怎样的越来越大的弊端,一般来说,(根据先入为主的特征)他们也只能千方百计想办法弥补这些弊端,从而继续在这条早先选择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除非发生极其重大的事件,否则他们是不会考虑从最早的根本的出发点上改弦更张的[注⑧]。
这里的道理就在于,尽管人们在A道路上遇到了困难,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可资比较的参照物,人们并不知道在另一条陌生的B道路上会不会出现同样巨大的困难。而且,在A道路上走得久了,人们在观念上、思维上会产生适合A道路的心理定势,而这种心理定势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要克服它而改弦更张,极其不易。例如,在中国古代,西周厉王过于暴厉,于是国人暴动,改行“共和”制,但由于没有其它民族的制度可供参照,不久又回复到旧行政方式。再例如,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整个民族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巨大事变,于是,君主制被放弃,在有别国模式做为参照的前提下,选择了另一种行政方式,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没过多久,当整个民族又面临新的危机时,就又回到了元首独裁的行政方式上去了。又比如近代中国,自1840年-1911年,历经多次巨大事变,迫不得已,才放弃了几千年的君主制,转而想建立共和国。但由于条件不具备,旧的心理定势又太强大,没多久,就又回到历史传统的老路上去了。
总之,我们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在对自己的行为方向以及行为方式进行选择时,包括在选择社会工具和选择社会工具的具体运作方式时,存在着如下原理:如果两种方向或方式优劣相当(或互有优劣),人们必会选择成本较低的那种方向和方式;如果两种方向或方式成本相当,那人们必会选择较优(或以为较优)的那个方向或方式。如果两种方式各自的前后程序互有优劣、成本互有高低,那么,人们将优先考虑次序在前的程序,比较两者次序在前的程序的优劣和成本。我们可以把这个原理称为对次序在前的成本(台阶的高低)进行择优选择的原理,简称为阶序选择原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某个人,还是某个由一群活生生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工具系统,他们都具有或大或小的“私利”。因此,在从事某项选择时,他们也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这种私利的干扰。即:他们在进行决策时,不仅会考虑决策的优劣成本,还会本能地考虑到自己的私利。也就是说,在有些情况下,他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及错误的方式,并非完全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是因为私利所致。但总的来说,从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造成人们遵从阶序选择原理的动因,主要还是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历史传统的惯性,而私利因素的影响并不占主导地位。


注释:
[注①]安全需求的不同层次可以表现在人们对安全系数的不同追求上。举例来说,你的生死取决于投掷硬币,硬币的正面朝上,意味着生存,硬币的背面朝下,意味着死亡。那么,如果你的生死由投掷一次硬币来决定的话,你的生存概率(安全系数)就是50%;如果由投掷两次硬币来决定(即:两次都是背面朝上,你才会死亡),那么你生存下来的概率就是1-50%×50%=75%;而如果你的生死由三次投掷硬币来决定,那么你的安全系数就上升为87.5%了(1-50%×50%×50%=87.5%);同理,如果由投掷四次硬币来决定,你的安全系数就是93.75%;五次投掷硬币,就是96.875%:六次就是98.4375%……如果一个人对安全系数的追求越高,我们就说他的安全需求的层次越高。
 (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上述所说的衣食住行用玩之外,人类还有一个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性欲。不过,用组成一个社会的方式来满足每个社会成员性欲方面的生理需求,一般来说,并不比用非社会的独立散居生活的方式来满足性欲方面的需求更有效或更合理、更优越。换句话说,我认为,更好地满足性欲方面的需求,并不是促使人类组成社会来生活的动机之一。甚至不如说,人们为了组成一个社会、更好地满足各自安全方面和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而不得不牺牲掉一些性欲方面的生理需求。)
[注②]最后,除了这三大基本需求之外,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还有其它的重大需求吗?一般地说,可以认为没有了。我们同样可以做一个心理小测试:假若你现在抓到了敌军的一个俘虏,你想从他的口中得到你所需要的情报,那么你将怎么办,从哪几方面来入手?显然,你可以用死亡来威胁他,逼他招供;其次,你还可以用金钱美女来引诱他招供;最后,在上面两种办法都失效的情况下,你还可以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最终让他转变观念,相信招供是对的,而不招供是错的。除了这三种办法外,恐怕你很难再想出什么更有效的第四种办法了。这里,第一种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了这个俘虏的安全需求;第二种方法则是利用了他的生理需求;而第三种办法就是在利用他的心理需求了。再比如,从实际生活中观察,拿行政系统的治理来说,要想让人们遵守行政秩序,一般无外乎两条途径。一条途径就是中国历史上法家所主张的“赏罚并用”,这实际上就是从人们的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两方面着手;另一条途径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以德治国”,从教化入手,这实际上就是诉诸了人们的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心理需求。儒法两家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效果。当然,更经常的是这两条途径同时采用,儒法并举,从人的三种需求上同时入手。
[注③]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人具有“自由”的需求。但首先,广义的“自由(随心所欲)”的需求并不是促成人们组成社会来生活的动机之一。不如说,人们为了组成一个社会,而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某些自由(本能),就像组成家庭而不得不牺牲掉自己的某些性欲一样。其次,某些具体的“自由”,如“言论自由”、“身份自由”、“迁徙自由”等等,它们或者是由某些社会工具的性质所要求的(也就是说是“社会工具的基本需求”、而不是“人的基本需求”,详第四、五章),或者是包括在生理、心理需求之中了。总之,“自由”、“平等”、“追求幸福”等等,这些并不构成社会人的基本需求,而只是社会工具系统内在特性的某种表现形式。]
[注④]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当代日本有个画家叫平山郁夫,他以善画丝绸之路的风景、并以爱好和平而著名。那么他是想出什么办法来保证日本的安全呢?他主张,日本应该用大量的金钱去购买、保存稀世的名画、文物,因为这样的话,当外国要侵略日本时就会“投鼠忌器”,怕损害这些珍贵文物而放弃侵略的意图。表面看来他的提议十分幼稚可笑,但实际上这却是他的真实看法。他是在以己度人:因为自己十分珍爱这些文化遗物,他就以为别人也同样珍爱。
[注⑤]这里我们也可以举一个有趣的例证。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的欧洲,那些虔诚的基督徒们一致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圣经》中提到的“约瑟的谷仓”。在现代人看来这似乎十分可笑,但实际上,这正是“先入为主”的本能表现。
[注⑥]第四个显著特征是,人都具有“预期”的能力。而这种“预期”的能力会对三大社会工具的运转机制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我们在经济学中所熟知的,物价水平的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具有一种类似菲利普斯曲线式的交替关系,但当存在预期时,这种关系就会消失,菲利普斯曲线会成为一条垂直的直线。再比如,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会影响总需求,人们对价格的预期会影响总供给,等等。并且,人的预期是有可能发生错误的,这一点更对三大工具系统的运转产生重大的、复杂的影响。拿行政系统来说,如果绝大多数成员错误地预期本行政系统寿命不长了,于是大家都拼命争取在政权垮台之前捞上最后一票。结果大家都争先恐后捞上一票的行为,反而真的导致了该政权的实际倒台。市场系统中这样的例子更多,如大家错误地预期某商品将来会涨价,于是大家不管现在需要与否都去抢购,结果反而真的导致了该商品价格暴涨。理念系统也一样,如果某个理论思想因某种机缘在某个特定时期内说服了多数人,那么这多数人有意遵照该理论去办事的结果,反而会真的导致该理论的理想(错误的预言)变为现实。(顺便说一句,这也是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难以研究的原因之一。)
[注⑦]例如在某个特殊历史时期某个社会工具系统所需要的是安全622式的人,那么,无论是安全811式的人,还是生理或心理622式的人当上这个社会系统的重要人物都不合适。前者是因为需求过于失衡,后者是因为需求反向失衡。
[注⑧]例如,拿行政方式来说,在古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代,由于第7个国王过于暴厉,人们实在无法忍受了,才推翻他,并参照古希腊或远古时代,建立了新的行政方式(共和制)。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戎小捷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0年8月28日15:59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