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就是合乎因果之理的
余东海
一
因果之理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道德大义之一。四书五经中大量论及,或明言之,或内涵之。但能将儒家因果论讲明白的人,多乎哉不多也,东海就属于这一小撮。东海《儒家大智慧》一书曾辟专篇论述。
董仲舒先生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非常好,但某些人不会用,或用来否定正常的利益需求,或用来反对因果论,都是误用。讲明因果就属于正其义、明其道的范畴。东海无偿讲儒包括讲因果,就是不谋其利;释疑解惑,婆心恳切,也不管有没有人明白,就是不计其功。
儒佛两家都讲因果,都信。因果律是一种天理天规,无论人信不信,都昧不了,逃不出。但儒佛两家同中有异。儒家因果论特别实在,论三代不论三世,论今世不论前后,论人道不论鬼神。
对于前身后世,鬼神之事,置而不论。索隐行怪,怪力乱神,儒家不取不言也。君子道其常,遵循人道之常而行,依据人事之常而言,论及因果也一样。
《易经》中《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负且乘,致寇至。”《系辞下》:“善不及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等,都是明言因果之理的。这些话语和观念都不及于前生后世,但无碍义理的正确和自洽。
因果不限于善恶。一切时空中一切现象和事物,无不依因果之理而生成灭坏。这是一条东海律:没有偶然,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没有巧合,一切巧合的背后都是注定;没有侥幸,一切侥幸的背后都有因果。
没有无果之因,没有无因之果。古今中西,五行八作,天上地下,三界九地,没有任何现象可以不受因果律的支配,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逃脱因果的天罗地网
有名家曰“历史的发展有太多偶然”云。非也,历史的发展也没有偶然。影响历史发展的所有貌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都有其逻辑的必然。各种偶然现象和突发事件本身,也各有其因果链。
《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就是因果关系的一种表述。因果关系是所有事物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仁本主义因果律认为,什么样的因,对应什么样的果。任意宇宙状态都是其之前宇宙状态积累的结果,任意运动状态均是其前运动状态积累的结果。
因果律三法则是:一、果由因生:无因不能生果,有果必有其因。因先果后,二者时间顺序不能颠倒。二、事由理成: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如生必有死、聚必有散、合必有离,成必有坏,这是必然之理,或称事物的普遍理性。三、相由性生:任何事相必依“性与天道”而产生。
李嘉诚言:“最好的因可成最坏的果”云。此言不见本质,不明真相,不符合因果之常。最好的因成最坏的果,即善因恶果,具体原因因人而异,要因不外乎三:一、所成之果另有其因,有另外的恶因;二、所成之果非最后之果,上天另有安排;三、所谓最好的因是误会,实乃恶因。
二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包括潜在性和隐秘性。很多事物的因果链条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即使大德之士,也只能笼统大概地把握,很难完整详细地呈现。世人难免被一时一地和表象所限,即使对自身因果,也茫然不知,或所知有限,遑论他人。
很多人受苦受难的时候,常常叹自己无辜,骂老天不公,责问老天自己造了什么孽。具体造孽因人而异,但有一种孽,百年来无数人都造过,那就是剧孔剧儒诬文武,美马美毛美暴秦。信奉邪魔而被迫害,崇拜恶鬼而被侵犯,帮助豺狼而被狼吃,温暖毒蛇而被蛇咬,岂非因果和天理之常。
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逢恶,包括逢君之恶和逢民之恶。这里的逢是逢迎义,又可引申为张大义。对罪恶进行赞美、歌颂,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装饰,都属于逢恶,都可称为思想帮凶。逢恶之人其罪大,有时候,比起正凶来,思想帮凶的罪孽更深远,恶报更惨重!
坏人未必真坏,好人亦未必真好,其中不少人有其不为人知乃至自己都不知道的恶因恶业。在歪理邪说泛滥、是非正邪颠倒的时代,不自知其恶的现象特别普遍。
很多罪恶分子,被别人看成功臣、英雄和道德模范,也被它们自己当成功臣、英雄和道德模范。但罪恶分子和骗子,骗得了他人骗不了自己,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骗得了自己骗得了一世,骗不了因果的公道和天道的公正!
一切邪恶人物和势力都是灾星。人物和势力越大,灾害就越大。所有赞美、亲近、支持、拥护邪恶者,都会招徕相应的灾害和厄运。这条因果律普适于古今中西。投奔邪恶而被崩头,报效邪恶而被报销,忠于邪恶而被送终。这个现象非常普遍,就是这条因果律在起作用。求恶得恶,自作自受,亦复何怨。
恶人人怕天不怕,恶人自有恶人磨,也有正人君子、正义力量等着,还有各种防不胜防的天灾人祸等着收拾它们。善人人欺天不欺。善到大处,大到君子的程度,人欲欺之,也大不易。而天道的荫相、鬼神的庇佑和因果的作用,亦非肉眼所能见,非人心所能测。
心念之因也有相应的果,这就是因果之隐秘性的一大原因。佛教认为,起心动念都会造业,起心动念都有因果。此言符合儒理。儒家强调诚意正心,敬以直内,喜怒哀乐发而中节,就是要求心不乱起,念不忘动。起心动念合理,视听言动才能合礼。意念心思不良,外则容易违礼逾矩,内则难免自伤良知。这就会种不善之因,造不善之业,招不善之果。
人心叵测,很多公众人物表现出来的公众形象,未必可信。白居易诗言: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三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这句西哲名言流传已久。或说翻译有误,正确的翻译是:存在的都是有原因的。其实,理字多义,因果之理也是理。很多非正常、非正义的东西,不合道理,背天逆理,但它们的存在合乎因果之理,合乎事物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近年来流行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确然,很多苦难都是因果的必然,是赎罪消业的必须,也是成长和进步的必须。拜魔者受尽折磨才有望觉悟,信邪者走到绝境才可能回头。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强求不得,强救无益。
政府和人民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论政治,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政府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形态,对民德民智具有决定性影响。论因果,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
林肯有句名言:“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产生什么样的政府。”柏拉图《理想国》中说:“一个国家样式的方方面面都隐含在它的人民中间。”
《尚书·泰誓上》说:“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之所欲,天皆在所必从,不论正不正、善不善也。这就意味着,上天对民心民意和人类自由意志完全尊重,让人民拥有对正邪善恶和人生社会道路完整的选择权。
矜字值得深长思。矜有同情义和尊从义。天矜于民,上天同民之情、尊民之意也。多数人民盼望正道,就会有正人君子上位,率领人民走向霸道乃至王道;多数人民痴迷邪道,就会有邪恶之徒上位,率领人民走向丛林、监狱乃至地狱。
天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这与圣贤对人、天子对民、父亲对儿女的仁爱大同中有大异。这方面儒佛相通。山海逸民群友说:
“ 《尚书•泰誓上》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个说法与佛教所说‘众生共业,缔造世界’‘因业感果,心现识变’的世间道理一致。心态与想法决定言语行为,言语行为决定后果,大多数人的素养决定共同命运。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是要沉沦于人类的贪嗔痴慢疑的习性中,还是遵循圣哲的引导,来改过向善,感应良善的结果?《尚书》的这段话与这个佛教因果报应的道理很相符。”
或问:“怎样认识‘功过不能相抵’与‘将功赎罪’之间的悖论统一关系,及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答:举个例,犯了地狱罪就必须下地狱,最大的功也不能不下地狱,这是功过不能相抵。不过,有大功者可以缩短刑期,提前出狱,这是将功赎罪。
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功过能否相抵,不可一概而论。一些罪过,以大功相抵,合情合理亦合礼。儒家王朝八议制度之议功,就是为此而设。只要不弄虚作假,也是符合天道的。就像在我眼里,某些体制内人物是有功或有大功的,完全可以将功赎罪,甚至功大于过,在将来适当的时候宜表彰之。
2021-9-19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