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心语(上)
刘劭夫
巴黎在我的心目中,像一位风情万种的少女,令我爱慕和神往。不仅在于它那些享誉世界的名胜,更在于这座城市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法兰西文化。法国的启蒙主义,早在我青年时期就是我的精神依傍,是我精神的庇护所。在那些苦闷的日子,慰藉我心灵的是法兰西的伟大灵魂。如果说,瞻仰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的独立纪念碑以及杰佛逊纪念堂,对于我来说是民主的朝圣;那么,前往巴黎瞻仰这座伟大的城市,与法兰西灵魂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领略这座城市的文化脉搏,便是我对自由主义精神的一次膜拜。
感谢上苍的眷顾,作为一个出生在东方的专制国度并毕生追求民主的自由灵魂,今生能登上自由女神,能仰望独立纪念碑,能徘徊在杰佛逊纪念堂;而今又能来到安放伏尔泰、雨果等法兰西伟大灵魂的巴黎。人生如此幸运,夫复何求?
当汽车驶入巴黎市区的时候,就像将要与仰慕已久的爱人相见一样,我不再年轻的心开始跃动起来。车行在塞纳河畔,透过车窗,我贪婪的张望掠过的街景。望着在书本里见过无数次的熟悉又陌生的拱桥和街道,还有鳞次栉比的古典主义建筑,富有诗情画意的塞纳河。“梦里寻他千百度”,身临其境于年轻时的梦想之中,如何能自持?
进入巴黎之后,我们不作休息,随即登船游览塞纳河,欣赏两岸迷人风光。沐浴在暮春的阳光之下,迎合拂面的暖风,塞纳河两边的风景目不暇接。穿过了塞纳河上的多座著名拱桥,船行到了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西岱岛。矗立在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朝我们缓缓移来。这座建于十三世纪、可以容纳9000人的哥特式建筑,数百年来都是巴黎著名的宗教中心。法兰西民族早在七八百年前,就为自己安排了跟上帝对话的地方,就为民族安排了净化自己灵魂的圣地。
我一直感到疑惑,是不是基督教精神的原罪说,必然导向民主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很多关心中国前途的人,把中国民主进程的多灾多难归结为中华民族没有宗教情怀,没有彼岸精神。他们认为,在中华民族的幼年,奠定这个民族精神基础的老祖宗们太过世俗。或者又归结于农耕文明的保守性,因为农耕文明需要等级森严的家族制度,才能维持再生产,所以平等的观念难以产生。但是不管怎么说,有宗教信仰(我是说真正的信仰,而不是中国的善男信女,进香拜佛,自求多福的那种信仰),一定比没有信仰要好,起码对神灵有敬畏之心,不敢放胆作恶,社会少一点戾气,会有更多的人道关怀。
游船从圣母院侧边缓缓驶过,绿树簇拥着是熟悉的雄姿。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瑰宝,庄严肃穆,精美绝伦,雨果称其为“石头的交响乐”。此时我想到了卡西莫多,艾丝米拉尔达。雨果这个凄美、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全世界家喻户晓。
我想,雨果之所以能打动人们的是他那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雨果的悲悯情怀,为自己建立了一座永久的纪念碑。我相信,没有一颗伟大慈悲的心,是不会写出永垂不朽的作品的。雨果的是法兰西民族的精神象征,他的人道主义与所有法兰西伟人一样,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
站在协和广场,建于十八世纪的这座见证过惊心动魄历史的广场,可以用心潮澎湃来形容此刻的心情。环顾四周矗立着代表法国八个城市的雕像,南北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泉,这儿是巴黎的象征。广场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高二十三米的方尖碑。这座有着3400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在1831年由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赠送给法国。碑身四周镌刻着古埃及法老事迹的铭文,方尖碑有230吨重,由一块完整的玫瑰色巨型花岗岩雕琢而成。这座石碑运抵巴黎本身就是一篇空前绝后的英雄史诗,历时两年半,经过无数的惊涛骇浪,在1836年十月运抵法国,被国王路易?菲利普树立在协和广场的中央,作为保皇党和共和党政治中立的象征。方尖碑和协和广场是一个巨型的日晷,高耸的方尖碑就是一枚晷针,方尖碑在协和广场上一分一秒默默的投下时间,时间又一点一滴静静地凝聚成历史。
协和广场跟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有相似的地方,都是统治者向世人展示他们的集权统治或者是至高无上的王权。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协和广场的断头台绞杀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他的妻子,以及1100多名贵族和保皇党分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路易十六在广场设立断头台,说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让死刑犯没有痛苦的迅速的被处决。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为自己设计了死亡的方式,这座断头台成为了他夫妻魂断之处。历史在这儿继续以它的诡异展开,领导法国大革命的两个重要的政治人物,丹东和罗伯斯皮尔,也先后在这儿被推上断头台。而且,这三个曾经掌握法国命运的人,死于同一个刽子手!
广场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看着这一片和平的景象,谁会记起这儿曾上演一幕幕血雨腥风的历史活剧?俱往矣!对于法兰西民族来说,这一切民族悲剧都永远过去了。
在我们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同样也上演过悲壮的历史。在这个国家政治中心的广场,自从五四运动以来,每一次的悲剧都象征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这儿是统治者显示君威天下的朝廷,也是民众奋起抗争、血溅街头的战场。我想,什么时候,当中国人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就跟漫步在协和广场一样,那么的自由自在,那么的无拘无束?天安门广场所展现的是一派安宁祥和,而不是森严狰狞?在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社会变革之时,都会有它的不理性,都会经受血与火的洗礼。但是当一个民族回归理性之后,这个民族成熟了,所有付出的惨痛代价都得到了报偿。
反观中华民族,周而复始的重复着悲惨的历史,我们仍然没有走上理性的道路。可以预见,这个民族的成熟和融入世界的主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是吗?一百年来,我们的民族进步了吗?除了器械层面跟上了世界的脚步,在制度层面,精神层面,依然如故!“上面还是慈禧太后,下面还是义和团。”资中筠先生此言不谬。
凡尔赛宫闻名于世。来到巴黎,自然是要参观这座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建筑的。凡尔赛宫华丽的建筑风格,引起奥匈帝国和俄国皇室的艳羡和效仿。当我们穿越那一间间金碧辉煌的迷宫般的房间,令人感受到法国王室的奢靡无度。大理石厅廊的雕塑和镀金装饰,镜厅里有400多面镜子所组成了巨大镜面,波西米亚的水晶吊灯,纯银打造的灯饰和家具装饰。这儿经常举行皇家的化妆舞会。路易十五时期,凡尔赛宫每年的开支竟是法国每年岁入的四分之一。我随着参观的人群,漫步在这些见证着法国皇家穷奢极侈生活的景物,感受着历史的回声。在镜厅,晃动的人群令人恍然间置身于化装舞会,英俊的骑士搂着美妇,随着曼妙的华尔兹翩翩起舞。
凡尔赛宫的皇家御花园,是法式园林的代表作。站在二楼,透过巨大的玻璃门,七十多万平方米的凡尔赛花园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在中轴线的两边是整齐划一的几何图形,远端是雕塑和喷泉,湖泊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在审美情趣上,法式园林强调的是对称和中心,而不像中国园林审美上追求含蓄内敛,布局上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曲觞飞檐。这种整齐划一是一种张扬直白的美,也是路易王朝现实秩序的一种审美投射。
王宫外的广场保留着当年的石板路。1789年10月6日的那个深夜,路易十六和他的王后被一阵清脆急促的马蹄声惊醒。来自巴黎的皇家卫兵报告了巴黎民众起义的消息,起义的民众正在连夜赶往凡尔赛宫。平日骄奢淫靡的路易十六在仓促之中无计可施,随后赶到的巴黎市民,把王宫团团围住。国王和王后被市民们挟持到了巴黎,不久被推上了协和广场的断头台,一代王朝覆灭了。无独有偶,187年后的10月6 日深夜,远在北京的紫禁城里,毛泽东的亲信被逮捕,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年帝国只是存在于独裁者的梦幻中而已。
塞纳河边,我和妻子倚靠着栏杆,河水从我们的脚下流淌。举目眺望,河的对岸是高耸的埃菲尔铁塔,耀眼的阳光从铁塔那边照过来。遥想当年,十三岁的罗曼罗兰举家迁到巴黎,孤独的他一定会在河边徜徉,望着河水,望着行人,望着河两岸的房屋,坐在栏杆上,晃动着腿,百无聊赖的耽入冥想。就跟他的克利斯朵夫一样,在莱茵河边独自冥想,嘴里哼着没人能懂的旋律。(刘劭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