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号-国际视野 张杰简介 张杰文章检索

 

 

为什么北京急于签订中欧投资协定?
 
 
张杰
 
 
有分析人士说,今天的中国和美国、欧洲的关系有点像两千年前的战国。秦国运用商鞅之法渐成虎狼之国,山东六国感到惶恐不安,数十次联合抗秦。但是秦国用重金和三寸不烂之舌,瓦解了各自算计的联盟,最终各个击破,一统江山。我不赞成这个观点,因为美国的国力远在中国之上,中国也不可能取代美国称霸世界,它只是在美国的连天炮火下,与欧盟经济合作,突破重围,避免内外交困、共振,以致分崩离析。
 
2020年12月30日,经过长达7年35轮的马拉松谈判,中国和欧盟达成全面投资协定。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核心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二是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三是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四是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这个协定消除了欧盟各国在中国投资某些行业的障碍,如新能源汽车、云计算服务、金融服务和健康行业等,为欧盟企业进入这些行业消除了壁垒;同时欧盟得到中国关于履行国有企业行为义务和全面透明补贴规则的承诺。
 
虽然中欧双方完成了投资协定谈判,但双方达成协定后,还需要几个月时间被转化为法律条文,并经过欧洲议会的批准,这一过程可能要在2021年下半年才会开始,持续到2022年结束。为什么中国和欧盟都急于达成投资协定?美国和欧盟能够结成对抗中国的战略联盟吗?中国和欧盟合作能够持续吗?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卡关七年,为何突然达成协议?
 
布鲁塞尔与北京的投资协定谈判已经谈了近七年,双方一直未在投资准入或劳工条件上取得任何进展。不过,在今年十一月美国总统大选后,突然回到谈判轨道。有分析人士指出:最近几周,中国领导高层突然进行干预,对欧洲做出一些让步,让这笔交易对默克尔及欧盟领导者有吸引力。北京的目标很明确,这是对拜登当选的直接反应。这是一个防止华盛顿拉拢欧洲对抗中国的举措。
 
法国赛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分析认为,中国领导层的算计是考量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挑战,以及美国政府拉拢全球的合围,造成中国外部环境的恶化。赶在拜登政府上台以前,这是继中国与东盟10国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之后,北京又出的一手。
 
《华尔街日报》说,双方之所以能够在年底前达成这个协定,结束持续七年的谈判,主要得益于两个强大的推手,一个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另一个是习近平。多年来,默克尔为了谋求中国市场而基本放弃了西方的人权立场,而面临美国强大压力的习近平急切希望与欧盟达成这个协定,以化解美欧联盟遏制中国。据说,在谈判因人权和核能问题陷入僵局的时候,习近平亲自敦促谈判官员作出让步,确保在美国下届总统上任之前完成谈判。而默克尔希望在年底交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位置前,为自己达成一项对华政策的遗产。某种程度上,欧中协议达成对默克尔也是重大胜利。”
 
第二,美国和欧洲是盟友也是竞争对手
 
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最大出口市场。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欧盟对中国出口商品价值约1980亿欧元,进口商品价值约3620亿欧元。
 
中国同欧盟的贸易在过去15年里翻了三番。201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欧进出口4.86万亿元,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德国而言,中国是第三大出口市场和重要的供应者。相比中美贸易,2019年两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4.6%。美国已降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欧洲与美国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同时也是经济竞争的对手。欧盟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欧洲大陆的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各有各的算计。特别是川普上台以来,美国和欧盟的关系持续降温。
 
欧盟方面认为,川普在欧洲推行一切以美国为中心的政策不顾欧盟,损害了欧洲的经济、政治和安全利益。德国外长马斯曾警告说,德美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不久前,德国不顾美国的警告,继续重启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重要项目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马斯明确表示,虽然白宫即将易主,但是在北溪二号和德国军费开支比例等德美争议问题上,德国都不会改变立场。川普执政4年里对欧洲挥舞大棒,让很多欧洲人对美国感到愤怒,认为应该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以美国马首是瞻。
 
第三,美欧能够结成对抗中国的联盟吗?
 
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28日发表讲话称,“当我们与中国竞争,并要求中国政府对其在贸易、技术、人权和其他方面的侵权行为负责时,当我们建立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盟友联盟,与我们共同捍卫我们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时,我们的地位将更加强大。”
拜登强调,“我们自己几乎占全球经济的25%,但与我们的民主伙伴一起,我们的经济影响力将增加一倍以上。”“在任何事关美中关系的问题上--从推行有利于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包括保护美国工人、知识产权、环境和贸易经济议程,到确保印太地区的安全和繁荣,再到倡导人权,当我们的身边有对我们世界的未来有共同愿景的国家时,我们会更加强大和有效。”
 
中欧协定签署一周前,被拜登提名为国家安全顾问的苏利文通过推特向欧盟喊话表示,呼吁欧盟盟国在与美国商量、取得共同立场前先不要急于签署中欧投资协定。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12月30日在参加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会议时表示,美国两党和整个美国政府的领导人都对欧盟在美国新政府上台前夕,就着手与中国达成投资协定“感到困惑和震惊”。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常驻学者史剑道认为, 中欧投资协定不会在经济上有任何作为,因为中国会继续对其国有部门进行严密的保护,而欧盟也会继续建立投资审查机制。这是一个外交事件,考虑到中国在香港的镇压行动,时机很不好,而这是美国和欧盟难以在中国问题上进行广泛合作的一个信号。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有关中国经济的研究生课程的经济学家盖保德认为,中欧签署投资协定表明,欧洲并不认同“遏制”中国的主张。中欧协定将是一个警钟:即我们的盟友对美国反对中国的极端主义并不买帐。
 
第四,中欧合作能够持续吗?
 
我认为,中国和欧盟签订投资协定的目的是避免美欧联手围堵中国,导致中国经济进一步受损。但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缺乏契约精神,即使签订了协定,也很难执行。看看中英联合声明的命运和中国对待澳大利亚的行为,中欧协定的政治意义明显大于经济意义。
 
英国诺丁汉大学任教的德籍教授傅洛达表示,单从澳大利亚的案例就已经看到中共如何利用经济杠杆,实现自己地缘政策的目标。更何况,这个协议并未提供任何真正保护中国劳工条件的保证。他说,当新疆集中营强迫劳动的证据确凿,欧盟领袖竟然能做到一切生意照旧。这个欧中协议的达成是习近平的重大胜利;相反,对于追求以价值观主导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人们来说,却是黑暗的一天。
 
苏黎世出版的《每日导报》也批评说,欧盟不应该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撇开美国盟友。北京非常担心欧美联手协商对华政策。显然,欧盟想利用中国政府的这种不安情绪。这份协议毁掉了欧盟的重要政治资本。现在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要么中国全面确保中欧双方都拥有同样的游戏规则,要么欧盟让欧洲市场上中国企业的日子与在华欧企同样难过。北京很担心后一种情形,因为中国需要投资欧洲市场以获得欧洲的技术。新的欧中投资协议既没有展现出欧盟已经独立于美国,也没有展现出强大。这份协议没能重振欧盟的对华政策,反而削弱了它。为之高兴的是北京。
 
《法兰克福评论报》以“中国的干扰行动”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中双方刚开始就这份协议谈判时,中国还只是一个专注于经济发展的新兴国家,但是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长为野心勃勃的大国,想要拓张其影响力,而欧中投资协议就是北京用来离间欧美的楔子。欧盟的这项所谓的成就,其实主要是正中北京的下怀。中国急于达成这份协议,是因为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欧美会重新相互靠拢。西方国家本可以联手让中国做出大得多的让步。现在,欧洲企业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比美国企业更好的待遇。况且,中国所谓的让步能有多大价值,也是一个问号。
 
综上所述,习近平抢在拜登政府上台前与欧盟签订投资协定表明,中国对未来中美关系并不乐观,害怕欧盟倒向美国使中国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体系之外,从而引发国内经济危机。默克尔在卸任欧盟轮值国主席之前也希望留下对华政策遗产。但中欧协定由于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加之习近平不可能在香港和维吾尔族人权问题上让步,中欧冲突无法避免。随着美国拜登政府的上台,美国与欧盟的裂痕将会弥合,北京的如意算盘将会被打破。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张杰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1年1月5日19:3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