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号-国际视野 牟传珩简介 牟传珩文章检索

 
《新加坡宣言》争锋背后..(山东)牟传珩

调整百分数变化字体大小 下载mp3语音(右键文件另存)

 

 

《新加坡宣言》争锋背后
——中国会成为“新美国”吗?

(山东)牟传珩


    去年10月亚欧首脑会议之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一改邓小平确立的韬晦外交策略,毫不掩饰地表示,中方将“带着责任感”有所作为。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的“有所作为”有了更充分的表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坚定合作信心,振兴世界经济〉的演讲,兼批美国,同时强调中国在危机中采取的对策,对整个金融危机转危为安有贡献。本次会议,中国和美国暗中交劲,争夺领袖立场,已成为事实。美国等国对中国人民币升值施以压力;胡锦涛则在多次演说中予以回避,反把焦点放在发展中国家遭到“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上。中美两国在诸如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市场汇率等的立场分歧,最终导致15日发表《新加坡宣言》较原定宣读时间推迟,且删去此前APEC财长会议中“同意保持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部分。这为奥巴马到访中国蒙上了实实在在的阴影,而绝不像中国官方宣传的两国关系进入蜜月的假像。日前香港《文汇报》刊文指出:“在中美贸易争端明刀明枪、针锋相对的同时,一场更为隐秘的、没有硝烟的‘暗战’也在频频上演。”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客观上已形成了中国对APEC可以施加更大影响的现实。这就是当下国内官方媒体正在不断炒作的“中国声音”。新华网为此刊发“APEC成立20周年见证亚太成长中国崛起”文章。该文称:“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使得国际舞台上开始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文章借澳大利亚APEC研究中心报告说,“APEC的故事就是亚洲崛起的故事,今天则主要是中国崛起的故事。”近几天来,国内官方媒体不断引述“世界观点”:如法国媒体近日发表的报道称:“APEC峰会见证中美反转”,文章说,在APEC成立以来的20年里,亚太最高级别的经济组织见证了令人震惊的局势调整:中国大步向前,而美国深陷危机;德国媒体发表题为“新加坡APEC会议:中国因素”的报道中说,世界的竞争,先是德国和英国,之后是美国和日本,现在将是美国和中国。中国要取代昔日美国的雄心,已跃然纸上。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今年3月号曾发表过一篇原题“中国是新美国吗”的文章。 2009年10月20日,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网主页,又在借题炒作最新一期环球时报“‘中国模式’再被热议 ”文章。该文藉口美国《数字化日报》网站本月18日发表的评论说,中国已成为了“新美国”,就连昔日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俄罗斯,今日都在“复制中国的统治模式”。文章说这表明“全球政治影响力正从美国转向中国”。该文称这种转向为“里程碑事件”“以前从未有过一个超级大国转向中国寻求政治经验。中国经济及政治影响力的加强不会就此止步。很快它可能匹敌美国的意识形态帝国主义。”奥巴马访华时,新华网又刊出《外媒解读奥巴马访华称国际新秩序诞生》文章,竟借西班牙《国家报》之口说出:奥巴马谦虚地承认:世界正在更换主人。

    其实,中国官方媒体早就不断借助他人之口,在世界上推广以 “北京共识”,取代“华盛顿顿共识”的中国发展经验,并将其放大为“北京发展模式”,说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对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具有适用性。甚至更有人把北京发展经验描绘成中国崛起的“软力量”。

    《联合早报》网2008年5月7日曾刊发“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奥运会将向各国领袖传达‘北京共识’经济增长元素”的文章,直接点破了中南海以举国之力,一定要办好奥运的目的。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丁一凡副所长说:中国举办奥运会,除了要圆办奥运的梦想,也有显示我们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成就的想法,希望把奥运变成展示我们伟大成就的窗口。

    也就是向世界推行“北京主义”。当时,中国青年报就发表了“开放从容的软实力与‘北京主义’”的文章。继而,《中国法制日报》又刊发“北京奥运展示‘中国标准’”文章。文章称,中国式的经济政治发展模式正成为其他不发达国家学习的榜样。文章认为:可以说政治上的“中国标准”也已出台。

    新华社《了望》2009年第39期又发表作者江涌、黄莺、王力等御用作者的文章,特意引证企鹅出版社将出版的一本新书,名为《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央王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结束》。该书中描绘出一个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形态:人民币将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上海将取代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欧洲诸国将会像雅典和罗马那样,成为辉煌过去的历史遗留;普通话将会和英语一样广泛地使用,或许比英语更流行;孔子的儒家学说将会像柏拉图的学说一样盛行等等,来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注释。

    由此可见,如今中国官方的头脑与喉舌都在狂热地发烧起来。这也就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上个月说出“美国应该要更积极介入亚洲事务,否则可能会失去领导地位”的理由。

    所谓“北京模式”又称“中国道路”的崛起,简单地说就是由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统天下 的“政府权力”,借助“发展就是硬道理”意识推动经济高增长,以资源高耗、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复合型、压缩型、结构型恶性循环为特征的中国“GDP主义”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已导致了中国无法挽回的能源、环境危机和官场贪腐以及失去公平的社会恶果。这种恶果,即使北京60国庆耗资千亿为“辉煌”脸谱化妆也未能掩饰得了。如今大陆政治上拒绝权力制衡,经济上不惜代价的发展“道路”,正把中国引向无论胡温高层怎样倡导科学发展,宏观调控,面对日益凸现的地方权贵与利益集团都无法刹车的利益贪婪与疯狂掠夺的死局中。

    “北京模式”对外交往的政策基石,一向是“一党执政”的中国特色“核心利益”,而不是全球意义上的普遍价值。这是“北京模式”与“华盛顿模式”的根本区别。也正是由于这种本质性的区别,注定了中国不可能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领袖。11月16日奥巴马在上海科技博物馆举行对话开场致辞中,对美国价值作了如下表达:“美国永远为了全世界各地的核心原则说话,我们不寻求把任何政治体制强制给任何国家,但是我们也不认为我们所支持的这些原则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这些表达自由、宗教崇拜自由、接触信息的机会、政治的参与我们认为这些是普世的权利,应该是所有人民能够享受到,包括少数民族和宗教的族群。” 17日在两国元首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会,奥巴马又在答谢辞的最后,再次重复了这个话题。此论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价值就是普世价值。

    由此而论,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领袖,就是因为其高举并捍卫了普世价值的旗帜。普世价值才具有全球贯彻下去的能力,其他任何试图游离世界民主化潮流之外的所谓“模式”、“共识”、“声音”、“主义”云云,都不过是一己之私的利益体现,因此它无论经济上取得了多么暂时的成就,像前苏联也曾辉煌一时,但由于其背离普世价值,而最终会被“柏林墻效应”所推倒一样。任何“特色”不仅改编不了普世价值,反而最终注定要被普世价值所整合。

    眼下虽然中国官方十分看重奥巴马访华时的政策表述,即“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价值可以让位于中国特色。中国拒绝接受普世价值的洗礼,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新美国”! ◆

相关文章
作 者 :牟传珩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09年12月30日13:58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