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号-国际视野 巩胜利简介 巩胜利文章检索

 

“奥胡会”能谈成什么?


巩胜利(独立学人)

 


    2011年1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是美国与中国60年“热恋”结束、开始矛盾群起的2010年整体冲突后一次重要两国首脑重聚会谈的日子,奥巴马与胡锦涛专门聚在一起能谈些什么?能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3)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5)形成一种1+2<3独特合力?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和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中美的最高首脑也将在1月碰面,他们会谈些什麽呢?更准确的问法也许是: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甚至可能到“冲突”会摆开战场吗?

    2010年,对中美,堪称从政治到军事、再到货币、利率都是历史冲突、相向最大的一年。年初美国对台军售,双方中断了军事交流,南海、黄海对峙;近年末,美国三艘航空母舰来到中国周边,又刚刚集结于亚洲海域,中国军事观察界视这一前所未见的举动有“备战”含义。但是,政治氛围风声鹤唳,经济上,中美却绝非话不投机。他们之间曾经一个过度产出、一个过度消费的最佳组合虽然渐行渐远,但中美同样都在寻求确立新的增长模式,“国家财力雄厚的中国”,显然有对强大美国新的利益落脚点。有了清晰的利益诉求,就有明确的合作基础。至少在现时,无论对中国当权者,还是美国执政者,从经济成长上获取的利益,恐怕都仍大于战争。

    中美国略有历史与现实、今天与时代、原则的真实不同:美国首先是在美国国会、参众议院及其相关国家法律机构来寻最优化平衡,来引导美国对华策略的一统大局方向,再加以美国总统及选票的“好恶”来加以实施,还辅以美国知识界的智库、研究机构来完善美国的策略,来自政府、民间、智库、知识界各方面智慧化为一统。中国则有原则不同:60多年以来一直是以执政党、党首头目的“好恶”来向前推进,中国的立法机构大多时期“缺位”,中国政府虽然是国与国方略的签署者,但政府往往由党的意志所决定,中国知识界、“智库”60年来无从建树……这是中美国略的源头最大区别,也是60年来一直被动的根源难撼所在。

    新过招,老问题?

    2011年伊始,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最近说,中国快速的经济崛起日益受到关注。他并警告称,北京方面如果不修订相关“贸易政策”,其进入富足美国市场的扩大途径可能会受到影响。盖特纳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chool for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针对2010年与中国的贸易情势时说,对于中国关心的问题,“我们愿意取得进展”,“但我们是否能推进这些问题将取决于中国的进程”,包括人民币能否加快升值步伐,这同时是欧元集团的诉求和愿望。

    2011年1月12日,盖特纳赶在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会见前一周说出这些措辞强硬的话语,目的是为二者的会见定下基调和议程。中国高官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双方都在想办法拟定会谈内容。盖特纳认为崔天凯的评论属于“外交部长在此类会见前一般都会讲的套话,并不罕见,也没有新意”。美国希望在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保护和减少国家补贴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分析人士说,中国的目标则具有更强的象征意义。中国希望自己对全球增长的大力贡献能被肯定,而胡锦涛则希望自己在卸任一年前能够获得作为全球政治家的认可。

    中国的汇率政策将是会谈的重中之重。美国一直坚称人民币被低估,并且成为补贴中国出口商的工具,损害了美国竞争者的利益。中国2010年6月曾说,将让人民币有所浮动。到新年初,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3.4%,这一幅度包括人民币在过去几天的些许升值。盖特纳明确表示美国希望人民币更快升值,并拿出了新的理由。他谈到“实际汇率”更大幅度的升值。实际汇率考虑了中国不断上升、目前已超5%的通胀率与美国约1%通胀率之间的差异。以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实际汇率的年化升值速度接近10%。

    盖特纳顶住汇率不放?

    盖特纳说,要是这种升值维持一段时间,就会在纠正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重大扭曲方面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他敦促中国利用人民币的更快升值来抗击通货膨胀,因为这样做会降低中国进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不这样做的话,通货膨胀会推高人民币汇率。

    正在华盛顿访问的加拿大财政部长弗莱厄蒂(James Flaherty)对盖特纳的言论表示支持。他说,如果北京不更快地兑现改革汇率形成机制的承诺,中国就有可能遭到受影响国家的一致报复。他说,我希望中国恪守诺言,提高汇率灵活性。他还说,过去一年人民币的升值主要是因为通胀压力。

    为了说动中国,盖特纳指出,中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能够获得美国技术,并向美国市场出口。他说,中国希望有更多机会获得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投资美国并进入美国市场。如果中国不改弦更张,这些目标就有可能遭遇政治反弹。盖特纳说,国会的反华情绪是中国非常关心的,也需要关心。

    美元兑人民币,从21世纪初的1比8点几,将落在合理的1比5-6的区间。接着是欧元的问题,人民币只要处理好了与美元、欧元的问题,才能走上了一条正常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美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说服中国,还远不清楚,也没有定论。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日本被视为崛起中的大国时,美国也对日本发出类似绵里藏针的种种国策威胁与动议。这种施压基本上没有起到改变东京贸易政策的作用,但确实有助于说服日本公司在美国设厂,以避开保护主义措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级国际关系研究学院(SAIS)中国学教授鲍泰利(Pieter Bottelier)说,惩罚中国非常难;在惩罚中国的同时不可能不殃及指望向中国出口的美国公司,或在中国有营业活动的美国公司。

    走马灯,松松弦?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前夕,中美频繁的高层互访已引起外界关注,胡奥会将把中美关系引向何方?也可从中一窥端倪。12月10日中美国防防务磋商在华盛顿举行;13日,中国副总理王岐山率团又赴美洽谈商贸;14日以美国助理国务卿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为首的一干人马也启程开启访华之旅;1月9日至12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又将访问北京。走马灯般的高层互访,无疑有为中美两国关系加温的意图,也将为胡锦涛访美预热。其中,盖茨访华被美国舆论认为是奥巴马政府最热切希望取得的突破。

    去年1月奥巴马批准64亿美元对台军售後,中国中断了中美军事交流。美国此後多次表示希望恢复,以避免中美间交流不畅和信息误判。目前,正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席拉.史密斯指称,“如果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继续保持,东北亚上空弥漫对战争恐惧,中美欢庆双边关系取得积极成果的可能很难出现。” 伴随朝鲜半岛冲突升级,各方态度都表现得颇为强硬,但国际政治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利益占上风,很难相信各方会把危机演进为现实冲突。于是矛盾、分歧、对抗,势将伴随等量的接触、沟通、对话。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莫瑞尔称,中美两国已经恢复技术层面低级别的军事接触。盖茨此次访华的将主要谈及最近的朝韩危机,希望此行能够扩大美中军事合作,促进对话以增进互信、降低错估,避免擦枪走火的风险。中美都希望找到可以到达的契合点。

    新利益,新对垒?

    全球由次贷、转换成第一次全球金融海啸后,最稀缺的依然是需求,而非供给。如果说曾经的中国就像一个小能匠:勤恳的来料加工,中国制造,努力出口。那么,未来世界给中国的新定义,将是:大胃王。而全球最发达欧美恐怕有些迫不及待了,也不可能看着中国领导全球的出口、制造业。

    中国加入了WTO,但只涉及商业消费市场;对公共产品市场即政府采购的规制WTO另有《政府采购协定》(简称GPA),至今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中国经济虽然举世皆知面临内需不振,但却拉动着全球商品需求;中国有基础教育等在内众多短板亟待解决,但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政府巨大的资源调动和资金实力。如果把商业消费市场和政府采购视作一个国家的两个胃,中国後一个胃已经被欧美锁定,成为了最新的重点利益诉求。

    此次王岐山率队赴中美商贸联委会前,美国方面已通过媒体放话,议题要涵盖妨碍美国公司分羹中国政府采购的“自主创新”等要求。无独有偶,2010年11月欧盟未来十年贸易政策文件强势出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施压中国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主任Fredrik Erikson未正面回应,但表示:“欧盟政策不仅仅针对中国,但中国是潜力最大的政府采购市场”。

    2010年7月,德国商界随总理默克尔访华时,也公开对中国表示了不满。10月中欧峰会期间,默克尔再次向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及政府采购市场准入问题。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测算,一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采购金额,一般都占到GDP的10%到15%。具体到中国,2009年底,政府采购占GDP比例只有2%。如果扩大到10%,那至少是5000亿美元。透过媒体、政府随访等形式,美欧都在向中国频频施压。更有人把中国加入GPA,比作加入第二个WTO。

    王岐山此次美国行的礼单除了包括:恢复美国牛肉进口、推进中国公民赴美旅游等,宣布的会谈成果也包括:“将在2011年提交修改後的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第三份出价清单;在国家级风电特许权项目机组招标中,对风电设备在国内外应用的业绩同样对待;在2011年对到期的《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做出调整;对4G技术标准,电信运营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原则和自身需要相关范围中自主选择;进一步简化手机型号核准与进网许可检测程序,调整收费标准。”

    中国新冲突翻新增加

    欧美目前最大的抱怨就是对中国出价中的次级中央实体涵盖范围不满。中国还没有把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列入修改出价。但是,中国一个省的规模,往往就超过欧盟的一个国家市场规模,而中国的国家电网仍在高速发展,而美欧都已经相对成熟饱和。中国加入GPA中能否收获对等收益?这当然需要更多专家仔细推敲。

    有全球研究资料显示部门,中国越来越多大城市富可敌国,许多省份或许还不为西方所知,虽然知之为时不远。该预计指出,到2020年,中国至少6个省份: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河南年GDP超过1万亿美元,超过俄罗斯、加拿大和西班牙等国。而在中国的生意成功不仅要跟中央政府站在一边,也要和地方政府结成统一战线。

    美国与欧盟与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价值观虽然相同,但对北京的政策和党治立场而有所根源不同,往往要考量自身利益。欧盟对北京“无条件交往”的合作态度,常受到欧洲舆论批评,近年来,欧盟之所以对大陆的经贸政策转趋强硬,无非是为加强“讨价还价”能力。美国面对中国崛起,仍维持一贯近100年来的强势作为。白宫宣示领导全球及重返亚洲的实际作为,就是对中国构筑半月型包围圈,试图从日本至印度连成海上封锁线,再从印度至欧亚大陆形成陆上包围。2010年美国取得了印度的巨大进展,并大幅改善与俄罗斯关系,都与遂行这项战略意图有关。那么,谈判当然要有予有取,中国应该取什么?目前中国的要求主要是“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而即使市场经济地位获得认可,中国能得到的实惠是否比得上美欧能够得到的实惠呢? 中美商贸联委会後,美国方面表示,“将认真考虑中方对市场经济地位的关注,愿意与中方加强沟通,加快最终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进程”。中国也在敦促欧洲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欧绝不会轻易就范。

    正如中美双方表示的,在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中,胡奥会将成为一次历史性、奇异的会面。合作大于竞争的中美关系会“两面性”——“矛与盾”各自的中美关系将被长期取代,还是成一段时期内反目成仇?你不能排除后者的可能,虽然从利益重叠又向左,两国各自利益都在无与伦比的无限放大。2011年1月19日的奥胡会,将是两国60年来最现实、最尖端、利益最冲突的制衡“会谈”;尽管奥胡会后最多一多年时间,胡锦涛做为中方最高领导将到站走人,但未来的中美关系很可能将由这次“矛盾”的“奥胡会”而决定新一轮的走向;中美关系,还预示着与欧盟及发达国家的贸易方向。2010年前后的中美“冲突”,需要一种跨越60年的、新的历史审视与理论实践但中共(非正常国家、特别是非法“制国家”的这种关系)与世界所有“法制国家”的这种矛盾则一如既往的60多年突兀、尖端而比任何时期都无法调和……

    (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相关文章
作 者 :巩胜利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1年1月13日15:47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