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上GDP数据是2008年的数据,通过购买力平价法调整。该数据资料来源于 IMF,世界银行,源自于2009年9月G20峰会对IMF改革之后。
“中国特色”,已成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举世巅峰,也致中国的国际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大自然环境等等都在党政“双重体制”下“两元”并举,“中国特色”形成全球各国独树一帜与全球各国的悖论。与“中国特色”截然不同的财富了世界超过200 年都欧洲就没有“欧洲特色”?拉丁美洲原是一块富庶、美丽而广褒土地,因美国近70多年的崛起、成为超级大国而致“拉丁美洲特色”——贫富悬殊差距巨大; “非洲特色”是200多年的一直贫穷,在全球极地的贫困线上挣扎,然而全球的财富之光却也永远难以照射到,且一直延续贫困交加与地球人类落伍半个的节拍; “大洋洲特色”是海洋富庶了这些国家;世界人口一半的“亚洲特色”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人口大国依然是欠发达国家,而日本、韩国、新加坡却成为亚洲的富庶国家。但若要“欧洲特色”、“拉美特色”、“非洲特色、“亚洲特色”等都作为国家战略和实施方案来加以全球世界,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全球化经济又何以进行?特别是TTP(跨(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这一组织成员有12个国家,今年10月下旬上路运行)、TTIP(欧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的历史性出现,将一统改变世界存在的方式和国家前行的路径以及全球化经贸秩序的格局。
中国与G20国唯一、仅能共谋的就剩下赤裸裸的利益、金钱关系了,除此而外党国——中国永无法与G20国、全人类有真正的“共识”。中国特色,与全球98%以上的国家、党政的政治理念相阻抗,与98%以上国家的人民、人生、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相悖论。中国参与G20 领导人峰会有五年时间,但对中国的利弊也显而易见、本末倒置。首先、中国的核心利益在G20中难以把握。需要清楚中国当前身份的特殊性和单一性,中国既有类似发达国家规模市场的特征和影响力,又有发展中国家的弱项特点和局限,更适合做二者之间的协调人和桥梁,但由于党政体制所限又很难达成一次共识。二是、中国至今64年了,但缺乏国际规则制定的经验,几乎没有主导提出过一项对全球治理的规则形成决议,中国与G2O国家的兼容性有极大的隔阂,在思想文化、金融领域、规则制定等方面对G20的贡献很小。另一方面,中国几乎与G20国家存在文化、理念、政治、社会等体制上一直延续的悖论与冲突,几乎没有融合的可能。三是、中国领导人参与G20峰会议题设置能力残缺,基本处于规则被动的接受者角色。中国在五年的G20首脑峰会中也提出过一些有影响力的议题,但整体而言,中国在议题设置和准备的能力不足,不善于将自身利益诉求转变为多数G20成员的共同诉求,难以提出和主导对自身有益的议题,基本处于零被动接受和应对他国提出议题的状态。四是、中国决策高层及其智库,一边倒的党政特色,致中国对G20协调和评估机制一事无成,不利于中国用民智形成合力和会后总结提高参加G20的质量提高。中国国内虽已初步建立G20协调机制,但基本上是党、政官员们的一厢情愿,这就难免与G20国家背道而去,导致中国参与G20没有章法、缺乏整体战略与他国沟通、酝酿形成合力。最后,中国参加G20领导人峰会,与联合国一样、国际协调能力弱,不善于形成利益同盟和意见同盟。一方面,中国是孤军奋战、缺乏利益同盟。G20中没有一个成员同中国签署双边自贸区协议和双边投资协定,中国与其他成员的经贸关系缺乏制度保证、沟通、协议,来发出共同声音几乎没有可能。另一方面,中国对G20各主要国家研判不足,没有形成意见同盟。如2010年首尔G20峰会,由于中国部门间意见相左,对G20 决定“经常账户差额占GDP的比重控制在4%以内”议题坚持反对意见,结果导致中国观点在领导人峰会中成孤家寡人、被一致抛弃,用知识、智慧、科学观念来加以全球化反思。无论是未来世界新兴的TPP、 TTIP、RCEP等、还是半个多世纪的WTO、联合国等等,都对一个国家的“党国”(与前60多年“中华民国”同脉同踪)机制提出了历史性挑战——党占有整个国家的政治资源、军队资源、经济资源、财富之源等,是这个国家的运行成本就举世尖端居高不下,那么用以全球化国家间的竞争就寸步难行,党用于国家政治与经贸成本、并支配、占有整个国家财政的资源,是全球98%以上的法治国家所绝无仅有、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国家政权的存在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在国家成本的高、低之上,党基本上就是“法治国家”的一道可以任意变更的中间环节,而政府是无论权力如何更替都是不可或缺的,其运行成本决定未来政府的来去与存亡。2013 年9月5日的G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有两大聚焦点:第一看点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如何来阐述中国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国正在调整经济发展方面,怎样改变中国过去在一定程度上粗放、经济质量不高,怎样才导致中国北方大面积雾霾的历史成因及其该怎样治理?中国怎样追求绿色高质量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动力,以及经济增速有所降低,但质量怎样提高、提到怎样的高度,是全球各国都关注的新焦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很多媒体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忧、负面,中国经济减速对世界经济将带来什么样的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党魁、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介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无法回避的看点。另一个看点是习近平将会见哪些国家的领导人、跟哪些国家的元首见面,又会做出哪些决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中国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欧盟)、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第四大经济体(日本)等都是绕不开的领导人会晤话题。之前,与奥巴马“庄园会”,中美的问题都摆上了桌面,与普京会中俄经济走向更深,然中日关系就这样一直冷下去……中国真正需要高屋建瓴的周旋与G20诸国之间,用G20首脑领导人齐全峰会、这一难得的契机来展现“多边搭台,双边唱戏;多边开花,多边结果”的国际舞台,但这个领导人的国际大舞台上,致中国处于全球尴尬、举世一隅的困境。历届G20峰会的中国主张第1 届峰会,2008年11月,G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一次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上,中国国家胡锦涛主席作了《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分析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包括加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深化国际金融监管等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胡锦涛还明确提出了国际金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即“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和“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对此,胡锦涛主席提出了重点实施的四点改革措施:第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第二,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第三,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第四,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中国的声音,没有在此次会议上得到决议的相应。第2 届峰会,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伦敦举行。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发表四大建议:第一,进一步坚定信心。第二,进一步加强合作。第三,进一步推进改革。第四,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第五,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全面介绍了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有效举措,深刻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看法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立场,重点强调了中方加强金融监管、反对保护主义,重视发展中国家利益等主张。在讲话中,胡锦涛主席明确提出“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与此同时,胡锦涛主席还提出了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指导性原则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受到与会各方高度重视。第3 届峰会,2009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美国匹兹堡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作了《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提出“三个坚定”:一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二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三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胡锦涛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各国应该保持经济刺激方案力度、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要平衡和兼顾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的影响、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第4 届峰会,2010年6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同心协力 共创未来》的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推动二十国集团机制化建设,加快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能力,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为了推动世界经济尽早进入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三点重要建议:第一,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机制转向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第二,加快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第三,促进建设开放自由的全球贸易体制。本次峰会是在世界经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召开的,与会领导人主要讨论了世界经济形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国际贸易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履责,是本次峰会的第一次提出的核心要义所在,确保了本次峰会取得成果,从而证明了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全球经济中的协调能力。第5 届峰会,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韩国首尔举行。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再接再厉 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就实现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这一目标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第二,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第三,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第四,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进一步显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发酵,全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的形势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站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再接再厉,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第6届峰会,2011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法国名城戛纳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发表题为《合力推动增长合作谋求共赢》的讲话。胡锦涛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坚持在增长中兼顾平衡。第二、坚持在合作中谋求共赢。第三,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治理。第四,坚持在创新中不断前进。第五,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与会领导人围绕全球经济形势、戛纳峰会行动计划(即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治理等议题各抒己见,并形成一份将影响今后全球经济发展的峰会成果文件。第7届峰会,2012年6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题为《稳中求进 共促发展》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坚定不移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第二,坚定不移深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第三,坚定不移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第四,坚定不移推进发展事业。第五,坚定不移倡导可持续发展。G20国集团成员中的欧元区成员在宣言中承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该地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改善金融市场运作,打破主权债务与银行债务之间的恶性循环。各方希望欧元区能与希腊新一届政府通力合作,确保该国在欧元区内继续朝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二十国集团各成员还在宣言中承诺将进行金融部门改革,促进金融包容性;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强粮食安全,控制商品价格波动;消除贫困,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的经济增长;加大反腐败力度等。此次会议提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各国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4500亿美元。事后G20峰会发表宣言说,这笔资金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有效,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地区,此举彰显了二十国集团和国际社会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用、预防和解决全球性危机方面所做的承诺。从以上1-7届G20领导人峰会中国领导人讲话主张构成五大趋势:(1)、胡氏讲了很多不该讲的大话——连美欧领导人也不敢讲、不会讲的话,如一直主张“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G20 的“代表权”和“发言权”,是与国家实力(GDP)比率成正比挂钩的,没有这种国家经济数字的实力,象非洲怎样取得“话语权”?(2)、数度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但中国有这种“权力”和“资格”提出吗?一如非洲连续200年提出有又什么可能吗?长期提也白提,不如不提。(3)“公平、公正、包容”是一个国家最起码的人文环境,自己国家尚且没有,却要G2O国“公正”拥有,有多大可能?但G20是按“话语权”比率说话的,国力(GDP)达不到之前提也白提,因你没有这种资格。(4)胡氏主张大多与G20国议题背道而驰,大话连篇,蚍蜉撼树。(5)一直缺乏G20国的国际思维和基准的人类原理——如普世价值观、市场经济地位国、公平公正阳光化原则等。囿之,中国将与G20永远悖论、冲突下去……G20 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9月25日,其成员包括:八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其成员是以经济实力GDP总值数值,每次峰会还有一些其它不同的几个国家被邀请参加列会)。其成员构成具有涵盖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三分之二,土面积占全球6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90%,贸易额占全球80%以上。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也每每出席G20国峰会。(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
相关文章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