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号-国际视野 张智斌简介 张智斌文章检索

 

 

中美贸易摩擦谁更有胜算的把握?
 
 
张智斌
 
 
3月22日,美国总统川普根据301调查结果,宣布对价值高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反制美国的232措施,拟对自美进口的30亿美元产品分两步走增加关税。
 
同日,新华社发表了《美国勿做与全世界对立的失道寡人》的文章,强烈抨击川普的贸易政策(主要是对华贸易政策);国内各大媒体除了转发中央电视台《外交部回应美国挑起贸易战: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会奉陪到底》的新闻外,还纷纷发表标题为《中国驻美大使馆:若美国执意打贸易战 中国将奉陪到底》的文章,其中第一句话就这样说:“中国驻美国大使警告特朗普称,中国将反击美国总统宣布的对华关税措施,并称美国中产阶层将为此付出代价。”该天,《环球时报》则发表了《做好准备 中美此轮贸易摩擦可没那么简单》的文章,称:“我们要把总目标确立好:那就是把特朗普政府对华激进贸易政策的嚣张气焰打下去,进而让华盛顿在做其他对华强硬的盘算时也多一分冷静。”3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发文称:《对于贸易战 中国不想打、不怕打》。《环球时报》公号又发文:《中方数百亿美元的报复已备好 打还是谈美国自己选吧》……
 
对于真刀真枪的战争,中国古人尚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是对战事实实在在的准备和谋划。而对于这场刚刚开场的贸易摩擦,充当官方喉舌的媒体就急吼吼的“硝烟未起,舆论先行”,用足了极不冷静的极端语调,这种处事不谨慎、不明智、不冷静的态度,就连古人“卧薪尝胆”、“从长计议”的谋略和胸怀都已丢失殆尽,在现代复杂纷繁的国际事务中,就凭他们这样的浅薄举动,难道美国真的会因此感到惧怕而退让?难道他们真的准备好了去应对这样一场他们口中的贸易战吗?难道他们真的有这番能力和实力去开打这样一场贸易战吗?
 
尽管白宫方面宣布将在15天内公布一份拟加征关税中国产品清单,但《中国新闻网》3月23日《中国反击美国,为何选择农产品?》一文的报道称:“从已经公布的信息来看,美国对中国征税领域涉及高铁装备、航空产品、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机械等。”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对美国拟中止减税领域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的统计数据,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的贸易出口。 其中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产品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 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这个报道中关于双方拟定增加税收的产品领域,实在让我看了大吃一惊。美国拟对中国加税的产品,几乎全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科技领域的产品。而中国拟对美国加税的产品,则几乎是清一色的小宗农产品。这几乎颠倒了谁是世界科技龙头老大国家,谁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实力上的真实位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现实往往残酷无情,并不会为了顾及某人的颜面而让规律让路。3月23日,中国官方媒体普遍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从波音到大豆 中国有一份长长的贸易报复清单》。但是,在以往中西方政治和贸易的冲撞中,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这样的新闻:美国一提人权问题,中国就向空客(Airbus)订购几十架客机;过些时日,欧盟也提人权问题,中国便向波音(Boeing)订购几十架客机。这便是中国官方采用的贸易报复逻辑,事实上在当今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核心技术和具有高品质竞争力的产品几乎全部掌控在美国、西欧、日本甚至是新兴的韩国和台湾等民主国家和地区的手中。虽然眼前与中国公开产生贸易摩擦的是美国,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很难说欧洲、日本等其它国家也会仅仅处于置身事外的位置上作壁上观。
 
除了波音和空客的例子之外,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除了英特尔(Intel)和AMD,不知还有什么可以选择的?现在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果不用微软的视窗(Windows)或苹果的MAC,是不是会感觉很不方便?航空发动机,除了通用电气、罗尔斯·罗伊斯(英)和普拉特·惠特尼,难道真的会有用户更愿意采购俄罗斯或乌克兰的产品?就连电影,我都想象不出还有哪个国家能比好莱坞出品的大片更能吸引观众了。这种情况在大家并不熟悉的工业机械和电气控制、特殊材料和化学工程等领域更是比比皆是。中国目前除了具有绝对优势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在依靠重复劳动的低层次产品竞争中具有优势外,在基础工业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和高质量产品可在国际市场上参与高端竞争。
 
所以说,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对于任何有需求的国家来说都是刚性需求,针对这样的产品增加关税进行贸易报复起不到任何报复的作用,反而会加重对此有需求的本国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负担。因此,中国对于这类产品几乎无法进行贸易报复,也无法找到替代的产品。根据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仅在2016年进口的集成电路芯片金额就达2271亿美元,并已经连续4年超过了2000亿美元,成为金额与进口石油相当的最大宗进口商品。而目前集成电路芯片中的高端产品,知识产权无一例外被美、日等发达民主国家所掌控。
 
这就是美国政府(其实每个发达国家的政府都是这样)为什么格外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要对中国启动301条款调查的关键所在;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近几年来一再强调要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争夺高端人才的原因,这是中国痛定思痛后得出的教训。但是,中国政府长久以来所懂得的,是从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中得到好处,而没有真正懂得从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中获得长久、可持续和稳定的好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假货泛滥的原因,这种漠视保护知识产权的行为,让一些企业和个人在无偿获得各种计算机软件、专利技术和影视作品、书刊资料上得到短期的巨大利益,但从长久来看也削弱了本土的科研创造和技术发明,没有人愿意无谓的将资金和人力投入到无法获得回报的科研和创新之中去,长久以往便使得大量本土企业失去创新活力而无法走出重复低层次产品生产的阴影之外,真正丧失了最为宝贵的商业竞争力。
 
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只选择美国农产品进行贸易报复的主要考量之一。并且,从600亿美元对30亿美元商品增加关税的对比和选择对美国小宗农产品加税上都可以看出,对这场潜在的贸易战而言,中国政府实际上已经作出了回避的姿态。
 
显然,中国代表官方立场的媒体一轮接一轮的舆论宣传,只能说明中国政府在这场贸易摩擦中自信心缺乏和竞争力虚弱,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是不需要依靠任何宣传去虚张声势的。而这种虚张声势的宣传所起的作用,也只能是激起愤青们义愤填膺的民族主义激情和在中国国内为自己挽回一点颜面。但是,在处处敏感的国家里,这种愚蠢的宣传也非常容易触碰到自己设立的禁忌陷阱,《人民日报》微博发出的“智者建桥,愚者建墙”就把自己推向了十分尴尬和愚蠢的境地,难道中国政府真的能够依靠这样团队去打赢这场与美国竞争的贸易摩擦?
 
中国政府在这场中美贸易摩擦中,手中所握的唯一有可能胜算的王牌,那就是中国有着众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市场、以及拥有全世界最最能够逆来顺受的民众和一大批能够视人民疾苦为粪土的官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取决于自己但有获胜可能的情况便是,美国作为一个民主国家,在贸易战真的来临之时,政府还必须时刻顾及自己国民的眼色。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西方媒体上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认为一旦开打贸易战,双方没有赢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在两个规模相当的国家发生贸易战时,虽然从短期来看双方都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看似没有赢家,但从长远来看,更具竞争力的胜出一方所扭转的贸易逆差会在很长时期内对本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利益,这比一度忍让而承受长久的经济损失或许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选项。当一方长久忍让达到极限,谈判又无法解决的情况下 ,贸易战就有可能一触即发;此时如果能够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更是事半而功倍。因此,任何一个明智的国家,在贸易上都应该奉行公平、守法、诚信、互利、互惠的原则,并不断提升本国的国民素质和企业竞争力——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民主和自由的法治国家,而专制国家几乎都是落后国家的原因所在。
 
2018年3月25日
 
分享:

相关文章
作 者 :张智斌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18年3月27日15: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