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号-国际视野 Leonardo Fon简介 Leonardo Fon文章检索

 

 

红与绿的联盟哈马斯共产党与反犹浪潮背后的全球战略
 
 
Leonardo Fon
 
 
哈马斯反犹主义与中共的国际扩张在何处交汇?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大规模袭击,残杀、绑架大量以色列平民,震惊全球。这场被称为“21世纪水晶之夜”的暴行,不仅是对以色列国家安全的挑战,更是对全球犹太人社群的直接威胁。
 
然而,令人瞠目的是,在西方国家大学校园中,在中国大陆高考考点门外,竟接连出现支持巴勒斯坦、支持哈马斯的旗帜和口号。
 
反犹主义并非孤立的宗教偏见,而是与极权主义、恐怖主义深度结合的全球危机。它的背后,是一张更大的战略网络——红色中国与绿色哈马斯的联盟。
 
川普反犹打击政策:制裁哈佛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信号
 
2025年,美国前总统唐纳德·川普对哈佛大学启动严厉制裁,原因是该校在处理校园反犹主义浪潮中“纵容、退缩甚至默许”,使得犹太学生群体成为极端主义宣传的受害者。制裁措施包括:
        全面冻结联邦资助,涉及逾1亿美元的研究、奖学金与项目拨款;
        停止为哈佛提供国际学生签证资助,重点审查来自中东与中国等“潜在高风险”地区的申请;
        要求校方公开所有与巴勒斯坦或穆斯林兄弟会有关组织的财政往来记录。
 
川普在声明中强调:“这是对哈佛的惩戒,也是对所有美国大学的警告。我们不能允许支持恐怖主义的口号在象牙塔中扎根,更不能容忍犹孤立。”
 
2025-05-31 15:34:55.573000
 
虽然主流媒体和自由派教授激烈批评此举为“干涉学术自由”,但众多犹太人组织、共和党议员以及亲以色列群体表达了坚决支持。他们指出,这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文明与野蛮之争。
 
这场风波不仅重塑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也为我们揭示了反犹主义在全球左翼与极权阵营中的日益壮大,成为中共与哈马斯联手输出的思想武器。
 
哈马斯:继承纳粹意识形态的伊斯兰极端主义集团
 
哈马斯,名义上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实质上却是一个将纳粹思想与伊斯兰极端主义融合的恐怖集团。
 
它1988年发布的纲领明文写道:“犹太人控制世界的媒体、金钱与政府”,“穆斯林有义务驱逐犹太人,无论他们藏在何处,哪怕在岩石与树木后面。”这种仇犹思想,与《我的奋斗》中纳粹的犹太阴谋论几无二致。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了冷战后规模最大的恐怖袭击之一:
        在以色列南部的多个居民区屠杀平民,包括儿童与妇女;
        将平民、老人、外国游客掳为人质,挟持回加沙;
        施以性暴力、焚烧尸体、公开处决,甚至对孩子进行肢解。
 
这不是一场“武装冲突”,而是一场系统性种族屠杀。其目标不是边境争议,而是将整个犹太国家从地球上抹去。这一行动震惊全球,也让世界开始重新审视哈马斯的本质:它不是一支“反抗军”,而是一支以反犹为信仰的宗教纳粹军队。
 
更令人警惕的是,哈马斯善于操弄话语权。它将自身暴行包装为“反殖民主义”,利用西方舆论中“同情弱者”的倾向,掩盖其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行为。在这一“叙事洗白”过程中,中共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提供平台,还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中共与哈马斯:宣传战与意识形态同谋
 
长期以来,中共在外交口径上刻意维持“中立”形象,宣称支持“两国方案”,反对“暴力冲突”。但实际上,中共与哈马斯之间的合作,远远超出外交辞令。
 
1. 北京会谈:话语权输出的核心平台
 
2023年与2024年间,中共多次邀请哈马斯高层赴北京,与中国外交部下属智库、宣传系统代表会面。表面上,这些会议讨论的是“中东和平”、“人道协调”,但实际内容据知情人透露,主要聚焦于:
        如何在全球媒体中塑造“以色列侵略者”的形象;
        如何在社交平台上引导舆论同情巴勒斯坦“被压迫”的叙述;
        如何淡化对哈马斯恐怖行为的报道,改用模糊词汇如“冲突”、“反击”、“对抗”。
 
这正是中共擅长的“信息战术”:以控制语境达成战略目标。哈马斯从中学会了如何在CNN、BBC、TikTok、Twitter等全球平台上传播其版本的“真相”。
 
2. 技术支持:从宣传软件到通讯设备
 
据以色列方面侦察发现,哈马斯地下通道中的部分对讲机与干扰设备,均为中国制造。更有迹象表明,中国的防火墙监控与社交网络反审查技术,被转化为哈马斯规避以军侦察的“电子战工具”。
 
3. 共同敌人:自由秩序与犹太国家
 
中共与哈马斯在意识形态上的共同点,远超多数人想象:
        都仇视美国;
        都反对自由媒体、选举制度、司法独立;
        都敌视以色列,把犹太国家当作“西方霸权的前哨”。
 
这不是外交利益的交汇,而是战略信仰的共鸣。哈马斯的刀与中共的网,共同构成了新型极权联盟的一体两面。
 
高考生举旗事件:中国青年的政治表达为何被选择性宽容?
 
2024年6月,在中国高考结束后,多个城市接连发生令人震惊的场景:刚走出考场的学生高举巴勒斯坦国旗,当众发表政治声明,甚至喊出口号:“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这是哈马斯长期使用的反犹标语,意在否定以色列的存在权。
 
2025-05-31 15:34:30.739000
 
这些事件发生在江苏、湖南、黑龙江、山东等地的多个考点,部分甚至出现在央视、新华社的视频报道中。最耐人寻味的是:在一个连“白纸”都不能举的国家,这些高调的政治表态竟然没有受到打压,警方态度温和,媒体不做消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允许扩散。
 
这绝非偶然,而是中共信息战的一部分布局。
 
1. “适度开放”,制造道德制高点
 
中共一贯严控一切非官方组织的旗帜与标语,但这一次它放行了巴勒斯坦国旗。原因很明确:挺巴勒斯坦可以转移矛盾,输出仇恨,营造中国青年“正义觉醒”的假象。
 
与其让青年关注失业、腐败、社会不公,不如引导他们将愤怒投向以色列与“西方霸权”。
 
2. 跨境传播,中国内部舆论制造全球效应
 
这些高考生举旗的视频迅速传播到YouTube、TikTok、Telegram等海外平台,一时间“正义的中国青年”成为海外左翼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强化了“全球反以共识”错觉。
 
而事实上,这种所谓“自发行为”,极可能是在官方默许下,经过“适当组织”的情绪释放。背后存在高校辅导员、地方宣传部门的默许,甚至操作。
 
3. 利用年轻人输出极权意识形态
 
更可怕的是,中国的年轻人正在不自觉地成为极权主义的“传声筒”。他们以为自己在“声援正义”,但实质上是在为一个执行恐怖屠杀的组织背书。他们未必知道哈马斯屠杀了怎样的孩子,却知道该在摄像机前说什么话最“感人”。
 
这不是单纯的“青春冲动”,这是被筛选过的叙事。
 
海外留学生与“红色统战”:挺哈马斯成中共测试忠诚的手段
 
近年来,中共对海外留学生的统战工作持续加强。在哈马斯发动大规模恐袭后,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卷入“挺巴勒斯坦”抗议行动,有的走上街头游行,有的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激进言论,甚至公开攻击支持以色列的讲座与师生。
 
这些行为看似是“个体选择”,实则背后多有组织操控。
 
1. 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作为海外统战的前哨
 
中共长期利用CSSA在各大高校建立“群众组织”,通过以下方式引导舆论和行为:
        向学生发布“政治导向建议”,如转发官媒报道、组织集体参与挺巴活动;
        监控异见学生,对支持以色列或批评哈马斯的留学生进行排挤、举报;
        将“挺巴”行为上报国内,使之成为“政治表现”评价标准之一。
 
换言之,在海外喊“巴勒斯坦万岁”,等于在国内递交“忠诚表态书”。
 
2. 留学生成为“海外宣传节点”
 
在西方社交网络受限的情况下,中国留学生常常是中共“对外传播”的窗口:
        利用YouTube、Instagram等渠道发布中文或双语视频,模糊哈马斯暴行;
        操作Telegram、微博国际版等平台制造“以色列是压迫者”的舆情;
        模仿“西方左翼语言”,将反犹包装为“人权诉求”。
 
这些话术精致、情绪饱满,实则源自中共宣传系统提供的“国际版文宣模板”。
 
3. 留学体系被变成“意识形态战场”
 
本应是求知之旅的留学生活,逐渐变为中共的全球扩展阵地。通过挺哈马斯,中共一方面测试哪些学生“够激进、可用”,另一方面也借机瓦解西方高校内部的道德共识,挑起族群冲突与认知混乱。
 
这不是民间运动,而是一场深度定向的“话语战”与“青年洗脑工程”。
 
民运与异议圈的隐患:内部的“哈马斯同路人”
 
如果说中共对留学生的操控尚属系统外的舆论战,那“红绿联盟”的更大危险,则在于其已经渗透进入华人民主运动的内部。
 
近年来,部分中国异议分子、流亡知识分子甚至公开为哈马斯站台,用“殖民地解放”、“弱者反抗”之类话术为其辩护,完全无视哈马斯对平民的屠杀与绑架行为。这种做法不但与普世人权原则背道而驰,更直接背叛了他们自身反对极权、追求自由的初心。
 
1. 名义上的人权斗士,实质上的恐怖主义共谋
 
一些人打着“和平、非暴力”的口号,却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哈马斯宣传片,称“以色列人死得活该”;有人在访谈节目中公然表示“理解哈马斯的愤怒”,而对被烧死的以色列幼童只字不提。
 
这种“选择性人权”,本质上已沦为政治立场服务的工具,而非道义的坚持。
 
2. 红色特工伪装渗透,挑拨民主阵线
 
据可靠消息,有中共背景人士伪装“反共流亡者”进入民运组织,专责推进挺巴言论与激化内部矛盾:
        在会议中不断引入“巴勒斯坦问题”话题,将焦点从中共罪行引向“反西方”“反以色列”;
        在社群中煽动“你们都是白人附庸”“替犹太人说话就是背叛”的民族主义;
        在关键时刻制造分裂,破坏原本稳定的团结合作。
 
这种人不是异议者,而是“伪民运”。他们的任务不是争取自由,而是污染话语、干扰组织、分裂阵线。
 
3. 民运必须自清门户,拒绝反人类的妥协
 
任何一个真正信仰人权、民主、自由的人,都无法为哈马斯那样的屠杀组织辩护。若我们沉默,民运将失去最根本的道义基础。
 
面对伪装渗透,我们必须勇敢揭发,不能以“统一战线”为借口容忍道德沦丧。红色意识形态的入侵不是临时策略,而是系统性分裂自由运动的长期计划。
 
我们应当怎么做:联手西方情报机构揭穿“红绿联盟”
 
在哈马斯的屠杀还未停止,在中共的信息战仍在全球肆虐的今天,我们不能继续观望。面对“红与绿”的邪恶联盟,只有果断揭露、联合反制,才能守住正义与秩序。
 
1. 向西方情报与安全部门提供线索
 
民间组织与异议群体可主动与以下机构建立渠道合作: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以色列国防军情报局(Aman)与摩萨德(Mossad)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
        英国军情五处(MI5)
 
应重点提供以下信息:
        与中共政府、统战部门、驻外使领馆有关的海外“挺哈马斯”行动线索;
        中国留学生中组织参与亲恐怖主义活动者的名单、言论、视频记录;
        民运团体内部亲共人士伪装活动、言论及其联系人资料;
        中国社交媒体上系统性放大反犹言论的宣传网络结构。
 
2. 制作双语揭露材料,反制哈马斯与中共的虚假叙事
 
利用社交平台、独立媒体、学术渠道发布中英对照的揭露性内容:
        哈马斯屠杀平民的证据(视频、证人、医报);
        中共如何操控高校言论、诱导青少年为恐怖组织代言;
        对“殖民”、“压迫”、“解放”等词汇的真实意义做出语义解构。
 
这一工作尤其重要——我们要与中共、哈马斯争夺“叙事权”。
 
3. 建立“红绿联盟观察站”
 
可在全球主要城市中建立独立的观察团队,长期记录中共与哈马斯联动现象,例如:
        海外亲巴示威是否出现中共旗帜、民族主义标语;
        是否有中国背景人员参与或煽动暴力;
        是否有中资背景机构为激进运动提供资助、交通、法律协助。
 
一旦掌握信息,应向政府机关与媒体举报,不给邪恶任何渗透的缝隙。
 
4. 内部净化,从道义上孤立“哈马斯共谋者”
 
民主运动与反共联盟内部,必须划清红线: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为哈马斯辩护的言论;
        拒绝“多元立场”“声音包容”这种伪自由话术;
        明确指出:支持恐怖组织,就是背叛人权,就是站在中共一边。
 
这不仅是生存策略,更是道德底线。
 
哈马斯以屠杀和恐吓破坏世界和平;中共以控制和洗脑腐蚀全球认知。他们一个手握刀枪,一个操纵话语,看似分处中东与东亚,实则是同一种黑暗力量的两张面孔。
 
他们的共同点不仅是对自由的仇恨,更是对“文明价值”的全面否定:
        都否定个体尊严,视生命为工具;
        都以民族主义与宗教狂热煽动群众;
        都利用“受害者叙事”掩盖自身暴行;
        都依赖跨国宣传系统渗透西方社会;
        都以青少年为洗脑对象,将下一代训练为仇恨的继承者。
 
如果世界继续对“红绿联盟”妥协,下一场屠杀将不会只发生在以色列边境,而可能就在西方校园、选举会场、乃至民运队伍之中。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共产主义与恐怖主义是这个时代最危险的孪生毒瘤。
 
而我们的任务,不只是记录历史,而是改变它。
 
现在,就是清除它们的时刻。
 
分享:


相关文章
- 捷克共和国能否成为领头羊?/桑杰嘉
- 《南京照相馆》影评:仇恨教育要做到何时?/田茂
- 江油与天安门:当人民再次走上街头/毛一炜
- 乡愁:政治流亡者的灵魂独白/缪青
- 《大同说》/ 野声

作 者 :Leonardo Fon
出 处 :北京之春
整 理 :2025年5月31日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闁靛棗锕ょ€佃櫕绂嶉璺吅闁哄嫨鍎埀顒€顑囩槐顏呮綇閹达箑鍔�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bjs201022@gmail.com webmaster@bjzc.org manager@bjzc.org
闁革附婢樺ḿ锟�:Beijing Spring, PO Box 186, Bogota, NJ 07603 USA
闁活澀绲婚惁浠嬫晬閿燂拷001-718-66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