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紐西蘭從政之路坎坷崎嶇
南太井蛙
两位華人國會議員相繼退選,意味着他們的政治生命突然終止,原因何在?除了他們的個人說辭,坊間亦諸多揣測。我們只能尊重他們的決定,能做的十分有限。 近十六年來紐西蘭國會先後擁有過黄徐毓芳、王小選、霍建強和楊健四位華人國會議員,從十九世紀先僑初抵斯土,風雪中跋山涉水去淘金,一直到堂堂走進議事殿堂充當代議士,從貧寒苦工華麗轉身為國會議員,一百多年來,華人在紐西蘭走過一段何等艱辛而可歌可泣的從政歷程!
到了二零二零年,眼看國會里華人議員可能歸零,豈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唏噓嘆息?!
中美貿易戰与病毒肆虐全球的大環境,對紐西蘭不能不產生國際因素的影響。中美两個超級強權日趨對立,不僅關及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延續与安全,還導致世界各國被迫選邊站隊。作為西方國家一員的紐西蘭,小國寡民,夾在两強中間,既想保住經濟,又想不被踢出己方陣營。紐西蘭採取了一種虛与委蛇的低調外交曲線救國。
但是,即使總理与中國大使同臺講話,她却是好話說盡之餘,醜話雖不中聽也還是要說。
有人對此表示不理解,認為阿頓總理与温斯特‧彼得斯外長太狡黠。
其實紐西蘭如何處理与中國的關係,并不完全取決於政黨与領導人,而是受到主流民意的影響与左右。一些紐西蘭華人、華文媒體如果看不清這一點,就會誤以為某人某黨「親華」就支持之,或者某人某黨「反華」就不支持之。殊不知時勢所趨,民意轉向,某人某黨亦必定隨之扭轉改變。
所以,隨時密切瞭解与掌握主流民意,才是我們弄懂本地政治很關鍵的一點。
同理,中國也要盡可能理解與明白紐西蘭并不想跟誰過不去,對於一些刺耳的批評也要仔細甄別,不要動輒制裁,因為這樣做打疼的不是紐西蘭政府,而是觸怒了主流民意,其後果往往適得其反,中國在本地民眾的良好印象受損,反彈的民意又逼迫民選政府作出更強烈的措施。
這種印象受損、關係惡化也不可避免反過來影響本地華人從政。
二零一七年選舉期間,華人政治獻金是否滲透影響中央与地方選舉,國家嚴重犯罪辦公室對國家黨的調查結束後,已經正式檢控涉案者。不久前亦啟動了對工黨的調查。
不久前的國會關於滲透的聽証會也由主流媒體作了詳細報導。
在這種形勢下,二零二零大選年,華人從政受到波及与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两年前我在拙文中就指出「不少人常常忘記了紐西蘭與中國的制度完全不同,一個是自由民主,一個是一黨專政,意識形態與核心價值觀也是對立的。兩國之間保持友好關係是雙方共同願望,彼此都愿意增強經貿活動与文化交流。經濟的利益十分重要,紐西蘭在外貿上對中國的依賴也很嚴重。
但是兩國在某些問題上有時也會存在分歧 甚至發生對立,兩國領導人其實都明白與承認這一點,並且不止一次表示雙方要相互理解與尊重。
如果以紐西蘭經濟比較依賴中國為由,就抱有「恩主」心態,認為紐西蘭因此而應該唯中國馬首是瞻,為賺錢獲利而放棄國家安全、核心利益以及價值觀,這就是一種想當然的政治幼稚病。」
大選前夕,本地華人支持華人參選,首先要明白「華人在紐西蘭從政倒底為誰服務?」
華人在紐西蘭參加地方選舉或中央大選,是為了在選民支持下,進入地方或國會議事問政,為選民和國家竭誠盡忠服務,實現如何讓紐西蘭變得更美好的政策理念。
而不是通過進入權力圈子,著手去改變紐西蘭的外交政策,使之更配合中國的意圖,与中國保持一致。這種念頭十分淺薄,也很危險。
華人在紐西蘭參政是為了效忠与服務紐西蘭這個國家,首先必須與國家核心利益保持一致,支持自己所屬黨派的國內政策包括對華外交政策,全力捍衛本國價值觀。
出生在中國、有中國背景、熱愛祖籍國都不是海外華人的原罪,以此來質疑甚至否定華人從政也毫無根據,站不住脚。問題的關鍵反而在於華人自身在從政前後的言行是否符合紐西蘭核心價值觀,并且在各方面都經得起公眾、媒體与政治對手的苛嚴的檢驗。
後病毒時代的紐西蘭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可能出現新的政治生態。從政華人如何淡化原居地政治色彩,增強為紐西蘭服務的本地色彩,多在紐西蘭國計民生、種族和諧、社區建設方面下功夫、花心思。準確掌握究竟存在甚麼問題,這些問題在哪里,如何解决問題。
希望日後的從政華人,除了能說Kiwi的語言,還能象Kiwi一樣思維,深愛這片土地,扎根自己的社區,一步一步踏實走來,竭誠盡忠為紐西蘭服務。
這可能是紐西蘭華人從政之路的一個新的起點。
|